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求(学校教学)

合集下载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是指对机构和齿轮进行精确安装和定位,也就是把传动机构内部的元件正确地连接在一起,以求达到传动机构
的正常运行的要求。

主要包括:
(一)机构的选择与安装
1. 选择适当的传动机构,要确保机构的型号、材料、尺寸与运行条件
符合机构设计的要求。

2. 将传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平台上,确保机构的安装高度、方向和间隙
符合机构设计的要求。

(二)齿轮安装
1. 齿轮与轴心的距离,要尽可能保持齿轮中心线关于轴心的垂直度,
确保齿轮45°交错安装。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齿轮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到轴上,一般可以采用
丝杆或销钉等方法。

(三)整机定位和调节
1. 根据机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定位支撑或气垫调节装置,以确保传动机构的运行稳定,同时也能提高机构的使用寿命。

2. 可以根据传动机构的不同驱动方式来调整传动机构的性能参数,达到高效运转的要求。

(四)调试与检测
1. 通过运转空载测试,确认传动机构中各个零部件在运行时没有卡死现象。

2. 通过测功机试验,根据行程及安装精度来评估传动机构的质量。

3. 通过测试传动机构的力学特性,包括空载时的力矩,输出轴的转速等,来检验机构的装配质量。

以上是对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的总结,正确的安装及精确的装配是传动机构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认真按照要求,准确保证传动机构装配的整体性能,才能保证传动机构的正常运行。

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齿轮传动装配的技术要求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在齿轮传动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技术要求,以确保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转。

一、材料选择在进行齿轮传动装配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齿轮制造采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钢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二、加工精度在进行齿轮加工时,需要保证加工精度。

这是因为齿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于传递扭矩和运转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精度。

三、装配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装配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齿轮的外观和尺寸进行检查,以避免装配时出现问题。

四、齿轮传动的装配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清洁工作:在进行装配之前,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清洁。

这是因为灰尘和杂质等会影响齿轮传动的运转稳定性。

2. 润滑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润滑。

这是因为润滑能够减少磨损和摩擦,并提高传动效率。

3. 对位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对位精度。

这是因为对位精度会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运转稳定性和寿命。

4. 螺栓紧固工作:在进行齿轮传动的装配时,需要对螺栓进行正确紧固。

这是因为螺栓松动会导致齿轮传动产生噪声或者失效。

五、试运转在完成齿轮传动的装配之后,需要进行试运转。

这是因为试运转能够检查齿轮传动是否正常运转,并及时发现问题。

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检查噪声: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检查齿轮传动是否产生异常噪声。

如果出现异常噪声,需要及时排查问题。

2. 检查温度:在试运转过程中,需要检查齿轮传动的温度是否正常。

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需要及时调整。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
齿轮传动机构是许多机器设备中常用的传动装置,其装配质量对机器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为确保齿轮传动机构装配质量,它必须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安装质量:齿轮传动机构的安装需要根据设计图和规范进行,各部件的安装位置要准确,安装紧固件的力矩要满足设计要求,安装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2.整体性能:装配完成后,齿轮传动机构的整体性能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包括转动惯量、轴向摩擦力、振动惯量和噪声等,这些指标均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机构的正常使用。

3.尺寸检验:装配完成后,齿轮传动机构的尺寸应当与设计图中的尺寸一致,特别是各部件间的距离,以及轴向和轴承的安装位置,这些尺寸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4.润滑保护:装配完成后,齿轮传动机构的润滑应当及时进行,如果机构中涉及到密封件,还要注意及时更换密封件,以确保机构的正常使用。

齿轮传动机构的检修也是非常重要的,检修时应全面检查机构的各
项性能,包括润滑情况、安装状况、尺寸等,以及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齿轮传动机构装配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装配和检修过程中,各部件的安装、尺寸和性能等各项指标都必须严格控制,确保机构的正常使用。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1.齿轮的选择: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齿轮。

要根据传动的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和齿轮参数。

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都会直接影响到传动的性能。

2.清洗和润滑:在进行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之前,要先进行清洗和润滑。

清洗齿轮和轴承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以保证装配的质量。

润滑齿轮和轴承可以减少磨损和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选择合适的润滑剂,进行润滑。

3.配合间隙的控制: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时,要注意控制配合间隙的大小。

配合间隙是齿轮传动机构中齿轮与轴承、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导致传动精度下降,过小会增大装配难度和摩擦损失。

可以通过调整轴承座的厚度、使用间隙承载传动等方式来控制配合间隙。

4.轴的安装: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时,要将齿轮和轴进行正确的配合。

轴的安装要保证轴承的精度和质量,避免轴的弯曲和偏斜。

可以使用专用的轴承安装工具来确保轴的正确安装。

5.调整传动间隙: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后,要进行传动间隙的调整。

传动间隙是指齿轮传动机构中齿轮啮合时的间隙,需要根据传动的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调整。

通常可以通过调整轴承座的位置、调整齿轮的位置等方式来调整传动间隙。

6.检查和测试: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后,要进行检查和测试。

检查齿轮和轴的配合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松动和变形等问题。

可以使用专用的测试设备进行齿轮传动的性能测试,检查传动的工作是否稳定、噪声是否正常等。

7.调试和调整:在装配齿轮传动机构之后,要进行调试和调整。

通过运行传动装置,检查传动的工作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等。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传动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包括齿轮的选择、清洗和润滑、配合间隙的控制、轴的安装、调整传动间隙、检查和测试、调试和调整等。

在进行装配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和要求,确保装配的质量和性能。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一)教案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一)教案

正页教学内容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一)教学目的1、了解齿轮传动的概念2、掌握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3、掌握园柱齿轮机构的装配的步骤、方法及精度检验重、难点1、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2、园柱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方法及精度检验教法选择用挂图分析讲解教具挂图教学进程由旧课引入新课: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知识,使我们掌握了链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等内容,这一次课我们将学习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知识。

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一)基本概念一、齿轮传动的概述1、定义是依靠轮齿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扭矩的。

2、应用是机械中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

重、难点二、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比较讲解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适当,满足使用要求(1)、空套齿轮在轴是上不得有晃动现象;(2)、滑移齿轮不应有咬死或阻滞现象;(3)、固定齿轮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

2、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1)、齿侧间隙系指齿轮副非工作表面法线方向距离;(2)、侧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热胀时易卡齿,加剧磨损;(3)、侧隙过大,则易产生冲击振动。

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重、难点三、园柱齿轮机构的装配(一)、园柱齿轮装配步骤1、先把齿轮装在轴上;2、再把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

(二)、齿轮与轴的装配1、在轴上空套或滑移的齿轮(1)、一般与轴为间隙配合;(2)、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本身的加工精度;(3)、装配较方便,应注意检查轴、孔尺寸。

2、在轴上固定的齿轮(1)、与轴的配合多为过渡配合,有少量的过盈;(2)、如过盈量不大时,用手工工具敲击装入;(3)、过盈量较大时,可用压力机装;(4)、过盈量很大的齿轮,则需采用液压套合的装配方法;(5)、压装齿轮时要尽量避免齿轮偏心、歪斜和端面未紧贴轴肩等安装误差。

3、齿轮在轴上装好后的检查(1)、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应检查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量;(2)、径向跳动量的检查:将齿轮轴架在V形铁或两顶尖上,使轴与平板平行,把圆柱规放在齿轮的齿间,将百分表的触头抵在圆柱规上并读数,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4齿检查一次,在齿轮旋转一周内,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的径向跳动误差。

齿轮装配要求

齿轮装配要求

齿轮装配要求
齿轮装配要求包括以下几项:
1. 齿轮基准面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靠紧贴合,且用塞尺检查不应塞入。

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应符合传动要求。

2. 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副的轴向错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齿宽B≤100mm时,轴向错位应≤5%B。

齿宽B>100mm时,轴向错位应≤5mm。

3. 用压铅法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时,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间隙的3倍,铅丝的长度不应小于5个齿距,沿齿宽方向应均匀放置至少2根铅丝。

啮合之后的铅丝厚度即为两齿轮啮合间隙。

4. 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斑点,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颜色均匀涂在小齿轮上,在轻微制动下用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使大齿轮
转动3~4转。

小齿轮与大齿轮的接触斑点应当在大齿轮的齿侧面中部,不得在齿侧面的
边缘处或靠近齿根圆侧。

以上为齿轮装配的基本要求,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请教机械工程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齿轮、蜗杆传动部件的装配

齿轮、蜗杆传动部件的装配

齿轮、蜗杆传动部件的装配
关键字:
齿轮,蜗杆传动部件的装配的技术要求
(1)装配齿轮时,齿轮孔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齿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

(2)像啮合的圆柱轮副的轴向错位应符合如下规定:
1)当齿宽b≤100mm时,错位△b≤0.05b;
2)当齿宽b≤100mm时,错位△b≤5mm。

(3)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88和
GB11365—89的规定,齿轮齿条和蜗杆副装配后的接触斑点与侧隙应分别符合GB10096—88和GB100098—88规定。

(4)装配圆锥齿轮时,应按加工配对编号装配。

(5)齿轮箱的变速机构换挡应灵活自如,且不应有脱挡或松动现象。

(6)齿轮箱体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在自由状态下,用0.15mm的塞尺检查不应塞入,在紧固后,用0.05mm的塞尺检查,一般不应塞入,局部塞入不应超过结合面宽的三分之一。

(7)齿轮箱装配后,用手转动轴时应灵活平稳。

(8)齿轮箱装配后的清洁度应符合GB11368—89的规定。

(9)齿轮箱装配后应按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实验,实验时不应有冲
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

齿轮装配方法课件(精)

齿轮装配方法课件(精)

铅丝检验侧隙
(2)接触精度的检验
一般传动齿轮在齿廓的高度上接触斑点不少于30%~50%,在齿廓的宽度上不少 于40%~70%,其位置应在节圆处上下对称分布影响接触精度的主要因素是 齿形制造精度及安装精度。当接触位置正确而接触面积太小时,是由于齿形 误差太大所致,应在齿面上加研磨剂并使两齿轮转动进行研磨,以增加接触 面积。齿形正确而安装有误差造成接触不良的原因及调整方法见表。
箱体孔距检验 a)用游标卡尺测量b)用游标卡尺和心棒测量
b)
2.齿轮轴装入箱体 对箱体进行检查。 1)孔距 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的安装中心距是影响齿侧间隙的主要因素。箱体孔距的 检验方法如图a是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得d1、d2、L1,、L2,然后计算出中心距A。 2)孔系(轴系)平行度的检验 孔系平行度影响齿轮的啮合位置和面积。检验方法如图b所示。分别测量心 棒两端尺寸L1和L2, L1-L2 就是两孔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值。
齿轮在轴பைடு நூலகம்的安装误差
齿轮径向跳动的检查
齿轮在轴上装好后,对精度要求高的应检查齿轮的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 量,检查径向跳动的方法如图所示。在齿轮旋转一周后,百分表的最大读 数与 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的径向跳动量。
齿轮端面跳动的检查
检查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方法: 1、用顶尖将轴顶起; 2、将百分表的测头抵在齿轮的端面上。 3、转动轴就可以测出齿轮端面圆跳动误差。
同一平面内垂直两孔中心线垂直度和相交程度的检验 a)检验垂直度b)检验两孔轴线相交程度
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孔中心线垂直度的检验
箱体用千斤顶3支承在平板上,用直角尺4将心棒2调成垂直位置。此时测量心 棒1对平板的平行度误差即为两孔轴线垂直度误差。
2.两圆锥齿轮轴向位置的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要求
对各种齿轮传动装置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传动均匀,工作平稳,无冲击振动和噪声,承载能力强以及使用寿命长等。

1. 齿轮孔与轴配合要符合技术要求,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

齿轮的端面轴向和径向跳动除由制造产生外,轴和轮孔的配合间隙过大或轴线弯曲变形也会引起。

在测量齿轮径向摆动量时,在齿间放入圆柱规,由百分表得出一个读数,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至4个轮齿又重复进行一次检查,百分表得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分度圆上得径向跳动误差。

检查端面跳动时,将百分表得触针抵在齿轮的端面上,转动轴就可以测出齿轮跳动量。

2. 保证齿轮又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

间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甚至卡齿,并加剧齿面的磨损。

间隙过大,换向空程大并产生冲击。

齿侧间隙允许值见表:测量齿轮侧隙的方法通常有3种:
a用塞尺法来测量齿侧隙,国标推荐此法
b压铅丝法(铅保险丝)检验。

即在齿面延齿宽两端平行放置3至4条。

铅丝直径不超过最小侧隙的4倍,转动齿轮测量铅丝的最薄处的尺寸极为侧隙(见图)
c百分表检验。

将百分表测头与齿轮的齿面接触,另一齿轮固定。

将接触百分表测头的齿轮从一侧啮合转到另一侧啮合,百分表上的读数差值即为侧隙。

如对小模齿轮测量,可以将一个齿轮固定,在另一个齿轮上装夹紧杆,由于侧隙的存在,装有夹紧杆的齿轮便可摆动一定角度,从而推动百分表的测头,得到表针摆动的读数C,根据分度圆半径R,指针长度L,即可按下式就得侧隙Cn的值(见图):Cn=CR/L mm
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部位。

接触部位与接触面积是互相联系
的,接触部位的正确与否反映了两啮合齿轮的相互位置的误差。

分别用涂色法检查斑点的情况
4.对于滑动齿轮的轴向位移,不应有阻滞和啃住现象。

轮齿的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5.对于转速高的大齿轮,装配在轴后还应做动平衡试验,以避免转速升高时产生过大
振动
页脚*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