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课堂参照)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 振动和波的图象 ppt

高二物理 振动和波的图象 ppt
A.x = 0处的质点; B.x = 1m处的质点; C.x = 2m处的质点; D.x = 3m处的质点。 小结:
1、利用振动图象的T和波动图象的λ可求波速; 2、由振动图和波动图找质点: ① 在振动图中找出波动图所在时刻质点的位置及振动方向; ②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在波动图中找符合位置及振动方向的质点。

2、若上图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线, 求单摆的摆长?(g=10m/s2) 秒摆:T=2s
L T 2 g
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 与摆长、重力加速度有 关,与质量、振幅无关
下列有关单摆运动过程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单摆做的运动一定是简谐运动 B.回复力是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 C.单摆过平衡位置时合力不为零 D.若用空心铁球内部装满水做摆球,球正下方 有一小孔,在运动过程中摆长一直变长
(2)可以表示出振幅A和周期T;
(3)可以判断出某时刻回复力 和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
(4)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此时 各质点的运动方向; (5)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画出下
(4)可以判断出某时刻质点的
速度方向; (5)可以判断某时刻系统动能
和势能的变化.
联 系
一时刻的波形图。
质点的振动是组成波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一、简谐运动
1、振动图象
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注意:振动图像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C
O B
2.振动图象反映的物理量
(1)可以表示出任意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置(位移x);
(2)可以表示出振幅A和周期T;
(3)可以判断出某时刻回复力和加速度的方 向 及大小变化; (4)可以判断出某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 (5)可以判断某时刻系统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v x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及多解问题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及多解问题

三、振动图像与波得图像及多解问题一、振动图象与波得图象振动就是一个质点随时间得推移而呈现得现象;波动就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得现象.简谐振动与其引起得简谐波得振幅、频率相同,二者得图象有相同得正弦(余弦)曲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一质点位移随得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得规律画出图线物理意义表示某在各时刻得位移表示某各质点得位移图线变化随时间推移,图线延续,但已有图像形状。

随时间推移,图象。

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表示一个。

表示一个。

m处得质点,Q就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得质点,图乙为质点Q得振动图象,则( ) A.t =0.15s时,质点Q得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t=0.15 s时,质点P得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C.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 mD.从t=0.10 s到t=0.25 s,质点P通过得路程为30 cm【对应练习2】如图甲所示,为一列横波在t=0时刻得波动图像,图乙为质点P得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波速为6m/sD.波速为4m/s【对应练习3】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得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得平衡位置。

某时刻得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3/4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得就是()A.a处质点得振动图象B.b处质点得振动图象C.c处质点得振动图象D.d处质点得振动图象【对应练习4】图甲表示一简谐横波在t=20 s时得波形图,图乙就是该列波中得质点P得振动图象,由甲、乙两图中所提供得信息可知这列波得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方向分别就是( ).A.v=25cm/s,向左传播B.v=50cm/s,向左传播C.v=25 cm/s.向右传播D.v=50 cm/s,向右传播.二、波动图象得多解1、波得空间得周期性:相距为得多个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2、波得时间得周期性: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时,其波得图象相同.3、波得双向性:波得传播方向及质点得振动方向不确定,要全面考虑。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退 出
* 如果 Flash 动画无法正常显示,请点击这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波动图像
横轴:表示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 纵轴: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识别:下列四幅图中哪几幅表示振动 图像 AC 哪几幅表示波动图像 BD ?
比较
振动图像
波动图像
图象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物理意义 图像变化 由图直接读出 运动特点 形象比喻 一个质点的振动 一质点的位移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反映一个质点在 各个时刻的位移 图像随时间延伸,但 已有图像不变 振幅A,周期T 简谐运动 所有质点的振动 某时刻所有质点 的空间分布规律 反映某一时刻 各个质点的位移 图像随时间推移,传播 的是图像的形状和能量 振幅A,波长λ 单个质点:简谐运动 整体:匀速直线运动
A
(2)V=0.16m/s,波向X轴正向传播
(3)波形如图,S=0.34m
4cm
X(cm)
课 堂 练 习 1、已知一列横波沿X轴负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 如下图,周期为0.4秒,在图上画出经t=1.1秒时 的 波形图。
Y X O
课 堂 练 习
2、如图所示,分别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 形图象和在x=6m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 振动图象,则这列波( BC ) A.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B.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C.波速为100m/s D、波速为2.5m/s
A:振动向下 B:振动向上 C:振动向上 D:振动向下 E:振动向下
2、已知质点振动的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例:如图所示为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 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由此可断定( C)
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向上运动 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正向下运动 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正向上运动 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E正向下运动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机械波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课件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机械波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课件

x/m
y/m

图线
T
t/s
λ x/m







物理意义 表示一个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
表示各个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
时 刻


图线变化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伸,但已有
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

的图象形状不变
形象记忆 比喻为单人舞的录像
比喻为集体舞的照片
确定质点 运动方向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 机械波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课件(共17张PPT)
三个质点振动方向
④ 若已知距离O点4m的质点在该时刻的速
度方向向下,则波的传播方向是
⑤ 请在原图画出波在向右传播时,经过
10s后的波动图象
水平向左
y/cm
5A
BC
O 2 4 6 8 10
t/s
-
5 v 0.4 0.05m / s
T8
① 振动 图象,振幅为 5cm ,周期为 8s ② 若已知波长为0.4m,则波速为0.05m/s ③ 判断A、B、C三点所对应的时刻,质点 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并比较其大小关 系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 机械波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 机械波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课件(共17张PPT)
振动图象
波动图象
研究对象
一个振动质点
沿波传播方向的所有质点

研究内容 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
波动物理意义:描述各个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PPT课件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PPT课件

0
t/s 1 2 3 4 5 图乙
图甲
解: λ=4m T=4s v=λ/ T =1m/s 由图乙得: x=2m处质点在t = 3s 时的位移为0, 振动 方向为+y方向, 如甲图蓝线所示, 所以该横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
054.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模试卷17 17.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甲)为t=1.0s时的波 动图像,图(乙)为介质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对该 波的传播方向和传播波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4.0m/s B.沿- x方向传播, 波速为4.0m/s C.沿+ x方向传播,波速为2.5m/s D.沿- x方向传播,波速为2.5 m/s y/cm y/cm 0.2 0.2 P 0 0 1 2 3 4 0.5 1.0 t/s x/m -0.2 -0.2 图 (甲 ) 图 (乙 ) 解: 由图乙, t=1.0s时P的振动方向向下, 所以波沿- x方向传播.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从图形上看好象没有什么区别 , 但实际上它们有本质的区别。 ⑴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象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 的位移;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 的位移。
⑵图象的横坐标的单位不同: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表 示时间;波的图象的横坐标表示距离。
y/cm 15 x/cm 0 -15 10 20 30 40 50 0 -15 5 10 15 20 25 15 t/10-3 s y/cm
图2 图1 【解析】本小题考查对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理解 和对波动规律的数学表达能力,考查理解能力。
006.江苏南通08届第一次基础调研测试12B (1) 12. B.(1) (模块3-4试题)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t = 3s时的 波形图,图乙是波上x=2m处质点的振动图线.则该 横波的速度为 1 m/s,传播方向为 -x方向 . y/cm y/cm 0 x/ 1 2 3 4 5m

专题09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原卷版)

专题09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原卷版)

专题09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目录一.振动图像 (1)二.共振曲线 (2)三.波的图像 (2)四.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比较 (4)五.根据两个波形图求周期、波速 (5)六.根据两个振动图求周期、波速 (6)A.1t时刻小球向上运动B.2t时刻光源的加速度向上t时刻影子的位移为5AC.2t时刻小球与影子相位差为 D.3【典例分析2】(2024上·山东青岛·高三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如图甲,一质量为m的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2m的物体A通过一轻弹簧与其连接。

给A一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B与水平面间的作用力刚好为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A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共振曲线【分析要点】系统做受迫振动时,如果驱动力的频率可以调节,把不同频率的驱动力先后作用于同—个振动系统,其受迫振动的振幅将不同,如图是共振曲线图.驱动力频率f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要点诠释】:驱动力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典例分析1】(2023上·江苏扬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如图甲所示,一个竖直圆盘转动时,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圆柱带动一个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振动,T形支架下面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

改变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其共振曲线如图乙所示、则()A.圆盘以2s的周期匀速转动时,小球稳定后振动频率约为3HzB.当圆盘转动周期为3s时,小球振动的振幅最大C.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减小,共振曲线的峰值将向右移动D.若圆盘匀速转动的周期增大,系统的振动频率变小【典例分析2】.两单摆在不同的驱动力作用下其振幅A随驱动力频率f变化的图象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摆振动时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有关,振幅与固有频率无关B.若两单摆放在同一地点,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4∶1C.若两单摆摆长相同放在不同的地点,则甲、乙两单摆所处两地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4∶1D.周期为2 s的单摆叫作秒摆,在地面附近,秒摆的摆长约为2 m三.波的图像【分析要点】1.图像的建立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并规定横波中位移方向向某一个方向时为正值,位移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时为负值.在xOy平,),用平滑的曲线面上,描出各个质点平衡位置x与对应的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的坐标点(x y把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横波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2.图像的特点(1)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为图像中的位移正向的最大值,波谷即为图像中位移负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像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2)波形图像是正弦或余弦曲线的波称为简谐波.简谐波是最简单的波.(3)波的图像的重复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4)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不指定波的传播方向时,图像中波可能向x轴正方向或z轴负方向传播.波动图像的意义:描述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介质中的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3.由波的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知道了一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能从这列波的图像中了解到波的传播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位移.图线上各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各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如图中的M点的位移是2 cm.(2)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幅A,即波动图线上纵坐标最大值的绝对值,即A .4 cm(3)可以判断出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如要确定图线上N点的振动方向,可以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波的形成过程,知道质点N开始振动的时刻比它左侧相邻质点M要滞后一些,所以质点M在此时刻的位移值是质点N在下一时刻的位移值,由此判断出质点N此时刻的速度方向应沿y轴正方向,即向上振动.如果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改为自右向左,则质点M开始振动的时刻比它右侧相邻质点N要滞后一些,所以质点N此时刻的位移值将是质点M在晚些-方向,即向下振动.总之,利用波的传播方时刻的位移值,由此判断出质点M此时刻的速度方向应沿y向确定质点运动方向的方法是要抓住波动的成因,即先振动的质点(即相邻两点中离波源比较近的质点)总是要带动后面的质点(即相邻两点中离波源比较远的质点)运动.【典例分析1】(2024上·河南·高三校联考期末)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P在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t=1.0s时刻振动刚好传播到x=2.2m处,如图所示,此时质点Q处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P起振方向为y轴负方向B.质点Q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 Q=0.9m【典例分析2】(2024上·山东聊城·高三统考期末)某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0=t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 为平衡位置在2m x =处的质点。

专题09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共4种图像类型)讲义

专题09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共4种图像类型)讲义

专题九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知识点一、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1.两种图象的比较图象类型振动图象波的图象研究对象一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上所有质点研究内容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象物理意义表示某质点各个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图象信息(1)质点振动周期(2)质点振幅(3)各时刻质点位移(4)各时刻速度、加速度方向(1)波长、振幅(2)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3)任意一质点在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4)传播方向、振动方向的互判2.“一分、一看、二找”巧解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综合类问题(1)分清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只要看清横坐标即可,横坐标为x则为波的图象,横坐标为t则为振动图象.(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3)找准波的图象对应的时刻.(4)找准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类型1 振动图像和波形图,读图知波长和周期,进行定性判定和定量计算(多选)1.(2024•富平县一模)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平衡位置在x=4m处的质点Q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该波的波长为10m C.该波的周期为1.6s D.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2m/sE.t=415s时刻,x=0处的质点回到平衡位置【解答】解:A、根据质点Q的振动图像可知,t=0时刻质点Q沿y轴正方向振动,则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故A正确;BCD、该波的波长λ=12m,周期T=1.6s,由v=λT可得该波的传播速度v=7.5m/s,故BD错误,C正确;E、波动图像的方程为y=Asin(2πλx+φ),当x=4时,y=0,代入解得φ=π3,则波动方程为y=20sin(π6x+π3)(cm),t=0时刻,x=0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10√3cm,振动方程为y=20sin(5π4t+2π3)(cm),t=415s时刻回到平衡位置,故E正确.故选:ACE。

拓展课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

拓展课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

拓展课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核心要点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区别与联系[要点归纳]从物理意义上区别:振动图像描述的是同一振动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情况;波的图像描述的是同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的位移情况。

从图像画法上区别:振动图像的横轴t表示一个振动质点振动的时间,纵轴y表示这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波的图像的横轴x表示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y表示各振动质点在某个时刻的位移。

从图像变化上区别:振动图像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延伸的,而原有的形状不变,如图所示。

波的图像则随着时间的改变,图像沿传播方向平移,如图所示。

从图像给出的信息上的区别:振动图像能直观地给出振幅A、周期T,以及各个时刻该质点的位移y;波的图像能直观地给出质点的振幅A、波长λ,以及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y。

联系:由振动图像可读出质点的振动周期T,而质点振动的周期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及波的传播周期是相同的;由波的图像可读出波长λ,据v=λT可求波速。

由振动图像可画波的图像,由波的图像也可画出质点的振动图像。

[试题案例][例1](2019·4月浙江选考,16)[加试题](多选)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Q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A.t=0.2 s时,质点Q沿y轴负方向运动B.0~0.3 s内,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0.3 mC.t=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D.t=0.7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解析根据题图甲、乙可知,此列波沿x轴负向传播,周期T=0.4 s,经过半个周期,质点Q沿y轴正方向运动,A错误;根据简谐运动特点,经34T时间质点Q 运动的路程大于0.3 m,故B错误;t=0.5 s时,质点P运动至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又回复力F=-kx和a=F,故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Cm正确;t=0.7 s时,质点P运动至y轴负方向最大位移处,故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振动是一个质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的现象,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的现象.简谐运动和其引起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相同,二者的图象有相同的正弦(余弦)曲线形状,但二图象是有本质区别的.见表:振动图象波动图象研究对象一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所有质点研究内容一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线物理意义表示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图线变化随时间推移图延续,但已有形状不变随时间推移,图象沿传播方向平移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距离表示一个周期表示一个波长2012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及多解问题【例1】如图6—27所示,甲为某一波动在t=1.0s 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 质点的振动图象(1)说出两图中AA /的意义?(2)说出甲图中OA /B 图线的意义? (3)求该波速v=?(4)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s 时的波形图 (5)求再经过3.5s 时p 质点的路程S 和位移解析:(1)甲图中AA /表示A 质点的振幅或1.0s 时A 质点的位移大小为0.2m ,方向为负.乙图中AA /’表示P 质点的振幅,也是 P 质点在 0.25s 的位移大小为0.2m ,方向为负.(2)甲图中OA /B 段图线表示O 到B 之间所有质点在1.0s 时的位移、方向均为负.由乙图看出P 质点在1.0s 时向一y 方向振动,由带动法可知甲图中波向左传播,则OA /间各质点正向远离平衡位置方向振动,A /B 间各质点正向靠近平衡位置方向振动. (3)甲图得波长λ=4 m ,乙图得周期 T =1s 所以波速v=λ/T=4m/s(4)用平移法:Δx =v ·Δt =14 m =(3十½)λ所以只需将波形向x 轴负向平移½λ=2m 即可,如图所示 (5)求路程:因为n=2/T t=7,所以路程S=2An=2×0·2×7=2。

8m求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考查从图示时刻,p 质点经T/2时的位移即可,所以经3.5s 质点P 的位移仍为零. 【例2】如图所示,(1)为某一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2)为参与该波动的P 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该列波的波速度为4m /s ;B .若P 点的坐标为x p =2m ,则该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C 、该列波的频率可能为 2 Hz ;D .若P 点的坐标为x p =4 m ,则该列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解析:由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可知该列波的波长λ=4m ,周期T =1.0s ,所以波速v =λ/T =4m /s .由P 质点的振动图象说明在t=0后,P 点是沿y 轴的负方向运动:若P 点的坐标为x p =2m ,则说明波是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若P 点的坐标为x p =4 m ,则说明波是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的.该列波周期由质点的振动图象被唯一地确定,频率也就唯一地被确定为f = l /t =0Hz .综上所述,只有A 选项正确.点评:当一列波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已知时,它的波长和振幅就被唯一地确定,当其媒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已知时,这列波的周期也就被唯一地确定,所以本题中的波长λ、周期T 、波速v 均是唯一的.由于质点P 的坐标位置没有唯一地确定,所以由其振动图象可知P 点在t =0后的运动方向,再由波动图象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例3】一列在x 轴上传播的简谐波,在x l = 10cm 和x 2=110cm 处的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s ,这列简谐波的波长为 cm .【解析】由两质点振动图象直接读出质点振动周期为 4s .由于没有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本题就有两种可能性:(1)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在t =0时,x 1在正最大位移处,x 2在平衡位置并向y 轴的正方向运动,那么这两个质点间的相对位置就有如图所示的可能性,也就x 2一 x 1=(n 十1/4)λ,λ=400/(1十4n )cm(2)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在t =0时.x 1在正最大位移处,x 2在平衡位置并向y 轴的正方向运动,那么这两个质点间的相对位置就有如图所示的可能性……,x 2一 x 1=(n 十3/4)λ,λ=400/(3+ 4n )cm点评:由于波在媒质中传播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其波形图每经过一个周期将重复出现以前的波形图,所以由媒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图象确定波长的值就不是唯一的(若要是唯一的,就得有两个前提:一个是确定波传播方向;一个是确定波长的范围).【例4】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 时的波形图象。

求: ①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可能的周期(频率)③可能的波速 ④若波速是35m/s ,求波的传播方向⑤若0.2s 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

解析:①题中没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所以有两种可能:向左传播或向右传播。

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 =n λ+3λ/4=(4n +3)m (n=0、1、2 …)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 =n λ+λ/4=(4n+1)m (n=0、1、2 …) ②向左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 =nT +3T /4得:T =4t /(4n +3)=0.8 /(4n +3)(n=0、1、2 …)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 =nT +T /4得:T =4t /(4n +1)=0.8 /(4n +1) (n=0、1、2 …) ③计算波速,有两种方法。

v =x /t 或v =λ/T向左传播时,v =x /t =(4n +3)/0.2=(20n +15)m/s. 或v =λ/T =4 (4n +3)/0.8=(20n +15)m/s.(n =0、1、2 …)向右传播时,v =x /t =(4n +1)/0.2=(20n +5)m/s. 或v =λ/T =4 (4n +1)/0.8=(20n +5)m/s. (n =0、1、2 …)④若波速是35m/s ,则波在0.2s 内传播的距离为x =vt =35×0.2m=7m=143λ,所以波向左传播。

⑤若0.2s 小于一个周期,说明波在0.2s 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

则: 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x =3λ/4=3m ;传播的时间t =3T /4得:周期T =0.267s ;波速v =15m/s.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λ/4=1m ;传播的时间t =T /4得:周期T =0.8s ;波速v =5m/s. 点评:做此类问题的选择题时,可用答案代入检验法。

【例5】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 1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质点P 在该时刻的振动速度为v ,t 2时刻质点P 的振动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t 3时刻质点P 的速度与t 1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t 2-t 1=t 3—t 2=0.2秒,求这列波的传播速度.4x /my 0解析:从振动模型分析,若质点P 从t 1时刻开始向平衡位置方向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从t 1时刻到t 2时刻,从t 2时刻到t 3时刻,对应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考虑到振动的周期性,则有: t 2—t 1=(n +1/4)T n =0,1,2……周期为:T=(t 2一t 1)/(n 十1/4) n =0,1,2…… 由公式:v =λ/T 得出速度v 的通解为: v =20(n +l /4) n=0,1,2……方向向左.若质点 P 从 t 1时刻开始背离平衡位置方向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从t 1时刻到t2时刻,从t 2时刻到t 3时刻,对应的振动图象如图丙所示.考虑到振动的周期性,则有:t 2—t 1=(n +3/4)T n =0,1,2……周期为:T=(t 2一t 1)/(n 十3/4) n =0,1,2……由公式:v =λ/T 得出速度v 的通解为: v =20(n +3/4) n=0,1,2……方向向右. 答案:v =20(n +l /4)(n =0,1,2……) 方向向左. 或v = 20( n + 3/4)( n = 0,1,2,……)方向向右 【例6】已知在t 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时刻t 2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t 2-t 1 = 0.02s 来求:⑴该波可能的传播速度。

⑵若已知T <t 2-t 1<2T ,且图中P 质点在t 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求可能的波速。

⑶若0.01s<T <0.02s ,且从t 1时刻起,图中Q 质点比R 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求可能的波速。

解:⑴如果这列简谐横波是向右传播的,在t 2-t 1内波形向右匀速传播了λ⎪⎭⎫ ⎝⎛+31n ,所以波速()1231t t n v -÷⎪⎭⎫ ⎝⎛+=λ=100(3n +1)m/s (n =0,1,2,…);同理可得若该波是向左传播的,可能的波速v =100(3n +2)m/s (n =0,1,2,…)⑵P 质点速度向上,说明波向左传播,T < t 2-t 1 <2T ,说明这段时间内波只可能是向左传播了5/3个波长,所以速度是唯一的:v =500m/s ⑶“Q 比R 先回到平衡位置”,说明波只能是向右传播的,而0.01s<T <0.02s ,也就是T <0.02s<2T ,所以这段时间内波只可能向右传播了4/3个波长,解也是唯一的:v =400m/s 【例7】一列横波沿直线在空间传播,某一时刻直线上相距为d 的M 、N 两点均处在平衡位置,且M 、N 之间仅有一个波峰,若经过时间t ,N 质点恰好到达波峰位置,则该列波可能的波速是多少?分析与解:本题没有给定波的传播方向,仅告诉我们在某一时刻M 、N 两点均处在平衡位置,且M 、N 之间仅有一个波峰.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处在直线MN 上的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可能会有以下四种情况,即波的图像有以下四种图形(如图中A 、B 、C 、D 图,各图中均为左端为M ,右端为N ):若波的传播方向由M 到N ,那么:在A 图中,经过时间t ,N 恰好到达波峰,说明时间t 内波向右前进的距离24d S λ==,且4T t =,所以波速2d v T tλ==.在B 图中,经过时间t ,波峰传到N 点,则波在时间t 内向右前进的距离3344d S λ==,12345678QPx /cm s /mA CB D且34T t =,所以波速3434d d v T t t λ===.在C 图中,经过时间t ,波向右前进的距离44d S λ==,且4T t =,所以波速4d v t tλ==. 在D 图中,经过时间t ,波向右前进的距离324d S λ==,且34T t =,所以波速2d v T tλ==. 若波的传播方向从N 到M ,那么: 在A 图中,质点N 此时要向下振动,经过时间t ,N 到达波峰,则时间34T t =,在时间t 内波向左前进的距离3324d S λ==,所以波速32d v t =.在B 图中,经过时间t , N 到达波峰,则时间4T t =,在此时间内波向左前进的距离44d S λ==,所以波速4d v T tλ==. 在C 图中,波在时间t 内向左前进的距离3344d S λ==,且34T t =,所以波速3434d d v T t t λ===. 在D 图中,质点N 经过4T 变为波峰,所以4T t =,在时间t 内波向左前进的距离64d S λ==,所以波速6d v T tλ==. 所以该列波可能的波速有五种6d v t =、4d v t =、2d v t =、34d v t =、32d v t =.其实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程序化,如果能够判断出八种情况下该时刻波形图上的波峰在传播方向上到N 点的距离S ,波速v 就等于s t.例如:最后一种情况中,波峰在传播方向上到N 点的距离6d S =,所以波速6s d v t t==.其它情况读者可自行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