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柳宗元诗歌 PPT
合集下载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

鲂》)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 笑不自量。……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 硠。……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 鲸牙,举瓢酌天浆。(韩愈《调张籍》)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诗人
韩愈(768-824),字退之,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 柳宗元等诗人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诗人
第三节 刘禹锡与柳宗元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一、韩孟诗派的形成
代表人物: 韩愈、孟郊。 主要成员: 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 “韩孟诗派”:是中唐以韩愈和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这个诗派及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 言郡望昌黎,有《韩昌黎 集》。
生平与思想:
最初仕途不顺,多任幕僚, 又多次任博士官,拜监察御 史,后又被贬。中期较为顺 利,曾参与平定淮西叛乱, 后又上《谏佛骨表》,被贬 潮州刺史。晚年又有所升迁。 韩愈以儒家道统自居,力排 佛教。力主中央集权,反对 藩镇割据。爱惜人才,奖励 后进。
某些诗追求奇险生涩。对宋诗有深远影响。
孟 郊的诗歌创作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人(今属浙江)有《孟东野集》
内容 孟郊某些诗能接触到社会现实,反映下层民众生活,但写 得多而好的是咏叹自己贫寒生活、抨击黑暗世俗的作品。 艺术 [1]作诗喜苦吟,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人 称“诗囚”,以古拙、奇险、瘦硬为美。 [2]多写凄情寒景,情调幽冷凄苦,苏轼以“郊寒岛瘦” (《祭柳子玉文》)概括孟郊与贾岛的特点。对宋代某些诗派 有影响。
李 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人。有《李长吉歌诗》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 笑不自量。……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 硠。……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 鲸牙,举瓢酌天浆。(韩愈《调张籍》)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诗人
韩愈(768-824),字退之,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 柳宗元等诗人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诗人
第三节 刘禹锡与柳宗元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一、韩孟诗派的形成
代表人物: 韩愈、孟郊。 主要成员: 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等。 “韩孟诗派”:是中唐以韩愈和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这个诗派及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 言郡望昌黎,有《韩昌黎 集》。
生平与思想:
最初仕途不顺,多任幕僚, 又多次任博士官,拜监察御 史,后又被贬。中期较为顺 利,曾参与平定淮西叛乱, 后又上《谏佛骨表》,被贬 潮州刺史。晚年又有所升迁。 韩愈以儒家道统自居,力排 佛教。力主中央集权,反对 藩镇割据。爱惜人才,奖励 后进。
某些诗追求奇险生涩。对宋诗有深远影响。
孟 郊的诗歌创作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人(今属浙江)有《孟东野集》
内容 孟郊某些诗能接触到社会现实,反映下层民众生活,但写 得多而好的是咏叹自己贫寒生活、抨击黑暗世俗的作品。 艺术 [1]作诗喜苦吟,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人 称“诗囚”,以古拙、奇险、瘦硬为美。 [2]多写凄情寒景,情调幽冷凄苦,苏轼以“郊寒岛瘦” (《祭柳子玉文》)概括孟郊与贾岛的特点。对宋代某些诗派 有影响。
李 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人。有《李长吉歌诗》
第六章韩孟诗派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哀、愁、怨、愤等不平情感。
笔补造化
强调创造性,大胆加工意象,力避流俗。
雄奇怪异之美
追求奇崛险怪,甚至走入极端。
22:40:31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5
孟郊(751~814),字东野,张籍私谥为 贞曜先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 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孟东野 诗集》。
长期的贬谪生活
22:40:31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20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 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至必传于后于今无疑 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 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有《刘宾客 集》。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是时新晴天井溢, 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 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卢郎中云 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 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 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陆浑 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优点 1、以文入诗、以议论为诗,开一代诗风。 2、给诗歌以更大的自由,丰富了诗歌创作手法,扩
大了诗歌题材,促进了诗歌体裁和语言的解放。
缺点 1、有些诗篇几乎成押韵之文,常用虚词,几乎不像
诗句。 2、有些诗长篇议论,用逻辑思维代替形象思维,缺
乏诗趣。 3、用辞赋家铺张雕绘的手法写诗,铺排堆砌,晦涩
《雁门太守行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蒸脂凝夜紫。 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笔补造化
强调创造性,大胆加工意象,力避流俗。
雄奇怪异之美
追求奇崛险怪,甚至走入极端。
22:40:31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5
孟郊(751~814),字东野,张籍私谥为 贞曜先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 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孟东野 诗集》。
长期的贬谪生活
22:40:31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20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 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至必传于后于今无疑 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 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有《刘宾客 集》。
隋唐五代文学·韩孟与刘柳
是时新晴天井溢, 谁把长剑倚太行。 冲风 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卢郎中云 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 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 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繁。(《陆浑 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优点 1、以文入诗、以议论为诗,开一代诗风。 2、给诗歌以更大的自由,丰富了诗歌创作手法,扩
大了诗歌题材,促进了诗歌体裁和语言的解放。
缺点 1、有些诗篇几乎成押韵之文,常用虚词,几乎不像
诗句。 2、有些诗长篇议论,用逻辑思维代替形象思维,缺
乏诗趣。 3、用辞赋家铺张雕绘的手法写诗,铺排堆砌,晦涩
《雁门太守行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蒸脂凝夜紫。 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 2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一、“韩孟诗派”:中唐时与新乐府同时崛起的一个诗歌流派,以韩愈、孟郊为突出代表的,成员还包括贾岛、卢仝、李贺、马异等人。
他们在创作上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从而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对中晚唐以至宋诗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二、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1.“不平则鸣”说。
2.“笔补造化”说。
3.雄奇怪异之风4.以文为诗5.以议论入诗三、韩愈诗歌特点:1.具有雄大气势和怪奇意象。
2.以写赋的方法作诗。
3.以自由的散文笔调入诗,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
四、孟郊诗歌的内容:1.反映并同情百姓生活的贫苦(寒)《秋怀》。
“郊寒”:孟郊多以自己和百姓的贫寒生活为题材,反映当时社会的冷酷,透露出浓重的寒意(郊寒诗作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2.描写亲人之间骨肉情深。
《游子吟》五、李贺诗歌内容:1.表现豪迈意气。
《南园》2.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金铜仙人辞汉歌》3.憎恶黑暗现实,却又无力改变现实,把希望转向神鬼世界。
《苏小小墓》六、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冷艳奇崛是李贺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象虚幻荒诞,幽冷哀艳。
喜欢运用拟人、比喻、夸张、通感等手法。
2.奇特的艺术思维,思路的跳跃性大。
3.语言奇峭。
七、刘禹锡作品的内容:1.借物托讽、批判权贵。
《聚蚊谣》《飞鸢操》2.以古讽今。
《西塞山怀古》《乌衣巷》3.感慨身世之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4.学习民歌之作。
《竹枝词》八、柳宗元诗歌内容:1.抒发遭贬后的悲愤。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2.山水诗:《渔翁》《江雪》。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一节韩孟诗派及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有《柳河东集》。存
诗一百六十馀首。
29
2020/12/13
29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抒写内心的苦闷、哀怨,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着精神,便成了 刘柳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清人贺裳评刘、柳诗谓:“五古自是刘诗胜场,……非徒言动 如生,言外感伤时事,使千载后人犹为之欲哭欲泣”,“柳五言 诗犹能强自排遣,七言则满纸涕泪。”(《载酒园诗话又编》)
2020/12/13
18
第十八页,共45页。
3、以议论入诗 在以文入诗的同时,韩愈还无视古典诗歌重形象、重比兴、重趣味的传统,屡屡在诗中大发议论,直接
表述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形成了以议论入诗的特点。
19
2020/12/13
19
第十九页,共45页。
三、韩孟诗风的影响 唐代诗歌,一变于陈子昂,再变于李白,三变于杜甫,四变于韩愈。在反对传统、锐意创新的路子上,韩愈做出
37
2020/12/13
37
第三十七页,共45页。
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柳诗的这些特点缘 于:
1、诗人独特的心性气质
38
2020/12/13
38
第三十八页,共45页。
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 ①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此构成极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
②极力描绘渲染物象的色彩和情态 ③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
28
2020/12/13
28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第四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唐代文学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46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唐代文学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 诗人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柳

二、刘禹锡诗歌创作
1、雄直劲健的豪歌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十四年后的828年)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二、刘禹锡诗歌创作
2、凝练悲怆的咏史:
《西塞山怀古》: “唐人怀古之绝唱”。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穿越时空,涵盖古今; 场景开阔,意脉含神; 悲怆沉重,思虑颖新; 思接千载,感慨遥深。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柳
第一节 韩孟诗派
一、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 1、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平 则鸣”说,既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又重视 诗歌的抒情功能;其次是“笔补造化”说,既要 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柳
第一节 韩孟诗派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 翔府法门寺塔中将释迦的一节指骨迎 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 敬香礼拜。韩愈写《论佛骨表》劝谏。 触怒了唐宪宗,经裴度等人说情,方 保一命,贬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826年刘禹锡和州刺史上任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 柳宗元等诗人
—诗到元和体变新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 韩孟诗派的形成 • 早在贞元八年42岁的孟郊赴长安应进士第 25岁的韩愈作《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 及《孟生诗》相赠,二人始有交往,为以 后诗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后,诗派成 员又有两次较大的机会:贞元十二年至十 六年间,韩愈先后入汴州董晋幕和徐州张 建封幕,孟郊、张籍、李翱前来游从;另 一次是元和元年到六年间,韩愈先任国子
世界和自我的表现。他与孟郊等人创作了 不少联句诗,一诗多至上百韵,逞奇炫怪 夸示才学。写下“昼蝇食案緐(fán),宵蚋 肌血渥”、“灵麻撮狗虱,村稚啼禽猩” 一类使人难以卒读的诗句。以世俗、丑陋 之事之景入诗,写落齿、鼾睡、恐怖、血 腥,形成以俗为美、以丑为美的特点。 • 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韩愈作了大胆探索 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穷形尽相
•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 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 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 “不平则鸣”说的另一要点在于特重诗歌 的抒情功能。韩愈是更重视文的,他说自 己“余事作诗人”,其诗只是“感激怨怼 奇怪之辞“以抒忧娱悲”。幸而韩愈没有 把诗文等量齐观,才使诗歌避免了成为道 学的工具,政治的附庸。韩愈的“不平则 鸣”,就是提倡审
• 十二楼,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门,何门 荐寒士!”“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楚屈入水 死,诗孟踏雪僵。直气苟有存,死亦何所 妨!”写事抒情真切感人,用词造语古拙 直率,颇具汉魏风貌。 • 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追 求构思的奇特超常。如“风叶乱辞木,雪 猿清叫山”、“镜浪洗手绿,剡花入人 心”、“声
• 达到的成就已得到同派诗人的认同和仿效 孟郊转而接受韩愈的影响。通过这两次聚 会,诗派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 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 • “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 • 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 平则鸣”说。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
—诗到元和体变新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 韩孟诗派的形成 • 早在贞元八年42岁的孟郊赴长安应进士第 25岁的韩愈作《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孟郊》 及《孟生诗》相赠,二人始有交往,为以 后诗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后,诗派成 员又有两次较大的机会:贞元十二年至十 六年间,韩愈先后入汴州董晋幕和徐州张 建封幕,孟郊、张籍、李翱前来游从;另 一次是元和元年到六年间,韩愈先任国子
世界和自我的表现。他与孟郊等人创作了 不少联句诗,一诗多至上百韵,逞奇炫怪 夸示才学。写下“昼蝇食案緐(fán),宵蚋 肌血渥”、“灵麻撮狗虱,村稚啼禽猩” 一类使人难以卒读的诗句。以世俗、丑陋 之事之景入诗,写落齿、鼾睡、恐怖、血 腥,形成以俗为美、以丑为美的特点。 • 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韩愈作了大胆探索 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穷形尽相
•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 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 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 “不平则鸣”说的另一要点在于特重诗歌 的抒情功能。韩愈是更重视文的,他说自 己“余事作诗人”,其诗只是“感激怨怼 奇怪之辞“以抒忧娱悲”。幸而韩愈没有 把诗文等量齐观,才使诗歌避免了成为道 学的工具,政治的附庸。韩愈的“不平则 鸣”,就是提倡审
• 十二楼,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门,何门 荐寒士!”“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楚屈入水 死,诗孟踏雪僵。直气苟有存,死亦何所 妨!”写事抒情真切感人,用词造语古拙 直率,颇具汉魏风貌。 • 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追 求构思的奇特超常。如“风叶乱辞木,雪 猿清叫山”、“镜浪洗手绿,剡花入人 心”、“声
• 达到的成就已得到同派诗人的认同和仿效 孟郊转而接受韩愈的影响。通过这两次聚 会,诗派成员酬唱切磋,相互奖掖,形成 审美意识的共同趋向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 • “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 • 韩孟诗派有明确的理论主张,首先是“不 平则鸣”说。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
18 隋唐五代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

与韩愈相同, 韩孟诗派其他成员也大都具有崇尚 雄奇怪异的审美取向,虽然这些诗人因自身经历所限, 视野不够宏阔, 取材偏于狭窄, 大都在苦吟上下工夫, 以致雄奇不足而怪异有馀 , 诗境也多流于幽僻蹇涩 , 但他们却以自己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实践有力地回应了 韩愈的主张, 强化了以怪奇为主的风格特点。
三、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一、李贺的苦闷情怀
他成名甚早 , 少年时代即“以长短之制名动京 华” (王定保《唐摭言》)。然而, 诗歌的成就并没 能改变李贺不幸的命运。作为宗室后裔 , 他自视甚 高, 在诗中一再以“皇孙” “宗孙”“唐诸王孙” 称呼自己, 希望致身通显, 获得较高的地位和享受; 但因其家族早已败落 , 家境颇为贫寒, 他的这种希 望只能成为一种幻想 , 并由此生出沉重的失落感和不仅以散文的章法结构诗篇, 而且还在诗 中大量使用长短错落的散文句法 , 尽力消融诗与文 的界限。 在以文入诗的同时 , 韩愈还无视古典诗歌重形 象、重比兴、重趣味的传统, 屡屡在诗中大发议论, 直接表述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形成了以议论入诗 的特点。
二、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孟郊的诗风也有明显 的 怪奇倾 向。但 因他才 力 不及韩愈雄大 , 而沦落不 遇 的生活 经历也 在一定 程 度上限制了他的视野 , 遂 使 得他的 怪奇诗 风向幽 僻 冷涩一路发展 , 从而表现 出 不同于 韩诗的 别一种 风 貌。在孟郊的作品中 , 有 一 些关注 社会、 反映下 层 民 众生活 的诗作 。孟郊 作 诗以苦吟著称 , 注重造语 炼字 , 追求构思的奇特超 常。
一、李贺的苦闷情怀
他自幼体质羸弱 , 长得“细瘦” , 而且是“通 眉” “巨鼻” “长指爪” , 可他却每每以“壮士” 自称 , 写出一些意气昂扬的诗作。他有理想 , 有抱 负 , 但这理想抱负很快便被无情的现实粉碎 , 使他 的精神始终处于极度抑郁、苦闷之中。他早熟、敏 感 , 但这早熟敏感却令他比常人加倍地品尝到了人 生的苦涩。在现实的重压下 , 他呈现出种种早衰的 症状和心态。
三、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一、李贺的苦闷情怀
他成名甚早 , 少年时代即“以长短之制名动京 华” (王定保《唐摭言》)。然而, 诗歌的成就并没 能改变李贺不幸的命运。作为宗室后裔 , 他自视甚 高, 在诗中一再以“皇孙” “宗孙”“唐诸王孙” 称呼自己, 希望致身通显, 获得较高的地位和享受; 但因其家族早已败落 , 家境颇为贫寒, 他的这种希 望只能成为一种幻想 , 并由此生出沉重的失落感和不仅以散文的章法结构诗篇, 而且还在诗 中大量使用长短错落的散文句法 , 尽力消融诗与文 的界限。 在以文入诗的同时 , 韩愈还无视古典诗歌重形 象、重比兴、重趣味的传统, 屡屡在诗中大发议论, 直接表述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形成了以议论入诗 的特点。
二、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孟郊的诗风也有明显 的 怪奇倾 向。但 因他才 力 不及韩愈雄大 , 而沦落不 遇 的生活 经历也 在一定 程 度上限制了他的视野 , 遂 使 得他的 怪奇诗 风向幽 僻 冷涩一路发展 , 从而表现 出 不同于 韩诗的 别一种 风 貌。在孟郊的作品中 , 有 一 些关注 社会、 反映下 层 民 众生活 的诗作 。孟郊 作 诗以苦吟著称 , 注重造语 炼字 , 追求构思的奇特超 常。
一、李贺的苦闷情怀
他自幼体质羸弱 , 长得“细瘦” , 而且是“通 眉” “巨鼻” “长指爪” , 可他却每每以“壮士” 自称 , 写出一些意气昂扬的诗作。他有理想 , 有抱 负 , 但这理想抱负很快便被无情的现实粉碎 , 使他 的精神始终处于极度抑郁、苦闷之中。他早熟、敏 感 , 但这早熟敏感却令他比常人加倍地品尝到了人 生的苦涩。在现实的重压下 , 他呈现出种种早衰的 症状和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孟郊还有抒发人间真情的诗。
“慈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古离别》(抒发夫妻情感)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孟郊的诗作,在艺术上刻意追求古拙奇险,征服人心的是 一种苦吟的美、奇险的美。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调张藉》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2、一下子变得高昂、雄壮(以形写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3、悠扬、飘远(以形象、形态写声)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4、合音、高音的变化 5、声调高低的变化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二、侧面描写,写自我感受。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特点小结: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善于描绘惊心动魄的奇异景象。即使是平凡的生 活事件,他也运用奇崛的笔墨捕捉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瞬 刻情景,描绘出具有震撼力的画面,如《雉带箭》: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
三、特点: 1、按纪游文的特点,以游为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2、诗体散文化,结构为游记.
3、全诗色调统一。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一、正面描绘音乐形象,写出音乐的 起伏变化。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音乐形象动态的变化: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1、轻柔、缠绵的音乐(以声写声)
1、为我们描绘了动态变化,起伏不断
的音乐形象。
2、以新颖、贴切的比喻,把无形的抽象
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化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
三、孟郊诗
孟郊,字东野,有《孟东野集》,直到四十六岁才中进 士,大器晚成。存诗四百多首,现存诗绝大部分是乐府和古 诗。他写诗与贾岛皆以苦吟著名,他的诗用意深刻,造语奇 警,然而古拙中见凝炼,奇险中见平易。
他参加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具有处理军国大
事的卓越才能,此役胜利后因功迁为刑部侍郎, 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有迎佛 骨之举,韩愈上表力谏,极大地触怒了
宪宗,虽幸免于死罪,却被贬为潮州刺
史,后改授袁州剌史。次年正月,宦官
杀宪宗,穆宗(李恒)继位,召拜韩愈 为国子监祭酒,长庆元年(821)转为兵 部侍郎。次年,他前往镇州宣慰叛军, 说服众将士归服中央。长庆四年(824) 病逝,官终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柳宗元诗歌
第一节 韩孟诗派
一、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 较大的诗派。这个诗派的代表是韩愈、孟郊,此外 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
诗歌主张和特征: 1、不平则鸣; 2、“笔补造化”;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韩孟诗与元白诗比较
韩孟和白居易都不满意大历以来华贵平庸的诗风,而从不 同方面有所突破。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反映人民疾苦、暴露政 治弊端,浅显平易;韩孟等人主要是通过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 示社会的不合理,深险怪僻。韩孟诗歌的成就显然不如白居易, 但也不失为优秀的诗人。
1、孟郊的诗许多是描述他个人的贫病饥寒,如《答友人赠炭》、 《秋夕贫居述怀》《秋怀十五首》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借车》:“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2、孟郊还有一些直接描写人民疾苦,揭示社会矛盾的诗,如《寒 地百姓吟》:“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 劳。……” 又如《路人》:“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成路人。” 对社会的黑暗有所揭露。
贞元十七年(801)到京城听从调选,次年 春授四门博士。贞元十九年(803),他被任 命为监察御史,因上疏要求为关中农民减免赋
税,被贬到连州阳山(在今广东)做县令。顺 宗(李诵)即位(805),他改任江陵法曹参 军。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他自江 陵召拜为国子监博士,才又回到长安,至元和
九年转考功郎中,任史馆修撰。元和十二年,
二 韩愈诗
1 韩愈生平: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 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出身于 一个小官僚家庭,三岁时父亲去世,由长兄韩 会抚养,十岁时长兄韩会又去世,嫂子郑氏单 独负起了教养他的责任。唐德宗(李适)贞元 二年(786),韩愈离家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一直到贞元八年(792),他一共考了四次才 得以登第。而后,他又去参加吏部举行的博学 宏辞科的考试,但三次都遭到失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第一层:至寺时的景色(黄昏)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第二层:晚上寺中活动:看画、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1
晚餐、夜宿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第三层:次日离寺时所见之景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第四层:游寺后的感想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 生集》。
2、韩愈诗的艺术追求
韩愈在艺术上有独创之处。他的风格多样,但主要特点是: (1)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 (2)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3)以文为诗的结构笔法。
韩愈的追求,重在“奇 。从意境、结构 到语言技巧,都力避陈俗。以超群绝伦的 想象力和雄伟豪壮精神气魄创造诗境, 奇突精警, 光怪陆离。在《调张藉》中, 他用一系列超现实的不可捉摸的形象表达 了自己的艺术追求: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相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作品分析:《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一、命题:取首句“山石”二字为标题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二、结构:(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