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危重病人肿瘤标志物观察要点

危重病人肿瘤标志物观察要点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的体液、组织、细胞中存在的一些特异性指标物质,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观察和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的肿瘤发展情况和临床疗效。
对于危重病人来说,观察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就危重病人肿瘤标志物观察的要点进行论述。
一、选择适当的肿瘤标志物对于危重病人的观察,需要选择适当的肿瘤标志物。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等。
选择标志物时要考虑患者病情、肿瘤类型以及既往病史等因素,以确定最适合的观察指标。
二、监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危重病人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以在入院时进行基线测定,并随着治疗的进行进行定期监测。
一般来说,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增加可能意味着病情的恶化或肿瘤复发,而水平的下降则可能预示着治疗的有效性。
因此,及时监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对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单独观察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是不足够的,需要将其与患者的临床信息相结合进行分析。
临床信息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
通过结合这些信息,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以及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四、注意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危重病人的肿瘤标志物观察需要关注其动态变化。
即使在标志物水平未达到异常范围之前,如果其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也应引起医生的关注。
这种动态变化可能是肿瘤生长或治疗失败的指示。
五、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危重病人的肿瘤标志物观察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复查频率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但通常是每个治疗周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复查。
复查的目的是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以便调整治疗计划。
六、注意观察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在观察肿瘤标志物时,需要注意其特异性。
有些肿瘤标志物在非肿瘤性疾病中也可能升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肝功能、肾功能等,来确定是否与肿瘤相关。
总之,危重病人肿瘤标志物的观察对于病情判断和治疗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对 于 肿 瘤 标 志 物 初 次 检 测 结 果 阳性 而 未 见 任 何 异 常 的 体 检 对 象 , 议 每 隔 3 6 复 查 1 。若 复 查 结 果 呈 阴 性 , 建 ~ 周 次 自然 排 除 肿 瘤 的 可 能 , 可 能 是 良性 疾 病 的一 过 性 升 高 ; 连 续 3 这 若 次 呈 持 续 阳性 , 引 起 高 度 重 视 。详 细 询 问 病 史 和 进 行 体格 检 应 查 , 结合定位肿瘤 标志物测定及 各种影像学检查 , 并 以便 进 行 肿 瘤 定 位 。持 续 阳 性 而 一 时 查 不 出 阳性 体 征 者 , 继 续 跟 踪 , 应 定 期 复 查 。还 可 结 合 受 检 者 肿 瘤 家 族 史 和 当 地 癌 谱 特 点 进 行 相 关 检 查 , 适 当进 行 预 防 性 阻 断 干 预 。 并
2 肿 瘤 标 志物 在 肿 瘤 疗 效 判 断 和 监 测 中的 应 用 肿瘤标志物对于判断肿瘤治疗( 疗 、 疗及手术治疗) 化 放 的 效 果 有 重 要 意 义 。 肿瘤 标 志 物浓 度 在 术 前 升 高 而于 术 后 下 降 ,
物学 等 基 础 领 域 的快 速 发 展 , 瘤 标 志 物 已在 临 床 上 得 到 广 泛 肿
维普资讯
检 验 医学 与临 床 2 0 0 8年 5月 第 5卷 第 1 o期
L bMe l , y2 0 , 15 _ O a dCi Ma 0 8 Vo. ' l n
・
6 ・ 35
R () h D 阴性 献 血 者 血 型 分 布 为 : > A B A , 吴 艳 等 ] 0 > > B与 报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建议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建议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定位相对困难,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现在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两类疾病。
为了科学、合理地将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应用于肿瘤的筛查、诊断、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复发预测等环节,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TM的临床应用建议。
本建议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ClinicalBiochemistry,NACB)、欧洲肿瘤标志物协作组(European Group on Tumor Markers,EGTM)、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等学术组织的TM临床应用指南,并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临床肿瘤病学专家和检验医学工作者的意见,作为修改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本建议最后经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讨论修改后,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布。
由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本建议应适时修订,以适应医学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需要。
本建议分2个部分:(1)TM临床应用总则;(2)各系统主要TM的临床应用。
一、TM临床应用总则(一)TM定义及其浓度的影响因素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和(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
存在于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
血液和其他体液中TM浓度和(或)浓度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产生TM的肿瘤细胞的总数量、肿瘤的质量、肿瘤的扩散以及肿瘤的分级;(2)TM的合成速度;(3)肿瘤细胞或细胞表面的TM释放速度;(4)个别肿瘤不携带或不表达TM,非分泌型肿瘤虽然表达TM但不释放人体液中;(5)如果肿瘤的血液供应较差,到达血循环的TM较少;(6)大量肿瘤细胞崩解可引起TM浓度的增加,使TM的浓度与肿瘤的大小明显不成比例;(7)如果机体出现代谢障碍,如肝肾功能衰竭,某些TM浓度将不成比例的升高。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原则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独立的疾病诊断依据,应与其他临床辅助诊断
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检测敏感性。
2.动态观察:不同实验室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和参考范围,检测结果仅能作为参考。
建议对高于参考值的患者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标志物的变化,不能一次性作为诊断标准。
3.联合检测:同一种肿瘤或不同类型的肿瘤可能有一种或几种标志物异常,同一
种标志物也可能在不同的肿瘤中出现。
因此,为提高肿瘤标志物的辅助诊断价值,应进行联合检测。
联合检测指标须经科学分析、严格筛选,选择几项灵敏度、特异性能互补的标志物组成最佳组合,进行联合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检测方法、试剂、样本处理等。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其他诊断手段,综合分析和判断。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由于绝 大多数血 清肿瘤标 志物诊 断恶性肿瘤具 有较低 的
诊断灵敏 度 、 特 异性 , 因此临床 上一般不 推荐使用这 些指标筛 查恶性肿 瘤 , 如 糖类抗原 1 9 — 9 ( C A1 9 — 9 ) 不用于胰腺 癌 的早 期 筛查 , 降钙素不用 于 甲状腺髓样癌 的早期筛查 。但是 当患 者存 在原发性 肝癌的高危 因素 , 如感染 乙肝病毒 、 丙肝 病毒或进 展
■ 回越目嫡
较高 , 9 0 %的患者有规律吸烟史 。 C T表现为多发结节 、 空洞与厚 壁囊 状 , 主要位于两肺 中上部 , 下肺及肋膈角 区相对 正常 , 无乳 糜胸水 。一定 时间内结 节影逐渐 出现空洞并 向囊性病 变进展 ,
有 别于 L A M。 L A M 的 诊 断 。有 研 究 表 明 , 在 H R C T中用 特 定 软 件 对 囊 状 影 进
系统症状 时 , 可对 患者进 行腹 部触诊 、 盆腔 超声 、 血清 C A 1 2 5 等检查 。 C A1 9 — 9 对早期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 特异度均较低 ,
其可 以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 中, 也可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 。
检测肿瘤标 志物应用最 多 、 最 广泛 的样 本类型 为血清 , 血清肿
病死率【 3 l o 2 血清肿瘤标 志物用于诊 断恶性肿瘤 时应 注意 的问题
为肝 硬化时 , 应每 6 个 月检 测 1 次 血清 甲胎蛋 白( A F P ) , 如果 A F P持续升高 , 此 时应进一步检查 , 以尽早 发现原发性肝癌 。 此 外, 尽管前列腺 特异抗原 ( P S A) 可 以比临床 证据至少提前 5年
当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时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无助于恶性 肿瘤的诊断 , 这主要是因为同一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见于多种恶性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及常见问题分析

6400
信号值(MFI)
每个符号最多表示 33 个观测值。
8000
9600
11200
一.肿瘤标志物概述及试剂检测原理 6.独特的抽样技术
CV%
25.0% 20.0% 15.0% 10.0%
5.0% 0.0%
0
抽样量与变异系数趋势图(理论抽样)
50
类风湿因子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可以特异性的识别自身IgG的Fc部分, 属于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形式为IgM RF(约占80%)及IgG RF。 RF产生原因有(1)人体IgG在物理因素下其抗原性发生变化持续刺激免疫 系统;(2)免疫功能紊乱;(3)遗传因素。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2).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干扰
三、常见问题答疑
Q5 有关于肿瘤标志物试剂盒组成问题
B液(PE标记抗体)
A液(反应缓冲液)
C液(微球混悬液)
D液 H液
96孔板 光盘
校准品
三、常见问题答疑 Q6 有关肿瘤标志物f-PSA临床意义的问题
解答:
患良性疾病 概率增加 患前列腺癌 概率增加
三、常见问题答疑 Q7 肿瘤标志物阳性意味着什么?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准确度、正确度、精密度
1.准确度 2.正确度 3.精密度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不精密度补充说明
95%置信区间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 试验方法和金标准比较2*2列联
二、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相关性
三、常见问题答疑 Q3 有关肿瘤标志物试剂盒装量的问题
血清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血清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发表时间:2020-01-09T14:44:34.9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作者:黄炳红[导读] 目前临床上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主要还是依赖影像学检查,生化学、细胞学和免疫学检验等,其中的免疫学检查对象就是患者血清当中的肿瘤标志物。
黄炳红(广汉市人民医院;四川广汉618300)目前临床上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主要还是依赖影像学检查,生化学、细胞学和免疫学检验等,其中的免疫学检查对象就是患者血清当中的肿瘤标志物。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血清是最常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样本类型,这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用血清作为样本来检测肿瘤标志也称作是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其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用于肿瘤的诊断方面,对肿瘤确诊者预后的评估、治疗方案的指导方面以及监测其肿瘤的进展情况,这种检验方式也是可以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的[1]。
相对于其他的检验方法来说,患者所需要承担的经济费用也较低。
由于操作简便快捷,病人在接受检查时承受的痛苦也是比较少的,这种检测方式非常适合大范围的肿瘤患者检测,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且提高了检验效率。
所以这种检验方式在临床治疗方面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免疫学检测方式逐渐显示出来的检测优势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广大患者都对这种快捷的检验方式抱有期望。
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对肿瘤标志物检验的知识掌握不足,或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测效果不好。
对此我们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尽可能的避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过程当中的一些误区,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目前肿瘤标志物实验室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总结:1、试剂和仪器科室人员应负责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工作,由于不同厂家提供的试剂原理不同,呈现结果也不同,所以无可比性。
检测过程中需要科室人员认真阅读各类试剂说明书,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仪器的使用一定要按照规范,认识到保持仪器状态良好的重要性,并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否则很有可能会造成交叉污染。
肿瘤标志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D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5 ・ 3 5 ・ 0 8 9
肿瘤标志物 ( T u mo r ma r k e r , T M )是 指 存 在 于 血液 、体 液 和组 织 中可检 测 到的 与肿瘤 的发 生 、发 展有关 的物质 ,其 或不存 在 于正 常成人 组织 而仅 见于胚 胎组 织 ,或在 肿瘤组 织 中的含量 大大 超过 在正 常组织 中的含量 ,其存 在或 量变 可提 示肿 瘤 的性质 ,从 而 了解 肿瘤 的发 生 、细胞分 化及 功能 ,在
可 以针对性 的对 高危人 群和高 发地 区进行筛 查 。 第 二 ,鉴 于单 个肿瘤 标志 物不 具备 特异 和灵 敏诊 断肿瘤 的价值 ,同时 也没 有理想 的对 某一 肿瘤 特异灵 敏 的联合 应用 模 式 ,所 以在 选择 肿瘤标 志 物 的组 合 时需要 经过 科学 分析 、
合 理选择 ,先 选择 对决 策有 重要 指导 意义 的标志 物 ,再选 择 肿瘤 的诊 断 、分类 、预后 和复 发判 断及 指导 临床治 疗 中起辅 能 对诊 断治疗 起 到帮 助的其 他肿 瘤标 志物 ,逐级 进行 ,既 不 助作 用 。肿瘤 标志 物大 体分 为胚胎 抗原 类 、糖 类抗 原类 、激 增 加患 者 的经济 负担 ,又 能为早 期诊 断 、疗 效观 察和 复发 监 素类 、酶 和同工 酶类 、蛋 白质 类及癌 基 因产 物类 。 测 提供准 确 的数 据 。 肿瘤 标志 物到 现在 已经有 1 0 0多种 ,理想 的肿 瘤标 志物 第 三 ,实 验室 检测 肿瘤 标 志物时要 有 完善 的质量 保证 体 有 以下 几个特 征 :①其 在正 常人体 内无 表达 ,一旦 微小 肿瘤 系。肿 瘤标 志物 是十 分重要 的检测项 目,错 误 的检测 结果 会 出现便 具有 足够量 可从 体液 中被检 出 ,应具 有高 度敏感 性 , 给患者 带来 巨大 的心 理负 担 ,出现意 想不 到 的严 重后 果 ,而 能 早期 发现所 有肿 瘤 患者 ;② 特 异性好 ,鉴 别肿瘤 和非 肿瘤 正确 的 阳性 结果 也能 给患者 节 约宝贵 的诊 断治疗 时 间 ,因此 患 者非 常准 确 ;③ 有器 官特 异性 ,不 同类 型肿瘤 应表 达相关 定要 保证 结果 的准 确性 和及 时性 。完善 的质量 体 系分 为分 特 异 的肿瘤标 志 物 ,对 肿瘤 进行 准确定 位 ; ④ 体 液 中肿 瘤标 析前 、分析 中 和分析 后三个 阶段 。① 分析前 。一 些肿 瘤标 志 志 物浓 度应 与肿 瘤大 小 、临床分 期相关 ,可用 于判 断预后 ; 物随 年龄 增长 而升 高如 C E A、A F P 、P S A等。女 性 的月经 期 ⑤ 肿瘤 标 志物 的半衰 期应 短 ,能反 映体 内肿瘤 的动 态变化 , 和妊 娠期有 些肿 瘤标 志物也 有 升高如 A F P 、H C G 。标本 采集 监 测治 疗效 果 、复发 和转移 。但 在实 际的诊 断过 程 中还没 有 过程 中也会 影 响肿瘤 标志 物 的测定 ,如抗 凝剂 和某些 药 物 , 发 现完 全符 合上 述特 征 的肿瘤 标志 物 ,所 以如何 正 确 的、科 溶血 对测定 也有 影 响。另 外尽 量在患 者做 其他 的治疗 和 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李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检验科
目前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实用价值,其在临床肿瘤学中的重要意义已普遍被临床医师所认识。
但是,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正确的理解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高危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
如果一种肿瘤标志物能满足“理想肿瘤标志物”的标准,则该
标志物可用于普查,但实际上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能达到100%,从而使肿瘤标志物用于普查受到限制。
但AFP、PSA等少数肿瘤标志物是例外,例如: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肝硬化患者中检测AFP;怀疑有胚胎细胞肿瘤时检测AFP和HCG;男性大于50岁
的前列腺肿瘤患者检测PSA、FPSA;怀疑有甲状腺髓质癌或家族中出现过这类癌症的患者检测降钙素。
(二)肿瘤定位
肿瘤标志物基本上不能对肿瘤定位,因为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无器官特异性,只有极少数的肿瘤标志物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具有器官特异性,只可惜这些指标虽能进行器官定位,但不具肿瘤特异性。
(三)初步诊断
肿瘤标志物无足够的灵敏度,不能排除假阴性结果,同时还有假阳性的可能,因此,通常不能单凭肿瘤标志物进行确诊,但肿瘤标志物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有几种肿瘤的瘤体大小与术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相关:CEA和结肠直肠癌;CA125和卵巢癌;CYFRA21-1和肺癌。
(四)分期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与疾病分期有关,且浓度与肿瘤大小或分期(如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晚期时呈现较高的浓度)之间通常存在着关联,但这只是就总体而言,并不能根据个体测得值来判断肿瘤大小,也不能以个体肿瘤标志物的浓度来精确地指示各期肿瘤。
(五)疗效监测
肿瘤标志物最重要的价值,是能明确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有的肿瘤标志物可反映肿瘤残存量,这种定量关系十分重要,如用β- HCG监测绒毛膜癌的疗效、检测抗药性和推断“零肿瘤细胞”(检测极限以下),以决定何时停止治疗的报道就是最好的例子。
治疗中或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有3种基本类型:①浓度下降到正常水平,提示肿瘤全部除去或病情缓解;②浓度明显下降但仍持续在正常水平以上或短期下降到正常水平
后又重新增高,提示有肿瘤残留和(或)肿瘤转移;③浓度
下降到正常水平一段时间(约数月)后,又重新增高,提示复发或转移。
通常,为了确定何种肿瘤标志物适宜监测疗效,最好在手术前检测一组肿瘤标志物,然后选择升高的肿瘤标志物作为监测指标,少数肿瘤也可采用组合肿瘤标志物来进行监测,如AFP和HCG监测睾丸癌。
值得注意的是,如化疗、放疗或手术后立即测定肿瘤标志物浓度,可能会有短暂的升高,这是由于肿瘤坏死所致。
对肿瘤标志物的首次检测与复查间隔时间的设置应根据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半衰期确定。
图1以CA15-3为例显示了CA15-3在乳腺癌治疗监测中的作用。
图1 CA15-3在乳腺癌治疗监测中的作用
(六)预后
就预后而言,有效治疗后的治愈水平与某些肿瘤治疗前的基础水平存在一定关系。
通常基础水平越高,越可能处于癌症晚期,且预后较差;基础水平正常或仅轻微升高,预示着极有可能肿瘤不再复发时间的延长和存活期延长。
图2以
CA15-3为例显示了CA15-3与乳腺癌疾病进程的关系。
图2 CA15-3与乳腺癌疾病进程的关系
(七)肿瘤标志物的动态观察和联合检测
目前虽然肿瘤标志物指标越来越多,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标记物是对肿瘤完全特异的,其使用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故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动态观察和多种标志物联合检
测,并紧密结合临床表现,特别是影像特点综合判断,是提高肿瘤诊断阳性率最富有成效的方法与措施。
1.动态记录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变化
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价值在于动态观察,有时即使在参考值范围内的浓度变化,可能也是有价值的。
某些肿瘤如术后CEA浓度快速增高(每6个月>4 ug/L)表示骨和肝转移,
而术后CEA浓度缓慢增加(每6个月2~4 ug/L)表示脑、软组织和皮肤转移。
因此,每个患者总是最佳的自身对照。
但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当测得的肿瘤标志物浓度增加时,应在短期内(14—30 d)进行重复测定。
2.定期测定肿瘤标志物浓度
应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肿瘤制定不同的测定时间表。
一般而言,治疗前应测定每个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原始值,治疗后第1~2年,应每月测定(测定时间应根据肿瘤标志物的
半衰期,通常在2~14 d完成);至浓度明显下降后,每3
个月测定1次;第3~5年,应每年测定1~2次;第6年起,每年1次。
但每次改变治疗之前、肿瘤标志物浓度增加或怀疑复发和转移时,均应及时测定肿瘤标志物浓度。
3.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
同一肿瘤可含有一种或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既可有共同的肿瘤标志物,也可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
因此,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测
定某一肿瘤,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而且,合理选用肿瘤标志物常可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数月鉴别出复发和转移。
肿瘤标志物的组合测定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常导致特异性下降。
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组合测定应同时考虑灵敏度和特异性。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联合使用见表1。
表1 常见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八)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因素
1.检测方法的影响
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测定,目前除AFP和CEA外,其他均没有国际标准品,这给肿瘤标志物测定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带来了困难。
因此应该特别注意在对患者进行连续监测的过程中,应尽量在同一实验室检查,并避免改变分析系统(包括仪器和试剂)。
2.样本的影响
若从采血到血清分离的时间>60min,NSE浓度会因其从血小板中释放而增高;若皮肤接触样本试管内壁可使SCC 浓度升高;若样本被唾液污染,可导致SCC、CA199、CEA 升高;溶血可以导致NSE升高;黄疸样本会引起PSA结果升高。
3.生物学影响因素
年龄对肿瘤标志物浓度有显著影响,一项研究表明66-99岁健康个体中,至少有40%的个体CA19-9、CEA、CA72-4、
CA15-3、AFP和PSA出现一项升高。
参考文献:1.马望主编.临床肿瘤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府伟灵,徐克前主编.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德)托马斯主编;朱汉民等译.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室结果的应用和评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全网首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检验医学那些事儿》长期征文中,最高支付稿费1000元!(点击查看)第二届“宁波美康杯·感动检验”全国有奖征文开始啦检验医学·中华检验医学网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检验医学新媒体平台因为专业所以权威丨投稿联系:1255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