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和测量

合集下载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因素: (⼀)动脉⾎压的形成 1.⼼⾎管系统内有⾎液充盈:循环系统中⾎液充盈的程度可⽤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约为0.93kPa(7mmHg),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2.⼼脏射⾎:是形成动脉⾎压的⼀个主要因素。

⼼室肌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部分⽤于推动⾎液流动,是⾎液的动能;另⼀部分形成对⾎管壁的侧压,并使⾎管壁扩张(压强能)。

3.外周阻⼒:指⼩动脉和微动脉对⾎流的阻⼒,是形成动脉⾎压的另⼀个主要因素。

4.主动脉和⼤动脉弹性储器作⽤:在⼼舒张期,⼤动脉发⽣弹性回缩,⼜将⼀部分势能转变为推动⾎液的动能,使⾎液在⾎管中继续向前流动。

(⼆)动脉⾎压的正常值 动脉⾎压是动脉内的⾎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

动脉⾎压在收缩期达到值称为收缩压,正常值13.3~16.0kPa(100~120mmHg)。

在⼼舒末期动脉⾎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正常值8.0~10.6kPa(60~80mmHg)。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正常值4.0~5.3kPa(30~40mmHg)。

⼀个⼼动周期中每⼀瞬间动脉⾎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加三分之⼀脉压,正常值13.3kPa(100mmHg)。

(三)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升⾼,舒张压也升⾼,但是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

每搏输出量对于收缩压的影响要强于对舒张压的影响。

2.⼼率:⼼率加快时,舒张期缩短,在短时间内通过⼩动脉流出的⾎液也减少,因⽽⼼室舒张期末在主动脉内存留下的⾎液量就较多,以致舒张压升⾼,脉压减⼩。

3.外周阻⼒:外周阻⼒加⼤,动脉⾎压升⾼,但主要使舒张压升⾼明显,收缩压的增加较⼩,脉压减⼩。

外周阻⼒对舒张压的影响要⼤于对收缩压的影响。

4.⼤动脉管壁的弹性:在⽼年⼈⾎管硬化时,⼤动脉弹性减退,因⽽使收缩压升⾼,舒张压降低,脉压增⼤。

但由于⽼年⼈⼩动脉常同时硬化,以致外周阻⼒增⼤,使舒张压也常常升⾼。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人体间接测压法的原理和方法。

2.观察在正常情况下,某些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基本原理】测定人体动脉血压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测压法,是使用血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动脉血压的。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但如给血管以压力而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可发生声音(血管音)。

用压脉带(图4-20)在上臂给肱动脉加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的收缩压时,动脉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用听诊器在肱动脉处听不到任何声音。

如外加压力低于动脉内的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则心脏收缩时,动脉内有血流通过,舒张时则无,血液断续地通过血管,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

当外加压力等于或小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的血流连续通过,所发出的音调突然降低或声音消失,故恰好可以完全阻断血流所必须的最小管外压力(即发生第一次声音时)相当于收缩压。

在心舒张时有少许血流通过的最大管外压力(即音调突然降低时)相当于舒张压。

由前一实验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或哺乳动物的血压是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而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血压的稳定是动态的,是在不断地变化和调节中得到的,不是静止不变的。

人体的体位、运动、呼吸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血压均有一定影响。

【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冰水。

【方法与步骤】1.受试者脱左臂衣袖,静坐5min。

2.松开打气球上的螺丝,将压脉带内的空气完全放出,再将螺丝扭紧。

3.将压脉带裹于左上臂,其下缘应在肘关节上约3cm 处,松紧应适宜。

受试者手掌向上平放于台上,压脉带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图4-20)。

4.在肘窝部找到动脉搏动处,左手持听诊器的胸具置于其上。

注意:不可用力下压。

5.听取血管音变化右手持打气球,向压脉带打气加压,此时注意倾听声音变化,在声音消失后再加压30mmHg,然后扭开打气球之螺丝,缓慢放气(切勿过快),此时可听到血管音的一系列变化,声音从无到有,由低而高,而后突然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引言:动脉血压是指在心脏收缩时,由于心脏排出的血液对动脉壁产生的压力。

它是我们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以增进对人体血压调节机制的理解。

实验设计: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了三个可能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进行研究:运动、饮食和情绪。

每个因素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过程:1. 运动:首先,我们要确定适当的运动强度。

实验对象在静息状态下测量基础血压,并记录下来。

然后,他们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或快走。

之后,我们再次测量他们的血压并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观察到运动对血压的即时影响。

2. 饮食:我们选择了高盐饮食和低盐饮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对象在两种饮食条件下分别进食,并在每次进食后测量血压。

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和血管收缩,从而增加血压。

通过对比两种饮食条件下的血压变化,我们可以了解饮食对血压的长期影响。

3. 情绪:情绪对血压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邀请实验对象观看一些情绪激动的视频片段,如恐怖片或喜剧片,并记录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的血压变化。

通过观察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血压反应,我们可以了解情绪对血压的即时影响。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运动会导致血压的短期升高,这是因为运动时心脏收缩力度增加,血液流速加快,从而增加了对动脉壁的压力。

2. 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是因为体内水分潴留和血管收缩会增加血压。

3.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的短期升高,这是因为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运动、饮食和情绪都会对动脉血压产生影响,但其作用机制不同。

2. 运动会导致短期的血压升高,但长期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

3. 高盐饮食会导致长期的血压升高,建议减少盐的摄入。

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剖解(1)
剖解(2)
剖解(3)
神经分离(1)
颈总动脉伴行的神经中最细的为减压神经,最粗的为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居中
神经分离(2)
血管固定
插管装置
插管
插管装置连接
试验开始
注意事项
1、麻醉时,从耳缘静脉注射远端开始选择进针,注射期间 注意观察动物肌张力、呼吸频率和角膜反射的变化,防止麻 醉过深。千万不可过量。以动物麻醉后的表现为主要用量 依据(动物麻醉后表现为呼吸缓慢,肌张力下降,角膜反 射消失)。 2、血压换能器排空,用注射器通过三通阀向血压传感器内 注入灌以200 U/mL的肝素钠溶液,聚乙烯管向上以排除内 部气体。
生了什么变化? 10.自耳缘静脉注射0.01%肾上腺素0.5 mL(肾上腺素注入后,
应再补充数毫升生理盐水,以使药物全部进入血液循环)。 11.注入0.2 mL 0.01%乙酰胆碱。仔细观察,血压出现变化即
停止注射。
动脉阻塞对血压的影响
刺激减压神经
切断并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
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连接仪器装置 2.家兔麻醉,剪毛,剖解 3.气管插管安装、分离神经(减压、迷走及交感) 4.插取动脉血管 5.记录血压变化曲线 6.以动脉夹夹住未插管一侧动脉,观察血压变化;
实验内容及步骤(续)
7.将左侧减压神经结扎、剪断,以中等强度电流连续刺激其中 枢端,观察对血压的影响;
8.结扎、剪断右迷走神经,刺激其中枢端。血压变化如何? 9.将左侧迷走神经也剪断,观察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后,血压发
思考题
1.正常血压的波动情况如何?何以会有各种波动?每心 搏一次是否血压应波动一次?能否从所描曲线上看出来?全身血压有何影响? 为什么? 3.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与外周端对血压的影响有何不同? 为什么?

实验六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六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正常范围
正常成年人血压范围为收 缩压90-140mmHg,舒 张压60-90mmHg。
影响因素
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心脏 输出量、外周阻力、血管 弹性等。
血压测量的方法
直接测量法
通过导管插入动脉直接测 量血压,通常在手术或特 殊检查时使用。
间接测量法
通过袖带加压法或听诊法 测量血压,常用在临床和 家庭自测。
图表绘制
根据整理后的数据,绘制出受试者血 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以便更直观 地观察血压变化趋势。
结果分析与讨论
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 受试者之间的血压差异,以及同一受 试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变化。
讨论
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人体动脉血压的 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习惯 等,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血压水 平。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 致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升高。
长期暴露于噪音和空气 污染中也可能影响血压。
行为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吸烟
吸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饮酒
过度饮酒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运动
定期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
睡眠质量
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可能导致血压 升高。
06 结论与建议
实验结论总结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年 龄段的人体动脉血压存在差异,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水平逐 渐升高。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肥胖者 、老年人等,应采用相应的方
法进行血压测量。
03 实验操作
实验设备介绍
血压计
用于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仪器, 包括气囊、听诊器和压力表等部
件。
听诊器
用于听取血管中的血流声音,从而 判断血压的高低。
记录器

人体血压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血压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血压的基本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 掌握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3. 观察和分析不同生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4. 学习如何使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学会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人体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代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管内的压力。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一般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血压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动脉导管直接测量动脉血压,常用于临床。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袖带加压阻断动脉血流,根据袖带压力变化和听诊器听到的声音变化来推算血压,常用血压计进行测量。

三、实验器材1. 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2. 听诊器3. 测量袖带4. 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受试者准备:受试者需保持安静,休息5-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2. 血压计准备:将血压计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水银柱至0点。

3. 袖带准备:将袖带缠绕于受试者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适度。

4. 测量血压:a. 受试者取坐位,将手臂自然下垂,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面。

b. 听诊器膜片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c. 打开气门,迅速充气至袖带压力高于收缩压约30mmHg。

d. 关闭气门,缓慢放气,观察水银柱下降速度,并注意听诊器中的声音变化。

e. 当听诊器中第一次出现清晰的脉搏声音时,水银柱所指的数值即为收缩压。

f. 继续放气,当听诊器中声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的数值即为舒张压。

5. 重复测量:重复上述步骤,至少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收缩压与舒张压: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0-140mmHg和80-90mmHg。

本实验中,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0mmHg和85mmHg,处于正常范围内。

2. 不同生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a. 运动:运动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这是由于运动时心脏搏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加所致。

物理实验报告血压

物理实验报告血压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血压的概念和测量原理。

2. 掌握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血压的测量过程,并分析影响血压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高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低压力。

血压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通过导管直接测量心脏和大血管内的压力,间接测量法是通过血压计测量上臂动脉的压力。

本次实验采用间接测量法,利用血压计测量受试者的血压。

三、实验仪器1. 血压计2. 计时器3. 受试者四、实验步骤1. 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保持安静,放松身体。

2. 将血压计的袖带套在受试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与受试者的肘窝平齐。

3. 调整袖带的松紧度,使袖带紧贴皮肤,但不应过紧。

4. 将血压计的听诊器放在袖带下方的肱动脉处。

5. 打开血压计,充气至较高的压力,使袖带内的压力超过受试者的收缩压。

6. 缓慢放气,当听到第一声“砰”的声音时,记录此时的压力值,为收缩压。

7. 继续放气,当声音突然消失时,记录此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8. 重复实验三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受试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男/女收缩压(mmHg):XXX舒张压(mmHg):XXX六、实验分析1. 本次实验中,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XXX和XXX,说明受试者的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

2.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保持安静,放松身体,对血压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

3. 袖带的松紧度对血压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应确保袖带紧贴皮肤,但不应过紧。

4. 放气速度对血压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应缓慢放气。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血压测量实验,我们掌握了血压计的使用方法,了解了血压的测量过程,并分析了影响血压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的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

八、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确保受试者保持安静,放松身体。

2. 袖带的松紧度应适中,不宜过紧或过松。

生理学血压实验报告

生理学血压实验报告

生理学血压实验报告生理学血压实验报告引言:血压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它反映了心脏泵血能力和血管阻力的平衡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血压值,了解人体血压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一些影响血压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掌握血压的变化规律,并了解影响血压的因素。

3. 分析血压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材料:- 血压计- 手表或计时器- 测量记录表格- 实验者2. 实验步骤:1) 实验者坐下,保持放松状态。

2) 将血压计固定在实验者的上臂上,确保袖带与心脏水平。

3) 充气:用手泵将袖带充气至适当压力。

4) 放气:缓慢地放气,同时观察血压计的指针或数码显示屏。

5) 记录: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并记录测量时间。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压的变化规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通常,血压的高峰出现在白天活动期间,而在夜间休息时则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人体活动水平的变化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所致。

2. 影响血压的因素:a)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往往会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减弱,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b) 性别:一般来说,男性的血压较女性稍高。

这可能与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体脂肪分布的差异有关。

c) 饮食习惯:高盐饮食和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d)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节血压。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往往血压较高。

e) 心理状态:情绪波动、紧张和压力等都会引起血压的短期升高。

3. 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因此,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血压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探讨了影响血压的因素,并分析了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血压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 侧压力(侧压强)。 测血压时,用高于大气压的数值来 衡量血压的高低。单位:kPa 或 mmHg。 从动脉到静脉,血压逐渐降低。
形成血压的因素
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血液停止流动时, 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该数值的高低取决于 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1. 被检查者半小时内禁烟、禁 咖啡、排空膀胱,安静环境下 在有靠背的椅子安静休息至少 5min,取坐位或仰卧位测血压。 2. 被检查者上肢裸露伸直并轻 度外展,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 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 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气袖松紧度为可塞入两指, 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检查者触及肘窝内侧之肱动脉 搏动后,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 动上准备听诊。 3. 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 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 升高30mmHg后,缓慢放气,双 眼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 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
mmHg 120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脉压 pulse pressure
100
80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脉压
3.1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


一个前提: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 盈。 二个必要因素: 1)、心脏收缩射血:提供血液流动的势 能和动能。 2)、外周阻力:主要指小、微动脉对血 流的阻力。与动脉血压成正比

一个 前提
影响
血管顺 应性
主、大动脉弹 性贮器作用
(1)心脏每搏输出量 搏 出 量 收缩期 射入主 A血量
管壁 承受 张力
收 缩 压 血流 速度
脉 压
舒张 压略
舒张期存 留血量略
(2)心率
心 率
舒 张 期
收 缩 期
舒张 期血 外流
收缩 期血 外流
舒张 期存 留血
收缩 期存 留血
舒 张 压 收 缩 压
心脏射血
动能---推动血液流动 压强能---血管壁的侧压并使血管壁扩张
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的形成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影响动脉血的因素1.动脉血压的形成
动脉血压 :动脉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强。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青年人)
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时动脉压达到的 最高值。正常值 (100~120mmHg)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时动脉压降到的 最低值。正常值 (60~80mmHg) 脉 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正常 值 (30~40mmHg) 平均A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 血压的平均值。

3.2影响因素:血管顺应性

指血管内压力每改变1mmHg时血管 容积的变化值。C=△V/△P
影响动脉血压, C与△P成反比关系, 即顺应性愈高,则增加一定血量引起 的血压增值就愈小。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循环系统内 的血液充盈 每搏输出量 形成 心输 心脏射血 两个 动 出量 心率 脉 因素 外周阻力 血
操作规程
根据Korotkoff5期法,首先听到的响亮拍击声 (第1期弹响音)代表收缩压,随后拍击声有所减弱 和带有柔和吹风样杂音成为第2期(杂音) ,在第3 期(拍击音)当压力进一步降低而动脉血流量增加 后,拍击声增强和杂音消失,然后音调突然变得沉 闷为第4期(捂音),最终声音消失即达第5期(消 失音) 。第5期的血压值即舒张压。 对于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Korotkoff音不消失者,可以第4 期作为舒张压读数,或舒张压也可以同时记录两个 数值,如血压160/80~50mmHg。
血压至少应测量两次,间隔1~2min;如 收缩压或舒张压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 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 结果。
9、休克的复苏治疗 —其他
吗啡类拮抗剂如纳络酮:改善组织灌流和防止细胞功 能失常 氧自由基清除剂(如SOD):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 自由基对组织的破坏作用 调节体内前列腺素(如PGI2):改善微循环 ATP-MgCl2:增加细胞内能量,恢复细胞膜钠-钾泵作 用及防治细胞肿胀和恢复细胞功能
脉 压
(3)外周阻力 外周 阻力 舒张期 血外流 舒张期 存留血 舒张 压 收缩 压略
脉 压
收缩期射血 动脉血压
收缩期 血外流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 --缓冲作用(贮存势能)
血 管 弹 性
收缩期 管壁可 扩张性
舒张期 管壁回 缩力
血液对 管壁张 力
血流快、 存留少
收缩 压 舒张 压
脉 压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 体循环平 均充盈压 血压
血管容量
血压的测量
1905年,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发现,用 臂带绑扎上臂并加压,将肱动脉血管压瘪, 然后再减压,随着外压力的降低,从臂带内 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重新冲开血管后发 出与脉搏同步的摩擦、冲击音。由于这一发 现的重要性,这种摩擦、冲击音就被命名为 柯氏音。
Korotkoff听诊法
Korotkoff听诊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