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原始美术

第一章  原始美术
主讲:袁志正
第一章 奇异的开端 原始社会美术
Chapter one Original Art
(约300万年前--前22世纪)
第一章 原始 美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石骨 玉器
第三节 制陶 工艺
第四节 原始 雕刻
第五节 岩画
辅助教学 阅读资料
辅助教学 视频资料
思考题
第一章 概述,从250万年前 安徽繁昌人使用铁矿石块作为工具及170万年前元谋人使 用的粗糙的石器,到50万年前北京猿人使用的有了一定类 型和初步分工的石器、2万年前山顶洞人佩带的装饰品、8 千年前兴隆洼人的玉器、7千年前河姆渡人的骨玉器、6千 多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上游的精美的彩陶、分布广泛延续近 万年的岩画等等,无数艺术品构成了原始艺术美丽的彩虹。
黑陶形制类型较彩陶明 显增多。黑陶很多接近 青铜器的样式,陶鬶是 黑陶的独特的造型。 黑陶的发现地最重要的 是山东龙山文化遗址。
中国制陶工艺的发展, 考古界通常按地区把它们分为若干类型。
1、马家窑文化 2、仰 韶 文 化
3、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4、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玉镯 良渚文化 直径6.5,孔径5.7,高2.3厘米 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十一号墓 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鸟 良渚文化 长1.8,宽2.7,厚0.3厘米 1988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一二六号 墓出土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第三节 制陶工艺
• 一、原始制陶工艺的发生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 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我国制陶的历史至 少已有1万年左右,制陶技艺具有很高的成就, 历代相传,从未间断。后来发展成为陶瓷。
二、骨器
• 骨器与石器应该是同时被使用 的,但骨器的进步却有赖于石 器的改进,因为骨器的钻磨和 琢刻都离不开石器。170万年前 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了带有人工 痕迹的动物骨片。此后在原始 遗址中不断发现骨器。进入新 石器时代以后,骨器的制作更 加精致。在距今7千年前的浙江 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中出土了 几千件文物,其中骨制品最多, 而且式样新颖,加工精巧。如 双鸟朝阳蝶形象牙雕刻;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ppt课件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ppt课件

石峡文化
12
北方地区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早期的新乐文化(发现于辽宁沈阳新乐, 约公元前5300~前4800年)分布于辽宁东 南部,中期的红山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赤 峰红山,约公元前3500~3000年)分布于 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地区。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文化类型有相互 交流、影响以至融合统一的趋势,而中原 地区文化的先导地位也日益突出。
28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4 小结
名词解释
原始思维——是相对于文明思维的一种思想认识方法,受自然泛神论影响,不分物 我,长于整体地把握事物。其逻辑前提是感觉而不是论证。 陶器——是用陶土作坯胎,用火烧制而成的器物。窑温一般在摄氏600到1000度之 间。 彩陶——在打磨过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赫石和氧 化锰作成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赫红、黑、白诸种颜色 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是制陶工艺中最 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弦纹——是指在轮制成型时用工具接触器物,使得器物表面出现粗细宽窄不同的平 行纹线,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大约有两百多处下面仅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第一节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1111山西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2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3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4 小结

中外美术史(原始社会)

中外美术史(原始社会)

2、黑陶
黑陶是史前制陶工艺的另一光辉成就。 黑陶发现的地点主要在东部沿海一带,北至辽 东半岛,南至浙江。最重要的是山东济南附近龙山 镇城子崖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山东龙山文化的陶 器一般都采用轮制,器形规整,器壁厚薄均匀,技 术有了全面的提高。这时的原始陶艺家的注意力从 在陶器表面施以彩绘,转到了陶器本身的质地、色 泽和形貌的美感探求上。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第二节
1 、 彩陶
新石器时代艺术
陶器出现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作陶器的原始文化有河南新郑裴李岗文 化,河北武安磁山文化,甘肃秦安大地湾文化。在这些文化遗址 所发现的陶器,做工原始,质地粗糙,仅有简单的纹饰刻画,造 型多是对于自然物(如植物果壳)的模仿,或为球体。代表这一时 期制陶艺术水平的彩陶是到仰韶文化才出现的。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抽象纹饰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彩陶的花纹几乎全部集中于器高的1/2以上的 部位,而在器物的l/5以下,一般是素面无纹。
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建筑空间低矮,人们 在室内或室外主要是席地而坐。这样,当人的视线 观看放置在地上的陶器时,一般与地面呈45-90度角 左右,所看到的正是花纹集中的区域,而看不到的 部分也正是素面部分。从这一视角观察,马厂的四 大圆圈纹形如绽放的花朵,表明原始陶艺家是从器 物整体出发考虑纹饰构图的。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其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代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以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联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陶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He (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陶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外国美术史总结 第一张 原始美术(扩充版)

外国美术史总结  第一张  原始美术(扩充版)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四大文明古国:1.两河流域 2.古埃及文明 3.黄河流域 4.古希腊罗马第一节原始美术一,旧石器时代:1.磨制石器,洞窟壁画(手印经常出现),小型动物及裸体雕刻。

2.拉斯科洞窟(法)、阿尔塔米拉洞窟(西班牙)3.母神雕像:“原始的维纳斯”生殖的崇拜。

维也纳威伦道夫出土最有名。

4.牙骨工艺以及竹工木艺、皮革工艺二,中石器时代:1.露天岩画:人物活动为对象,动物形象减少。

2.北欧岩画:①渔猎部落:以线刻为主的写实的风格,人的作品。

②农牧民: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图形的抽象风格。

3.拉文特岩画是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以人狩猎为情节,表现运动和速度为特点。

呈现剪影或带状样式。

三,新石器时代:1.打制石器2.巨石建筑,宗教性纪念物。

巨石栏:“斯通亨治”雄伟的环形结构、宗教的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而引人注目。

3.陶工艺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的又一个标志,同时也标志着农耕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开始。

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一,苏美尔—阿卡德美术(公元前3500—前200)1.建筑:塔庙(粘土制成砖坯,墙面镶嵌陶片防水装饰,世界上最早的马赛克典型代表:乌尔的月神庙,共四层。

)2.雕塑:男女神像(程式化:身体呈圆锥体圆筒形,着重刻画头、眼。

“苏美尔人立像”:双手奉于胸前,平静安详,眼睛睁得很大,表情纯真、朴实、专注;阿卡得雕刻具有写实性。

《阿卡德国王头像》:塑造写实而夸张,神情庄重威严,个性坚毅,《纳拉姆辛浮雕石板》:对角线构图,产生了动感和空间感。

)3.陶瓷工艺:欧贝德时期(以黄绿色细泥为原料,以赭红色几何装饰为主,多为罐和钵)乌鲁克时期(陶轮,多以欠底阴刻装饰纹样为主)杰姆狄特纳斯尔时期(色彩丰富,风格华美典雅)4.绘画:军旗(乌尔城出土,人物形象以侧面、正身、侧足为主,倾向于平面绘画。

)二,古巴比伦美术(公元前1900—前1600)《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比较完善的一部法典。

第一课时一中国美术史第1讲原始社会美术(教学用)PPT课件

第一课时一中国美术史第1讲原始社会美术(教学用)PPT课件
77
石刻人头 辽宁东沟后洼(wa)屯 长4.1
78
玉、牙雕刻:
碧玉龙 内蒙古翁牛特旗 高26
79
玉猪龙 辽宁建平 高15
80
神人兽面纹玉牌饰 浙江余姚瑶山
81
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 浙江余姚河姆渡
82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83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84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 讲师: XXXX
· 时间:202X.XX.XX
85
和象征作用的原始图腾标志物的艺术刻画,简练生动,颇具 匠心 ❖ 代表:辽东后洼遗址、西安半坡、山东胶县三里河
56
第四节 雕塑与绘画
❖ 二、稚拙率真的原始绘画 1、彩陶上的绘画代表:仰韶半坡彩陶纹样以鱼纹为 主、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2、岩画:内蒙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广西花山崖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岩画、 新疆天山岩画等 3、地画:1982年秋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方化时期居 址地画
62
岩画舞女 山西吉县
63
岩刻野牛 新疆阿尔山
64
岩画圆圈舞 云南沧源 30x30
65
雕塑 陶塑:
人头形器口红陶壶 陕西商县 高23
66
陶塑少女头像 甘肃礼县高寺头
高12.5宽8.5
67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秦安大地湾
高31.8口径4.5

第一章-史前美术

第一章-史前美术
第一章原始美术庙底沟类型花瓣勾叶纹彩陶盆彩陶涡纹曲腹盆第一章原始美术庙底沟类型彩陶钵绘鸟纹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与仰韶文化二者时间上分有先后分布地区也不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人把马家窑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称为又有联系有人把马家窑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称为甘肃仰韶文化第一章原始美术马家窑文化形成于5000年前因1924年首次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古主文化遗址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东北部一带可以分为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舞蹈纹彩陶盆中国国家 博物馆藏
晚期: 马家窑类型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彩陶漩涡纹壶
晚期: 马家窑类型
第一章 原始美术
蜗纹彩陶罐
晚期: 马家窑类型
第一章 原始美术
纹饰全用黑色,用粗细相等,排列均匀的线条组 成同心圆、水波纹、涡状纹。装饰面积大,往往 遍布器物内外,有满、平、均等装饰特点。
彩陶钵
半山类型:
《人面鱼纹彩盆》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彩盆》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盆
变形鱼纹彩陶盆
福娃贝贝的头部 纹饰使用了中国 新石器时代的鱼 纹图案。
1.早期:半坡类型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
1.早期:半坡类型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几何纹彩陶盆
1.早期:半坡类型
第一章 原始美术
如出土于姜寨 的内彩五鱼纹 盆(见图)绘 制在内壁的五 鱼大小不同, 尢其是左下部 的鱼打破了对 称,使构图蔬 密有致、富有 情趣
庙底沟类型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 而得名。距今约5000多年。典型器型有大口小底曲 腹盆和碗。盆较大,口部有折沿。碗较小、直口。 盆的造型挺秀饱满,轻盈稳重。装饰风格开始由半 坡的写实向变形发展,几何纹样呈现出了二方连续 的特点,主要有带条纹、圆点纹、勾叶纹、弧线三 角纹、曲线纹等,动物纹则以鸟纹、蛙纹为主。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徐郑冰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一)从艺术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例子:敦煌、云冈的石窟、彩陶等 例子:日本正仓院里藏的一支中国唐代的毛笔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4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举例:手表、沙漏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5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从动机的角度来讲:美的动机 如: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
埃及的金字塔
Hale Waihona Puke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6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二)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艺术?
“艺”的含义:种植,对植物的生长有最高的了解的一群人, 被称为艺。
如: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 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艺”的含义发展了,升高到精神或者是思想上了。
Monday, May 04, 2020
中国美术史 @徐郑冰
15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我们是如何被扭曲的? 三一律、透视法 油画系、国画系 喜欢梵高、塞尚、高更,不喜欢国画 《游园惊梦》 看西山红遍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它春归怎 占得先?
Monday, May 04, 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仰韶文化彩陶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1.半坡类型 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 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其造型以圆底钵、
圆底盆和平底盆较多,还有折腹盆、细颈
壶、直口尖顶瓶以及大口小底盆等,造型 风格厚重朴实。 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仰韶文化彩陶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2
3 4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分 期
史前美术的概念是指没有确切文字历史记 载之前的历史。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 空间。目前学术界较为通行的分类方法是 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目前我国所知出土有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 文化遗物的遗址大约有两百多处,下面仅 介绍其中较为重要部分 。
3
雕塑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就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作品
是在新石器时代。从其材质来分,可分为 陶雕、石雕、玉雕、骨雕;从题材内容来 分,主要有人物、动物以及少量植物。
中国原始雕塑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3
陶雕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陶雕人物一般是原始人所喜欢的氏族成员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旧石器时代早期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山西
城西侯度文化遗址,距今约180万年,
是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器工 具、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云南 元谋人文化遗址,距今约为170万年, 发现有中国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工具、 动物化石和火烧遗迹。 此外, 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坨文化遗址, 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蓝田人文化 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 京人文化遗址,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均发 现有人类化石、石器和火烧痕迹。
的形象,从现有的陶雕作品来看,多是妇 女儿童的头像,人面五官是陶雕的主要部 分。陶雕除了人物外,还有大量的动物雕 塑作品,造型颇具匠心,生动简练。
陶雕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3
玉雕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玉雕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对自然硬质材料
工艺加工的自觉。原始于雕造型匀称,种 类繁多,制造精细巧密,并结合了使实用 和审美的双向价值。代表作品有:山东日 照龙山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碧玉斧、玉刀 和玉铲;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一件玉龙; 辽宁阜新红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玉龟、玉鸟 等。
玉龙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3
工艺美术制品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
旧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制品主要是经过打
制的锋利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 有:染织,骨器和编织等。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原始装饰品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4
小结
小结
中国史前艺术的特色集中体现于七千年至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玉器上。从
屈家岭文化约公元前3000~前2600年。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华南和西南地区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早期有仙人洞一期文化(发现于江西万年 仙人洞,约公元前6800年)和广东粤西 地区的阳春独石寨,封开黄岩洞等。 中期有台湾大 坑文化 晚期文化遗址分布较广,主要有石峡文化、 山背文化、凤鼻头文化等等。广大的华南 地区西南地区,存在着面貌多样、相互关 系复杂的新石器文化。 石峡文化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马家窑文化彩陶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1.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以甘肃临洮
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陶器的制 作方法没有太大改变,形制却比以前丰富, 主要有盆、钵,罐、瓮、壶、盂、碗、豆、 瓶、杯等。陶器彩绘以黑色为主,盆、钵 等器物使用内外彩绘,少数瓶、壶通体彩 绘。纹饰有几何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以 几何纹居多,纹样为波浪纹、旋涡纹或垂 幛纹。纹饰线条生动流利,装饰图案构成 繁密,变化丰富有序。 旋纹壶 马家窑类型
具、骨角器、装饰品和动物化石。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原始装饰品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新石器时代区域划分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大约起始于公元前 8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 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
处,它们的文化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北方地区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早期的新乐文化(发现于辽宁沈阳新乐, 约公元前5300~前4800年)分布于辽宁东 南部,中期的红山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赤 峰红山,约公元前3500~3000年)分布于 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地区。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文化类型有相互 交流、影响以至融合统一的趋势,而中原 地区文化的先导地位也日益突出。 红山文化玉器
这些出土文物来看,尽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实能力,但是,单纯的视觉审美享受 并不自觉。史前美术与同样产生于原始思维平台之上的原始宗教之间有很强的相互 依赖关系。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4
名词解释
小结
原始思维——是相对于文明思维的一种思想认识方法,受自然泛神论影响,不分物
我,长于整体地把握事物。其逻辑前提是感觉而不是论证。 陶器——是用陶土作坯胎,用火烧制而成的器物。窑温一般在摄氏600到1000度之 间。 彩陶——在打磨过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赫石和氧 化锰作成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赫红、黑、白诸种颜色 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是制陶工艺中最 成功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弦纹——是指在轮制成型时用工具接触器物,使得器物表面出现粗细宽窄不同的平 行纹线,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4
思考题
小结
1.简述陶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
2.试分析仰韶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3.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分类和特点。 4.归纳原始思维与文明思维的差异。
谢谢!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彩陶上的绘画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史前彩陶上的绘画,严格来讲还是一种
“宽泛”意义上的绘画,它们仅仅是人类 早期对器物的“美饰”。彩陶上的几何纹 饰和具有一定写实风格的鱼、蛙、鸟、虫、 兽的动物纹饰,以及枝叶花朵的植物纹饰 等这些装饰性绘画,都说明原始人类具备 了对美的初步体验与艺术表现的基本能力。 陶器上的这些装饰性绘画,不但反映了当 时人类的生存活动,而且充满了浓郁的原 始巫术礼仪的宗教观念。 舞蹈纹彩陶盆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2
马家窑文化彩陶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3.马厂类型 以青海和县马厂遗址出土
的彩陶为代表,基本上沿袭半山类型的器 物。马厂彩陶装饰纹样略显粗犷简率,最 具特色的纹饰是大圆圈纹,卷曲纹,蛙形 纹和勾连纹。处理方法上是在二连纹饰的 单位中,填以不同的纹饰。同时首次出现 雷纹,它与勾连纹为后来的回纹形成奠定 了基础。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辽宁海城小孤山文化遗址距今4~2万年; 山西朔县峙峪人文化遗址,距今2.8万年; 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遗址,距今2.5~1.6 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文化遗
址,距今1.8万年等等,均发现有石器工
2
陶器的分类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第二节 陶器和彩陶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饮食器、炊煮器 和储藏器。其中盆、钵、碗、杯、
豆、勺属饮食器;鼎、鬲、簋、釜、
灶属炊煮器;壶、罐、瓶、瓮属储 藏器。 如果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 白陶和黑陶。如以器表装饰情况来 划分,则有素陶、彩陶、印文陶和 拟形陶。装饰纹样有动物、植物和 人形,但就彩陶来看,绝大部分是 组合方式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3000~前2050年,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石岭下、
马家窑、半山和马厂4个类型。它与仰韶文化 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
彩陶鱼纹盆(半坡类型)
中国美术史 |第 一 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美术
1
长江流域
第一节 时代分期和主要遗址
早期主要有河姆渡文化(其下层文化约为 公元前5000~前4600年)和马家滨文化, 约公元前5000~4000年。 中期主要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 约公元前4400~前3300年,和长江下游地 区的北阴阳营文化,约公元前4000~3300 年。 晚期以继承马家滨文化发展而来的良渚文 化为主,约公元前3300~前2250年,还有 河姆渡文化遗址
2.庙底沟类型 以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
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距 今有5000多年。陶器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 碗。曲腹盆盆口较大,口部有折沿;碗型 较小,并且是直口。盆的造型挺秀饱满, 轻盈但很稳重。纹饰的色彩大多是黑色, 一切都饰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分。装饰风 格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几何花 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型线构成的新月 型、叶形、花瓣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 线相交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 庙底沟类型曲腹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