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基本组成
机场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介绍

机场系统得组成及功能介绍机场,亦称飞机场、空港,较正式得名称就是航空站,为专供飞机起降活动之飞行场。
除了跑道之外,机场通常还设有塔台、停机坪、航空客运站、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其她服务。
机场一般分为军用与民用两大类,用于商业性航空运输得机场也称为航空港(Airport),我国把大型民用机场称为空港,小型机场称为航站。
按机场规模与旅客流量可将机场分为三种类型1、枢纽国际机场。
指在国家航空运输中占据核心地位得机场,这种机场无论就是旅客得接送人数,还就是货物吞吐量,在整个国家航空运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得地位,其所在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地位,就是国家得政治经济中心或特大城市省会。
例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等。
2、区域干线机场。
其所在城市就是省会(自治区首府)、重要开放城市、旅游城市或其她经济较为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得城市,旅客得接送人数,还就是货物吞吐量相对较大。
如:宜宾宗场区域国际机场、无锡硕放区域国际机场等等。
3、支线机场。
除上面两种类型以外得民航运输机场。
虽然它们得运输量不大,但作为沟通全国航路或对某个城市地区得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泸州机场、泉州晋江机场等等。
机场得属性:机场有不同得大小,较小得或发展未成熟得机场通常只有一条短过1,000米得跑道,大型机场一般会有长过2,000米得跑道,而且会以沥青铺成,但小型机场可能会有草、泥或碎石在跑道上。
一般来说,越大得飞机需要更大得跑道作升降之用。
目前,全球最长得民用机场跑道在中国西藏昌都邦达机场,道面长度为5500米,其中得4200米满足4D标准,同时它也就是海拔最高得跑道,其高度为4334米。
机场得拥有与运作:世界上大多数得机场都由联邦、地区或本地政府拥有,然后交由私人机构监管整个运作。
机场也就是贸易网络上得一个连接点,允许奢侈品以及战略资源与其她得机场贸易。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及构成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及构成
5. 机坪
飞行区的机坪主要有等待坪和掉头 坪两种。等待坪供飞机等待起飞或让路 而临时停放用,通常设在跑道端附近的 平行滑行道旁边。掉头坪供飞机掉头用, 当飞行区不设平行滑行道时应在跑道端 设掉头坪。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及构成
6. 净空区
净空区是指飞机起飞、着陆 涉及的范围,为了确保飞行安全 ,对这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高度 必须严格限制,不许有危及飞行 安全的障碍物。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及构成
7. 目视助航设施
目视助航设施应该属于飞行区的一 部分。为了满足驾驶员的目视要求,保 证飞机的安全起飞、着陆、滑行,应在 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及相关区域内设 置目视助航设施,主要包括助航灯光、 标志和标志物三类。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及构成
图4-3 民用机场飞行区地面设施组成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及构成
1. 升降带
升降带由跑道、跑道道肩、停止道(如设置的话)和升 降带土质地区组成。
(1) 跑道。跑道直接供飞机起飞滑跑和着陆滑跑用。运 输机在起飞时,必须先在跑道上进行起飞滑跑,边滑跑边加速, 一直加速到飞机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运输机才能逐渐离开 地面。运输机着陆时速度很大,必须在跑道上边滑跑边减速才 能逐渐停下来。可见,运输机对跑道的依赖性很大,如果没有 跑道,地面上的运输机就无法起飞,空中飞行的运输机也降不 到地面上。因此,跑道是机场上最重要的建筑物。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及构成
4. 滑行道
滑行道供飞机从飞行区的某一部分通往其他部分 用。其主要有下列五种:
(1) 进口滑行道。其设在跑道端,供飞机进入跑 道起飞用。设在双向起飞着陆用的跑道端的进口滑行 道也作为出口滑行道使用。
民航培训 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

第一节民用机场的功能分区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民航运输已成为国际问往来的主要通道。
在国内,民航运输量也在增加。
民航运输快捷、舒适,大大缩短了空间和时间,对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民航运输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飞机(机队)、机场、航路和客户。
四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机场则是它们的汇交点。
飞机是运载工具,飞机性能的提高和载重的增加以及机队的扩大将为客户带来方便,推动运输业的发展,但也对机场提出了更高要求。
机场是在地面或水面上划定的一块区域(包括相关的各种建筑物、设施和装置),供飞机起飞、着陆、停放、加油、维修及组织飞行保障活动之用的场所。
按服务对象区分,机场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
民用机场包括商业性航空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此外还有体育运动机场、飞机制造厂和科研单位所用的试飞机场以及培养驾驶员所用的学校机场。
大型民航运输机场又称为“航空港”。
两地之间预定的航空运输路线,称为航线。
航线构成了航空运输网络。
网络的交节点就是机场。
飞机沿航线在空中飞行的通道称为航路,航路有宽度限制(以中心航线为基础,两侧各10km,最低不得少于8km),沿航路设有无线电台导航设施。
民航运输机场主要由飞行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设施、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行政办公区、生活区、生产辅助设施、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
一、飞行区飞行区包括地面设施和净空区两部分,供飞机起飞、着陆和滑行用。
其地面设施是机场的主体,见图l-1。
图1-1现代运输机场飞行区地面设施的组成(一)升降带升降带由跑道、停止道(如设置的话)、土质地区组成。
1.跑道跑道直接供飞机起飞滑跑和着陆滑跑用。
运输机在起飞时,必须先在跑道上进行起飞滑跑,边滑跑边加速,一直加速到机翼上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运输机才能逐渐离开地面。
运输机着陆时速度很大,必须在跑道上边滑跑边减速才能逐渐停下来。
机场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介绍

机场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介绍机场,亦称飞机场、空港,较正式的名称是航空站,为专供飞机起降活动之飞行场。
除了跑道之外,机场通常还设有塔台、停机坪、航空客运站、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其他服务。
机场一般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用于商业性航空运输的机场也称为航空港(Airport),我国把大型民用机场称为空港,小型机场称为航站。
按机场规模和旅客流量可将机场分为三种类型1.枢纽国际机场。
指在国家航空运输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机场,这种机场无论是旅客的接送人数,还是货物吞吐量,在整个国家航空运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在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中居于特别重要地位,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或特大城市省会。
例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等。
2.区域干线机场。
其所在城市是省会(自治区首府)、重要开放城市、旅游城市或其他经济较为发达城市,人口密集的城市,旅客的接送人数,还是货物吞吐量相对较大。
如:宜宾宗场区域国际机场、无锡硕放区域国际机场等等。
3.支线机场。
除上面两种类型以外的民航运输机场。
虽然它们的运输量不大,但作为沟通全国航路或对某个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泸州机场、泉州晋江机场等等。
机场的属性:机场有不同的大小,较小的或发展未成熟的机场通常只有一条短过1,000米的跑道,大型机场一般会有长过2,000米的跑道,而且会以沥青铺成,但小型机场可能会有草、泥或碎石在跑道上。
一般来说,越大的飞机需要更大的跑道作升降之用。
目前,全球最长的民用机场跑道在中国西藏昌都邦达机场,道面长度为5500米,其中的4200米满足4D标准,同时它也是海拔最高的跑道,其高度为4334米。
机场的拥有和运作:世界上大多数的机场都由联邦、地区或本地政府拥有,然后交由私人机构监管整个运作。
机场也是贸易网络上的一个连接点,允许奢侈品以及战略资源与其他的机场贸易。
机场作为商用运输的基地可划分为飞行区,地面运输区和候机楼区三个部分。
机场基本组成

机场基本组成机场主要分三部分,包括飞行区、航站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
机场飞行区为航空器地面活动的地域,主要有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等。
1机场飞行区1.1跑道1.1.1跑道概述跑道是直接供飞机起飞滑跑和着陆滑跑用的,是机场最重要的组成。
按照跑道导航设施的不同分为仪表跑道和非仪表跑道。
非仪表跑道是供飞机用目视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
仪表跑道是指供航空器用仪表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
仪表跑道又分为非精密进近跑道,Ⅰ类、Ⅱ类、Ⅲ类精密进近跑道,此类别按决断高度和跑道视程或能见度来区分,类别越高则决断高度越低、跑道视程越短。
跑道的方位和条数根据机场净空条件、风力负荷、航空器运行的类别和架次、与城市和相邻机场之间的关系、机场周围的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噪声等环境影响等各项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主跑道的方向一般和当地的主风向一致。
跑道的基本构形包括单条跑道、平行跑道、交叉跑道和开口V形跑道。
1.1.2跑道道肩位于跑道纵向侧边和相接的土地之间隔离的地段,当飞机因侧风偏离跑道中心线时不引起损害。
1.1.3跑道掉头坪跑道末端未设有滑行道或掉头滑行道时,须设置跑道掉头坪以便航空器进行180°转弯。
1.2净空道和停止道1.2.1净空道经过修整的可以使飞机在其上空初始爬升到规定高度的特定长方形场地或水面。
1.2.2停止道停止道是一个划定并经过修整的长方形区域,宽度和与其相连的跑道同宽,航空器中断起飞时,可用于减速并在上面停住的区域,设在跑道可用起飞滑跑距离末端。
1.3升降带升降带是指一块划定的包括跑道和停止道的场地,用来减少航空器冲出跑道时遭受损坏的危险,保障航空器在起飞或着陆过程中在其上空安全飞过。
1.4滑行道滑行道是连接跑道与航站区的通道。
根据滑行道的作用和位置,滑行道分为入口滑行道、出口滑行道、平行滑行道、快速出口滑行道、机坪滑行道和机坪滑行通道等。
2机坪2.1机坪概述机坪是指在陆地机场上划定的一块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或邮件、加油、维修时停放之用的场地。
机场运营与管理

一、航空运输系统的构成1.飞机2.机场3.航路airway和航线route⏹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4.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商务运行、机务维修、航材供应、油料供应、地面保障系统等;二、机场系统的构成基本概念:空侧、路侧、航站楼空域、陆域机场系统包括空域和地域两部分;航站区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地域:由飞行区、航站区和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三部分组成;三、机场系统的作用作用——与机场类型密切相关:1.旅客和货物管理——办票、行李、上下飞机等2.航空保障——为飞机起飞和降落提供技术、安全保障;如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气象、保安及消防等服务;3.为航空公司提供商务服务保障——如客货运地面服务、飞机加油、机务维修等;4.提供其他附属商业服务,如特许经营、租赁公司、餐馆及停车场服务等;5.政府的有关职能——动植物检疫、海关、移民、卫生检疫等;6.机场的经济作用——空港是交通联系的枢纽,对投资的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使房地产增值四、机场运营管理的内容目标:安全、有序、高效、低污染,航空安全、服务质量、航班正点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运营管理涉及的几个方面1.空侧运行——1.机场道面机场道面情况、标线2.通信与导航设备3.目视助航设施4.地面活动5.机场检查与维护2.陆侧运行3.航站楼的运营——1.航站楼的功能与活动2.航站楼的空间分配3.航站楼设施行李系统、旅客信息系统4.候机楼的服务质量4.其它管理,包括:机场停车场和道路,机场的安全管理及应急消防救援,货运管理,技术服务,环境保护五、机场的作用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地上下飞机;提供方便和迅速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六、基本概念航路——由国家统一划定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空中通道;具有较完善的通信、导航设备,维护空中交通秩序和飞行安全;航线——飞机飞行的路线称为空中交通线,简称航线;飞机的航线不仅确定了飞机飞行具体方向、起讫点和经停点,而且还根据的需要,规定了航线的宽度和飞行高度;机场——在陆地上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包括各种建筑物、装备和设备其全部或部分意图供飞机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第二章机场管理模式及组织结构一、机场所有权形式☐中央或地方政府所有Publicstateownership with government control☐公私合营Mixed public and private ownership☐完全私有化Private ownership二、国内外机场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模式1——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国家政府下属机构营运;模式2——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地方政府下属机构营运;模式3——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可能的私人利益的联合体拥有,公共或私人所有的公司通过管理协议负责营运;模式4——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体拥有,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5——国家和地方政府占多数,少数私人股东的联合体拥有,不公开交易股票,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6——和模式5基本相同,但是有部分股票公开交易;模式7——私人投资者全部或大部分拥有,不公开交易股票,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模式8——私人投资者全部或大部分拥有,部分股票公开交易,作为一个自主的机场运营;三、机场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图表明了机场各种功能间如何关联的;组织结构图反映了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交流渠道,提供了一个管理的构架;史基浦机场目前非航空类收入已占了全部收入的75%,扣除其房地产经营部分,其非航空类收入也占到了50%,成为世界上经营得最好的机场;史基浦集团的机场城概念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通过此次合作,希望能够逐步引进机场城的理念,调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非航空类业务,建立起满足多层次旅客需要的商业新模式,从而增加非航空类业务的收入在整体营业收入中的比重; 四、我国机场改革进程和发展方向 进程:☐ 2003年前一直垂直化,政企不分的管理的格局;☐ 2002年8月出台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外商投资民用机场应由中方相对控股;外商投资飞机维修、航空油料由中方控股; ☐ 2003年,批复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撤销各省局,组建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机场移交地方管理;☐ 2005年民航总局出台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投资包括民用运输机场、通用运输机场、燃油销售、飞机维修、停车场、计算机订座系统、航空食品等; ☐ 2006年4月,民航总局批复对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四城市的五家机场对非航空类商业活动进行剥离,试点实行特许经营模式我国机场民营化改革的方式:☐ 机场股份制改造——90年代厦门、深圳率先,虹桥、首都、白云、海口美兰机场跟进☐ 机场集团产生——股份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管理输入与输出——国外机场管理公司通过参股形式协助管理,首都机场集团——参股沈阳、武汉、昆明、贵州等机场,上海机场集团拟获得长三角的管理权限☐ 机场转型——从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机场组织结构图我国机场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民营化“十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对民用机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民用机场将从目前中央政府管理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促进机场管理走向属地化;大力推进民用机场运营管理走向专业化、集团化,并鼓励国外专业机场经营管理公司或大机场参与中国民用机场的经营管理;中国机场管理体制:民航总局和地区管理局直接管理;地方政府管理;中央和地方实行股份制管理;航空公司也可以投资控股机场;第三章、机场高峰时间与航班安排一、描述高峰的方法,特点和适应性1、标准繁忙率Standard Busy Rate,SBR第30位高峰小时,绝对高峰小时流量=×标准繁忙率2、繁忙小时率Busy Hour Rate,BHR3、典型高峰小时旅客数Typical Peak Hour Passengers,TPHP——高峰月平均高峰日最高峰值经验值4、最忙时刻表小时Busiest Timetable Hour,BTH描述高峰的方法描述适用性标准繁忙率SBR第30位高峰小时普遍认为合理,不能准确反映与实际观察年高峰流量的关系;繁忙小时率BHR5%繁忙小时需收集分析很多数据,小机场不能应用;典型高峰小时旅客数TPHP 小机场中高峰所占比率明显,机场增大,峰值变平;最忙时刻表小时BTH对数据有限的小机场是可行的;高峰轮廓小时PPH 很多机场经验值现实该值接近标准繁忙率;影响高峰小时特征的因素:1.国内与国际旅客之比2.包机与定期航班之比3.长途旅行与短途旅行之比4.地理位置——到达便捷,宵禁5.区域性质三、航空公司的航班安排机场起降时段分配航空公司:高效、可靠、经济机场:经济高效的运营旅客:舒适、便利可靠航班安排影响考虑因素和限制条件:1.利用率和载运量2.可靠性3.远程航班的窗口4.机场跑道的起降时段5.航站楼的限制——公布容量6.长途机组人员的限制7.短途航班的便利性8.飞机的可行性9.市场营销——衔接10.夏季与冬季的变化11.起降费的定价政策航线安排考虑因素:部门:商务部门和航线处1.航线经营的历史状况2.目前可用航线的容量3.机型4.票价结构备用、高峰、晚间等5.社会对航线需求及补贴6.政治影响7.竞争8.特殊事件的要求9.航程的距离10.飞机的可行性11.机场对运行航班时刻表的接受程度12.技术、飞行、乘务和工程等方面人员的可行性13.飞行许可四、机场航班安排国际惯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航班安排程序指南原则:历史的惯例有效的运营期紧急情况设备和航线安排改变等航空公司:从自身经济利益机场:多个航空公司的利益自身利益社会反响为旅客服务,体现社会价值航班安排协调的目的:1.不依靠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2.保证所有经营者机会均等;3.寻求使有关经营者经济损失最小的航班时刻表;4.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公众旅客和贸易集团带来的不便;5.对宣布实行的限制安排定期评估;第四章、运行准备一能见度正常视力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最大距离所相应的等级跑道视程——当飞机位于跑道中心线上时飞行员能够看清跑道表面标志或勾画跑道轮廓的灯光或跑道中心线的距离;决断高度——飞行员作出着陆或复飞时的最低安全高度跑道类型——非仪表跑道、仪表进近跑道⏹Ⅰ类精密进近跑道——60高度,800视程米⏹Ⅱ类精密进近跑道——30,366米⏹Ⅲ类精密进近跑道⏹ⅢA类——0,213米⏹ⅢB类——0,46米⏹ⅢC类——0,0二、侧风风负荷时间利用率:在侧风风速的影响下,机场能够保证飞机起飞、着陆的可能性,以百分率表示;☐跑道利用率——侧风分量在侧风的影响下,跑道能够使用的概率;☐风力负荷——在侧风风速的影响下,机场能够保证飞机起飞、着陆的可能性,以百分率表示☐风力负荷对跑道方位的影响一般民用机场:风力负荷≮95%大型枢纽机场:风力负荷≮98%不满足,设多条跑道容许90°侧风风速要求:☐风玫瑰图——用极坐标表示各方位风向频率或风速大小的图;飞行区1.机场道面为了引导飞机在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上运行,道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数字作标志,以显示某些特定的功能;⏹机场道面情况危害:结构破坏,碎屑以及污染物和冰雪、潮湿措施:1.定期检查、2.道面清洁清扫秩序: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待坪、其他区域3.跑道刻槽4.除雪⏹标志为了引导飞机在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上运行,道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数字作标志,以显示某些特定的功能;☐ 2.通信与导航设备⏹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监视设备☐ 3.目视助航设施1.仪表着陆系统ILS:向驾驶员提供沿跑道进近的距离和下滑处的高度2.微波着陆系统MLS:克服ILS只提供了一条进近航道,所有使用该系统的飞机都必须遵循这条航道这一限制3.卫星导航系统4.精密进近雷达:向着陆方向交替发射水平和垂直波束,接收飞机的反射回波,管制员据此可以确定飞机的位置,通过语音通信可以引导飞机进场着陆;5.近程机场监视雷达:为塔台管制员或进近管制员提供飞机位置、移动方向、速度等航管信息6.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可监视在机场地面上的飞机和各种车辆的运行情况;为塔台管制员实施机场地面交通的管制提供信息;进近灯光系统ALS:进近灯光系统设在邻近跑道入口处,作为精密和非精密进近最终阶段飞机穿出云层后的助航设备,并且也作为夜间目视飞行的目视引导;通过在跑道上按照一定规则布置的灯光,向驾驶员提供方位、高度和距跑道入口距离等视觉提示;灯光系统中的纵列灯表示跑道的方向,横排灯反映距跑道入口处的标准距离;对于非仪表跑道,可以采用简易进近灯光系统,对于一类和二类精密进近跑道,则应选择一类和二类进近灯光系统;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VASIS: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是飞机进近到跑道入口时用于通过灯光向驾驶员指示进近坡度的一种目视导航设施,有好几种类型;该设施利用一组若干个灯具颜色的组合,告知驾驶员第五章、地面服务一、停机坪飞机的地面服务☐日常维护故障处理☐油料供应☐车轮和轮胎☐地面的动力供应☐除冰和冲洗☐冷热气的供应☐其它服务☐餐食供应停机坪服务:1.飞机引导入位●手语信号引导●自动机位引导系统:飞机停靠信息系统APIS、泊位引导系统DGS●牵引入位●语音通话2.动力提供3.安全措施4.牵引设备设备:飞机牵引车、豪华客梯车、驱鸟车、空调车、加热车、行李牵引车二、离港控制三、停机坪布局与协调工作:☐保障各项服务有效、同步进行☐确保有合适的设备和充足的员工为其服务☐设备的兼容性☐完整的服务程序、步骤-操作手册,要程序化、严格执行☐保障安全运行——安全规程四、地面服务效率控制☐每月投诉通报☐每月定时通报延误☐成本分析☐通用服务标准:评价标准国内:一是对航空公司航班正常性进行考核,即航空公司定期客运航班正常率,正常航班为按航班时刻表公布的离港时间机票所注明的时间为起飞时间内关机门,并在关门后15分钟内正常起飞的航班;考虑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机场地面滑行比较复杂,从这些机场起飞的航班在机舱门关闭20分钟内起飞为正常航班;二是考核机场地面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的机场放行正常率,即机场候机楼、跑道、滑行道、停机坪、油料、机务、联检等地面综合服务保障部门,在规定的各机型航班过站时间内完成各项地面服务保障工作的航班;第六章、行李处理一、行李作业的流程⏹离港:1.携带行李到办票柜台处,准备托运;2.办票,对托运行李贴标签和称重; 45s~3min,控制排队长度3.运送行李到达空侧行李厅;4.行李分类和装载入航空专用集装箱;5.运送行李到客机所在区域;6.行李装载入飞机;⏹到港:卸货---运至行李房---分类---传输到行李提取区---通知旅客提取⏹中转涉及行李处理系统:1.出港行李处理系统2.进港行李传送系统3.中转行李处理系统4.早交行李存储系统5.行李空筐回送和自动分配系统二、行李处理系统的运行性能评价办票:排队长度不多于5位旅客、平均等待办票时间短途:30-40秒,国际:2分钟处理输送:出错率到达:评价标准:卸载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行李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抵达行李提取大厅的行李百分比⏹卸载行李的时间:20内分钟第一件行李、35内分钟最后一件行李⏹给定时间内卸载行李的百分数运行性能影响因素:⏹机场总体设计⏹空侧地面交通密度⏹行李处理设备⏹可用人员及其分配三、离港、到港行李的处理系统离港:办票行李分拣人工、半自动、全自动行李库房中央式、分散式、远端式四、视听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1、离境旅客至报到柜台将非随身行李托运;2、传输设备将行李送至安检区;3、行李经过X-ray检测,三次均未能分清行李内含物时,将讯息写入Tag中,送至不明行李处理区,由人工进行检验;4、当行李送至输送带时,机器会自动将具有RFID Tag的行李条形码Baggage Strip黏着在每一件行李上,条形码扫描仪会读取Barcode数据,而IATA的行李服务讯息码也同时写入RFID的Tag中;标签的RFID嵌体被编入一个唯一的ID码和Julian日期代表日期和时间;航班号、代表终点站的三个字母代码和标签ID码以文本或条码的形式打印在标签的正面;RFID的ID码与HKIA后端行李处理系统的数据相对应,如乘客的姓名、航班号和终点机场;标签完成打印和编码后,包围粘贴在行李的手柄上,与条码标签一样;5、自动行李系统将它传送进行李大厅;当它流经行李大厅的唯一入口时,标签被首次阅读;系统记录行李已进入大厅,入口处的摄像机对行李拍照,相片在一台数据库里与标签存储的信息相对应;6、如果安检人员通过行李扫描仪检测到危险物品,行李的相片及RFID标签信息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如果没有触发安全警报,行李继续沿着传送带到达分流点;7、系统接着利用标签信息分拣行李;标签第二次读取后,根据乘客的目的地系统将行李送到滑槽之一;在那里,行李被送往飞机跑道,装载到飞机上;8、确认旅客与行李同时登机;第七章、旅客航站楼的运行1.航站楼的功能与活动⏹服务对象1.航空公司2.机场所有者3.零售商4.政府联检机构⏹功能☐处理旅客和行李事宜☐对旅客改变运输方式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为运输方式的改变提供便利和设施⏹布局模式集中式、分散式采用指标:旅客步行距离、到港和离港分离或混合、考虑中转的需求⏹航站楼内的活动☐对旅客的直接服务☐有关航空公司对旅客的服务☐政府机构的活动☐与旅客无直接联系的机场当局的职能☐航空公司运营相关的职能高效进行航站楼设计的三个因素:1.设施的共享程度:设施在何种程度上使不同用户进行共享,节省空间2.性能目标:管理者如何在航站楼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3.运营管理:管理者如何控制旅客流量以平衡各设施负荷二、飞行签派包括哪些内容1、飞行签派系指组织、安排、保障航空公司的飞机的飞行与运行的管理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航空公司的运行计划,合理地组织飞机的飞行并进行运行管理,争取航班正常,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2、飞行签派包括飞行计划、飞机装载与配平、飞行前机组通报、飞行监控等3、飞行签派工作与飞行管制工作是民航运输飞行中航行保障工作的两个部分;4、航空公司的飞行签派机构是航空公司组织和指挥飞行的中心;三、飞行计划1、飞行计划是指对航空器飞行做出预先安排的文书,飞行管制部门依据飞行计划进行飞行调配,掌握飞行动态,监督飞行活动,保证飞行安全;2、飞行计划分为主飞行计划和备份飞行计划;内容通常包括:飞行员姓名及地址、航空器注册编号、航空器形式及厂牌型号、出发地、目的地、航线空域、高度、飞行日期、起降时间、使用的机场或导航台航路、飞行任务、架次、搭乘人员、可供应航空器燃料的时间、允许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等;需要其他单位协助指挥和保障的飞行,还应增加、航线位置报告点及其代号、地空通信规定等;3、国际飞行计划应当注明航空器注册的国籍、识别标志、无线电呼号、频率范围、预计飞入、飞出国边境点的位置和时间等;☐飞机配载与配平:几种重量的概念最大起飞重量、最大无油重量、最大着陆重量、使用空重不含燃油和有效荷载、最大载量、起飞重量、业载不含空重起飞重量1=最大起飞重量起飞重量2=无油重量+起飞重量起飞重量3=着陆重量+航程重量☐飞行前机组通报:航行通告☐飞行监控航站楼的空间分配候机楼区域划分航站楼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概念与评估方法服务质量评估方法:⏹客观测度⏹服务调查与标准的比较⏹神秘顾客暗访:——了解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对不良服务做处罚和矫正——了解顾客需求——重新设计客户服务⏹主观测度⏹服务质量卡——顾客主动填写⏹顾客调查——人工调查等待区面积=设计流量人/小时空间标准m2/人停留时间小时通道容量每小时=有效宽度标准服务水平60第八章、机场技术服务一、管制的任务与组织任务:1 提供飞机的即时信息和动态;2 确定各架飞机之间的相对位置;3 用管制许可来保证在控制空域内各航班的间隔,从而保证飞行安全;4 从飞机的运动和发出许可的记录来分析空中交通状况,从而对管制的方法和间隔的使用进行改进,使空中交通的流量提高;1、机场管制服务——塔台2、进近管制服务——进近管制室3、区域管制——区域管制中心二、空中交通管制机场管制服务:起落航线机场管制服务包括:1、机场地面交通管制⏹控制在跑道和跑道进近区之外的机场地面上,包括滑行道、机坪上的所有飞机的运动;⏹执行离场流量控制2、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负责管理跑道上和在机场上空500米高度以下空域内飞行的飞机,负责飞机进入跑道上的运动和按目视飞行规则在机场控制的起落航线上飞行的交通管制;⏹控制飞机之间的放行间隔:给出起飞或着陆的许可和引导在起落航线上飞行的起飞和着陆的飞机;安排飞机的起降顺序,合理的飞机放行间隔,以保证飞行安全;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按顺序飞行,起降飞机必须按一定的航线飞行;这种航线叫起落航线;三、进近管制服务:标准仪表离场程序、标准终端进场程序、等待航线进近管制:对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飞机的起飞后进入航路和着陆前由航路到机场管制区的管制 ,主要是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防撞告警;间隔控制:1离场控制标准仪表离场程序Standad Instrument Departure-SID——具体规定飞机离场时的航向、高度及转弯的地点、时间,进近管制员只要给出间隔,驾驶员就按照这个程序飞到航路区域;标准终端进场程序STAR2等待航线:指使飞机在一个规定的空域内进行盘旋等待;一个标准的等待航线通常是一个右转的,耗时大约4分钟的跑马场型航线两次180度转弯各耗时1分钟,两个直线部分各占用1分钟;当等待时间很长时,也可能偏离此规则;直线部分也可以耗时2-3分钟,或者当飞机使用进行等待航线时,等待航线也可以用距离取代时间来表示;四、管制方法1、程序管制:标准离场程序基本相同、标准进场程序专门制定2、雷达管制五、空域间隔标准:垂直和水平间隔、飞行高度层划分1、间隔标准定义: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飞机在纵向、侧向和垂直方向与其他飞机之间所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2、垂直间隔1飞行高度层——为了保证航路上高度量度的统一,使用国际标准大气以毫巴作基准, 按每 100 英尺作为一个高度分层, 称为飞行高度层 Flight Level -FL ,以此来表示在垂直间隔上的飞行高度;3、水平间隔1横向间隔——是指飞机侧方的最低间隔距离,它的大小和使用的导航系统的精确度有关;2纵向间隔——是指使用同一航道和在机场起飞和进近时的间隔规定,与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器通过某一地点的先后相关;⏹时间间隔放行间隔: 10min~2min进场间隔: 10min尾流间隔⏹距离间隔 20海里~10海里4、雷达间隔:可以大幅减少时间间隔,提高机场空域容量第九章、机场安全管理一、机场管理委员会:机场行政管理部门;警察,军队;政府检察机构安检、海关等;航空公司运营机构;机场租赁方;地方行政部门;二、组织体系的构建原则:可行性——体系结构合理;责任性——责任明晰;高效性——运转高效;协调性——各成员间协作与支持;资源——人力、设备;必须尽可能减少对现有常规运营模式的影响,同时保证整个机场运营体系的运行标准;三、空侧安全程序:控制区域:空中交通管制设备;滑行道;起飞着陆和滑行地带;停机坪通道;货运区;控制手段:安全警戒网:人工和设备;门卫位置、照明系统、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安全门、巡逻;四、空侧安全管理:通道和通行控制——严格控制人群、区域、及时更新个人身份证件:身份验证;车辆验证程序:交通工具的识别:通行证;停机坪上飞机的监护;通用航空控制;中转和换乘的旅客、行李、货物、空运货物;飞机隔离停靠区和特别处置区域;五、陆侧安全管理:控制区域:旅客出发休息室、中转旅客休息室、海关区、公共区域:机场航站楼公共区域、停车场;控制手段:区域隔离;旅客检查、分散式、集中式;旅客携带行李的检查;货物、邮件和包裹的安检;特殊人员的安检;要客和外交官的安检;。
机场基本组成

2.1机坪概述
机坪是指在陆地机场上划定的一块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或邮件、加油、维修时停放之用的场地。
2.2机坪的一般类型
客机坪是一个设计为航空器机动和停放的地区,它紧邻或便于进入旅客航站设施。除了便于旅客活动以外,客机坪还用于航空器加油和维护,以及装卸货物、邮件和行李。
货机坪只用于航空器装卸货物和邮件。由于货机坪与客机坪对机坪和航站所需设施类型不同,因此有条件的机场应将货机坪和客机坪分开,在紧邻货物航站楼的地方单设。
一层半式的航站楼是两层,楼前车道是一层。通常第一层供到港旅客用,第二层供离港旅客用,适用于客运量中等的机场。
二层式是航站楼与楼前车道都是二层。通常第一层供到港旅客用,第二层供离港旅客用,适用于客运量大的机场。
航站楼及站坪的平面型式有前列式、指廊式(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式(北京机场T2)、远机位式等四种。
机场基本组成
机场主要分三部分,包括飞行区、航站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机场飞行区为航空器地面活动的地域,主要有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等。
1机场飞行区
1.1跑道
1.1.1跑道概述
跑道是直接供飞机起飞滑跑和着陆滑跑用的,是机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的组成。
按照跑道导航设施的不同分为仪表跑道和非仪表跑道。非仪表跑道是供飞机用目视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仪表跑道是指供航空器用仪表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仪表跑道又分为非精密进近跑道,Ⅰ类、Ⅱ类、Ⅲ类精密进近跑道,此类别按决断高度和跑道视程或能见度来区分,类别越高则决断高度越低、跑道视程越短。
跑道的方位和条数根据机场净空条件、风力负荷、航空器运行的类别和架次、与城市和相邻机场之间的关系、机场周围的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噪声等环境影响等各项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主跑道的方向一般和当地的主风向一致。
空港的构成

6~9
9~14 9~14 14-16
(主要应用于A380)
F
方向和跑道号
跑道的基本参数:
基本尺寸 跑道的道面和强度
跑道布局:
平行跑道 跑道布局
V形跑道
交叉跑道
滑行道: 连接跑道和停机坪的通道
机坪:停机坪是飞机停放和旅客登机
的地方。
停放机坪 机坪 登机机坪
机坪。
登机机坪的布局形式:
单线式 指廊式
卫星厅式
车辆运送式
登机机坪
各种类型的登机机坪
注:各种类型并不单一固定,一个机场可以采取各种混合形式。
特点:
单线式:
飞机停靠候机楼外,一线排开,出登机 门直接登机。
指廊式: 由候机楼伸出走廊,飞机停靠两边。 卫星厅式:候机楼外一定距离设立一个或多个
卫星厅,飞机沿卫星厅停放。
空港的构成:
飞行区
飞机运行的 区域
空港
地面运输区 候机楼区
车辆和旅客活 动的区域
旅客登机的 区域
跑 道
滑 行 道
机 坪
一、飞行区
组成:
空中部分 飞行区 地面部分
飞机运行的 区域
机场的空域
跑道、滑行道、 停机坪、登机门
跑道:
跑道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通道,是机场最核 心的功能设施。
跑道:
Thank You!
11/22/2016
空港管理区
航空公司运营区 政府机构办公区
2)候机楼的旅客流程:
国内旅客出发的流程
办理登机牌 购票 托运行李 登机 候机 安检
2)候机楼的旅客流程:
国际出发旅客流程是否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基本组成
机场主要分三部分,包括飞行区、航站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
机场飞行区为航空器地面活动的地域,主要有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等。
1机场飞行区
1.1跑道
1.1.1跑道概述
跑道是直接供飞机起飞滑跑和着陆滑跑用的,是机场最重要的组成。
按照跑道导航设施的不同分为仪表跑道和非仪表跑道。
非仪表跑道是供飞机用目视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
仪表跑道是指供航空器用仪表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
仪表跑道又分为非精密进近跑道,Ⅰ类、Ⅱ类、Ⅲ类精密进近跑道,此类别按决断高度和跑道视程或能见度来区分,类别越高则决断高度越低、跑道视程越短。
跑道的方位和条数根据机场净空条件、风力负荷、航空器运行的类别和架次、与城市和相邻机场之间的关系、机场周围的地形和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噪声等环境影响等各项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主跑道的方向一般和当地的主风向一致。
跑道的基本构形包括单条跑道、平行跑道、交叉跑道和开口V形跑道。
1.1.2跑道道肩
位于跑道纵向侧边和相接的土地之间隔离的地段,当飞机因侧风偏离跑道中心线时不引起损害。
1.1.3跑道掉头坪
跑道末端未设有滑行道或掉头滑行道时,须设置跑道掉头坪以便航空器进行180°转弯。
1.2净空道和停止道
1.2.1净空道
经过修整的可以使飞机在其上空初始爬升到规定高度的特定长方形场地或水面。
1.2.2停止道
停止道是一个划定并经过修整的长方形区域,宽度和与其相连的跑道同宽,航空器中断起飞时,可用于减速并在上面停住的区域,设在跑道可用起飞滑跑距离末端。
1.3升降带
升降带是指一块划定的包括跑道和停止道的场地,用来减少航空器冲出跑道时遭受损坏的危险,保障航空器在起飞或着陆过程中在其上空安全飞过。
1.4滑行道
滑行道是连接跑道与航站区的通道。
根据滑行道的作用和位置,滑行道分为入口滑行道、出口滑行道、平行滑行道、快速出口滑行道、机坪滑行道和机坪滑行通道等。
2机坪
2.1机坪概述
机坪是指在陆地机场上划定的一块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或邮件、加油、维修时停放之用的场地。
2.2机坪的一般类型
客机坪是一个设计为航空器机动和停放的地区,它紧邻或便于进入旅客航站设施。
除了便于旅客活动以外,客机坪还用于航空器加油和维护,以及装卸货物、邮件和行李。
货机坪只用于航空器装卸货物和邮件。
由于货机坪与客机坪对机坪和航站所需设施类型不同,因此有条件的机场应将货机坪和客机坪分开,在紧邻货物航站楼的地方单设。
等待坪和掉头坪:前者供飞机等待起飞或让路而临时停放用,通常设在跑道端附近的平行滑行道旁边。
后者则供飞机掉头用,当飞行区不设平行滑行道时,应在跑道端部设掉头坪。
机场停车场:设在航站楼附近,停放车辆很多且土地紧张时宜用多层车库。
停车场建筑面积主要根据高峰小时车流量、停车比例及平均每辆车所需面积确定。
高峰小时车流量可根据高峰小时旅客人数、迎送者、出入机场的职工与办事人员数以及平均每辆车载客量确定。
机场货运区:供货运办理手续、装上飞机以及飞机卸货、临时储存、交货等用。
主要由业务楼、货运库、装卸场及停车场组成。
货运手段由客机带运和货机载运两种。
客机带运通常在客机坪上进行。
货机载运通常在货机坪上进行。
货运区应离开旅客航站区及其他建筑物适当距离,以便将来发展。
3航站楼
3.1航站楼概述
供旅客完成从地面到空中或从空中到地面转换交通方式之用,是机场的主要建筑。
通常航站楼由以下五项设施组成:
1)接地面交通的设施:有上下汽车的车边道及公共汽车站等;
2)办理各种手续的设施:有旅客办票、安排座位、托运行李的柜台以及安全检查和行李提取等设施。
国际航线还有海关、边检(移民)柜台等;
3)联接飞机的设施:候机厅、登机廊桥等;
4)航空公司营运和机场必要的管理办公室与设备等;
5)服务设施:如餐厅、商店等。
3.2航站楼设置原则
航站楼,通常设置在飞行区中部。
为了减少飞机的滑行距离,航站楼应尽量靠近平行滑行道。
当飞行区只有一条跑道,为了便于旅客与城市联系、航站楼应设在靠近城市的跑道一侧、不宜设在远离城市的跑道一侧。
当飞行区只有一条跑道且风向又较集中时,航站楼宜适当靠近跑道主起飞的一端。
当飞行区有两条跑道时,航站楼宜设在两条跑道之间,以便飞机来往于跑道和站坪且充分利用机场用地。
航站楼要离开跑道足够的距离,给站坪和平行滑行道的发展留有余地。
大型机场的航站楼和站坪都比较大,为了便于航站楼布局和站坪排水,航站楼应设置在既平坦又较高的地方。
同时航站楼应离开其它建筑物足够的距离,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
3.3基本航站楼构型
航站楼一般有一层式、一层半式、二层式三种。
一层式航站楼的离港和到港活动都在同一层平面内,适用于客运量较小的机场。
一层半式的航站楼是两层,楼前车道是一层。
通常第一层供到港旅客用,第二层供离港旅客用,适用于客运量中等的机场。
二层式是航站楼与楼前车道都是二层。
通常第一层供到港旅客用,第二层供离港旅客用,适用于客运量大的机场。
航站楼及站坪的平面型式有前列式、指廊式(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式(北京机场T2)、远机位式等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