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原则

合集下载

儿童社区保健意义及原则

儿童社区保健意义及原则

儿童社区保健意义及原则社区是指长期在同一地区居住和生活的整个人群。

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因此整个社区的人群包括了每个家庭的父母、儿童与老人。

在社区整个人群中,因儿童是最脆弱、易受伤害的人群,以及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整个社会中的特殊位置,保护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对整个社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儿童社区保健是以社区全体儿童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服务。

如产后访视、儿童系统管理、计划免疫、营养喂养咨询、早期教育指导等,这些服务经济、方便,每个家庭可以支付。

1981年,第三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通过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卫生战略目标涉及儿童保健的内容,如儿童营养状况,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等。

实践证明,只有开展儿童社区保健才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有效策略。

儿童社区保健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为中心,提供一系列连续服务。

如新生儿出院后,儿童社区保健工作者就要为新生儿提供家庭访视服务,满月后到社区进行预防接种,定期健康检查或接受小儿生长监测。

营养指导、心理神经精神发育等,连续的监测便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另外,儿童社区保健服务的内容不仅是预防或治疗疾病,服务方法多是提供咨询和健康教育,教给母亲科学的育儿方法等多种学科知识。

此种服务模式在投入少的情况下产生较高的效益,同时避免了机构重叠和重复投资。

2 儿童健康教育内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优生、优育、优教,通过“三优”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1]。

2.1优生教育内容涵盖遗传教育、孕期、胎儿、围生期保健宣传教育。

多用在婚前教育、新婚教育、孕期教育、围生期保健教育几方面。

宣传预防遗传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预防、教育新婚夫妇、孕妇孕育健康宝宝所应知道的内容,保证母子健康。

2.2优育指在针对儿童在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小学年龄期、中学年龄期不同阶段的保健要点向家长和儿童本人进行保健知识教育,使儿童能健康成长。

2.3优教指按不同年龄期进行动作、感知、言语、思维及社会适应、各项技能等的教育,尤其要重视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教育,也应传播防治不良行为的知识。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是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的要点,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一、儿童保健概述儿童保健旨在满足儿童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其全面、健康的成长。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儿童健康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二、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的制定原则1. 科学性原则: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应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与相关专家和机构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和讨论,确保规范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预防为主原则: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应注重预防工作,强调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3. 个别化原则:儿童保健技术规范需要考虑到不同儿童的差异性,包括年龄、性别、生理和心理特征等,提供个别化的保健指导和服务。

三、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的内容1. 生活习惯指导: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应包含合理的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习惯指导,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避免不良行为的出现。

2. 疫苗接种: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应详细描述各类疫苗的接种时间和途径,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健康监测与评估: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应包括身高体重测量、视力听力检查、心理健康评估等项目,用于监测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并及时发现和干预存在的问题。

4. 疾病防治: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应包括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指导,如感冒、肺炎、腹泻等,提供科学的用药建议和康复指导。

5. 儿童安全: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应包括家庭、学校和公共场所等环境下的儿童安全指导,减少意外伤害和事故的发生。

四、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的执行和监督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的执行需要政府、医疗机构、教育部门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保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确保规范的正确实施。

同时,还需要设立监督机构和投诉渠道,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儿童保建工作制度

儿童保建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预防儿童疾病,提高儿童综合素质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规范和措施。

以下是儿童保健工作制度的内容:一、儿童保健工作原则1. 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需求,全面规划儿童保健工作,注重解决影响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以预防为主,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儿童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做好儿童疾病的防治工作。

3.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健工作。

4. 家庭负责,学校配合。

家庭是儿童保健的第一责任主体,学校要积极配合家庭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二、儿童保健工作内容1. 儿童健康管理。

定期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建立儿童健康档案,监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童健康问题。

2. 儿童营养与喂养。

宣传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合理搭配儿童膳食,提高儿童营养水平。

3. 儿童疾病预防。

加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发生。

4. 儿童心理健康。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5. 儿童安全教育。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6. 儿童环境与保健。

创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加强儿童用品安全管理,预防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三、儿童保健工作流程1. 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儿童保健工作原则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 组织实施。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儿童保健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 监测评估。

定期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措施。

4. 宣传教育。

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普及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

5. 培训与指导。

加强对儿童保健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儿童保健工作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

小儿保健的基本原则医学

小儿保健的基本原则医学

小儿保健的基本原则医学小儿保健的基本原则医学,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促进其健康成长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医学原则和方法。

小儿保健是儿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对儿童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等特点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小儿保健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合理营养、体育锻炼等手段,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疾病预防是指通过接种疫苗、保健检查、健康评估、科学用药等手段,预防儿童常见的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科学喂养和合理膳食。

儿童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营养摄入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喂养就是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求,提供适量、均衡的营养物质,保证其健康成长。

合理膳食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适合儿童的饮食方案,防止营养过剩或不足造成的健康问题。

三、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儿童生活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

要确保儿童居住环境清洁、卫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此外,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勤洗手、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锻炼等,能有效预防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四、合理运动和科学锻炼。

合理的运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儿童应经常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体魄和强健的体魄。

科学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还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五、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在小儿保健中,医生和家长要尊重儿童的意愿和选择,给予关注和照顾,确保他们得到最好的保健服务。

同时,也要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健干预,以满足其特殊需求。

总之,小儿保健的基本原则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综合考虑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健策略和措施。

八年制第三版儿科学-第四章 儿童保健原则

八年制第三版儿科学-第四章 儿童保健原则
儿科学
儿科学第一章
绪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桂永浩
儿科学
第四章 儿童保健原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李廷玉、刘晓
胎儿期
按胎龄分期
胚胎期(0~8 w) 3~8w是致畸敏感期 胎儿期(9~40 w)
按母亲妊娠龄分期
妊娠早期(0~12 w) 妊娠中期(13~28 w) 妊娠晚期(29~40 w)
图4-1 胎儿致畸敏感期
• 第一个心理断乳期“违拗期”。
幼儿期保健要点
• 合理安排膳食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促进动作和语言的发展 • 预防接种加强免疫,传染病的防治 • 预防意外事故 • 疾病筛查
学龄前期特点
•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减慢,稳步增长。 • 而智能发育更加迅速,想象能力迅猛发展。 • 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 保暖 – 喂养:母乳喂养 – 皮肤护理
– 预防感染 – 促进感知觉发育 • 新生儿用药 • 新生儿疾病筛查
婴儿期特点
• 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的需求量高,消化 系统不成熟,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
• 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 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 易发生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胎儿期保健要点
•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 • 预防孕母感染 • 避免化学物质的环境污染 • 避免接触放射线 • 慎用药物
• 治疗慢性疾病 • 保证充足营养 • 保证良好生活环境 • 及时处理围生期疾病 • 预防胎儿溶血
婴儿期
• 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 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
• 新生儿期 • 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
天之前。出生至7天之前称新生儿早期, 出生7天到28天称新生儿晚期。

儿童保健的主体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的主体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我国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第二条儿童保健工作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干预、科学管理的原则,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

第三条儿童保健工作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童保健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二、儿童保健管理第四条建立完善的儿童保健管理制度和技术常规,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确保儿童保健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五条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做好散居儿童、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实施生命监测、生长发育监测、免疫规划等综合性干预措施。

第六条设立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确保各项保健措施的落实。

三、儿童保健服务第七条开展儿童保健门诊服务,实行首诊负责制,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喂养与营养、疾病预防、意外伤害预防等全方位的保健指导。

第八条加强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培养科学的育儿观念。

第九条针对特殊儿童,开展保健管理及疑难病历转诊工作,确保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四、儿童保健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第十条参加上级部门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业务培训及工作指导,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定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儿童保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

五、儿童保健工作考核与评价第十二条定期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内容包括保健措施的落实情况、儿童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监测、免疫规划覆盖率等。

第十三条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六、信息管理与共享第十四条建立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儿童保健相关数据,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五条加强儿童保健信息共享,与教育、民政、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实现儿童保健信息资源的共享。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原则及重点儿童的健康是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关注对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体质和身体状况也在发生改变,因此,每个年龄阶段都需要特别的关注和保健措施。

本文将介绍各个年龄阶段儿童保健的原则和重点。

1. 新生儿期(出生至1个月)在新生儿期,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最重要的是确保他们的饮食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保持卫生。

以下是新生儿保健的原则和重点:1.1 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建立婴儿的免疫系统。

1.2 睡眠和休息:新生儿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1.3 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和保湿。

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化妆品。

1.4 预防传染病: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需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确保家庭环境的干净卫生,勤洗手。

2. 婴幼儿期(1个月至2岁)在婴幼儿期,儿童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开始得到提高。

为了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安全,以下是婴幼儿保健的原则和重点:2.1 营养均衡: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因此,需要确保他们的饮食营养充足。

要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

2.2 疫苗接种:及时完成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家长应该咨询医生,遵守疫苗接种计划。

2.3 安全环境: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家庭环境必须保持安全。

例如,锁好化学品柜和插座盖子,确保婴幼儿远离尖锐物品和危险区域。

2.4 运动和互动:在婴幼儿期,促进儿童的运动和互动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儿童自由活动和游戏。

3. 学龄前期(3至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了保证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下是学龄前期保健的原则和重点:3.1 健康饮食:学龄前儿童需要均衡的饮食以满足他们日常活动的需求。

促进新陈代谢和脑部发育的食物和营养素是必要的。

3.2 注重卫生:儿童在学前期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环境,因此卫生尤为重要。

儿童保健原则[指南]

儿童保健原则[指南]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 点 先天畸形 预防遗传性疾病 预防感染:TORCH感 染 避免化学毒物 避免接触放射线 合理治疗慢性疾病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药物对胎儿的影 药物 胎儿的影响 点 响-1
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定 苯妥英钠 链霉素 维生素A 四环素
131I
腭裂、无脑儿 唇裂、畸形、核黄疸 唇裂、腭裂、先心病 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 畸形 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
新生儿特点 体温调节不完善 各系统发育不完 体格发育迅 善 速
新生儿 期保健 重点
新生儿 期保健 重点在出生1周内 重点
出生时护理 居家保健
出生时的护 居家保健 理 保暖 合理喂养 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 促进感知觉、运动 发育
新生儿 期保健 重点
新生儿 期保健 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 重点 药物 有害作用 儿的损害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
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 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维生素D 甲苯磺丁脲(D860)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点 药物对胎儿的影
药物
响-2
他巴唑 胰岛素 黄体酮
胎儿的影响
甲状腺肿 死亡、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男性化
环磷酰胺
பைடு நூலகம்
畸形、死亡
盘胎
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胎儿致畸 敏感期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点
胎儿期及围 生长发育迅 生期保健重 速 点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 畸形 保证充足营养 预防产时感染 良好的生活环境 避免妊娠的合并症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
胎儿期及围 生期保健重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 点 畸形 保证充足营养 预防产时感染 良好的生活环境 避免妊娠的合并症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保健原则
[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1岁以内婴儿计划免疫的是()
A.脊髓灰质炎疫苗
B.肺炎链球菌疫苗
C.麻疹疫苗
D.百日咳疫苗
E.乙肝疫苗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脊髓灰质炎疫苗初种年龄2个月,3个月,4个月或2个月以上。

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以上易患儿。

百日咳疫苗初种年龄3个月,4个月,5个月或3个月以上。

乙肝疫苗初种年龄出生时,1个月,6个月。

肺炎链球菌疫苗不是计划免疫。

[单项选择题]
2、生后2个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
A.乙肝疫苗
B.流感疫苗
C.麻疹疫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
E.白百破疫苗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小儿1岁以内需要完成的计划免疫包括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疫苗及卡介苗。

其中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是乙肝疫苗,故1题选A;生后2个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脊髓灰质炎疫苗,故2题选D。

流感疫苗不在计划免疫范围之内;麻疹疫苗在8个月时接种;白百破疫苗在生后3个月接种。

[单项选择题]
3、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应是()
A.乙肝疫苗
B.流感疫苗
C.麻疹疫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
E.白百破疫苗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小儿1岁以内需要完成的计划免疫包括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
灰质炎疫苗、白百破疫苗及卡介苗。

其中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是乙肝疫苗,故1题选A;生后2个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脊髓灰质炎疫苗,故2题选D。

流感疫苗不在计划免疫范围之内;麻疹疫苗在8个月时接种;白百破疫苗在生后3个月接种。

[单项选择题]
4、婴儿期计划免疫,正确的接种时间是()
A.脊髓灰质炎疫苗2个月以上
B.膏介苗2~3个月
C.麻疹疫苗4~5个月
D.牛痘6~8个月
E.乙型脑炎疫苗9~10个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新生儿从母体获得脊髓灰质炎被动免疫抗体很短暂;婴儿可发病,故我国规定生后2个月开始接种,选项A正确。

卡介苗初种年龄为生后至2个月内。

婴儿8月龄后接种麻疹减毒疫苗。

随着天花的彻底消灭,全世界已停止接种牛痘。

乙型脑炎疫苗应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接种,在乙脑开始流行前的1个月完成,故选项B、C、D、E不正确。

[单项选择题]
5、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
A.<5mm
B.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C.10~15mm,1周后留有色素沉着
D.15~20mm
E.>20mm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6、脊髓灰质炎疫苗初种的年龄是()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7、下列何者为卡介苗的初种年龄()
A.出生时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4个月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8、6个月小儿需要接种的疫苗为()
A.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针
B.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三联针
C.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脑疫苗
D.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三联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E.卡介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参考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