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1

合集下载

中国元素戏曲介绍

中国元素戏曲介绍

我国元素戏曲介绍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和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

作为我国的国粹,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下面将详细介绍我国元素戏曲。

一、戏曲的起源与发展戏曲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和宫廷舞蹈,经过演变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形式。

在唐代,戏曲逐渐成为民间娱乐活动,并通过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创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宋元明清时期,戏曲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京剧、豫剧、越剧、粤剧等不同剧种。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戏曲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四个基本功。

其中,“唱”指的是演员用特定的唱腔进行歌唱,“念”指的是演员用念白的方式表达角色的心理活动,“做”指的是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塑造角色,“打”指的是演员的武打动作表演。

这四个基本功共同构成了戏曲表演的核心。

三、戏曲的剧种分类我国的戏曲有多个剧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京剧、豫剧、越剧和粤剧等。

京剧是我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其丰富的表演技巧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豫剧是河南地区的特色剧种,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风格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剧本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越剧则是浙江地区的传统剧种,以其细腻的表演风格和优美的唱腔而享誉海内外。

粤剧是广东地区的特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而备受瞩目。

四、戏曲的音乐与舞蹈戏曲的音乐和舞蹈也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戏曲音乐以器乐伴奏和唱腔为主,旋律优美动人,情感丰富。

舞蹈则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舞姿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五、戏曲的剧本与角色戏曲的剧本通常选取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故事或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改编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剧本。

剧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等不同类型,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角色特点。

六、戏曲的服饰与道具戏曲的服饰和道具也是其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

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装,通过服饰的颜色、款式和配饰来展现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戏曲大全100首

戏曲大全100首

戏曲大全100首1. 凤阳太守(梆子)2. 青岩古镇绕(杂剧)3. 柳梢青(评剧)4. 晚伽劝学(闽剧)5. 青山白水(越剧)6. 游仙梦(昆曲)7. 红豆结(黄梅戏)8. 唐调秋江曲(秦腔)9. 霸王服(高腔)10. 满庭芳(折子戏)11. 信天游(梅花萧)12. 两个黄鹂鸣翠柳(黄梅戏)13. 画鞍(皮影戏)14. 绿茵白马(昆剧)15. 雁儿报晓(豫剧)16. 水调歌头(宋词曲)17. 陕北春(豫剧)18. 张仪入辽(粤剧)19. 暮雪连延(评剧)20. 铜雀台(京剧)21. 芦花汀洲(黄梅戏)22. 天仙配(昆曲)23. 折桂令(评剧)24. 落花神风(粤剧)25. 翩翩下凡(梆子)27. 生擒新郎(河南梆子)28. 滚雪芙蓉(婺剧)29. 忆江南(闽剧)30. 花筵开(河洛腔)31. 山坡羊(评剧)32. 往事知多少(江浙腔)33. 猴子偷桃(琵琶戏)34. 醉家春(越剧)35. 情义缠绵(四川腔)36. 桃夭(剪纸戏)37. 一剪梅(宋词曲)38. 凤求凰(陕西杂剧)39. 气吞山河(折子戏)40. 靖康怨(昆曲)41. 牛郎织女(梆子)42. 天净沙(崇明评剧)43. 渭桃一树(吴越腔)44. 江湖浪(评剧)45. 青莲禅师(昆剧)46. 秋江夜(越剧)47. 蝶恋花(徽剧)48. 霓裳行(梅花萧)49. 九九重阳(黄梅戏)50. 无言独上西楼(宋词曲)51. 公子恩仇(豫剧)52. 天下朝拜(粤剧)54. 霜桃变(京剧)55. 赤水故人(昆曲)56. 海上明月(折子戏)57. 西窗听雨(宋词曲)58. 兰陵王(豫剧)59. 三姑娘踏莎行(粤剧)60. 桃蹊桥下(评剧)61. 风入松(梆子)62. 白日乌头(秦腔)63. 飞马醉扬州(越剧)64. 拔剑四顾心茫然(京剧)65. 横塘晚照(黄梅戏)66. 绿野仙踪(昆剧)67. 草堂情(折子戏)68. 长安夜(江浙腔)69. 平江调(婺剧)70. 马头琴(浙剧)71. 桃源忆故人(闽剧)72. 灵威连天(河南梆子)73. 破阵子(皮影戏)74. 苏堤春晓(宋词曲)75. 铁骑行(河洛腔)76. 水调歌头·大明湖畔(宋词曲)77. 空山新雨(豫剧)78. 菩萨蛮(粤剧)79. 江城子·木兰辞(宋词曲)80. 江山春色(评剧)81. 天涯歌女(越剧)82. 小桃红(昆曲)83. 十面埋伏(梆子)84. 七省贡院(秦腔)85. 满江红(京剧)86. 情深似海(折子戏)87. 武陵春(黄梅戏)88. 江湖调(徽剧)89. 画楼醉公子(梅花萧)90. 南歌子(河南梆子)91. 红梅花(吴越腔)92. 杨柳枝(评剧)93. 射雕英雄传(昆剧)94. 吴门琴话(越剧)95. 锦瑟(宋词曲)96. 歌乐喜(豫剧)97. 九辩(粤剧)98. 玉环客(秦腔)99. 水浒传(京剧)100. 花鼓戏(折子戏)。

中国戏剧的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戏剧的四种基本形式
中国传统戏剧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其中四种基本形式是指京剧、越剧、黄梅戏和评剧。

这四种戏剧形式在中国戏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表演特点和地域特色。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代表性形式之一,源自于北京地区,融合了唱、念、做、
打(唱腔、念白、表演、武打)四种表演形式。

京剧以唱腔为主,武打技艺也颇为精湛,表演形式高度规范化,有着独特的程式化表演特点。

2.越剧:越剧起源于浙江地区,以杭州方言为基础,后来在上海地区发展壮大。

越剧
表演特点突出,重视唱功和表演技巧,以及戏曲动作的优美和细腻,富有南方地区的优美特色。

3.黄梅戏:黄梅戏是湖北省黄梅县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黄梅
戏以唱腔为主要表现手段,注重歌唱艺术和情感表达,曲调优美,表演风格浓厚。

4.评剧:评剧起源于北方地区,尤其在山东、河北等地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评剧
以念白为主要表演方式,其表演特点在于念白技艺、表演技巧和曲艺形式的结合。

这四种戏曲形式各有特色,在表演风格、音乐、服装、化妆和表演技巧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戏曲经典名段(1)

传统戏曲经典名段(1)

《大学语文》传统戏曲经典名段欣赏课一,传统戏曲——诗剧1,唱词:曲韵文文体的一种,与诗词接近通俗、生动、饶有趣味典雅、优美2,浓厚的抒情意味。

爱情、亲情、友情、悲悯之情、爱国之情等等。

3,强烈的叙事性:人物、故事、意境欣赏经典名段和折子戏:第一段:越剧《梁祝·十八相送》在越剧的发展史上,《梁祝》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两个主要人物:祝英台、梁山伯袁雪芬和范瑞娟——袁派、范派这段戏好在哪里?1,曲调优美,脍炙人口,百听不厌;(尺调)2,唱词好,既含蓄,又明白;既优美,又通俗;既生动,又风趣;3人物形象优美:一个聪慧、多情,有见识,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一个是典型的书呆子,憨直、宽厚、老实,非常可爱;一个聪慧、多情、真诚、调皮、大胆,热烈追求自由爱情和婚姻。

4,情感:美好,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情感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美好的人物与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通过不寻常的事件:女扮男装,在男生堆里学习三年,自己为自己做媒——在封建时代,这是不同凡响的事件,表达出来的情感因此也带有不寻常的色彩。

以奇事抒奇情,这是中国戏曲的一大特点。

第二段:播放黄梅戏《女附马·状元府》《女附马》是黄梅戏最经典的剧目之一,是黄梅戏的一张名片。

主要人物:冯素珍李兆廷公主冯少英(张少民)冯顺卿继母刘大人皇帝严凤英这段戏好在哪里?1,唱腔朴实,又优美动听;2人物形象鲜明:才华超卓、机智大胆重情重义大气又有女儿家的娇媚、柔情第三段,昆剧《玉簪记·秋江》01:43 剧情:潘必正陈妙常演员:魏春荣王振义这段戏好在哪里?1,演员载歌载舞,运用身段动作表现人在船上,船行江山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传统戏曲虚拟写意的特征,创造了美的艺术形象;2,表现了青年男女热烈而美好的爱情,热情歌颂了他们对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四,播放越剧《西厢记》片段《赖简》(10:00)1,非常细腻、曲折地表现了崔莺莺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学生_10戏曲1_简史行当流派

学生_10戏曲1_简史行当流派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ese Opera Culture 徐 泳 xuyong@ 2010.3-4关于本课程 (1) 基础性内容 1) 戏曲是什么?不是什么? 2) 戏曲有什么?组成部分 3) 戏曲从哪里来? 4) 戏曲为谁演? 5) 戏曲演什么? 6) 用什么本领招徕观众? 7) 用什么艺术/美学观念演? 8) 这样演的原因?效果? 9) 戏曲到哪里去? (2) 教学目的、思想和教学方式和内容 1) 目的:学习知识,感受艺术,参与表现,愉悦身心 2) 思想:开放式,互动性,自组织,展才艺 3) 方式:观摩为主,讲授为辅,鼓励学唱,内外结合 3) 内容:片段、折子、对戏、本戏;突出唱段1(定义) (元素) (历史) (对象)朝野富贫 (内容)古今历史传奇 (功法+技法,流派) (程式、虚拟、夸张) (比较文化与品评) (挑战、思考)(3) 考核、考试 a) 基本知识开卷。

b) 论文/演讲:言必己出,反对抄袭! (60%) (40%)选题:戏曲的文化性;戏曲与大学生;戏曲赏析;戏曲前途;报道性文体、辩论等。

c) 演唱:分层次选拔,同学可参与评分。

(40%) 演唱+论文以演唱为主(30%+10%) 演唱:传统、现代不限,剧种不限:京越梅评豫冀秦,扩展到评弹单弦大鼓书。

长短不限:大段、小段、四六八句。

念功、动作“起霸”等。

京剧练习方法 学唱京剧(戏曲)的 4 阶段(境界) : 听—泛听各行当流派,注意行腔、咬字。

哼—根据嗓音选行当,随时随地哼唱,注意气口。

清—人前清唱,配乐/无配乐。

注意记唱词,加念白。

登—韵味清唱/彩唱,加简单身段,注意手-眼-肢体配合。

注意: 从简单唱段练起。

首句唱好 叫板配乐后准确切入( “摆驾”— 起音乐—“海岛冰轮…” ); (“一轮明月照窗 前…”); 把握气口 拖腔偷气,丹田气。

(“此时间不可…爬…”) 发好颤音:小颤;波动 sin 曲线; 字头—字腹—字尾。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戏曲的知识点归纳戏曲一般指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戏曲阶段(汉代至唐代):古代戏曲主要包括曲艺、杂剧和小歌舞等,形式简单,表现方式单一。

2. 唐代至明代戏曲阶段:唐代时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戏曲,如“西洋滑稽”、“花木兰”等,成为现代戏曲的雏形。

到了宋代,戏曲发展更加完善,形成了“四大剧种”——京剧、昆曲、豫剧和评剧等,其中以京剧最为受欢迎,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

3. 清代戏曲阶段:清代戏曲发展较为稳定,形成了现代戏曲的基本形式。

同时,由于清朝政府对戏曲的扶持,使得戏曲得以大规模传播。

4. 民国至现代戏曲阶段:近代以来,戏曲的发展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影视文化的冲击,不过仍有一些剧种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

总的来说,中国戏曲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不断改良和完善,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适合小朋友的戏曲

适合小朋友的戏曲

适合小朋友的戏曲
1.《牡丹亭》:这是一出经典的南戏,讲述了唐代女子杜丽娘和唐明皇之间的爱情故事,节奏明快、节目短小、唱腔简单易学,非常适合小朋友学习。

2.《白蛇传》:这是一出经典的越剧,讲述了青蛇白素贞和人类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剧情感人,音乐优美,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共鸣。

3.《孔雀东南飞》:这是一出青年昆曲,讲述了南唐高宗李煜和他的妃子花娘之间的爱情故事,唱腔婉转动听,故事情节感人至深,非常适合小朋友欣赏。

4.《小五义》:这是一出豫剧,讲述了五位年轻英雄在山林中与强盗作战的故事,节奏明快,搏斗戏曲效果良好,非常适合小朋友学习。

5.《西游记》:这是一出经典的评剧,讲述了孙悟空等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音乐美妙动听,适合小朋友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成双对。 喜鹊门前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 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人成双, 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 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十八相送 配鸳鸯,配鸳鸯,
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南戏 中国戏曲之祖 昆剧 中国戏曲之母 京剧 东方的“歌剧” 越剧 江南佳韵轻柔婉转
谁说女子不如男 (《花木兰》 豫剧)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咱们的鞋和袜
谁说女子享清闲
还有衣和衫
男子打仗到边关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
女子纺织在家园
连哪 这许多女英雄
白天去种地
也把功劳建
夜晚来纺棉
为国杀敌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是代代出英贤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这女子们
你要不相信哪
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请往这身上看
代表曲目《追鱼》《碧玉簪》 《梁山伯与祝 英台》、《红楼梦》《血手印》、《何文秀》 《情探》《祥林嫂》、《孔雀东南飞》、 《西厢记》 《彩楼记》、《打金枝》......
严凤英 袁学芬 孙存蝶 梅兰芳 常香玉
曹操
关羽
张飞
⑤有“中国戏曲之母”之称的是
( ),周总理曾给( )
以“南国红豆”的美称,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

A、京剧 B、粤剧 C、昆曲
D、秦腔 F、川剧E、黄梅戏
⑥、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目的是: A、《天仙配》B、《玉堂春》 C、《花木兰》D、《回杯记》
(连线题)
越剧 京剧 豫剧 黄梅戏 秦腔
秦腔
陕西皮影 戏起源于汉 代以前,演 唱以秦腔为 主,演唱者 和操作者配 合默契。
中国戏曲的特点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 一个行当里又有细致的分工。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 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 法来表现人物。
戏曲行当
生: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除净、丑以外的 男性角色称为生行。按其扮演的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 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和娃娃生等 几类。 旦:旦是戏曲表演中女角色的统称。按扮演人物的年龄、 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旦、花旦、贴旦、 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七类。 净:净是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俗称花脸。脸上勾勒脸 谱,音色宏亮,表现性格豪迈或粗犷的人物形象,如包拯、 张飞都是花脸扮装。 丑:丑是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喜剧角色,俗称小花脸。 用白粉在鼻梁眼窝勾画脸谱。
比较典型的是六科
村的古戏台,建于清朝 乾隆8年,已经260年。 古戏台台面呈正方形, 长宽都是4.35米。用四 根柱子支撑着歇山式屋 顶,柱头拱斗作七踩双 下昂,施八角重斗式藻 井,其雕梁画柱美不胜 收。
湖岭六科村古戏台
我国元代最有成就的剧作家是
关汉卿。他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 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 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 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 事会把他、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 文化名人。
豫剧 激情奔放质朴通俗
黄梅戏 芬芳的泥土气息 其他 百花齐放
川剧变脸
变 脸 特 技
变脸一直是川剧秘不外传的绝活,它的 神秘和变幻莫测不仅为川剧赢得不少的声誉, 也成为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 。
木 偶 戏
木偶戏又称“布袋戏”“傀儡戏”。木偶自唐、宋起,就 有流传的历史,明、清时区域更广。传统傀儡戏舞台,很 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 表演时木偶舞台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和 吸引观众。提线戏舞台,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 操纵者的帷幕,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 可从三面欣赏。布袋戏近几十年来,承前启后,借鉴现代 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 围,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
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 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 姓的生活;
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 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 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被誉为“豫剧皇后”) 、陈素真、 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花木兰》《对花枪》《唐知县审诰命》》、 《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
优秀演员整理、编演了《牡丹亭》、《西厢记》、《千里送京娘》、《单刀 会》、《桃花扇》等大量优秀剧目。
戏曲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 行著名的剧种有:
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 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 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 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 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
瑞安古戏台
承载着南戏的历史 , 浙江省瑞安市是南戏的故乡, 明清以来瑞安的南戏 、鼓词、道情、木偶等戏曲活动十 分活跃。逢年过节看大戏,是农民过节传统的文化大餐, 传统社戏天天在村子里演绎着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忠 贞报国的盖世英雄典故。戏剧曲艺的盛行,自然离不开 遍布城乡的的古戏台。每逢节日、庙会民间剧团都在这 里登台表演。古戏台内锣鼓喧天.一旦大戏开演,鞭炮火 铳大作,铜锣大鼓齐鸣。乐手敲打得越卖力,观众越叫 好,台下越热闹,显得越过瘾。 过去瑞安的戏曲艺人正 是凭借着众多的古戏台,才有了用武之地,上演了一出 出精彩纷呈的戏曲。城乡广大观众因为有了古戏台,看 戏赏曲有了好去处,丰富了文化生活。瑞安市的地方剧 种也由于有了古戏台,而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京剧
京剧—东方歌剧(国粹)
苏三起解
(《玉堂春》 京剧)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福命短,破镜只怕难重圆。 倘公子得见面,来生变犬马我就当报还。
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现在渐衰微,多以戏歌形式出现 代表作品《天仙配》《女驸马》等; 代表人物严凤英为黄梅皇后,其它著名演员如韩再芬。
如 包 拯 ; 如 曹 操 。

扮鼻 演梁 喜上俗 剧抹称 角一小 色小花 ,块脸 因白。 在 粉,




京剧脸谱 de 含义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 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 剧情。
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 白脸 含贬义,代表凶诈; 金脸和银脸 是神秘,代表神妖。
A、唱、念、做、打; B、说、学、逗、唱
③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中,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 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 哪一行当: A、旦 B、生C、净D、丑
④白色的脸谱象征何种性格,代表 人物有哪些? A、象征忠勇,如关羽。 B、象征阴险、奸诈,如曹操、秦桧、 高俅等。
C、象征刚烈、勇猛,如包拯、李逵、 张飞等。
白脸
脸谱中含贬 义,代表凶诈 如:曹操
金脸
代 表 神 妖
如:牛 魔王、 白骨精
银脸
说说脸谱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 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 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戏曲知多少
①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一时期?
A 、原始社会; B、 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②中国戏曲的四种艺术手段是:
国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最初是从温州一带的民间歌 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高则诚与《琵琶记》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中国出 了一位伟大的剧作家高则诚,他创作的《琵琶 记》是历代戏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 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曲作品,迄今依然是各地 方戏曲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
《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曲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 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 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 (歌舞演故事)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座标。《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 的周密以及文辞的声情并茂,在古典剧作中都堪称典范。 《琵琶记》全名《蔡 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四十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 本之冠。 《琵琶记》被后人称为“南曲之祖”,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戏曲之祖
南戏
中国的戏曲之祖诞生在温州,多少年来,吸引 了众多热爱戏曲的专家学者来追根寻源。探索者不仅 遍布中国,而且发展到海外。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近10个国家的近百名 专家、教授热衷于研究温州南戏。他们认真细致地翻 译、介绍南戏著作,使南戏研究得以在世界上展开。
南戏——戏剧之果。一切条件都已具备,中国戏 剧之果成熟了;它成熟在地处东南的温州。南戏在温 州一带静悄悄地成长,并比北方杂剧提前成熟,是客 观原因的。 “南戏”自南宋以来流传近千年,是我
越剧流派有袁雪芬创立
的“袁派”、尹桂芳创立的 “尹派”、范瑞娟创立的 “范派”、傅全香创立的 “傅派”、徐玉兰创 立的
“徐派”、戚雅仙创立的 “戚派”及“王派”、“陆 派”、“毕派”、“张派”、 “吕派”、“金派”等其它 流派。
起源在1852年前后,嵊县
农民创立了落地唱书,这是 越剧形成雏形前的最初形式, 到了1906年,落地唱书第一 次登上农村舞台。经过民间 艺人的不断探索,创新至30 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 兴文戏”,并在国际大都 市——上海,站稳了脚跟。
“百戏之师”---昆曲
被誉为“百戏之师”
的昆曲,已被列入首批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名单,但这 个喜讯,也恰恰表明了 它濒临灭绝的事实。
“再不动手抢救,昆曲 这个宝贵的中华文化遗 产就要消失在历史之中 了!”抢救、挖掘面临 失传的传统剧目,是振 兴昆曲的基础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