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试一试》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两件宝》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两件宝》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两件宝》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两件宝》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从小要多动脑和手,学习创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切、双”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字认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课件:小猴造喷水池(课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教师随画面叙述。
)师:仙鹤和小猴是好朋友。
有一次仙鹤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聪明,请你动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
”小猴说:“好吧。
”小猴子就开动脑筋为它画了一个喷水池。
第二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听说你很能干,请你动动手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
”小猴说:“没问题。
”于是小猴子动手为它挖了一个大坑。
第三次,仙鹤又找到小猴子说:“猴哥哥,请你又动手又动脑,为我修一个喷水池吧。
”这一回,小猴子手脑并用,结果呢,它终于修了一个又美观又实用的喷水池。
瞧!它们多高兴啊!小朋友们,为什么第三次小猴把喷水池修好了呢?生答。
师:因为它又用脑又用手,才把喷水池修好。
手和脑就是我们的两件宝。
(二)板书:两件宝。
师生一起写“宝”。
师:“宝”怎么写来着?我忘记了,谁能帮帮我?生答。
师:伸出小手,咱们一起写一写。
(可以按笔顺说笔画,也可以按部分说: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掌握。
)师:我想到了一个谜语:家里有块玉。
谜底就是“宝”,这回我一定记住“宝”了。
谢谢你们。
二、初读课文(一)师范读课文。
师:有位老爷爷说得好:(师读课文,随着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
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书上的一篇课文,你们愿意比比谁读得好吗?要想读得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
在读书时,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打算怎么办呢?生答。
2018-2019学年最新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谁敢试一试》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谁敢试一试教材简析本课是“相信自己”主题单元的第1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新班主任耿老师在开学的第1课上,通过让学生拧瓶盖儿的事,教育学生懂得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意境深远,生动流畅。
设计理念本文通过生动准确的表情、动作、心理描写,烘托了紧张的气氛,制造了悬念,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教学中去粗取精,读悟结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方法,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文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感染。
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培养挑战困难的勇气。
2.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表情、动作、心理描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语重心长”“遒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表情、动作、心理描写对表达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2.理解耿老师说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奔主题,整体把握,激发兴趣1.你们喜欢名言警句吗?谁能背给大家听?预设: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名言警句。
2.老师也喜欢,还给大家带来一句,请同学们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3.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谁敢试一试》(板书课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这句话,还能给我们以心灵上的启迪。
请大家翻开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
注意:读准带拼音的生字,读通句子,读完的同学马上坐好。
4.课文读完一遍了吗?谁敢试一试,站起来读课文,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学生读课文,师纠正错误,指导朗读。
注意“转”的两个不同读音和“遒劲”等词语的读音。
5.课文会读了,让我们交流一下,“谁敢试一试?”,是谁提出来的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能用简洁的话说说吗?预设:生1:是耿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生2:课文主要写了耿老师……(这部分教学直奔中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汉语拼音1、ɑ、o 、 e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挂图、拼音卡片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ɑ、o、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2、认识四线三格,会在四线三格里书写“ɑ、o、e ”。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汉语拼音的第一课:《ɑ、o、e》,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齐读两遍)。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1、会写“ɑ、o、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2、认识四线三格,会在四线三格里书写“ɑ、o、 e”。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现在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目标,比谁能把ɑ、o、e这三个字母的字音读得最准确。
二、初读字母,要求读音准确。
老师知道许多同学在幼儿园大班都学过汉语拼音,而且读得很好,谁想读给大家听。
1、指名读(优等生)。
2、领读。
3、同桌互读。
(现在请同桌两个互相练习读一读。
)4、指名读。
(后进生)。
注:如果有错要其他同学纠错,尤其注“O”的读音:口微开,唇略圆,口型不变。
三、再读字母,要求熟悉记住。
同学们真棒,学得很快,现在老师再给大家3分钟时间,练习读一读,三分钟后们来比赛,看谁读得最快、最好。
1、自由读。
2、指名读。
(尽量多的让学生读,可打乱顺序检测。
)3、齐读。
四、看图编顺口溜。
同学们都能正确读字母了,那谁能给这些字母编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它们1、看图,同桌讨论。
2、指名回答。
3、共同讨论确定好的顺口溜,共同学习。
顺口溜:张大嘴巴ɑɑɑ公鸡打鸣o o o 一只白鹅e e e五、书写指导。
小朋友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写得最漂亮。
1、认识四线三格。
2、学生观察“ɑ、o、e”在四线三格中的占格位置。
3、师范写并说出书写步骤:ɑ占中格,先写左半圆,在写竖右弯,两笔写成;o占中格,从左上起笔,一笔写成;e占中格,从里面起笔,一笔写成。
4、师生共书空。
5、生练习写,师指导。
六、小结。
今天我们共认识了三个字母朋友,谁能告诉老师它们都是谁七、作业。
在作业本上练写“ɑ、o、e”三个字母。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课题:18 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 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如云和草原高原辽阔。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宿、寺”等7个生字,会写“危、敢、惊”等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板书:夜宿山寺)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注意“宿、寺”都是平舌音。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
(课件出示2:夜宿山寺插图) 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板书: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3)要求: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3.识记生字【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现课题表达的内容,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
(最新)24年秋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表格式】

语文园地二1.了解拼音本封面的各项信息,认识“本、学、校、班、级、姓、名、王”8个生字,会写“九、王”2个字。
2.能正确拼读4组声调不同的音节,读准声调。
通过比较,区分2组形近字母,区分易混淆的音节词。
3.能认读学过的生字,知道拼音能帮助识字。
4.朗读、背诵古诗《画》,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5.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了解故事内容。
正确区分形近字母,读准音节词。
了解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合作交流图片识字字歌识字多种方法朗读书写指导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字母卡片。
3课时1.了解拼音本封面的信息,认识“本、学、校、班、级、姓、名、王”8个生字,会写“九、王”两个字。
2.能正确拼读4组音节,读准声调。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认识生字师:最近我们上学,书包里都有一样学习用品,就是拼音本。
(教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8页作业本图片,生齐读“拼音本”。
)有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拼音本丢在了公交车站,我们一定要尽快找到小朋友,把拼音本还给他。
师:这里有几个词语,和小朋友的身份信息有关,你认识吗?(教师课件出示“学校、班级、姓名”。
教师范读。
指名读。
生开火车读。
)师: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生:我是红星小学一(八)班的李明。
师:请小朋友们看课本第28页拼音本的图片,小组交流:你在这本拼音本上获得了哪些信息?生:拼音本是第九小学一年级(4)班的王川的。
师:是啊,我们可以从一本拼音本上看到它的小主人的学校、班级和姓名。
师:(出示课件)由于路程较远,老师决定用邮寄的方式把拼音本寄还给王川。
快递单上有两个字不小心漏填了,你能将它写出来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板块二用拼音——读准声调师:小朋友在书上描红,并写一个字。
(生描红)板块二用拼音——读准声调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声母b、p、m、f、d、t、n、l,学习了韵母ɑ、o、e、i、u、ü(出示字母卡片,学生读),声母和韵母相连,你们会拼吗?师:老师随机出示两张卡片,请你们拼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学设计

课题:18 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 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如云和草原高原辽阔。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
【教学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宿、寺”等7个生字,会写“危、敢、惊”等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板书:夜宿山寺)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注意“宿、寺”都是平舌音。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
(课件出示2:夜宿山寺插图)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板书: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
(课件出示3)要求: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1.指名读古诗,检查读的效果。
(教师点评)2.领读、齐读。
3.识记生字①形近字辨析:“辰一晨”②形声字结构识记:“恐、惊”,都是形声字,“心、忄”表意,“巩、京”表音。
《谁敢试一试》教学设计

《谁敢试一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敢于迎接一切外来挑战,并且敢于向他人和自己挑战。
能力目标: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耿老师说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叙事文章很感兴趣。
课文所写的故事与学生自己学习生活情境相近,也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所以课文的主题“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孩子不难体会。
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课文中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需要老师的引导才能理解。
教学内容分析:《谁敢试一试》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新来的班主任耿老师通过让学生拧开水杯盖儿的事,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自信心,面对挑战有勇气。
课文中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细致,结尾运用了以人物的语言来点明中心的写法。
拓展阅读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
环节与活动:(第1课时)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这句警句吗?老师也喜欢,那么我就把它送给你们,作为你们的好朋友。
课件出示: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谁敢试一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能给我们以心灵上的启迪。
(板书课题)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懂、读顺,同桌相互纠正错误的读音。
2、指名分段朗读,理清文章的脉络。
3、汇报收获,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读词语既是对学生识字的检查,又是对是学生读文情况的检查。
然后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直击课文主题。
)三、研读课文,体会主题。
1、引导学生朗读体会1、2段描写耿老师的内容体会杯盖之难“拧”。
《老师,您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师,您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哪一句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按顺序从前往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在昨天---架起金桥)指导理解: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B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C指导朗读这两句。
(2)(映示文字灯片)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A这里:“哪个人”是指哪些人?(所有人、每个人)“哪一项”是指多少项?(所有的.每一项)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B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
如)C指导朗读这两句。
4.引读: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
(每当看到---老师您好!)(1)指导理解: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涌起——这种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强烈)(2)指导朗读这一句。
(3)指导朗读第一句。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自由读.指名读,要有感情的读,找出一些优美的句子。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用真理---心灵闪耀)A释词: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B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灵。
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2)(映示文字灯片)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敢试一试》的教学设计
《谁敢试一试》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新来的班主任耿老师通过让学生拧开水杯盖的一件事,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自信心,面对挑战要有勇气。
〔写作特点〕
1、通过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使事件的情节有了悬念。
这个故事从内容上看,情节其实很简单。
作者利用对全班同学神态表情的细致、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进入了紧张的氛围中,事件的发展也充满了悬念。
2、结尾运用了以人物的语言来点明中心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价值:
1、能力点:学习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2、理解点:理解耿老师话语的含义。
3、训练点:口语交际。
三、教学目标:
本课是第二单元中两篇主题课文之一,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以自信为中心点。
力求使学生在课文学习和阅读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孩子们从小树立自信心和勇于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和中年段的学段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4、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要有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
针对于本课中对人物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形象描写,对烘托文章主旨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理解耿老师话语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阅读法、对话法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入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1、如果让你为课题加标点你会用什么符号?
2、结合课题进行扩句练习
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他们要挑战的究竟是什么?
(二)、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通顺、流利,解决生字词。
2、再读课文,读后解决同学们要挑战的是什么事?
学生回答
(三)、重点突破
1、师:老师在宣布考题时,语句连续顿了三次,说明什么?谁能试着读出耿老师的用意?
生读第二自然段
面对老师的考验同学们都有哪些表现?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最终接受挑战的是个超级大力士吗?
2、读演结合,体会文中的形象的动作描写。
品读第11自然段,小个子女生拧杯盖儿的过程。
咬咬嘴唇、猛吸一口气、贴在怀中、使劲拧
3、引导学生朗读拧杯盖儿前学生,尤其是几个大力士的表现和小个子女生拧杯盖的过程,体味之后学生们的内心活动会是怎样?
4、揭示主题
面对这样一个轻松的考验,为什么只有小个子女生成功了?
结合文本:女生看男生,男生看大力士,大力士心想:
耿老师都拧不开,我们能行吗?
出示耿老师的话语: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
师:拥有拧开杯盖实力的人很多,但是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勇
于面对失败的人却并不多,所以面对成功勇气往往比实力更重要!
(四)、口语交际
在生活和学习中你都接受过那些挑战,你是怎样看待成功或是失败的?
此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