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科学巨人─牛顿
科学巨人-牛顿的生平简介

科学巨人-牛顿的生平简介生平简介牛顿(1643—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牛顿出生于公元1642年12月25日,那天是基督教的圣诞节,地点在英国的林肯郡伍尔索普镇。
牛顿家境贫寒,父亲是个小农场主,在牛顿出生以前三个月就已经去世,那时他的生身父母结婚才半年多。
牛顿3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位牧师,是外祖母把他抚养大。
12岁他的继父又去世,他回到了母亲身边,发现自己多了三个同母异父的弟妹。
牛顿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在外祖母家完成的。
牛顿在离家较远的格兰萨姆文科学校读中学,寄读在一位药剂师的家中。
在那里,他获得了极为宝贵的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制做各种玩具,从事多种化学、物理实验的机会。
牛顿的童年没有得到父爱和母爱,这种不幸使小牛顿性格孤僻内向,他没有知心朋友,他的课余时间全都献给了如饥似渴的阅读和兴趣盎然的实验。
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一度还是班级里倒数第二。
直到有一次他与一个欺负他的同学打架并且赢的了那场本来实力悬殊的殴斗,他萌发出强烈的上进心,天才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成绩也一跃进入前茅。
牛顿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推荐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他极其勤奋地读书、思考、他研究了大量古代和当代人的著作,特别是有关自然哲学、数学和光学方面的。
不久他的指导年间,英国流行大鼠疫,各大学师生被疏散,牛顿回到家乡。
在这18个月里,牛顿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富于创造力的阶段。
牛顿晚年回忆道:'1665年初,我发现了逼近级数学法和把任意二项式的任意幂化成这样一个级数的规则。
同年5月,我发现格里高利(Gregory,james,1638-1675)和司罗斯(Slues,Rene-Francoisde,1622-1685)的切线方法。
11月,得到了直接流数方法。
次年1月,提出颜色理论。
5月里我开始学会反流数法。
同一年里,我开始想到引力延伸到月球轨道(并且发现计算使小球紧贴着内表面在球形体内转动的力的方法),并且由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周期倍半正比于它们到期轨道中心距离,我推导出使行星维系于其轨道上的力,必定反比于它们到其环绕中心距离的平方。
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历史地位

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历史地位一、牛顿(Isaac Newton)简介:1.时代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思想启蒙专向定量科学时期●宗教改革进入激进的清教动时期●神创论转向自然神论时期●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转变时期●实验哲学具体化到实验科学为主的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朝复辟交错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时期牛顿作为一心做学问的科学家,内心倾向请教,属于自然神论、以实验与定量分析科学相结合治学,以自己的实践进行了近代科学需要大综合和划时代飞跃、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它适应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其需要近代科学技术的波切需要,而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志性理论体系的完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2.经历和著作:世界近代科学史上最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和数学家,1664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8年在剑桥大学读完研究生课程,并且继巴罗担任卢卡锡讲座教授。
1696年出任英国造币局监督,1699年任造币局局长,1703-1727年连五届任皇家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光学讲义>、《宇宙系统》和《月球理论》等,还有《古王国变迁史》。
主要科学论文有“论分析”、“《级数和流数方法论著》”、《普通数学或数学结构与题解集》、《未发表的科学论文集》(A.R.Hall 编)、。
还有被烧掉的《化学》书手稿,留下了千百万字的手稿。
他也是近代科学革命成就的集大成者和做出决定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他生于1643年1月4日(公历,按古罗马的儒略历应为1642年2月25日),死于1727年3月20日(公历),活了85岁。
3. 主要贡献:牛顿在他的时代是一位几乎在各个学科领域都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并集大成的划时代人物。
尽管他的天才、勤奋和成就令至今的世人所敬仰,但是它毕竟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因而为后代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奠定的理论力学、微积分、物质组成思想、光学实验发现和理论、万有引力定律、运动三定律、低速流体阻力定律、彗星理论、潮汐理论和宇宙系统论等都在各学科的历史上留下了划时代的和奠基性的巨大贡献。
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科学巨人——牛顿

领域
成就
数学 提出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新计算方法
物
光学
1、折射望远镜 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 奠定光谱学原理
理
2、提出光的 “微粒说”与“波动说”共
学
同构成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力学
创立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形成经典力学理论体系,万有引力定律成
因斯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 “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高明的科学 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爱因斯坦走出住 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 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 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 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 唔,这就是相对论!” 时间与永恒:
材料三 对14—17世纪的欧洲,恩格斯说:“在人文主 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 失了。”……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
按当时制度规定,剑桥大学的教员有 担任高等基督教圣职的义务,但牛顿却 坚决拒绝担任圣职。
结果却得到查理二世的特准,从此之 后,凡担任卢卡斯教授者皆有豁免权。
你认为出现这一结果是否偶然? 结合前三则材料分析影响查理二世作出此决定的因素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洗礼、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形成崇尚、尊重科学的社 会风尚,这为杰出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丰厚土壤。
1727年3月20日,牛顿去世,终年85岁 以国葬礼葬于安葬英国英雄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以及大法官。
牛顿名言二
我之所以能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 的肩上。
牛顿(科学家)—搜狗百科

牛顿(科学家)—搜狗百科少年牛顿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4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
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
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爸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
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
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
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
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
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
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
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牛顿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例如颜色、日影四季的移动,尤其是几何学、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
他还分门别类的记读书笔记,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发明、小试验。
当时英国社会渗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顿家里有两位都以神父为职业的亲戚,这可能影响牛顿晚年的宗教生活。
英国物理家牛顿生平简介

英国物理家牛顿生平简介牛顿,全名艾萨克·牛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牛顿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牛顿生平简介艾萨克·牛顿,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1643年,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伍尔索普庄园内,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而早产的牛顿十分瘦小。
牛顿三岁的时候,母亲改嫁,他开始跟随外祖母生活。
1648年,牛顿被送去上学,少时的牛顿成绩一般,并非神童,但喜欢读书,也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奇怪的小玩意。
牛顿曾在金格斯皇家中学学习,曾退学,后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相比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牛顿更喜欢笛卡尔等现代哲学家与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为先进的思想。
牛顿在很多个领域都相当有成就,在力学上,他提出了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且发展出了颜色理论,在数学上,他与莱布尼茨发展出微积分,在热学上,他确定了冷却定律,而在哲学上,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牛顿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的描述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牛顿的成就牛顿的成就几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物理界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新纪元,所以牛顿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尽管他的性格不讨喜,但是牛顿的成就无人敢否认。
英国的女王都亲自授予他爵位,长年代理英国皇家学院院长。
所以牛顿作为一个科学家,日子过得是不错。
牛顿的成就咱们细细说来,在力学方面,牛顿发现的力学定律完全适用于所有力学现象,牛顿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牛顿力学;还有著名的万有引力,就是那颗苹果掉到他头上而产生的学说,几乎解释了整个宇宙;在光学方面,牛顿的成就在那个简单易操作的三棱镜实验,直接解释了白光其实是彩虹色,而牛顿从现象看到本质,创立了微粒说;在数学方面,牛顿建立二项式定理,从而创造了微积分学说,如今微积分成了大学的一门课程;最后,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利用行星定律解释潮汐现象。
科学家牛顿主要事迹

科学家牛顿主要事迹科学家牛顿主要事迹5篇牛顿,是一位闻名中外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取得了划世纪的成就,突破了平凡的17世纪。
下面是作者为你准备的科学家牛顿主要事迹,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科学家牛顿主要事迹(精选篇1)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大家一定熟知,然而,作为这样的一个伟大科学家,他有时也不开窍。
牛顿小时候养有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
牛顿为了让猫自由出入,在门上开了两个洞,也是一个洞大,一个洞小。
一天他的邻居见到他,对他说:你何必要开两个洞,只要开一个大洞不就行了。
牛顿听了,恍然大悟,连声称赞道:“说得对,真是高见!可我怎么也想不出你这个好主意来。
”牛顿一辈子打光棍英国天才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1642—1727)从小就迷上了书,迷上了宇宙,没有时间去修边幅。
往往是领带不结,袜带未系,马裤也不扣钮扣。
他的这些不修边幅行为,竟然使他在情场失意,终生未娶。
牛顿年轻的时候也谈过恋爱。
有一次,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热情奔放地向一位相识的姑娘求婚。
能得到这样一位青年学者的钟情,姑娘自然感到幸运。
牛顿轻轻地握着她的手,含情脉脉地望着这位漂亮的少女,她羞涩地低下了头,两朵红云飞上了脸颊。
然而,正在这热恋的时刻,牛顿的思想忽然跑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满脑子尽是些符号、公式,完全忘记了身边的情人。
他的手抓着情人的一个手指,误为捅烟斗的捅条,硬往他的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起来。
牛顿这才从数学王国里跳出,明自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赶紧向她道歉说:“亲爱的,饶恕我吧!我知道,这是不行了。
看来,我是该一辈子打光棍的。
”牛顿的一生真应着了他的话,他一辈子是“光棍”。
科学家牛顿主要事迹(精选篇2)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
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
正在一帮小家伙眨巴着眼睛羡慕牛顿的时候,一个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同学讲的是反话,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一直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小风车外型造得还可以,可它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
著名科学家牛顿怎么死的

著名科学家牛顿怎么死的对于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牛顿的死是未解之谜,那么牛顿是怎么死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牛顿是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牛顿是怎么死的牛顿是1642年生人,死于1727年,也就是说牛顿享年85岁。
他辉煌的一生,早年受尽光环环绕,晚年却死的无声无息。
牛顿死于1727年三月底的一个晚上,当时他身在伦敦,受葬也是葬在了维斯特教堂。
至于牛顿怎么死的,有很多种说法。
有是说他是为了再次研究万有引力,回到苹果树下,被苹果砸死了;有的说他是因为其母亲的亡故而伤心难过,过度悲痛而死;还有的说他早年患有各种知名不致命的疾病,斗转星移最终积劳成疾而死。
但是对于种种说法,人们早已顾不得批判孰是孰非了,人们留下的只是对他的扼腕叹息。
牛顿这样的万能人才是千百年来都难得的,他的死无疑给科学、物理等业界带来了震撼。
那些业界科学家们了解了牛顿怎么死的后定会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心,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行业领袖,你们在开天辟地的时候不要过度疲劳,在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为国家效力,不是吗?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资料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天文学、数学、科学、物理学泰斗,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皇家铸币厂督办,运动定律的提出者,近代物理学之父……没错,这就是轰动一时,影响几氏的英国伟人——艾萨克·牛顿。
关于牛顿的资料,国家级档案里都有着详细的记录,今天,小编带你一同领略他的风采。
牛顿,智商290,都说他是全才智者,看他小时候的资料时却觉得名有虚传。
牛顿少年时代并没有表现出很高的智商,反而是成绩平平。
但是他值得一提的是他酷爱读书和研究,还会根据一些机械原理自己仿制一些机械。
牛顿稍大时,在皇家中学读书。
母亲希望他可以踏踏实实安安分分的做一代农夫,但是他却不这样发展。
继续读书看报,挖掘自己的才能与智慧,还会根据一些理论制作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但是还是看不出他有异于旁人的智慧。
翻阅牛顿的资料得知,再后来,他迫于生计,辗转学校,最终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并在该校毕业。
牛顿一生的故事

牛顿一生的故事>少年牛顿1642年的圣诞节前夜,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浦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牛顿诞生了。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
接生婆和他的双亲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活到了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
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
从此牛顿便由外祖母抚养。
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牛顿才回到了母亲身边。
大约从5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12岁时进入中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药剂师的房子附近正建造风车,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也制造了一架小风车。
推动他的风车转动的,不是风,而是动物。
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
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
每天早晨,小水种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
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
但牛顿对务农并不感兴趣,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
每次,母亲叫他同她的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
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他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
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
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
他写了一首题为《三顶冠冕》的诗,表达了他为实现献身科学的理想而甘愿承受痛苦的态度: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视他如同脚下的尘土,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场空虚;可是现在我愉快的欢迎一顶荆棘冠冕,尽管刺得人痛,但味道主要的是甜;我看见光荣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现,它充满着幸福,永恒无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时代的科学巨人─牛顿
伊萨克·牛顿,于1642年的圣诞节出生于英格兰林肯州活尔斯索浦。
父亲在他出生前3个月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后他只得由外祖母和舅舅抚养。
幼年的牛顿,学习平平,但却非常喜欢手工制作。
同时他还对绘画有着非凡的才华。
牛顿12岁开始上中学,这时他的爱好由手工制作发展到爱搞机械小制作。
他从小制作中体会到学好功课,特别是学好数学,对动手搞好制作大有益处。
于是牛顿在学习加倍努力,成绩大进。
牛顿15岁时,由于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务农。
非常渴求知识的牛顿,仍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苦读。
牛顿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牛顿的舅舅。
终于在舅舅的资助之下又回到学校复读。
1661年,19岁的牛顿,考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
在学习期间,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鲁独具慧眼,发现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了牛顿,并把他引向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
1664年经考试牛顿选为巴鲁的助手。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正准备留校继续深造的时候,严重的鼠疫席卷英国,剑桥大学被迫关闭了。
牛顿两次回到故乡避灾,而这恰恰是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牛顿在家乡安静的环境里,专心致志地思考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问题,思想火山积聚多年的活力,终于爆发了,智慧的洪流,滚滚奔腾。
短短的18个月,他就孕育成形了:流数术(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学分析的基本思想。
牛顿于1684年通过计算彻底解决了1666年发现的万有引力。
1687年,他45岁时完成了人类科学史上少有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继承了开普勒、伽里略,用数学方法建立起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轰动了全世界。
牛顿的数学贡献,最突出的有三项,即做为特殊形式的微积分的“流数术”,二项式定理及“广义的算术”(代数学)。
牛顿为了解决运动问题,创立了一种和物理概念直接联系的数学理论,即牛顿称之为“流数术”的理论,这实际上就是微积分理论。
牛顿在1665年5月20日的一份手稿中提到“流数术”,因此牛顿始创微积分的时间来说比现代微积分的创始人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大约早10年,但从正式公开发表的时间说牛顿却比莱布尼茨要晚。
事实上,他们二人是各自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
只不过牛顿的“流数术”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牛顿开始对二项式的研究是在从剑桥大学回故乡避鼠疫的前夕。
他在前人瓦里士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负指数的含义。
牛顿研究得出的二项式级数展开式是研究级数论、函数论、数学分析、方程理论的有力工具。
《广义算术》,则总结了符号代数学的成果,推动了初等数学的进一步发展。
这本书关于方程论也有些突出的见解。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牛顿幂和公式”。
牛顿的数学贡献还远不止这些,他在解析几何中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
他的“一般曲线直径”理论,引起了解析几何界的广泛重视。
牛顿在其它科学领域的研究,毫不逊色于在数学上的贡献。
牛顿曾经说过: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代伟人的谦虚美德。
这些美德和他的成就,都值得后人去继承、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