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药方
疟疾用药

间日疟治疗:氯伯八日疗法
氯喹首次600(四片),第二天两片,第三天两片。
杀灭红内期无性体,心脏患者慎用。
伯喹连服8天,每次22.5(三片)。
杀灭红外期原虫和红内期配子体,孕妇、一岁以下儿童、有溶血史者禁用。
恶性疟治疗: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或科泰复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首次两片,6-8小时后两片,24小时后两片,32小时后两片,共八片。
科泰复每次三片,连服三天,共九片。
重症恶性疟治疗: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加青蒿琥酯注射液或蒿甲醚注射液
青蒿琥酯注射液:静脉推注,每日一次,连用七日,首次加倍(120),以后每天60。
蒿甲醚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七日,首次加倍(160),以后每天80.
预防疟疾药物:哌喹:每月一次,每次600(2片),连服不得超过四个月。
氯喹:每7-10天一次,每次300(2片)。
孕妇疟疾治疗:间日疟:氯喹治疗
恶性疟:怀孕3个月内用派喹
怀孕3个月以上采用治疗。
伯喹禁用。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疟疾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疟疾方 1〔组成〕黄皮叶 1.25kg。
〔用法〕将黄皮叶阴干,切碎,加水 7.5kg;煎 2 小时,过滤取液;药渣再加水 7.5kg,煎 2 小时,取液去渣。
两次药液混合,文火浓缩至 3500m1。
趁热加防腐剂,保存备用。
治疗时每次服 30ml,每日 3 次,连服 5—7 天;用于预防则每周服 2 次,每次 20ml。
方 2〔组成〕鹅不食草 90g。
〔用法〕加水煎成 60ml,在一天内分 3 次服完,共服 3 天。
方 3〔组成〕鲜马鞭草 500g。
〔用法〕加水适量,煎至大半碗,于发作前 2 小时一次服下。
方 4〔组成〕千里光、红糖、甜酒糟各适量。
〔用法〕加水共煎服。
方 5〔组成〕鲜马鞭草、鲜醉鱼草叶、鲜辣蓼叶各适量。
〔用法〕同捣烂,煨热,于发作前 2 小时敷两手内关穴。
方 6〔组成〕鲜毛茛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于发病前 6 小时敷大椎穴。
方 7〔组成〕水蜈蚣 30g,〔用法〕水煎,于疟疾发作前 4~8 小时服。
方 8〔组成〕鲜石龙芮叶适量。
〔用法〕捣烂,于发作前 3 小时敷内关穴。
方 9〔组成〕鲜马鞭草 30~60g,红糖少许。
〔用法〕马鞭草合红糖水煎,于发作前 2 小时服。
另用鲜叶适量、胡椒粉 1.5g,捣烂敷内关穴。
方 10〔组成〕水蓼根 30g,石荠苧 30g,生姜 3 片。
〔用法〕于发作前 3 小时服。
方 11〔组成〕古山龙 60g,过山龙 60g。
〔用法〕水煎,发作前服。
方 12〔组成〕马鞭草 30g,鳖甲 10g,刘寄奴 12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疟疾有脾肿大者。
方 13〔组成〕鲜石胡荽 30~60g。
〔用法〕水煎服,或捣烂于发作前 2~3 小时敷两侧内关穴,亦可塞于一侧鼻孔内。
方 14〔组成〕鲜白雪花叶适量。
〔用法〕捣烂,于发作前 1~2 小时敷贴两手寸口(桡动脉搏动处),待有灼热感时除去。
方 15〔组成〕瓜子金 15g,青蒿 9g。
〔用法〕水煎,于疾发前 2 小时服。
疟疾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疟疾
●疟疾以恶寒壮热,发有定时为特点。
多因外感疟邪,邪犯卫气,邪正相争,正气损伤所
致。
●方一鸡蛋陈醋治疟疾
●取新鲜鸡蛋三个,陈醋120毫升。
将鸡蛋打开调匀,加入煎沸的陈醋中,续煎至熟,服
用。
此方清热解毒,截疟祛风。
适用于治疗疟疾。
●方二桃叶胡椒治疟疾
●取桃叶7片,胡椒7粒。
将两味共捣成泥,制成药丸,在疟疾发作前3小时,将药丸敷
于桡动脉搏动处。
●此方清热解毒,截疟祛风。
适用于治疗疟疾。
●方三蜂蜜白酒治疟疾
●取蜂蜜30毫升,白酒适量。
将白酒稍加热,冲入蜂蜜中调匀,在疟疾发作前30分钟服
用。
此方清热解毒。
适用于治疗疟疾。
●方四甲鱼猪脚治疟疾
●取甲鱼1只,猪油20克,盐少许。
将甲鱼宰杀,去肠及杂物,留甲壳,切块,加水和
猪油共炖4小时,以盐调味服食。
●此方滋阴凉血。
适用于治疗疟疾。
●方五辣椒根治疟疾
●取辣椒根15克,盐少许。
将辣椒根洗净,加盐捣烂如泥,发作前2小时敷于桡动脉搏
动处。
此方除寒去湿。
适用于治疗疟疾。
疟疾用药治疗方案

附录3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根据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需要, 为了规范疟疾病例的治疗,推迟和减缓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抗药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参照国际上对抗疟药品管理和使用的惯例, 特制订《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各地应结合当地疟原虫的虫种及其对抗疟药敏感性, 根据抗疟药使用原则, 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案, 做到合理、规范用药。
一、使用原则将我国疟疾的主要治疗药物分为一、二线药物。
1.对间日疟的治疗,一线药物有磷酸氯喹(下称氯喹)和磷酸哌喹(下称哌喹);二线药物是青蒿素类衍生物,用于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
2.对恶性疟的治疗,一线药物有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磷酸咯萘啶(下称咯萘啶);二线药物是以青蒿素类衍生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恶性疟病例。
3.对重症疟疾的治疗, 首先选用一线药物的非口服剂型, 病情缓解后, 应改用一线或二线药物的口服剂型。
二、用药方案(一)间日疟的治疗(本方案也可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的治疗)1.氯、伯八日疗法:(1)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
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
(2)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
在服用氯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
2.哌、伯八日疗法:(1)哌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
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
(2)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
在服用哌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
(二)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1.咯萘啶:口服总剂量1600 mg。
分3天服,第1天服2次, 每次400 mg, 间隔8小时;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400 mg。
2.青蒿琥酯:口服总剂量640mg~800mg。
名医偏方--内科:疟疾

名医偏方--内科:疟疾疟疾1.雄黄六一散【用料】雄黄粉3克,六一散2克。
【制法】上2味混合拌匀,分成2包,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调服1包,4~6小时后再服1包。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疟。
2.鳖甲散【用料】鳖甲60克。
【制法】上药用醋灸,研细末,每次4.5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临发作前再服1次。
不愈再加雄黄粉少许。
【功效】养阴、软坚、散结。
3.蒿蛙方【用料】青蒿3克,田蛙1只,盐橄榄2个。
【制法】将盐橄榄装入田蛙腹内合青蒿炖服。
于发作前2小时服之。
【功效】退寒热,止疟疾。
4.常山枣鸭方【用料】常山,乌枣各120克,老母鸭1只。
【制法】将鸭去除内脏,毛,五尖,将药装入鸭腹内,加红酒一瓶炖熟,空腹食用。
连服2~3次。
【功效】扶正健脾截疟。
5.灵芥汤【用料】灵仙9克,白芥子3克。
【制法】上药用水、酒各半碗煎服。
日服2次。
【功效】散寒、化痰、止疟。
6.六甲汤【用料】六味地黄丸9克,青蒿、鳖甲各3克,肉桂2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于发作前1日服之。
【功效】滋阴清热,助阳软坚。
7.香草方【用料】制香附30克,制草乌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截疟杀虫,开痰理气。
8.蒿桂丸【用料】青蒿、肉桂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日服2次。
【功效】杀虫退热,和解除疟。
9.常果丸【用料】常山、草果各等份。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3克,日服2次。
【功效】祛痰截疟。
10.青蒿鳖甲煎【用料】青蒿、鳖甲各9克~15克。
【制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养阴退热,软坚散结。
疟疾常用有效偏方验方

疟疾常用有效偏方验方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
临床上以间隙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为特征。
常用的一些对疟疾常用有效偏方有什么,不要着急,下面就给您简单介绍一下,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疟疾常用有效偏方:[方一]苍耳子20克,鸡蛋3枚。
将苍耳子捣碎,水煎取浓汁,鸡蛋打入沸汁中,煮成溏心蛋,食蛋喝汤。
本方祛邪解表,扶正,对疟疾有效。
[方二]常山、槟榔、半夏、乌梅各9克。
水煎服,日1剂,连服3日。
本方出自《中医内科学》,对疟疾有效。
[方三]制香附30克,制草乌15克。
水煎服,日1剂,1次服。
血分有热及孕妇忌用。
本方截症杀虫,开痰理气,适用于寒冷疟疾。
[方四]甘草、甘遂各100克。
研细末混和,收贮瓶中备用,治时取药未0.5—1克,用消毒棉花包裹,使呈球状,放置脐窝中,外覆以4平方厘米的胶布,四周固定粘紧,勿使泄气,每次贴药1畸2天,在发病前3小时贴药。
本方祛痰破积,主治间日疟、恶性疟,为云南医生舒寿群方。
[方五]青蒿30克。
水煎,于发作前2小时服,连服3日。
本方出自《中医内科学》,适用于疟疾。
[方六]辣椒、大茴香等分。
研末,可发作前2小时用膏药贮大椎穴。
本方出白《祖传秘方大全》,适用于疟疾。
[方七]绿豆30克,信石(明昔)9克。
研细末,以葱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发日早五更,以新泉水吞服。
本方出自《祖传秘方大全》,适用于疟疾。
但忌湿面、生冷荤腥。
[方八]半边莲30克,鸡蛋2枚。
同煮至蛋熟,去壳,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
本方清热解毒,化湿截疟、对疟疾有效。
[方九]马兰30克,白糖20克。
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发作前半小时服用。
本方清热解毒,用治疟疾,此为《偏方大全》方。
[方十]羊骨250克。
将羊骨洗净,砸碎,加水煮汤,在症疾发作前3小时服饮。
本方补肾,强筋骨,用治,疟症。
[方十一]花生仁。
炒熟,每日吃50--100克。
本方治三阴疟。
[方十二]赤小豆100克,红鲤鱼1条,枣10个,陈皮5克,生姜50克。
疟疾当代妙方验方

疟疾当代妙方验方方一【处方】常山叶31g【用法】水煎去渣,于发作前2小时服下。
【备注】又方常山叶250g,生姜500g(捣汁),水泛为丸,每服2~3g,1日2次。
方二【处方】鲜常山叶【用法】捣烂,包手腕桡动脉处或揉团塞鼻孔内。
【备注】又方:①常山、草果等份,研末塞鼻;②常山叶3张,乌梅3个,冰片0.3g,大枣半个,研细塞鼻;③白芷、防风、雄黄、常山各1g,研末塞鼻。
方三【处方】常山25g【用法】水煎,未发寒热前2小时徐徐服下。
【备注】此方各地应用较广,每日用量自6~63g不等。
但常山煎服,易引起呕吐,各地多釆用下列食品配伍服用:①常山63~125g,大枣20枚至500g(或加生姜几片),水煎至枣黑为度,分2日服完,枣肉亦可食;②常山9~19g,黄豆或黑豆、豆腐、豆豉31~94g,同煮1小时,将水煮干,取豆炒好,在疟未发前吃;③常山16~31g,秫米或粳米1杯,或红糖16g,水煎,发作时煎服;④常山、黄酒等份,同炒至酒干、常山焦黄色,取出磨粉,每日9g,分2次服;或用醋制,以20%蒜泥和丸如梧桐子大,发作前2小时吞服5~7丸。
方四【处方】常山8g 槟榔9g【用法】水煎,于疟发前2小时许温服。
【备注】各地用量常山6~12g,槟榔3~12g。
尚有在此方基础上加味的:①加红花13g,水煎服;②加知母、贝母各9g,勿煎过熟服;③加丁香3g,全蝎1个,水煎服;④加枳实、陈皮各3g,水、酒各半煎服;⑤加石膏9g,水煎服;⑥加高良姜13g,水煎服。
方五【处方】常山6g 乌梅肉4枚【用法】共研末,拌和,分2次吞服,早上服1次,临发前1小时服1次,开水送下。
治间日疟、恶性疟。
【备注】各地类似方中,常山用量多为6~9g,乌梅自4枚至31g不等。
尚有在原方基础上加味的:①加牵牛子2g,研细末,开水冲服;②加山甲珠9g,水煎服;③加醋鳖甲25g,水煎服;④加甜茶9g,水煎服;⑤加甘草9g或加红糖、大枣各31g,水煎服;⑥加生、熟地黄各9g,水煎服。
疟疾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

疟疾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疟疾中医治疗古秘方详解疟者,虐也。
寒则汤火不能温,热则冰水不能寒,寒热令人难当,故曰∶疟也。
凡人从未发疟者,名为胎疟。
自幼发者多轻,中年发者必重,老年发者多危。
经言∶疟之始发,必先毫毛竖立,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
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
或一日一发,或间日,或三日而发。
戴氏云∶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杂病也。
不可不辨。
经论∶此皆得之夏伤于暑,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凄怆之寒,伏于皮肤,及遇秋风,新凉束之,表邪不能外越,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搏,而疟作矣。
故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又曰,疟皆生于风。
言盛暑之时,贪凉取快,暑邪内郁,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浅者,病在三阳,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
经云∶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
深者病在三阴,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或间日,或三、四日而作。
经云∶由邪气内搏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并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
作愈迟者,病愈甚也。
其论先。
热后寒之温疟,一者因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先受阳邪,后受阴邪,故先热后寒。
一者因冬感风寒,深藏骨髓,内舍于肾,或遇春温,或遇大暑,随触而发。
其发也,邪气从肾出之于外而大热,内已如焚;俟其势衰,复返于肾,而阴精与之相持,乃始为寒,故亦先热后寒。
其但。
热无寒之瘅疟,因肺素有热,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而心肺病;手足热,欲呕,而胃自病。
所以继之曰∶邪气内藏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灼脱肉。
经之论疟,无漏义矣。
而立斋、丹溪,又分痰,疟、食疟,及饮水败血为疟等症。
虽古人有无痰不成疟,无食不成疟之说,然不过疟疾之兼症耳,岂果因此而成疟者哉!此外有谓瘴,疟者。
惟岭南地方,天气炎,山气温,多有岚瘴之气,感之而病,乃湿热之外入也。
有谓牝疟者,但寒无热,以阳气不充,乃阴邪之胜也。
有谓劳疟者,因劳即发,以里气虚,而感邪之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
正虐
方剂:柴胡截虐饮
功效:祛邪截虐,和解表里。
歌诀:柴胡截虐出《金鉴》,
参草柴芩夏常山,
槟桃乌梅姜大枣,
祛邪截虐表里散。
温疟
方剂:白虎加桂枝汤(见外感发热篇)寒疟
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
功效:和解少阳,散寒截虐。
歌诀:柴胡桂枝干姜汤,
散寒截虐和少阳,
牡蛎萎根共芩草,
寒盛热微服之良。
热瘴
方剂:清瘴汤(与青蒿素同用)功效: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歌诀:清瘴陈夏柴芩连,
青蒿竹茹枳益元,
常山茯苓与知母,
解毒保津热障痊。
方剂:安宫牛黄丸
功效: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歌诀:安宫黄牛珍珠犀,
芩连冰片金箔衣,
雄黄栀麝朱砂郁,
热陷心包功效奇。
冷瘴
方剂:苏合香丸
功效:温通开窍,行气化浊。
歌诀:苏合安息薰陆丁,
木檀陈乳麝香冰,
犀毕香附朱诃术,
善治寒浊痰闭病。
劳虐
方剂:何人饮
功效:补气血,治疟疾。
歌诀:何人饮用何首乌,
参归陈皮姜枣辅,
益气养血补中气,
劳虐久发可驱逐。
虐母
方剂:鳖甲煎丸
功效:消徵化积。
歌诀:鳖甲煎丸鼠蔗蜣,
桃丹硝朴桂干姜,
柴芩夏芍紫葳苈,
石韦参胶蜂大黄,
乌扇灶灰瞿麦穗,
频添精酒浸之良,
再将鳖甲合同煎,
捣乱为丸虐母尝。
方剂:八珍汤
功效:气血双补。
歌诀:四君四物八珍汤,
气血双补是名方,
黄芪肉桂再加入,
十全大补效无双。
名医验方
方剂:云母猪芩汤(吴考盘)功效:抗虐。
主治:多种疟疾。
歌诀:云母猪苓汤当归,
防己蜀漆当白薇,
柴胡黄芪法半夏,
诸虐服之寒热退。
方剂:达原柴胡饮(郑惠伯)
功效:和解表里,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燥湿。
主治:达原柴胡朴槟芍,
草果知母芩草酌,
正寒壮热胸胁痛,
和解表里辟秽浊。
方剂:马鞭草汤(章次公)
功效:化痰截虐。
主治:疟疾。
歌诀:马鞭草汤陈胆星,
青陈草果甜茶新,
薤白枳实佛手草,
化痰截虐寒热清。
方剂:鳖甲牡蛎汤(李聪甫)功效:消积化痞,疏肝软脾。
主治:虐母
歌诀:鳖甲牡蛎汤香附,
芩芍青皮玄柴胡,
木香安桂楂楝草,
疏肝软脾治虐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