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技术革命

合集下载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历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乙巳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

三次科技革命与创新

三次科技革命与创新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使东方从属于西始 世纪70年代开始 世纪 标 志: 电力的广泛应用 时代特征: 电气时代 开始国家: 美国、德国 美国、 电灯、电话、电报、汽车、 成 果: 电灯、电话、电报、汽车、飞机 影 响: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
有线电话
多利(克隆羊) 多利(克隆羊) 克隆羊
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热爱科学,在 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热爱科学,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独立思考,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独立思考, 要敢于质疑,要勇于探索,遇到困难, 要敢于质疑,要勇于探索,遇到困难, 敢于知难而进等等。 敢于知难而进等等。
谢谢指导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1814年) 年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 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 的交融, 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 ( C) A 航天技术 B 生物工程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电灯照明技术
4、某星期天早晨,明明看到妈妈的留言 、某星期天早晨, 上面写着: 明明: 条,上面写着:“明明:妈妈已经在前往 北京的①飞机上了 你爸爸来电话说, 上了。 北京的①飞机上了。你爸爸来电话说,他 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电子邮箱里 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电子邮箱里,打开 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过来 从老家过来, 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过来, 大约10点半到 记得去接站。 点半到, 大约 点半到,记得去接站。书房台灯的 灯泡坏了 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 坏了, ④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看, 这个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 括( ) C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
英国—法美—德俄日 改良蒸汽机 同时开始于几国 电力广泛应用
开始部门 棉纺织—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 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 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 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 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 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 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
发电机
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
爱迪生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 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工业革命前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人力、畜力
蒸汽机 电力、石油 原子能(核能)
蒸汽动力和电力作为19世纪两种主要动力,成为工业革命的 标志性产物,对人类社会变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实现了资 本主义工业化的两次飞跃。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背景: 1、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 2、条件: 劳动力:圈地运动 资 本: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技 术:手工工场的发展 市 场(国外): 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名家评史】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
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 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 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储藏在地球中 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

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浪潮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其实只进行过三次大的由工业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浪潮。

第一次是以冶金技术的诞生为标志,人类学会了冶炼金属,能制造金属的农具,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农业生活转变,社会从此进入了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社会。

伴随这冶炼技术的诞生,在军事上有了金属兵器,人类的战争史也由此进入了冷兵器时代。

这种状态延续了几千年。

第二次是以蒸汽机的诞生为标志,人类学会制造能产生动力的机器,人工小作坊变成了由动力机器为主的工厂化生产,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此人类开始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蒸汽机的诞生和不断的改进提升,人类学会了制造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

愚蠢的人类每当有新技术出现总是不忘记运用到军事上,于是新的战争兵器也随之出现,坦克、军舰、作战飞机,人类的战争史也随之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这种变革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第三次是以计算机的诞生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至今才几十年的历史,我们就已经感受到这种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如此快捷方便。

无论是你的出行、通信、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撑,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社会变化会更加明显。

表现在军事领域也出现了信息战、网络战、卫星制导、精确打击。

战争的模式悄然地向信息化战争转变。

最近几年世界上发生的几场战争足以证明这一点。

我们当今就是生活在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技术变革浪潮之中,这种浪潮的冲击才刚刚开始,计算机将会成为人人必备的工具,离开计算机就不能做成事的时代就会到来。

朋友,认清形势学好计算机吧,这是你参加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历史即将证明这一点。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

第三次技术革命名词解释

第三次技术革命名词解释

第三次技术革命名词解释第三次技术革命是指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引领人类社会进入全新的技术时代。

它由许多新兴技术的集合构成,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

首先,物联网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核心之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智能化的交互和数据共享。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同时也为各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其次,云计算也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指通过网络提供各种计算资源和服务,包括存储、计算、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等。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计算资源,而不需要拥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这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并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

另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海量、复杂和多样化的数据集合,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指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一种科学和技术。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创新空间,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和变革。

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也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通过加密和共识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信。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数字资产的交易和管理更加安全和透明,也为金融、供应链和物联网等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基石,正在推动全球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三次技术革命

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以18世纪 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 志。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 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 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 入机器时代。
水利织布机
飞梭于1733年被钟表匠凯 伊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 率,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1765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 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 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 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 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 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 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老式电话
电报
电 灯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 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 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 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 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 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 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 化向更高境界发展。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 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 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对世界的影响:
1、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2、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 流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电报:1838年摩斯发明电报接收机。 电话:1876年美国青年贝尔发明了靠簧片振动传 声的第一具电话。 电灯:1877 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对电产生之光进行 研究,发明了电灯泡。 无线电通讯: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制作了第一 架电波发射机。 矿石接收机:内燃机的发明。1670年,荷兰的物 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发明了采用火药 在气缸内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做功的机械,即“内燃 机”。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次科技革命)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次科技革命)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三次科技革命一、三次科技革命概况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后果)1、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逐渐确立,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③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a、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斗争日益尖锐;b、城市化、工业化开始;c、世界联系日益加强。

第二次科技革命:①经济上,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突飞猛进,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②政治上,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③外交(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科技革命:①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初现,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②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型工业产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③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④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

⑤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

①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②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社会阶级结构)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确立;(社会经济结构)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浪潮的出现;(社会生活结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产关系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改革运动的高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工厂制发展起来。

第二次:(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也发生变化。

浅论第三次技术革命

浅论第三次技术革命

浅论第三次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也被称为数字化革命,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

它对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来简要探讨第三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革。

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经济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经济迅速壮大。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许多传统行业通过引入新技术,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模式。

数字化经济也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如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和创新。

第三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更加便捷,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模式和思维方式。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工作等,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质量。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改变了传统行业的模式,如出行方式的改变,从传统出租车到网约车的兴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第三次技术革命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分享。

在医疗领域,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远程医疗服务,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文化领域,数字化技术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数字化艺术、数字化图书馆等。

第三次技术革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数字化经济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网络安全、数据泄露等。

网络安全已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数字化经济的浪潮下,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淘汰和转型的压力,这将导致失业问题和社会不稳定。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衍生了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如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隐私保护等。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话题。

它对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 资金和海外市场
材料二、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 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英国还在劳动 力供应方面占优势;由于行会较早瓦解, 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 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 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材料二:
21%
农业
1 2
工业
79%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 重发生了变化,英国实现了工业化
材料三、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
1 2
25%
1
2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水业: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 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 2.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的原动 机”)
2、动力技术的革新
条件: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 的长期孕育件
材料四、1760年,英国5万到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 1851年达到13个,而且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 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 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 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 比重达到 50.2%,初步实现了城市化
人类文明的引擎
——世界近现代科技成果
一、英国工业革命
(一)、概念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 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18 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于英国,到19世 纪中期,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 了工业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 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
(二)、原因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 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根源: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
(国内市场:圈地运动;国际市场:殖民扩张)
材料二、 英国经济学家曾说:“大洋洲有我们的 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 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 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 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英国产业革命史》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蒸汽机发明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解决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加速工业化进程 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1
2
蒸汽机应用于汽船和火车机车, 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
4
(三)发展历程: 1.棉纺织业: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 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 2.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的原动 机”) 3.交通工具的革新:
英过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保障
(二)原因: 1.根源: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 不断扩大的需求; (国内市场:圈地运动;国际市场:殖民扩张) 2.资金: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工场手工业的技术积累; 5.政治保障:英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1705年,英 国人纽可门 制造大气活 塞式蒸汽机
1690年,
法国人巴 本发明活 塞型汽缸
1782年,英 国工人瓦特 改良蒸汽机
1
2
3
材料一、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 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 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 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 明,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 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 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 的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 到1840年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 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 177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
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 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 成功。
史蒂芬孙和 1814年制造的 “火箭号”蒸 汽机车
早 期 蒸 汽 火 车
火车同马拉车 赛跑
利物浦—曼 彻斯特铁路
加快了客货运输的速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资 本流通的速度,降低了运费成本,促进了经济的高 速发展。到1850年,已建成铁路9600公里。冲击 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三)发展历程: 1.棉纺织业: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 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 2.动力革新: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的原动 机”) 3.交通工具的革新: 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 4.机械加工制造业: 19世纪初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
材料三、16~18世纪,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在 西欧得到了迅速发展。英国的呢绒工业便是 典型的例子,它成了英国的“民族工业”。 17世纪,一些没有行会组织的新兴工业也发 展起来,包括采煤、冶金、火药、造纸、造 船业等等。
手工工场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材料四、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 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 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 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 力。”
(三)发展历程: 1.棉纺织业: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端 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创立近代工厂制度; 2.动力革新:
时间


手 工
动 力
1733 飞梭 1764 珍妮纺纱机 1769 水力纺纱机 1779 骡 机
生产上的各个部门和各 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一 个部门的技术进步必然推 动其他部门的技术改造。 在蒸汽机发明以前, 机器大多靠水力推动,工 厂必须沿河建在有流水落 差的地方,而且水力还受 到气候和季节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