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合集下载

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原核表达

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原核表达

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原核表达报告题目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原核表达作者姓名饶慧班级学号0802班/*************指导教师王友如完成时间2011年02月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引言 (1)1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4)1.1实验材料 (4)1.2实验仪器 (5)2实验方法 (7)2.1 重组质粒的构建 (7)2.2工程菌株的活化 (7)2.3诱导表达 (8)2.4 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 (8)3 结果与分析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3)红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饶慧(指导老师:王友如)(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0802班湖北黄石435002)摘要实验目的:研究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

实验方法:通过分别将DH-5ɑ(pDsRed-N1)和DH-5ɑ (pET-28ɑ)提取质粒、酶切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ET-28a-RFP,将重组质粒通过转化的方法把含红色荧光蛋白(RFP)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进行表达,再用IPTG诱导RFP 基因表达,可以看到显现红色,最后根据SDS-PAGE电泳结果,判断R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是否成功表达。

实验结果: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ɑ-RFP在E.coli中成功表达。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质粒重组;原核表达;诱导表达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Prokaryote Expression of 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Rao Hui(Class 0802, College of Biology Scienc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Hubei,435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the RFP gene in the E.coli. Methods: Extract the plasmid of the DH-5ɑ (pDsRed-N1) and DH-5ɑ(pET-28ɑ).Then the two plasmids are cut by enzyme and are connected to form pET-28a-RFP recombined plasmid. Guiding the recombined plasmid, which contains exogenous genes of RFP, into E.coli for expression, through transformative method. The expression of RFP gene can be induced by the IPTG and then we can see red. Finally, judging whether the RFP gene has expressed successfully in E.coli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ET-28ɑ-RFP recombined plasmid h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E.coli.Keywords 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ecombined Plasmid; Prokaryote Expression; Induced Expression红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饶慧(指导老师:王友如)(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0802班湖北黄石435002)引言基因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1、感受态定义、作用、常用制备方法及原理2、感受态细胞不好用的原因3、影响转化效率的原因4、为何要低温环境制备1.感受态定义: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摄取DNA分子,并且不易被细胞内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解时所处的一种特殊生理状态称感受态(competence)。

作用: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

感受态的目的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以便外源基因进入宿主细胞,实现转化的目的。

优点是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方便大分子的进入。

意义是实验转移外源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完成实验。

常用制备方法:细菌感受态少量制备法(CaCl2法)、细菌感受态大量制备法、细菌电转化法等详见《基因工程实验指导》p153-157.2.感受态细胞做得不好的原因一.菌液OD值偏大或偏小二.原始菌株不好三.试剂超纯程度不够四.操作时对菌体伤害过大3. 影响转化效率的原因1.细菌的生长状态:实验中应密切注视细菌的生长状态和密度,尽量使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通过检测OD600来控制.DH5α菌株OD600为0.5 时细胞密度是5 ×107/ml );2.所有操作均应在无菌条件和冰上进行;3.经CaCl2处理的细胞,在低温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转化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24小时达到最高,之后转化率再下降(这是由于总的活菌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少造成的);4.化合物及无机离子的影响:在Ca2+的基础上联合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如Mn2+或Co2+)、DMSO 或还原剂等物质处理细菌,可使转化效率大大提高(100-1000 倍);5.所使用的器皿必须干净.迹量的去污剂或其它化学物质的存在可能大大降低细菌的转化效率;6.质粒的大小及构型的影响:用于转化的应主要是超螺旋的DNA ;7.一定范围内,转化效率与外源DNA 的浓度呈正比;4.为何要低温环境制备在制备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而变得脆弱,低温能提高感受态细胞存活率.所以在制备感受态细胞时要保持低温和不能剧烈震荡.如果放于-20℃保存,时间长了细胞内部液化度较高的情况下,细胞会由于流动性的原因造成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2022年湖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湖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湖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放线菌的代表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______和______。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______发酵和______发酵等。

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由于各种微生物对某种化合物如抗生素、染料的敏感性不同,可以利用这一特征来从土壤中分离出不同类群的微生物。

如在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会杀死或抑制______的生长而分离出______;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有利于分离到革兰氏阴性菌。

5、蕈菌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来考察,证明它是典型的微生物,其大型子实体相当于其他真菌的______。

6、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界、______界、______界和______界。

7、常用的消毒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沼气发酵的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第三阶段的主要菌种是______。

9、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中,能够容纳最大的外源DNA片段的载体是______,可容纳DNA片段大小为______;酵母质粒载体都是利用______质粒与细菌质粒pBR322构建而成的,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种。

目前能容纳最大外源DNA片段的载体是______。

10、T细胞在识别抗原的同时也识别自身______。

二、判断题11、古生菌是一类细胞壁上不含肽聚糖的原核生物。

()12、从经济的角度和对微生物适用性来看,“C·H·O·N”类均不是多数微生物良好的碳源。

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

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

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报告题目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作者姓名徐青龙班级学号1005/2010114020208指导教师汪劲松完成时间2013年10月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1引言 (1)1.1精氨酸激酶(AK) (1)1.2亲和层析法 (2)1.3电泳法 (2)1.4本实验主要工作 (3)2.1实验用品 (3)2.1.1实验材料 (3)2.1.1实验试剂 (3)2.1.2仪器设备 (4)2.2方法 (5)2.2.1活化菌种 (5)2.2.2 扩大培养 (5)2.2.3 IPTG诱导AK基因的表达 (5)2.2.4 蛋白质提取 (5)2.2.5蛋白质的检测 (6)2.2.6 His-tag Ni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 (6)3 结果与分析 (7)3.1蛋白质层析图谱 (7)3.2AK诱导表达电泳图 (8)4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0)精氨酸激酶(AK)的提取与纯化朱景鹏(指导老师:汪劲松)(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1005班湖北黄石435002)摘要:精氨酸激酶(ATP:N-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存在无脊椎动物中,是参与细胞代谢的磷酸激酶。

本实验采取含有包含AK基因的重组质粒的表达菌体E. coli Rosetta,在含有50 μg/ml 的卡纳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培养。

当菌体浓度A600达到0.6-0.8 时,加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使培养基中的IPTG终浓度为0.2 mM ,诱导培养3 小时后,从菌体中得到精氨酸激酶粗提液。

再通过Ni离子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精氨酸激酶,最后通过SDS-PAGE电泳来检测精氨酸激酶的表达以及其纯化程度。

关键词:精氨酸激酶分离与纯化1引言1.1精氨酸激酶(AK)精氨酸激酶(ATP:N-精氨酸磷酸转移酶E.C.2.7.3.3)是磷酸原胍基化合物激酶的一种,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是细胞能量代谢中非常关键的的磷酸激酶[1]。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

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本科课程简介一、背景介绍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是培养具备较高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主要为中小学生物教学提供支持。

本专业课程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而深入的生物学知识,为他们今后的科研、教学和科普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1.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学生将了解到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

本课程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途径等内容。

学生通过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

2.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探究生命最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其发育和分化的学科,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细胞生物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学生将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传导以及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等重要概念。

通过对细胞器官和细胞代谢的了解,学生将养成批判性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将介绍DNA的结构与功能、RNA 的合成与修饰、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操作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开拓科研思路,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4.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的学科,探究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和群体的进化规律。

本课程将介绍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变异的发生和传递、遗传多样性的形成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操作,了解遗传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和遗传变异的检测技术,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

5.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探究生物个体与物种的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本课程将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评价和恢复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操作,了解生态学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培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五氯酚钠生物降解菌的初步筛选

五氯酚钠生物降解菌的初步筛选
定。 结 果 筛选 出对 五 氟 酚 钠 的 耐 受 能 力 为 0 8gL的 菌株 , 能 以五 氟 酚 钠 为唯 一 碳 源 生 长 的 细 菌 3株 。 . / 并
关键词 : 五氟酚钠 ; 生物 降解茵 ; 筛选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X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2 1 (07) l 0 8 — 4 10 —7 4 2 0 o 一 0 0 0
112 培 养基 A 牛 肉膏 蛋 白胨 培养基 : 肉膏 3 , 白胨 1g N C g 琼脂 1g 0 .. . 牛 g蛋 0 ,a1 , 5 5 ~2 g,水
10 0 0mL, PH 0 ~7. 7. 5.
B 药 物培 养基 : 一定 量五 氯酚 钠加 入到 牛 肉膏 蛋 白胨 培 养基 中制 成 。 . 将 C 五氯酚 钠浓 度梯 度平 板 : . 在无 菌培 养皿 中 , 倒人 7 先 mL~1mL含 0 1/ 0 .gL五氯 酚钠 的牛 肉膏
1 2 方 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2 1 五氯 酚钠 耐 受 菌株 的初 选 ..
采 用浓度 梯 度平板法 筛选 , 即按 112中 c的方 法 制成五 氯酚钠 ..
浓 度梯度 平板 , 将采 集 的土样 溶解 于无 菌水 中 , 匀 , 上清 液涂 布 于五氯 酚钠 梯 度平板 上 ,0 摇 取 3 ℃培 养 2, d挑取 高含 药 区的菌 落 , 面保 藏 , 斜 编号 , 备用 。 由于在培 养基 中药 物浓 度呈 由低 到 高 的梯 度方 式分 布, 平板 上长 成 的菌 落也 呈现 由密到稀 的梯 度分 布 , 而高浓 度药物 区生长 的少 数菌 落一 般具有 较 强的
No .1, 0 2 07
五 氯 酚 钠 生 物 降解 菌 的初 步 筛 选

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介绍

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介绍

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介绍
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是一门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理论
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的学科。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和生命演化的科学,而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则是在此基
础上,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培养具备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教育
教学能力的教师。

在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学生通常会学习生物
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如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等,同时也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将来
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教授生物学知识。

此外,还会进行教育实
习等实践环节,以提升教学能力。

就就业前景而言,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选择从事
中学生物教师、生物学教育研究、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着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也相对
较好。

总的来说,师范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是将生物学知识和教育教学
能力相结合的一门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生物学理论知识和教育
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中学生物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了解这一专业的基本情况。

第四章 -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章 - 湖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第四章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一、名词解释propagation 生殖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spores 扦插嫁接分株繁殖压条不育花 floral formula 成花诱导单被花花萼花托无被花不完全花宿存萼花芽分化雄蕊群花图式减数分裂 male sterility 合子花粉萌发小穗雄配子体花粉败育花粉植物绒毡层雄性生殖单位精子异型性carpel 丝状器 placenta 雌配子体胚珠多胚囊现象柱头花开花风媒花虫媒花传粉识别蛋白原胚自花传粉异花传粉double fertilization 闭花受精多精现象非卵配子受精自花不育有性世代体外受精prosembryum 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apomixis 多胚现象不定胚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单性结实真果假果 aggregate fruit、无性世代生活史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二、填空题1.植物的繁殖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类型。

2.嫁接的成活率与两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有关。

一般来说,______间的嫁接成活率最高。

3.扦插前,为促进_______,常用一些生长素。

4.在进行嫁接时,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称为______,接上去的枝条或芽体称为______ 。

5.一朵完整的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6.歌德认为:花是适合于生殖的_________。

7.禾本科植物花序上着生许多小穗,每一小穗由小穗梗、两枚颖片和若干朵小花组成,每朵小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8.雌蕊是花的最中央部分。

完全的雌蕊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构成。

雄蕊,也称______,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

9.花的各部分在演化过程中,数目从_______到_______,从_______排列到______排列,从______到______ ,从______对称到______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参考书
1 任淑仙. 无脊椎动物(上、下) 2 陈品健. 动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1 1. 3 江静波等. 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5 2. 杨安峰. 脊椎动物学(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 顾宏达.基础动物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4. 蔡益鹏等译. 动物生物学. 精要速览系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化规律.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组织学、 细胞学、古生物 v 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类群之间彼此相类似的程度,亲缘
关系,进化过程,发展规律. v 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的生活机能(消化等),机能的变化,
对环境的反应. v 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的生活规律及其与环境中非生物因
子的相互关系. v 动物胚胎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第四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
动物资源的保护:野生动物保护 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养蚕、养蜂、禽畜饲养、水产养殖等 有害动物的控制:农林业有害动物控制、医学昆虫的防治、
人体寄生虫的防治 促进医学生物学的发展:人也是一种有智慧的高等动物,动
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动物生物学研 究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营养、疾病防治,促进健康长寿, 探索人类起源等。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动物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动物生态 学研究有利于解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重大 社会问题,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生物 v 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多细
胞生物阶段的三个分支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v 5、三总界六界系统 v 非细胞生物总界 病毒界 v 原核生物总界 细菌界
蓝藻界 v 真核生物总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v 代表人物:陈世骧,1979 v 依据:反映非细胞生物阶段
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v 代表人物:林奈(Carl von Linné ) ,1735: 是瑞典植
物学家、冒险家,首先构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 并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系统。 v 依据:生物能否运动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v 2、三界系统
v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系 统: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五)、感应性(应激性, irritability)
生物都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特性)
(六)、生命本质的高度一致性
v 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生命本质的一致性,是一个辨 证的统一
v 生命运动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 v 生命体是充满对立统一关系的客体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动物学及其分科
(二)依研究对象的不同分 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原生动物学、寄生 动物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昆虫学、鱼 类学、鸟类学、哺乳动物学
(三)依研究重点和服务范畴的不同分 理论动物学、应用动物学、医用动物学、资源动 物学、畜牧学、桑蚕学、水产学、仿生学 仿生学(bionics) ——研究生物各系统的结构性 质,能量转换,信息过程,并将所获得的知识用来改 善现有的或模拟生物的器官,创造新仪器设备.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二、)新陈代谢(metabolism)
v 是维持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
v 同化作用——合成自身物质, 贮存能量→建造自身
(合成代谢)
v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ATP)
v 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物质, 释放能量→破坏自身 (分解代谢)
v ⑵动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起源是人们关心的两个重要 课题。动物的进化是动物学本身探讨的问题,如达 尔文关于物种起源的观点就包括了他在这一领域的 许多研究成果。人自身说到底也是动物中的一种。 人类要了解自身的起源、演变、生存和今后的前景, 都离不开动物学的研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第一节 什么是生命
v 一、生命的本质
v 生命的本质是物质 v 生命运动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
v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
v (一)严整有序的多层次结构 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有机体(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 统→生物圈
学习中可能用到的期刊杂志
v 《动物学杂志》,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编 v 《动物学报》,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编 v 《动物学研究》,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编 v 《昆虫学报》,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编 v 《昆虫知识》,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所编 v 《水生生物学报》,中科院水生所编 v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医科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编 v 《四川动物》,四川动物学会编 v 《兽类学报》,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编 v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天津市畜牧局编
0.4
40
0.4
100
7.2
150
4.0
20
4.0
40
27.0
32
2.5
40
4.0
15
7.5
75
95.0
800
7.0
50
4.5
5
11.5
25
175.0(其中动物约125万)
1362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v 1、二界系统 v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
2000 5. 陈小麟. 动物生物学(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第三版). 7. 扬秀平.动物生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2002 8. 王玢 ,左明雪.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二版) . 2001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v 生命进化经历的重要阶段 v 第一阶段:非细胞阶段 v 第二阶段:从非细胞到原核细胞 v 第三阶段: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 v 第四阶段: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多细胞真核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动物学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v ⑴动物是在自然界中适应、生存和进化发展的,它 的发展变化与宇宙、地球和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因而动物学的研究必然要借助于宇宙学、地学和植 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在研究动物的进化和分 布中所得到的资料,亦可用来验证这些学科的研究 成果。
界(Kingdom)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全球主要生物类群的物种数
v 生物类群 v 病毒 v 细菌 v 真菌 v 原生动物 v 藻类 v 高等植物 v 线虫 v 甲壳动物 v 蜘蛛类 v 昆虫 v 软体动物 v 脊椎动物 v 其他 v 总计
已描述的物种数(万种) 估计存在的物种数(万种)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v 7、八界系统
分界: 古细菌界(Archaebacteria) 真细菌界(Eubacteria) 古真核生物界(Archezoa)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藻界(Chromista) 真菌界(Fungi) 植物界(Plantae) 动物界(Animalia)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四)、遗传(heredity )、变异(variation)和 进化(evolution)
v 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 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v 变异——使物种得到改造和发展 (内因)
外界环境(外因) 进化
自然选择
v v
PPT文档演模板
生物种族发展史 生物的多样性
2020/11/20
湖北师范学院生物系
第二节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 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 2000万种以上。(另说:目前已鉴定的约200 万种,约2000-2500万种待发现)对这么宠 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 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v 4、五界系统:
v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v 原生生物界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v 真菌界:真菌(从植物界分离出来) v 植物界: v 动物界: v 代表人物:惠特克(R.H.Whittaker),1969 v 依据:电镜技术和生化知识
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 v 被广泛使用至90年代
v 生长—生物体重量增加,体积增大的现象。 v 发育— 在生物体生活史中,其构造和机能要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由幼体形成一个与亲体 相似的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这个总 的转变过程叫发育。 v 繁殖—生物经过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和一 定程度时,就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新个体的现象。 繁殖是生物在种族上的自我复制、自我更新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 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v 代表人物:霍格(J.Hogg),1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