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病例分享

合集下载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病例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病例分析
2011年12月2日—2012年1月9日目 标性治疗阶段
经验性治疗阶段——药学服务建议
采用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改善症状
在患者高热、寒战时,抽取血培养 采血化验,获取血常规、血生化各项指标 肺CT检查 送检痰培养 经验性抗感染、化痰等治疗
思考:经验
性 治疗应
该选用什么抗
体温
白细胞 14 12 10 8 6 4 2 0
222220000022111110022111111100年年年年年1111年年2211111年年1222211月月月月月2211月月月月21122838383827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白细胞
100
90Biblioteka 807060 50 40
30
20
10
0
222220000022111110022111111100年年年年年1111年年2211111年年1222211月月月月月2211月月月月21122838383827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12月27日,平扫肺窗显示两肺多发大小等含气囊 状病变,壁厚不均,较大灶位于右肺上叶,约 4.1cm*5.6cm,囊后部见不规则密度增高影。
尿素氮
60 50 40 30 20 10 0
222220000022111110022111111100年年年年年1111年年2211111年年1222211月月月月月2211月月月月21122838383827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 症病例分析
鞍山市中心医院 尚丹
基本信息
患者刘某,男性,43岁 既往史:右大腿局部感染手术(具体手术方式不
详),病史10年,已治愈。 既往用药史:无 家族史:无特殊 药物过敏史:无 入院诊断:发热原因待查,社区获得性肺炎? 出院诊断:1、败血症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3、

败血症病例分析与研究

败血症病例分析与研究

败血症病例分析与研究一、病例分析1.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发热、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

入院时,体温39℃,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0/60mmHg。

查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肺腹部无明显异常。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5%,淋巴细胞比例10%,血红蛋白110g/L。

降钙素原(PCT):5.2ng/ml。

C反应蛋白(CRP):120mg/L。

血培养:阳性,为大肠杆菌。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感染病灶。

腹部B超:肝脏、胆囊、胰腺、肾脏形态及血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二、诊断根据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诊断为败血症,病原体为大肠杆菌。

三、治疗1.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每日2g,静脉滴注。

2. 抗感染治疗给予抗感染药物,如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联合应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3. 支持治疗给予患者充分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4. 对症治疗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药物。

咳嗽、咳痰患者给予化痰止咳药物。

5. 并发症防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竭等。

四、预防1. 提高患者免疫力注重营养摄入,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 严格无菌操作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病原体入侵机会。

3.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早期发现感染迹象,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4. 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败血症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血液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病例分析、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败血症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败血症的防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病例分析1.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发热、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就诊。

真菌性败血症PPT课件

真菌性败血症PPT课件
病例分享 真菌性败血症
1
早产儿真菌感染的现状
•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新生儿监护水平提高,早产儿的存活 率大大提升,但越来越多的存活者却面临着监护和治疗方式 所带来的患病风险。
• 为新生儿重症病房(NICU)的晚发性败血症的第三大常见 致病菌,导致早产儿患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碱剩余,-9.2mmol/L,氧饱和度,68.3,提 示存在Ⅱ型呼吸衰竭,予气管插管、机 械通气治疗。
21
入院第6天
两侧肺透过度 减低,呈磨玻 璃状改变,纹 理增重、模糊, 沿纹理走行区 可见斑片状增 高影
考虑新生儿肺 炎
22
入院第7天
血常规示白细胞51.05*10^9/L,血红蛋白, 106g/L,红细胞压积31.9%,血小板, 147*10^9/L,降钙素原,1.81ng/ml,C反应 蛋白,3.6mg/L
11
入院第2天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320S,部 分凝血酶原时间,>400S,凝血酶时间, >280S,纤维蛋白原-C,<0.3g/L,D-二 聚体测定,19.61mg/L。
针伴眼处不易止血
12
入院第2天
心脏彩超示动脉导管未闭(2.0mm), 卵圆孔未闭(2.0mm)。
13
入院第2天
6
入院诊断
1、新生儿窒息 2、呼吸衰竭 3、新生儿肺炎 4、早产儿脑损伤 5、极早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适于
胎龄儿
7
入院治疗
告病危,特级护理,禁食 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参数:
PIP18cmH2O,PEEP5.0cmH2O,R30次/分, Ti0.45s, FiO2 40%,
头孢他啶抗感染, 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 维生素K1、血凝酶、氨溴索 静脉营养等

败血症

败血症

实验室检查


WBC明显增高(18.6-41.6×109/L,中性粒细胞增高,嗜酸细 胞减少),血小板降(23-51×109/L) BUN、血肌酐、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进行性增高。 PT进行性延长(36.5S-43.2S),纤维蛋 白原严重下降(0.4g/L-<0.1g/L)。
治疗及转归
经过头孢噻肟抗感染、抗休克、皮质激素等治 疗病情恶化,给予人工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 于入院后33小时(起病后45h),因全身广泛出 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鉴别诊断
成人Still’s病 伤寒 粟粒性肺结核 恶性组织细胞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变应性亚败血症
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发热、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 结和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 细胞百分比增多。
鉴别要点
发热高,病程长,但无明显毒血症症状; 皮疹短暂,反复出现 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发热时血沉增快、粘蛋白和α 2球蛋白增高,以后可见γ 球蛋白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但血培养阴性 各种抗菌药物治疗均无效,但用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吲 哚美辛可使体温下降,临床症状缓解

抗菌药物的应用
致病菌
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的选择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可联 合应用利福平,对MRSA及MRSE败血症则选用万古霉 素 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与林可霉素 哌拉西林、第二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或阿 米卡星联合应用 甲硝唑、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或亚胺培南 或泰能
细菌性因素
1. G+:能产生多种酶和外毒素
①血浆凝固酶: 抗吞噬,使其免于抗生素的作用 ②脂酶: 增强细菌在脂肪组织中生存 ③透明质酸酶: 降解细胞外基质,有利于扩散 ④溶血素: 破坏细胞膜,导致溶血 ⑤表皮剥脱毒素: 皮肤损害 ⑥肠毒素: 肠毒素F可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一例犬子宫蓄脓并发败血症的病例分享

一例犬子宫蓄脓并发败血症的病例分享

2020年第4期 吉林畜牧兽医·吉林好兽医病例·JiLinHaoShouYiBingLi68一例犬子宫蓄脓并发败血症的病例分享王志飞1,车艳娇21.长春瑞派宠物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2.吉林省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宠物犬子宫蓄脓病例临床比较常见,近期,笔者遇到一例,同时并发败血症,现将诊断治疗过程记录下来,供宠物医疗从业者参考。

1 基本情况博美母犬1.8 kg,6岁,未做绝育,驱虫免疫正常,主诉2 d不食,稀便带血,前几日外阴部有脓性分泌物,经常舔舐。

精神萎靡不振,趴卧不动。

就诊时处于半昏迷状态。

2 临床检查呼吸27次/min,心率130/min,体温36.8 ℃,脱水程度8%左右,可视黏膜偏白,CRT>2 s,听诊心肺音无明显异常,触诊脉搏较弱,触诊腹部不敏感,腹围较大有类似子宫的结构。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58.0↑(6~17)、 红细胞3.2↓(5.5~8.5) 、红细胞压积23%↓(39~56)、 血涂片可见大量杆状嗜中性粒细胞;生化显示:白蛋白16↓(23~40)、球蛋白62.6↑(25~4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9↑(0~50)、尿素16.67↑(2.5~9.6)。

血糖:2.31↓(4.11~7.94),血凝参数正常范围内。

血检指标显示此犬炎症高,贫血,低蛋白,低血糖,属于败血症的典型指标。

4 超声检查双侧子宫角增粗,子宫最大直径5 cm,内容物为混杂回声。

肝肾形态未见异常。

5 明确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为犬子宫蓄脓并发败血症。

6 治疗实施子宫切除术。

准备双通道留置针,静脉推注10%葡萄糖5 mL,然后开始分别输液:0.9%生理盐水20 mL+罗氏芬(头孢曲松)100 mg;25%葡萄糖20 mL+乳酸林格80 mL+10%维生素C 50 mg+辅酶A50 U+ ATP10 mg,输液速度约25 mL/h;5%葡萄糖20 mL+犬血白蛋白10 mL。

5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5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分析

为合 并基 础 疾 病 的 老 年 人 且 具 有 多种 易 感 因素 , 要 分 布 于 I U(7 4 , 死 率 2. ; 区 感 染 患 者 则 多为 青 壮 年 主 C 3. %) 病 92 社 (0 6 ) 主要 分布 于感 染科 ( 84 ) 病 死 率 3 2 。 医 院及 社 区感 染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茵 对 青 霉 素 耐 药 分 别 为 10 和 8. , 4 . , . 0 9. % , 6 8 医院 感 染株 对苯 唑 西林 耐 药率 明 显 高 于社 区感 染株 。 结论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败 血 症 临 床表 现 多 较严 重 , 者 易 重
中医院感染 2 4例 (3 6 ) 社 区感 染 3 例 ( 64 ) 静脉 药瘾 者 占社 区感 染 97 。 医院 感 染 与社 区 感 染 患 者 临 床 症 4. , 1 5 . , .%
状 、 征 以及 实 验 室检 查 结果 无显 著 差 异 , 生 迁徙 性 病 灶者 占 6 . , 犯 两 个 以 上脏 器 占 4 . 。 医院 感 染 患 者 多 体 发 55 侵 18
( 四川 大 学华 西 医 院 感 染性 疾 病 中 心 ,四川 成 都 6 0 4 ) 10 1
【 要 】 目的 摘 法
调 查和 分析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败 血 症 的 临 床 特 点 及 耐 药 情 况 , 临 床 诊 断 和 合 理 用 药提 供 依 据 。方 为
采 用血 培 养 确 诊 为 金 黄 色葡 萄球 茵败 血 症 的 5 5例 患 者 , 集 分 析 病 史 资料合 并 多 脏 器损 害 。所 有 的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对 多种 临 床 常 用抗 茵 药耐 药率 均 有 所 升 高 , 因此 临床 上疑 有 败 血 症 病 例 应 尽

败血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败血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败血症的病例分享与讨论病例:患者,男性,45岁。

因“发热、寒战、咳嗽、胸痛”等症状就诊。

患者自诉发热已持续一周,体温最高可达39℃。

伴有寒战、咳嗽、胸痛,无明显皮疹、关节痛、腹痛等。

患者病前有劳累史,无明确感染史。

查体:体温39.2℃,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mmHg。

全身皮肤无明显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干湿性啰音。

心率齐,无明显杂音。

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2.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淋巴细胞百分比10%,血红蛋白130g/L。

降钙素原(PCT)0.6ng/ml。

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未见明显实变。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败血症。

讨论:败血症是指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的一种严重疾病。

本病例中,患者出现了发热、寒战、咳嗽、胸痛等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PCT水平正常,这些表现均符合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败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

在本病例中,患者病前有劳累史,无明确感染史,但出现了发热、寒战、咳嗽、胸痛等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些表现均支持败血症的诊断。

然而,PCT水平正常,这可能是因为PCT在败血症的早期阶段尚未明显升高,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PCT水平正常。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准确的诊断。

败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感染治疗是败血症治疗的关键,应根据病原体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在本病例中,由于病原体尚未明确,我们可以根据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提高免疫力等,以及针对具体症状进行治疗,如降温、止咳、止痛等。

粘质沙雷氏菌败血症一例

粘质沙雷氏菌败血症一例
反应 | 。S 4 m系需 氧 性 革 兰 氏 阴性 短 小 杆 菌 , J 为腐
生菌 , 有 周 身 鞭 毛 , 荚 膜 , O 7—10 m, 具 无 长 . . 宽
05 . m, 为最 小 的细 菌 。常 用 是 否通 过 S 作 为 检 m 验滤 菌器 能 否 除菌 的标 准 。S 中少 数 能产 生 红 色 m 色素 , 种 色素 称 为 灵 菌 素 , S 又 叫 灵 杆 菌 J 此 故 m 。 S m在 自然界 分 布很 广 , 常存 在 于水 和 土壤 中 , 类 人 肠道 中也存 在 E 。 2 J 过 去认 为 S m对 实 验 动 物 无致 病 力 , 人 也 无 对 致 病力 J 自 11 。 9 3年 w o w r 次 报告 该 菌引 起 od a d首 的呼吸 道 感 染 后 , S 对 m才 逐 步 有 了正 确 认 识 J 。 15 9 1年 w et ha 报告 由 S m引 起 医 院 内 1 1例 尿 道 感 染后 , 调 了 S 在 院 内感 染 的 重 要 性 , 了 院 内 强 m 成 感 染 的重要 条 件 致 病 菌 之 一 。所 致 院 内感 染 疾 病
粘 厦 沙 需 为败幺 人 。 因发 热 1 2 工 O天 , 19 于 99
年 9月 1日入 院 。
沙 雷 氏菌 , 红沙 雷 氏菌 , 利 茅斯 沙 雷 氏菌 , 深 普 芳香 沙 雷 氏菌 和住 泉 沙 雷 氏 菌 六 种 。 与人 类 疾 病 有 关
维普资讯
兰 州 医 学 院学 报 2 0 0 2年 6月 第 2 8卷 第 2期 JL n h uMe o . u . 0 2 V l 8 N 2 a z o d C i Jn 2 0 , o 2 , o l
・13 ・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岁,慢性肾功能不全,颈静脉置管术后发热,双肺弥漫多形性变
一、病历摘要
男性,20岁,个体。

因头昏、乏力、少尿1月,鼻衄半月于2011年8月25日入院。

患者诉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恶心、心慌并出现尿量减少,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未予以重视。

半月前患者开始间断性鼻衄,每次流血50ml
左右每天流血3~4次,可自行停止。

5天前鼻衄加重遂至当地某省级医院住院,查血常规RBC 1.98×1012/L,HB 56g/L,PLT 45×109/L↓,肾功能CREA 2700μmol/L,诊断为“1.贫血、血小板减少查因;2.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予以利尿及对症等治疗3天后无明显改善遂来我院求诊,予急诊血液透析治疗后收住我院肾内科。

既往有血压升高病史2年。

入院体查T 37.0℃,P 102次/分,R 20次/分,BP 151/100mmHg。

慢性病容,贫血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侧呼吸运动度对称,语颤无增强,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脏、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4.7×109/L,RBC 1.70×1012/L↓,HB 46g/L↓,PLT
76×109/L↓;24小时尿量100mL↓,尿比重1.000↓,蛋白质定性(+++);肾功能BUN 64.40mmol/L↑,CREA 2336.4mmol/L↑,UA 375.3mmol/L↑;血沉105mm/h↑;血管炎三项、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14项、免疫球蛋白、补体、C反应蛋白均(-)。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

心脏、腹部彩超:高血压所致心脏改变、左室壁增厚、左房增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二三尖瓣反流、左心功能测值正常范围,双肾实质弥漫性病变、肾脏缩小、腹腔积液。

胸片示双肺无明显主质病变,心影稍增大。

二、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血液透析、护肾、降压、纠正贫血、及营养支持治疗。

9月3日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色粘稠痰,最高体温达40℃,5天后血培养回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复查胸片示双肺广泛渗出灶。

先后予氨曲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米诺抗感染,效果欠佳,我们再次详细追
问病史,患者入院时无发热、胸片亦未见异常,入院后曾行颈静脉置管术,术后
5天即出现持续发热,后血培养回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败
血症,予替卡拉宁联合利福平抗感染,拔出导管后24小时患者体温下降,1周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无发热、咳嗽、咳痰,病情稳定,嘱回当地医院继续同方案抗感染治疗至少5周。

三、最后诊断
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2、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源播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3、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
四、述评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包括局部和全身感染,其中全身感染最严重,造成的死亡率约12~25%。

革兰阳性菌是CRBSI最主要的病原体。

常见的致病菌有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主要是由皮肤污染引起,约占CRBSI的30%。

金黄色葡萄球菌曾是CRBSI最常见的病原菌,目前约占院内血行感染的13.4%,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发生率亦在升高。

其他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CRBSI的诊断
CRBSI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寒战或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

部分患者可合并医院获得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及其他迁徙性感染。

发热、寒战是CRBSI常见的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异性。

在缺少实验室检查依据时,具有血行感染临床表现的患者,若拔除可疑导管后体温恢复正常,仅能作为CRBSI的间接证据。

CRBSI诊断标准
1.确诊:具备下述任意一项可证明导管为感染来源:
(1)有1次半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5 CFU)或定量导管培养阳性(每导管节段≥1000 CFU),同时外周静脉血亦培养阳性,并与导管节段培养为同一微生物;(2)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量血培养,两者菌落计数比(导管血:外周血)≥5:1;(3)从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同时抽血做定性血培养,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阳性结果出现时间比外周血培养至少早2小时;(4)外周血和
导管出Ⅵ部位脓液培养均阳性,并为同一株微生物。

2.临床诊断:具备下述任意一项,提示导管极有可能为感染的来源:(1)具有严重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导管头或导管节段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阳性,但血培养阴性,除了导管无其他感染来源可寻,并在拔除导管48小时内未用新的抗生素治疗,症状好转;(2)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患者,有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至少两个血培养阳性(其中一个来自外周血),其结果为同一株皮肤共生菌(如类白喉菌、芽孢杆菌、丙酸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小球菌、念珠菌等),但导管节段培养阴性,且无其他引起血行感染的来源可寻。

3.拟诊:具备下述任意一项,不能除外导管为感染的来源:(1)具有导管相关的严重感染表现,在拔除导管和适当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退;(2)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患者,有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至少有一个血培养阳性(导管血或外周血均可),其结果为皮肤共生菌(如类白喉菌、芽孢杆菌、丙酸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小球菌、念珠菌等),但导管节段培养阴性,且无其他引起血行感染的来源可寻。

本病例中的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自身抵抗力差,有颈静脉置管术,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肺部新发多弥漫多形性病灶,血培养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拔出导管后患者症状好转,虽导管培养未见阳性结果,但综合考虑导管相关感染(金葡菌)诊断成立。

当临床出现可能的导管感染表现时,CRBSI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导管本身的处理、全身或局部抗生素使用以及必要的检查和化验。

当有证据表明导管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立即拔除导管,可选择新的部位重新置管,拔除的导管应进行尖端培养。

鉴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风险性,如无禁忌,有条件时,应行心脏超声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因诊断不明导致治疗延误或疗程不当。

鉴于葡萄球菌是导管相关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且存在高耐药性,糖肽类抗生素应作为导管相关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导管相关感染,一般在拔除导管后必须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14天。

临床小贴士
1.切开留置的周围静脉导管和带钢针的周围静脉导管导致的血行感染率较高。

2.金黄色葡萄球菌曾是CRBSI最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发生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性高。

3.住院病人若怀疑医院获得性葡萄球菌肺炎,首先糖肽类抗生素治疗,比如万
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卡拉宁等,应尽可能获得病原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中华内科杂志, 2008,47(8):691-699.
2.王万碧, 邬红蓉. 血源性肺炎11例临床X线分析. 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5,4(3):
688-6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