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合集下载

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技术。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

结果手术配合默契, 手术效果满意, 无因护理不当的并发症。

结论护士应熟悉经单鼻孔入路的解剖特点, 熟练配合手术,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 这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标签: 神经内镜;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Neuro-endoscopic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nursing WU En-lin, YE Xiao-yueZhang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363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ndoscopic transnasal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 care with the technology.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summary of the 13 cases of surgical care with the experience.Results: of the surgical act in harmony, surgic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no complications due to improper care.Conclusion: Nurse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donasal approach, skillfully combined with surgery,earnestly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care of patients,surgery close observation of changes in condition,strict aseptic technique to prevent infection,which is surgery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mportant part.The Keywords: neuroendoscopy,the nasal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tumor resection;surgical care脑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腺瘤, 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5%--8%.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被认为是既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的最佳手术方式。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配合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配合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配合王西玲;余玲;邓琪;李春晖;殷亚亚;张秀文;韩燕【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年(卷),期】2006(5)1【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内窥镜技术不断获得提高并逐渐用于医学临床多学科,内窥镜技术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神经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是目前一种较先进的垂体瘤手术方法,它与传统的经口唇(或经鼻)蝶窦入路相比,具有面部无切口、创伤少、痛苦少、愈合快,手术全切除率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总页数】2页(P84-85)【作者】王西玲;余玲;邓琪;李春晖;殷亚亚;张秀文;韩燕【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12例手术配合 [J], 卢会青;杨莉2.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垂体腺瘤(附127例报告) [J], 章翔;梁景文;费舟;张剑宁;刘卫平;付洛安;贺晓生;蒋晓帆;宋少军;曹卫东3.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摘除大型垂体腺瘤 [J], 章翔;张剑宁;曹卫东;费舟;刘卫平;付洛安;贺晓生;姬西团4.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大型垂体腺瘤38例临床研究 [J], 王松;苏菲;郝进敏5.神经导航在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J], 田复明;窦长武;高乃康;杨继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鼻腔入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配合

经鼻腔入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配合
收稿 日期 : 0 7 4—2 2 0 —0 O 作者简介:杨燕( 97一) 17 ,女 , 江苏扬州人 , 护师 。
4 体

( 下转 第 2 2面)
严 格 的消毒铺 巾和无 菌操 作是 术后伤 口一期
维普资讯

2 ・ 2
实用临床医药杂 志( 护理版 )
维普资讯

2 ・ 0
J 用 床黧 志 理 ) 实 临 医杂 ( 版
o r a fCl ia e ii n P a t e u lo i c lM d c n n ne i r ci c
27 第 卷 5 0 年 3第 期 0
… … … … …
障碍 、 停经泌乳 、 肢端 肥大 。
2 术 前 准备
心理 护理 : 者 因有 肢 端 肥 大 、 欲 减 退 、 患 性 女
性停 经 泌 乳 等易 出现 烦 躁 、 惧 、 张 等 心 理 负 恐 紧 担, 术前 1 d应做 好 术前 访 视 , 了解 患 者 的思 想状 况 , 心解 释 , 代术 中的 注意 事项 , 绍 手术 室 耐 交 介 的环 境 以及 手术 的一般情 况及手 术效果 。介 绍显 微外科 的发展 状况 , 术 已达到微 创水 平 , 除率 手 切 高并发症 少 , 汪患者 以最 佳 的心 理 状 态接 受 手 保
其固定好 。因该 管 道距 手 术 野 太 近 , 手 术野 的 对 无 菌 区域构成 了威胁 , 为防止 污染 而采取 的措 施 。
1 临床 资 料
本组 1 患者 , 6例 , 7例 , 龄 2 3例 男 女 年 7岁

6 9岁 , 均 4 平 5岁 。临床 表 现 : 头痛 、 视力 视 野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史美萍; 谢倩【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0(024)007【总页数】2页(P622-623)【作者】史美萍; 谢倩【作者单位】10003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90%以上的垂体瘤适合经蝶窦入路进行手术,此手术较传统手术有视角宽阔、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1]。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为37例垂体瘤病人进行手术,效果满意。

现将该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43.5岁,临床均诊断为垂体瘤,均经 CT、垂体MRI增强扫描检查符合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条件。

在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下,采用外径4 mm的0°观察镜循一侧鼻腔逐渐伸入至鼻中隔的后1/3处剥离黏膜,定位蝶窦开口,进入蝶窦腔。

打开鞍底“十”字切开硬膜暴露瘤体,分别用超声吸引、刮圈等器械去除瘤体,采用30°观察镜伸入鞍内检查瘤体切除情况,蝶窦和创面填塞,后鼻道通畅。

2 术前准备2.1 病人准备手术室护士前1 d进行访视,评估病人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护理访视方案进行健康宣教。

简要介绍手术过程及优点、手术室环境以及成功病例,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告知病人冲洗鼻腔、练习用口呼吸的方法,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避免颅内压增高。

检查CT和M RI等资料。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

2.2 手术仪器及器械准备 SONY电视录像监视系统,0°、30°硬质内镜及冷光源线,加长磨钻动力系统及附件,Sǒring超声吸引器(CUSA)及其附件,长的绝缘双极电凝机,鼻蝶入路垂体瘤专用器械(黏膜咬钳、咬切钳、蝶窦咬钳、刮圈鼻用吸引器等),自制冲水系统。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
一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是一种微创的头颈外科手术方法。

主要特点是:在患者左或右侧的鼻窦内开路,经鼻孔穿入颅内,沿蝶窦进入蝶腔,从而实现垂体腺瘤的手术切除。

为提高手术的可靠性,使手术更安全,术前应该完善患者检查,包括头颅CT、MRI等,对于复杂病例还应该做出全颅DSA检查。

手术中,在鼻咽头里选择合适的入路,然后在蝶窦前选择合适位置,穿刺进入颅内。

之后经过移植链和取出、吻合颈部的一系列方法,实现垂体的完整切除,再比较郑重地完成术后护理,以确保术后长期痊愈。

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发表时间:2012-01-10T14:40:45.2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王宁莉1 杨梅2 [导读] 注意保持吸引器头的通畅,防止堵塞,同时注意显微器械的保护和保养王宁莉1 杨梅2(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 533000;2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湖北松滋 434200)【中图分类号】R6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246-01【关键词】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手术配合垂体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颅内肿瘤中仅次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既能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用开颅、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恢复快、病死率低等优点,同时还能避免因开颅引起对额叶、嗅神经、视神经的损伤。

因此该手术方式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 手术方法全麻气管插管后,双眼涂四环素眼膏保护眼睛,并用贴膜覆盖。

碘伏浸泡消毒双鼻孔。

鼻窥撑开鼻腔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片浸润鼻底黏膜,便于黏膜分离,骨凿凿开蝶窦前壁,咬骨钳咬除蝶窦间隔,鞍底开窗,电灼鞍底硬膜后,用9#长针头穿刺蝶鞍,排除鞍内动脉瘤及空泡蝶瘤。

取瘤钳和吸引器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用明胶海棉、生物蛋白胶等进行瘤床止血。

取出鼻腔撑开器,用双面涂满四环素眼膏的膨胀海绵填塞鼻腔,防止出血影响愈合。

2 手术准备2.1术前护理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病人,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入院后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通过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疏导,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优点,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

同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手术配合,协助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2.2手术用物准备2.2.1手术器械经鼻蝶垂体瘤切除包,显微器械,经鼻蝶垂体瘤切除特殊器械(鼻腔固定牵开器、蝶窦咬骨钳等)。

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真诚 地与病人及 家属交流 ,耐心地解答患者提 出的问题 ,帮助
[ 文章编号 ]1 0 0 5 — 0 0 1 9( 2 0 1 3 ) 0 7 — 0 5 8 8 一 O 1 双极 电凝 的功率 ,保持吸引器通 畅 ,及 时提供手术 台上所需物 品 。③将手 术显 微镜移至手术 台调整好光 源 、焦距备用 ,并协 助手术 医师套好显微镜 ,连接 图像 系统。④ 输液时严格执行查 对制度 ,以确保手术 的顺利完成 。⑤ 术中应配合麻醉师观察患 者生命体征 的变化 ,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还应 密切观察尿量并 记 录,为手术 医生提供可靠信 息。主动提供 台上所需一切物品 , 及时和器械护士清点手术器械、敷料 、脑棉片 、缝针数 目,认 真 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⑥术毕 ,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送 回病房 。 2 . 2 . 2 器械 护士的配合 ①器械 护士提前3 0 分钟上 台,清点并 整理手术器 械 ,按照手术进度步骤 ,有次序有规则地摆放 ,备 置术 中使用 的各种规格带线小棉片 ,安装调试好 电钻 、吸引器 、 双极 电凝等 。② 准备长柄碘伏棉签再 次消毒双侧鼻腔 ,备麻黄 素脑棉片收缩鼻粘膜血管减少术 中出血 。 ③备长7 号 针头的注射 器用以穿刺硬脑膜 , 备I c m X l c m的脑棉 片及 止血纱布数块 , 2 m l 注射器抽吸生物胶 1 支, 0 . 5 c m X 0 . 5 c m 的明胶海绵碎片2 0 片左右 , 以作术 中止血及 术毕修补鞍底用 。④ 器械护士要精力集 中 、听 清指令 ,传递迅 速。传递前检查器械 是否完好 ,将手术器械柄 端轻放于术者手 中虎 口部 ,术者 目不 离镜 ,便可直接操作 。传 递 脑棉 、明胶海绵 时要传递到显微镜物镜光 圈边缘 ,既不遮挡 手 术野 ,术者又 能从 显微镜 目镜 内看见并拿 取。手术者应主动 配合 ,根据手术进展程度 预判下步处理并准备相应 物品 ,出血 多时 ,及 时更换 粗吸引器头传 递显微器械要 做到稳 、准、轻 。

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对20例行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注意事项等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20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术中无意外发生,无体位不当引起的皮肤、肌肉、神经损伤,无颅内感染,均痊愈出院。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是配合此类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对患者手术后痊愈出院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单鼻孔神经内镜垂体瘤手术配合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广泛发展,微创手术已成为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其中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更是具创伤小、表面无切口、术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

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4月共开展此类手术20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4~60岁,平均47岁,临床表现:性功能减退6例,多饮多尿4例,继发闭经4例,体毛减少2例,溢乳1例,肢端肥大症的有11例。

2 手术方法采用经单鼻孔、经蝶筛隐窝处蝶窦开口咬除蝶窦外壁骨质约1.0cm,显露蝶窦腔,刮除蝶窦黏膜见到肿瘤,经穿刺验证为实质肿瘤,即剪开鞍底硬膜,行肿瘤切除,止血纱布止血,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止血彻底后取出脑棉。

EC生物胶进行鞍底重建、黏膜复位、确认无渗血后用碘仿纱条填塞压迫。

3 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全切17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

术后平均住院8天,无颅内感染,术中无意外发生,术后患者无神经、皮肤损伤发生,术后随访患者预后良好,症状改善或消失,均痊愈出院。

4 护理配合4.1 术前准备4.1.1 心理护理术前探望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及心理生理情况,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方法、手术体位及该手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其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4.1.2 器械物品准备常规的布料、敷料、小儿包、脑科显微器械、垂体瘤的特殊器械、脑科磨钻,脑室镜的摄像系统:包括镜头、光缆、光纤、脑棉、输液器、9#长针头,明胶海绵、止血纱布、EC胶(耳脑胶)、碘仿纱条,1:10的肾上腺素盐水,必要时备脑膜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护理配合技术要点,以提高手术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护理配合经验,对巡回、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作了详细总结。

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结论:手术成功与否与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手术室护士应熟知经蝶窦入路的手术特点,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标签:颅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护理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也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0%~12%,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其手术路径比一般开颅手术简单,术中对正常神经组织创伤小,显露清楚,切除肿瘤相对完全,操作简便、安全,较易修复脑脊液鼻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1],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我于2008~2013年在鼻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00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分享一下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5~65,病程3个月~4.5年,CT和MRI影像学检查,肿瘤大小直径0.8~4cm。

主要临床表现: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72例,停经、溢乳、性功能低下等内分泌功能紊乱35例,肢端肥大8例,头痛68例,尿崩13例。

按内分泌学分类[2]:60例激素水平增高,其中泌乳素(PRL)腺瘤48例,生长激素(GH)腺瘤30例,促肾上皮质激素(ACTH)腺瘤11例,无功能腺瘤10例。

以上病例均在内镜下完成手术,手术历时60~180分钟,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例,暂时性尿崩症5例,经对症间内治愈,视力下降未见明显改善4例,无颅内出血及视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5~15天基本痊愈出院。

1.2病人准备此手术方式征得病人同意后,安排手术日期,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查阅病厉,了解化验结果。

针对病人的年龄,病情及心理特点进行开导和解释,耐心、亲切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优点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并列举手术成功范例,以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5]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 护理配合
2.1 器械及特殊物品准备。

S内窥镜系统(30度内窥镜、冷光源、摄像头)、美敦力动力鼻钻、双极电凝、明胶海棉、手套、骨蜡、棉片、长纱条、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器械、鼻中隔切除器械等。

2.2 手术方法
2.2.1 麻醉与体位安置病人采用气静,术前建立静脉,用18号套管针连接三通管,既方便给药,又可观察输液状况病情及时给予解决。

协助医生安置病人手术体位,病人取平卧头后仰,枕下放置头圈,其高度和大小适宜,并把病人头偏向术者一侧,头发长的病人,需用一次性帽子将其遮住,防止污染手术视野,眼睑涂抗生眼膏使之闭合并用3M输液贴对半剪开贴于双眼之上以保护角膜,双耳塞入棉花。

2.2.2 仪器术中用内镜及配套的监视系统等仪器
巡回护士应熟练掌握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并提前调试,以免术中出现故障,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

在铺巾后与台上器械护士正确熟练连接鼻内镜摄像显示系统,导线固定位置放好,协助术者调试好监视器的位置,并打开录像系统记录手术过程。

接好美敦力磨钻系统,测试无误后并暂时关闭,避免踩错脚踏。

术中严密观察手术进展情况,及时提供台上所需物品
2.2.3 台上配合
器械护士术前应备好灭菌生理盐水150ml加肾上腺素3mg的湿脑棉浸润鼻腔粘膜,使之收缩以减少出血,手术开始时,备好并连接好吸引器,防止出血较多引起误吸。

在30度内窥镜下经一侧鼻孔进入,沿中鼻甲与鼻中隔向后上方找到蝶筛隐窝,在蝶筛隐窝对应鼻中隔后端切开粘膜,向后鼻孔后上方分离,显示蝶窦开口,用美敦力磨钻磨开蝶窦前壁,术中注意保护颈内动脉管隆凸和视神经隆凸等重要结构,在辨清中线后,磨钻磨开鞍底,在内镜引导下用长头电刀电灼鞍底硬膜,用心内穿刺针穿刺证实为肿瘤后“十”字形切开硬脑膜,仔细辨认肿瘤与正常组织,用垂体瘤钳、各种角度刮勺或细吸引器及双极点凝等。

小心切除肿瘤,术中用大小0.6cmx0.8cm带线脑棉填塞瘤腔止血,器械护士可通过电视屏幕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准确及时递给手术医生所需的器械,术中取出的组织应妥当保存以便送检,并及时擦净双极及镜头血迹以保证术野清晰,止血满意后用明胶海绵填塞瘤腔,可吸收人工硬脑膜20cmx30cm及护固莱士修补鞍底,粘膜瓣复位。

蝶窦开口处用膨胀海绵填塞。

由于此手术是经鼻腔到颅底,因此鼻腔与颅腔器械应严格分开,打开鞍底硬膜前及时撤下鼻腔所用过的器械,术毕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器械棉片,纱/条等确保无误方可结束手术。

2.2.4 手术结束时,巡回护士应将内窥镜监视系统及时移走,撤走双极电凝机及其他物品,协助医生、麻醉师将病人过床,把手、腿固定好准备进行麻醉复苏,对摄像头、内窥镜及一些贵重、精细器械妥善放置,避免碰撞、坠地、并用清水冲洗器械,内窥镜镜面用擦镜纸轻拭平放入专盒内,注意镜面不要碰花,冷光源导线、摄像头线不可弯曲打折,要盘曲卷好,以上物品交专人保管。

3 体会
3.1 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术前应主动与病人交谈,了解他们所担心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解释,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愉快接受手术,同时在术前要告诉病人在手术结束后,应该如何配合麻醉师和医生进行麻醉复苏,以免病人术后躁动,引发切口出血。

3.2 配合默契
医生在操作该手术时由于受手术入路骨窗的限制,手术视野小,部位深而窄,尤其在进入蝶窦后可利用的空间有限,手术室护士与医生默契配合与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3]术前护士应根据手术特点和要求做好器械及病人用品手术体位等各种准备工作,洗手护士在手术配合时应十分熟悉相应的手术器械颅内镜手术配合要点,为术者提供有效的手术器具,节省病人的手术时间,器械准备齐全,集中精力,并考虑到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应变,做到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3.3 预防感染
由于手术入路经口鼻蝶窦后进入颅内,器械护士务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所用的器械必须严格消毒,同时冲洗手术,野的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500ml8万u),以保证切口及颅内不被污染。

3.4 查对制度
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术前应认真核对病人的一切信息,术中使用的细小棉片要严格查对,认真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防止遗留在鼻腔内,巡回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保证静脉输液输血通畅,随吋调节冷光源的参数,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并于手术当日提前调试、完成系统的检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因颅内镜等器械较昂贵,较精密、精细。

因此要求手术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练掌握颅内镜等器械的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亚卓,王忠诚,刘业剑,等.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垂体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12(2):51-54
[2]董秋信.垂体瘤切除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25(1):59-6.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623—625.
[4]张丕宁,常海玲,甄莉,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腺瘤切除术手术配合体会,山东医药,2009,7:88-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