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教案2018-2019学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垂线平行线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垂线平行线冀教版

课程名称第七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备课日期授课日期本节节次教学目标1.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关系2.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3.理解垂线的定义、性质4.会画平行线,垂线5.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2.理解垂线的定义、性质难点:1.会画平行线,垂线教学过程导入古代有一种占卜,预测灾祸很灵验,如果摇出来的两个签不想交,则最近没有灾祸,如果相交,则出门要小心。

有甲乙两个人特别迷信,每次出门都去占卜,这一天甲占卜的结果如图,最后甲一帆风顺。

乙刚出门就碰见骗子被骗走的一个金元宝,仪的遭遇为何与占卜预测的不同?一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二平行线甲的两条直线再延长也不会相交——平行乙的两条直线延长后会相交——相交平行(永不相交)相交(现在和以后相交都叫相交),垂直是特殊的相交1.判断下列哪种是平行线①②③④⑤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线?马路轨道3平行线特征:不管从哪个地方测量,宽度都是一样的,这个宽度叫做平行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想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或互相平行(永不相交)。

注意:平行线是相互平行,一条直线不叫平行线。

三垂线线间的距离。

距离必须与平行线成直角。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4.画平行线(直尺和三角板)有一个村庄A,村旁边有一条马路,现在要想穿过A村修一条与该村马路平行的路,怎么修?步骤:①一贴:直尺紧贴直线②二靠:三角板紧靠直尺③三移:向上或向下平移直尺到指定点④四画:穿过点画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能画无数条。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5. alb如图所示,a∥la∥bb∥l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则相交,相交有很多种。

对顶角相等两条直线延长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1.判断下面哪些属于垂直①②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可以画无数条垂线段)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垂线和平行线|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垂线和平行线|冀教版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垂线和平行线|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体验到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

2. 学生能用语言描述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 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直尺、三角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垂线和平行线。

2. 新课导入:介绍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和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垂线和平行线2. 板书内容:垂线:与另一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垂线和平行线,并拍照或画出,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描述垂线和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避免出现混淆情况。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实物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垂线和平行线。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如教室、走廊、铁路等,让学生指出其中的垂线和平行线。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最新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垂直与平行线》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78~84。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直和平行。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尺子,三角板,小棒,白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看交叉的小棒,竹篱笆,还有十字路口,大家知道吗?这些都可以近似地看作两条直线相交。

二、新授。

一)垂线(一)说一说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有几个交点?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你想到了什么问题?生1:∠1加∠2等于180°。

生2:在图中,四个角可能都是直角。

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看法。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着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交点叫做垂足。

问: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的现象,你能找出哪些?(黑板面的长边和短边是互相垂直的。

)(二)教学例1(出示例1图)下图是从直线外的点A向这条直线画的4条线段。

先估计这几条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再测量一下。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平行线(一)说一说师:怎样把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挂在墙上呢?生1:根据画框上的吊扣,在墙上钉两个钉子……生2:两个钉子的位置离房顶要一样高……(二)例1观察两组中的两条直线。

(出示例1中的两组图)想象一下:两条直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会出现什么结果?生1:①组中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

生2:②组中的两条直线延伸后会相交。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巩固训练。

1、79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点名回答。

2、81页练一练第1、2题。

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3、84页练一练第1、3题。

集体完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垂线和平行线|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垂线和平行线|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垂线和平行线|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垂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学习如何画垂线和判断垂线;3.掌握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4.学习如何画平行线和判断平行线。

二、教学重点1.垂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的理解和判断;2.垂线和平行线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辅资料;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从生活中找一些与垂线和平行线相关的例子,如剪刀、中午的太阳、平行的线路等,引导学生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 垂线1.引出垂线的概念,画出例图,并让学生品味其中的特点;2.了解垂线有哪些性质,如垂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等;3.学习如何确定一个点到一条直线上的垂线,引导学生通过画几何图形来解决问题;4.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垂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平行线1.与垂线类似,引出平行线概念,并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2.了解平行线有哪些性质,例如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等;3.学习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以及如何画平行线;4.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4. 总结复习1.请学生总结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的理解和掌握能力;3.通过讨论、答疑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对练习题的解答来评估学生对垂线和平行线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例子引出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并结合图片和练习题来讲解垂线和平行线的基础知识和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垂直与平行|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垂直与平行|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垂直与平行|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垂直、平行的概念。

2.能够通过实际绘制,认识垂直线和平行线。

3.能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垂直线和平行线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垂直、平行概念的理解。

2.垂直线、平行线的绘制。

三、教学难点1.垂直线和平行线的区分。

2.垂直线和平行线的应用举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让学生观察两根笔直的竹签,问学生它们是否相互平行,然后问学生它们是否能够相互交叉垂直,引导学生认识垂直线和平行线。

2. 讲授知识(1)垂直线:两条线在一个交点处相互垂直,这两条线就是垂直线。

(2)平行线:两条线平行,就是指它们在无穷远处不相交。

3. 练习(1)绘制垂直线:教师在黑板上用直尺和量角器先画出一条水平线,然后在水平线的某一点处用量角器作出直角,再用直尺作出一条竖直的线,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并完成练习。

(2)绘制平行线:教师在黑板上先画出一条平行线,并固定好位置。

然后让学生在与该线平行的另一条线上取一个点,然后用直角三角形或量角器作出该线与平行线的夹角,并延伸该线至平行线上方或下方,以此作为该线的位置,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模仿,并完成练习。

4. 拓展应用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垂直线和平行线的应用,如建筑物中的柱子、桥梁、道路等,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更多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回顾垂直线和平行线两个概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它们的区别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完成以“垂直线”和“平行线”为主题的作业,并列举出生活中的更多例子。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垂直线和平行线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如何通过实际绘制认识垂直线和平行线。

但是,在拓展应用方面还有待加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垂直线和平行线的应用。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垂线的认识》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垂线的认识》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垂线的认识》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垂线的认识(教材78—79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有一个交点;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含义,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测量、画图等教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垂线的垂线的过程。

经历两条直线相交关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探索中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两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有一天小明想从家到一条马路上,他家到马路有很多条路可走,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生:第二条路。

师: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第2条路最近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认识垂线)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一)认识相交1.学生动手摆放小棒。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两根小棒,在桌面上任意摆放,会出现那些情况?(学生动手摆放)大家可以相互观察一下,你和同桌摆放的一样吗?2把小棒看成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直线,学生自己画出自己摆放的图形。

师:如果把这两根小棒看成是两条直线,根据直线的特点,你能把你摆放的图形画在你的本上吗?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画的图形展示给大家?(学生到前面展示)学生所画的图形有以下几种预设:学生画的可能会有一下情况:根据直线无限延长的性质这些图形会是什么样?3.出示课件(相交的图形)师:大家画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生:都相较于一点。

师:这个点就叫“交点”。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有几个交点?生:4个角,1一个交点。

(二)认识垂线。

1.师:如果把相交成的4个角分别标上∠1、∠2、∠3、∠4,观察两条直线相交的角,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能提出来吗?预设问题:a.∠1和∠2相等吗?b、∠1+∠2等于多少度?c∠1是多少度?2.学生用量角器测量相交的特殊情况(垂直)时角的度数.师:∠1到底是多少度,只凭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3引出垂线。

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垂线和平行线 画平行线【创新教案】

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垂线和平行线 画平行线【创新教案】

画平行线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过程,正确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平行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一、读书师:我们怎样才能画出一组标准的平行线呢?这个问题仍然由你自己通过看书来学习。

仔细读书上83页下面的内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出示思考题)。

思考题:1、画平行线要用哪些工具,有哪些步骤?2、自己试着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读书、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二、讲解让学生围绕思考题,归纳画平行线的方法,最后由老师示范画平行线的全过程:①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②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强调放稳、不能动),然后平移三角板。

③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另一条直线。

师:请同学们拿出直尺和三角板,自己再画一组平行线。

画完后,同桌互相欣赏一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互相检查一下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三、质疑小结1、让学生看书并提出疑问,组织学生解疑。

2、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小结平行线画法:靠紧、画线、平移、画线。

三、巩固练习84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题意,再按要求在书上独立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几个格。

(学生回答,得出多种答案)四、问题讨论师:(出示问题)工人师傅在施工时,经常用铅锤来观测建筑物是否和地面垂直,你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和铅锤的使用方法吗?通过讨论得出:使用铅锤时,铅锤线与地面永远是垂直的。

如果墙角线与铅锤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那么墙角线与铅锤线就是一组平行线,说明墙体与地面垂直,这样就确保盖的大楼是笔直的。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线》教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线》教案(优质精编)

《平行线》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二、过程与方法:认识平行线,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平行线的问题,锻炼同学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难点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同一平面两条直线)2.我们把这张纸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在这个面上有两条直线,它们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自己动手画一画吧!二、新课学习(一)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1.2.讨论:你能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说出分类的理由。

3.持不同分类方法的同学进行辩论。

4.教师小结:表面上看起来不相交,如果把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相交于一点,看来今后不能先看表面现象,要看到其实质。

5.教师讲解:这两组直线表面不相交,延长后也不相交,这才是真正的不相交,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行线。

(板书课题:平行线)6.学生尝试概括:什么是平行线?7.师生进一步概括平行线的定义(给重点处加标记)学生讨论:平行线应具备哪几个条件?8.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行的例子?9.出示练习:下面各图中哪些是平行线;哪些不是?10.怎样画平行线呢?(1)学生自学:平行线的画法,并尝试画出一组平行线。

(2)教师小结平行线画法:靠紧、画线、平移、画线。

(3)探索与尝试:你还有其他画平行线的方法吗?(二)教学平行线的性质。

1.教师提问:你们所说的宽度是指哪一条线段?(板书:平行线间的距离)2.教师小结: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是平行线的一个重要性质,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3.实践操作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三、结论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①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线和平行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本单元可用8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垂直和平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具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

(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

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

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

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这些纸收好。

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练习:61页3题折一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P57“做一做”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