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

合集下载

败血症

败血症

临床表现
(三)特殊类型的败血症
1、 新生儿败血症 :指出生后第一个月内的感染 ,感染途径多 源自母亲产道感染,吸入感染羊水、脐带或皮肤等感染。主要病 原菌为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主要临床表现为 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呕吐、腹胀、呼吸困难、黄疸、惊厥等, 仅部分患儿有发热。 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尚不健全,因此25 %-30%的患儿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概述
菌血症(baCteremla):是指细菌在血流 中短暂出现而无明显毒血症的表现。
1991年,在美国胸内科医师学院和危象 护理医学会召开的芝加哥会议上将败血 症和菌血症均定义为细菌在血流中出现, 而败血症的病情较重。
病原学
致病菌:绝大多数是细菌,其次为真菌, 偶可为支原体等。
细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 菌。
缺氧时厌氧菌繁殖而导致感染扩散。厌氧菌占败血症致病菌的7%一20%。入侵途 径主要源自肠道的肿瘤、憩室炎 、女性生殖道、褥疮溃疡和坏疽等病灶处。主要 的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和厌氧链球菌,但常为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厌氧菌败血 症的临床表现常与需氧或兼性厌氧者大致相似,但也有其特点如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发生率为10%~40%,血清总胆红素高出正常值的10倍以上;并发血栓性静 脉炎和迁徙性脓肿或感染等;病变组织有脏而臭的分泌物并含有气体,可形成假 膜,此外,厌氧菌败血症易并发肺炎,婴幼儿病人发生率尤高。
病原学
(一)致病菌的变迁 抗生素问世前:肺炎球菌和其他链球菌为主,其次为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菌仅占少数。 青霉素应用后: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已少见(对青霉素G高
度敏感)。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一直成为败血症的重要致病菌 之一。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一度曾占主导地位。 80年代后期:由于第三代头抱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 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下降,而革兰阳性球菌败血 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 败血症的最常见的病原菌。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早发型多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多发生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常有脐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医学|教育网整理,病死率较早发型相对低。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

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发生:
1.黄疸:有时可为败血症惟一表现。

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黄疸迅速加深、或黄疸退而复现,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

2.肝脾肿大:出现较晚,一般为轻至中度肿大。

3.出血倾向: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紫癜、针眼处流血不止、呕血、便血、肺出血、严重时发生DIC.
4.休克: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5.其他:呼吸窘迫、呼吸暂停、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

6.可合并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等。

败血症的科普知识课件

败血症的科普知识课件
系统评估: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病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因确定抗生素,及 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应急处理
其他支持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 供相应的液体支持、氧气治疗和疼痛管 理等。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败血症是否会传染?败血症本身不具备 传染性,但其病原体可以传播给他人。 败血症能治好吗?及早干预和正确治疗 可以提高治愈率,但严重的败血症预后 仍然不容乐观。
常见问题解答
败血症是谁易感染?老年人、免疫系统 受损者、手术或创伤患者等易感染败血 症。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败血症的科普知识课件
目录 什么是败血症? 致病机制 预防和治疗 并发症 如何防止败血症 应急处理 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败血症?
什么是败血症?
定义: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疾病, 它可以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并损害各个 器官系统。 病因:败血症通常由细菌、真菌或病毒 引起的感染所引发。
什么是败血症?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快速 心率、呼吸急促、混乱和血压下降等。
如何防止败血症
如何防止败血症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定期清 洗伤口,避免感染。 规范使用抗生素:遵循医生的建议,正 确使用抗生素,不滥用或不合理使用。
如何防止败血症
提高免疫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 足睡眠都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定期接种疫苗:接种适当的疫苗可帮助 预防某些感染。
应急处理Βιβλιοθήκη 急处理致病机制致病机制
传播途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通过创伤 、手术、进食或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 感染过程:病原体引发感染后,通过血 液循环系统进入全身,触发免疫系统的 炎症反应。
致病机制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旨在抵抗感染,但 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身体组织和器 官的损害。

败血症

败血症
①葡萄球菌败血症: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唑林、头孢氨苄、 头孢呋辛或头孢克洛等,也可选择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 葡菌一般首选万古霉素,另外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替加环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鉴别诊断
败血症,需要和与粟粒型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淋巴瘤、等疾病进行鉴 别。
治疗
败血症是全身性感染,病情发展迅速,损害遍及各组织和脏器,因此,除积极控制感染和治疗原发疾病之外, 尚须针对其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DIC、肾功能不全、ARDS等而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
病因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脆弱类杆菌、白色假 丝酵母菌等,小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致病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侵入人体的致病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 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
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
临床表现
败血症本身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在败血症时见到的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急性感染,如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 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 心肌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又有其 不同的临床特点。
预后
败血症病死率达30%~40%。
谢谢观看
2.表葡菌败血症
多见于医院内感染,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 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 管留置等情况下。

败血症的诊断标准

败血症的诊断标准

败血症的诊断标准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诊断依赖于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以下是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信息:临床表现1.发热:败血症患者通常伴有高热。

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包括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白细胞增多或减少等表现。

3.低血压: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状态,需要密切监测血压。

4.意识状态改变:包括嗜睡、神志不清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异常。

2.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反应。

3.降钙蛋白:心肌损伤时可能升高。

4.凝血功能检查: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需要进行监测。

细菌培养1.血培养:败血症患者常规需要进行血培养,以确定感染病原体。

2.其他培养:可能需要进行呼吸道、尿液等部位的培养。

影像学检查1.胸片:可发现肺部感染。

2.腹部超声:用于鉴别肝脾感染情况。

诊断标准根据欧洲败血症协会和美国感染病学会的共识,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感染证据:临床表现(发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提示可能感染。

2.致病微生物证据:阳性血培养或其他部位培养可确定致病微生物。

3.组织损伤证据:如降钙蛋白水平升高、内源性内毒素释放等可以反映组织损伤情况。

诊断注意事项1.排除其他疾病:败血症的诊断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如非感染性炎症等。

2.早期干预:败血症需要及早干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总结:败血症是一种危重的感染性疾病,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培养,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对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治疗败血症需要综合考虑病原体敏感性、患者状态等因素,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败血症名词解释

败血症名词解释

败血症名词解释败血症(sepsis)是指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及其不良反应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它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相关疾病,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败血症可以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引起败血症的常见途径是细菌通过创伤、手术、感染灶或其他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一旦细菌进入血液,它们会快速繁殖并释放细菌毒素,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反应会释放多种介质,如细胞因子、血栓素和前列腺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导致低血压和组织缺血。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低血压、脱水、心肌损伤和肾功能不全。

败血症还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如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脏功能不全。

诊断败血症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和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液培养、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

此外,现在也有多种的炎症反应评估工具,如SOFA (多器官功能评分)和qSOFA(快速SOFA评分),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诊断和评估败血症患者的严重程度。

治疗败血症的关键是早期识别和迅速处理感染病因。

治疗步骤包括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病灶和支持性治疗。

术前和术后的感染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严重的败血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包括重症监护和呼吸机支持等。

近年来,败血症的认识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提高免疫力和规范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败血症的重要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将来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败血症,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败血症多起病急骤,发病前常有原发感染灶或引起感染的诱因,而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轻者仅具全身性感染症状,重者可造成心、肝、肾、肺等脏器损害及感染性休克、DIC发生。

各种致病菌所造成的败血症,既具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彼此间又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主要临床表现1.毒血症发热和寒战是败血症的常见症状,热型以弛张热和间歇热多见,少数呈稽留热、不规则热或双峰热,后者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部分病人体温不升甚至低于正常,以老年体弱者、慢性重症疾病及免疫力严重低下者多见,且预后不佳。

一般全身感染症状严重,可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头晕、头痛、神志淡漠、烦躁、谐妄或昏迷,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出现黄疽、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竭、DIC等。

2.过度换气和精神状态改变过度换气是败血症极其重要的早期体征,甚至可出现在发热和寒战前,由于过度换气,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早期精神状态改变仅表现为定向障碍或性格改变,后期可出现显著的感觉迟钝,甚至昏迷。

常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精神状态改变尤易发生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

3.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损害,表现多种多样,以瘀点最为多见,多分布于躯干、四肢、眼结膜、口腔粘膜等处,为数不多。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败血症可有瘀点、猩红热样皮疹、脓疱疹等。

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可出现“牛眼样”皮损,称为坏疽性深脓疱,从水疱发展而来,皮损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l~5cπι,边缘隆起,周围皮肤呈红斑和硬结或红晕样改变,中心为坏死性溃疡。

4.关节症状多见于革兰阳性球菌、脑膜炎球菌、产碱杆菌等败血症,表现为大关节红、肿、热、痛和活动受限,少数患者出现关节腔积液、积脓。

5.肝脾肿大多数患者仅出现轻度肝脾大,中毒性肝炎或肝脓肿时肝大显著,伴触痛,有压痛和叩击痛,部分患者有轻至中度黄疸。

6.迁徙性病灶为细菌栓子栓塞于身体各组织器官所致。

多见于病程较长的革兰阳性化脓性球菌和厌氧菌败血症,少数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等所致败血症也可引起迁徙性病灶或损害。

败血症

败血症
口腔粘膜、呼吸道入侵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3、症状:典型。
A、急性起病,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 41℃。 B、皮疹:脓疱疹少见,出现具有诊断价值。 C、关节症状:明显。
21
4、迁徙性损害:为特征性改变。 5、感染性休克、DIC:少见。 6、并发症:易并发心内膜炎。
※MRSA:与其他金葡菌具有相似的毒力和致病 力,常为院内感染,尤其是免疫缺陷者、大手 术后患者及老年人。
积烧伤、气管切开、静脉导管等。
Ø病原学
近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克雷伯菌,多重耐 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产气杆菌, 阴沟肠杆菌,溶血/鲍曼不动杆 菌等有增多趋势。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超级细菌(NDM-1耐药基因细
菌)
真菌:白念珠菌较多见,曲霉菌、隐球菌等; 厌氧菌:占败血症的5%-7%,以脆弱类杆菌、梭状
感染。偶有真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葡菌、 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3、临床表现:较一般败血症重,
27
四、医院内感染败血症 1、易感者:多有严重基础病;部分为医源性感染。 2、致病菌种类:大肠杆菌、金葡菌等。 3、感染常严重,耐药严重,疗效差。 五、其他 1、中性粒细胞减少者:WBC减少易发生,WBC减
菌血症(bacteremia)是指细菌在血液里暂时
出现的现象,无明显毒血症表现。
脓毒血症(pyemia)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
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复数菌败血症:是指同一血培养中检出≥2个致
病菌;或在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取得的不同血培养 中检出≥2个致病菌。
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22
1、易感者:病前一般情况差,多为院内感染。 2、入侵途径:常由内脏炎性病灶入侵。 3、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类型败血症
老年人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烧伤败血症 医院感染败血症

诊断和鉴别诊断
Still’s 病 伤寒 粟粒性结核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其他

治疗
病原治疗 去除感染病灶 其他治疗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氯霉素类抗生素 5.四环素类抗生素 6.林可霉素与克林霉 素
原理:鲎试剂能与细 菌内毒素及β-葡聚糖 反应形成凝胶
检测内毒素血症的一 种试验
生的一种大型节肢动物,属蜘蛛纲)
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脑病 肝损 肠麻痹 ARDS DIC

常见败血症临床特点
革兰氏阳性细菌性败血症 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败血症 厌氧菌性败血症 真菌性败血症
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皮疹
肝脾肿大
临床表现
毒血症状 皮疹 关节损害 肝脾肿大 原发病灶 迁徙性病灶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血常规 病原学检查:血培养、骨髓培养、体液培养 其他检查: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核左移,细胞内中毒颗粒
鲎试验limulus test、limulus lysate test
DIC MODS
复数菌败血症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atheter-relatived bacteremia) 厌氧菌 真菌 其他细菌

1.革兰氏阳性球菌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VRSA、CNS 肠球菌:VRE 链球菌:肺炎链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 PRSP
5.其他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聚团肠杆菌 腐生葡萄球菌 分枝杆菌

发病机制
大手术 各种置管
屏障功能
粒细胞减少
细胞毒药物、放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广谱抗菌药物
防御免疫功能
侵入性检查
外毒素 病原菌
内毒素
人体
病理学改变
组织细胞变性 水肿、脂肪变性、坏死
毛细血管损伤 单核吞噬细胞增生
败血症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感染内科 林巍
定义
Septicemia: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 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 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感染性综 合征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 急促、皮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增高

定义




毒血症(toxemia) 血流感染 败血症(septicemia) 菌血症(bacteremia) Blood stream infection 脓毒血症(pyemia) 脓毒败血症(sepsis) ARDS 严重败血症(severe sepsis)



7.喹诺酮类药物 8.磺胺类 9.利福霉素类 10.多肽类抗生素 11.其他抗生素 12.抗结核药物 13.抗真菌药物
个体化选择抗菌药物,重视药代动力学、药效
学,安全有效用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经验性抗菌治疗(empiric chemotherapy): 根据患者年龄、原发急性性质、免疫功能状态、 可能入侵途径等推测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 降阶梯治疗:对细菌学未明的严重败血症先选用 广谱强效的抗菌药物治疗,获得致病菌后根据药 物敏感试验调整方案,或临床症状改善后改用窄 谱抗生素。(适用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病例,目 的是迅速控制病原菌)

2.革兰氏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菌 假单胞菌属(MDR-Pa) 克雷伯菌属(ESBLs ) 变形杆菌 不动杆菌属

3.厌氧菌
4.真菌
致病性真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

酵母菌组 隐球菌属 (新型隐球菌) 酵母样菌组 念珠菌属 (白色) (热带) (克柔) (光滑) (葡萄牙) (挪威) (近平滑) 霉菌组 曲霉属 (烟曲霉) (黄曲霉) 毛霉科 镰刀菌科 双相菌组 组织胞浆菌 皮炎芽生菌 粗球孢子菌 巴西副球孢子菌 孢子丝菌 着色真菌 细菌样菌组 放线菌属 奴卡菌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