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手术配合体会
1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1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护理;方法:从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垂体瘤患者中选取12例,12例均采用经单鼻孔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
结果:12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疾病后遗症,均能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切除肿瘤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经鼻蝶窦肿瘤切除入路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不留术后皮肤疤痕等优点,加上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使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在国内外得以广泛开展。
关键词:垂体瘤;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垂体腺瘤(p ituitary adenoma)是一种良性的颅内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蝶鞍内脑垂体细胞,垂体腺瘤发生率高,约占颅内肿瘤的10% ,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手术分为经额、颞开颅手术和经鼻蝶窦肿瘤切除2种入路[1];后者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不留皮肤疤痕等优点,加上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时的心理护理,在国内外得以广泛开展。
我科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经单鼻孔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12例,效果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2例,男5例,占41.7% ;女7例,占58.3% ;年龄24~65岁。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4 例,视力及视野障碍2例,女性患者月经紊乱伴异常泌乳5例,女性患者闭经不孕1例,所有病例经CT或MRI初诊,经病理结果确诊。
1.2术后病理诊断见表11.3 结果?12例患者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后头晕、头痛明显减轻4例,视力改善2例、内分泌改善5例,一例术后3月已成功受孕,全组均痊愈出院。
2围手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准备??抽血检查内分泌八项、、MRI等术前检查。
术前保持鼻腔清洁、无炎症,术前3天用氯霉素滴眼液、呋嘛滴鼻液交替滴鼻,训练患者张口呼吸,预防感冒,以免鼻腔充血影响手术操作及术后愈合。
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的手术配合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护理配合技术要点,以提高手术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护理配合经验,对巡回、器械护士的护理配合作了详细总结。
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结论:手术成功与否与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手术室护士应熟知经蝶窦入路的手术特点,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标签:颅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护理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探讨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也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0%~12%,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其手术路径比一般开颅手术简单,术中对正常神经组织创伤小,显露清楚,切除肿瘤相对完全,操作简便、安全,较易修复脑脊液鼻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1],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我于2008~2013年在鼻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100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分享一下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5~65,病程3个月~4.5年,CT和MRI影像学检查,肿瘤大小直径0.8~4cm。
主要临床表现: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72例,停经、溢乳、性功能低下等内分泌功能紊乱35例,肢端肥大8例,头痛68例,尿崩13例。
按内分泌学分类[2]:60例激素水平增高,其中泌乳素(PRL)腺瘤48例,生长激素(GH)腺瘤30例,促肾上皮质激素(ACTH)腺瘤11例,无功能腺瘤10例。
以上病例均在内镜下完成手术,手术历时60~180分钟,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例,暂时性尿崩症5例,经对症间内治愈,视力下降未见明显改善4例,无颅内出血及视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5~15天基本痊愈出院。
1.2病人准备此手术方式征得病人同意后,安排手术日期,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查阅病厉,了解化验结果。
经鼻内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经鼻内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对15例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
结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脑垂体瘤一次性切除成功,无一例并发症。
结论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具有安全、简便、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洗手护士与手术医生密切的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鼻内镜垂体瘤手术配合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脑膜瘤和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0~12%[1]。
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法[2]。
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了15例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5例垂体瘤病人中,男6例,女9例,年龄36~74岁,平均50.3岁,其中泌乳素瘤6例,生长激素瘤7例,无功能腺瘤2例。
临床表现为泌乳,月经不调或闭经,停经,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不孕,肢端肥大等。
1.2手术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同时用含有0.1%盐酸肾上腺素棉片浸润鼻腔1~2min,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增加鼻腔手术入路的宽度。
采用蝶窦自然开口入路,用剥离子将中鼻甲向外推开,暴露蝶窦自然开口,尽量向下方扩大窦口,进入蝶窦后,先用不同角度的鼻内镜观察蝶窦各壁解剖关系与病灶范围,特别注意有无视神经管与颈动脉管隆起或骨质缺损,于蝶窦顶壁正中开窗去除鞍底部分骨质,“十”字切开鞍底硬膜,显露瘤体,用刮匙分块刮除肿瘤,小功率电灼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用耳脑胶封闭创面,双侧鼻腔填塞明胶海绵或油纱条,术中如有脑脊液漏现象,除上述封堵外,先用脂肪或肌肉块封堵,术后48~72小时内拔除。
2 结果15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4h,平均2.5h。
经蝶窦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体会

关键 词 鼻 内镜 ; 窦 : 体瘤 蝶 垂
中 图分 类 号 : 7 64 文献 标 识 码 : R 3. A
— c 9例 , 腺 瘤 ( 径 < c 2例 。7 肾 上 腺 素 3 g浸 湿 的 棉 片 收 缩 鼻 腔 粘 小 直 lm) m 随 着 鼻 内 镜 手 术 的 广 泛 开 展 和 影 像 1 3 m) R 1例 G 增 高 , H 1例 A T 膜 , C H 9例 患 者 经 宽 大 侧 鼻 腔 人 路 手 术 , 2 学 的发 展 ,经 蝶 窦 鼻 内镜 下 垂 体 瘤 切 除 例 P L增 高 , 的 手 术 方 法 得 以逐 渐 完 善 , 科 自 2 0 和皮 质 醇 增 高 。 我 03 例 患 者 因 蝶 窦 分 隔 有 2个 以 上 而 采 用 双
年 1 一2o 月 0 7年 1 采 用经 蝶 窦 鼻 内镜 月
1 术前准备 . 2
。 ① 垂 体 多种 内 分 泌 侧 鼻 腔 进路 ,在 0鼻 内 镜 下 先 切 除 该 侧
下 垂 体 瘤 切 除 术 治 疗 1 例 垂 体 瘤 取 得 检查 : H、R 、 C H、S 1 G P L A T T H等 ;② 术 前 中 鼻 甲 后 端 , 极 电凝 彻 底 止血 后 , 后 双 在 良好 效资料 与方 法
34天每 日顿 服强 的松 2 rg③术 前 3 鼻 孑 上 缘 上 方 1 1 c 近 鼻 中 隔 处 寻 找 — 0 ; a — L —. m 5 5 每 日二次行双 鼻腔 冲洗 ;④ 视力 视 到 蝶 窦 开 口 ,用 小 尖 刀 切 开 蝶 窦 前 下 壁 天
带 蒂 的 鼻 粘 膜 瓣 ,暴 露 蝶 窦 前 下 壁 骨
野恢 复 良好 , 无 内分 泌 症状 , 例 术后 出 现 尿 崩 症 , 保 守 治疗 后 缓 解 , 脑 脊 液 鼻 漏 、 血 、 染 、 亡 等 并 发 均 1 经 无 出 感 死
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体会

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体会舒志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周夏;黎明【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8例术前检查完善、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择期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评估其疗效及切除率.结果: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切除充分,垂体激素水平下降满意,内分泌系统症状以及压迫症状均明显改善,并发症较少且多为一过性,恢复满意.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术式成熟,手术创伤小,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在具备相应显微手术条件的医院推广开展.%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microscopic surgery for pituitary adenoma by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 of pituitary adenoma with obvious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without surgical contraindications were included,and underwent microscopic removal of pituitary adenoma by single nostri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full removal of the tumor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tumor was fully removed by microscopic single nostril-transsphenoidal surgery.Pituitary hormone was decreased to satisfactory level,endocrine status was corrected and the pressure symptom was improved after plications were few and occurred temporarily.All patients were better recovered.Conclusion: Microscopic single nostril transspehnoidal surgery can be less invasive,fewer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clinical efficacies for pituitary adenoma,and is worthy of wider recommenda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with corresponding microsurgery equipments.【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3页(P337-339)【关键词】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垂体瘤【作者】舒志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周夏;黎明【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4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也有报道高达7/10万,大约占颅内肿瘤的10%,占颅内肿瘤第三位,是一种原发于垂体的良性肿瘤,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单鼻孔经壕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饲垂体瘤病人的病历资料。
结果20倒垂体瘤全切16倒,大部切除4饲,配合药物治疗及精心圈手术期护理,患者痊愈15倒,好转5倒,激素术平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下降。
结论单鼻孔经壕入路垂体瘤切除術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加强固手术期护理。
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标签:垂体瘤单鼻孔经蝶入路护理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多见于30岁~40岁。
以往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采取经颅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影像学、内分泌学检查方法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经蝶入路手术,因肿瘤切除彻底性较高,手术风险及损伤小,患者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单鼻孔经蝶手术逐渐成为国内经蝶手术常用术式。
现结合我科近2年来单鼻孔经蝶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l~57岁,平均38.5岁。
临床表现:视力减退8例,视野缺损5例,闭经8例,泌乳ll例,多饮多尿3例,肢端肥大2例,头痛10例,血糖增高2例,另2例无任何不适,因头部外伤行CT检查意外发现。
影像检查:术前常规行鞍区MR平扫及增强扫描,鞍区CT冠状扫描。
内分泌检查:12例泌乳素明显升高,2例生长素明显升高,6例结果正常。
手术方法:20例均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
结果:米后3个月复查MR,肿瘤全切16例,大部切除4例。
15治愈,5例好转·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下降。
2护理2术前护理2.1加强心理护理垂体瘤患者大部分有视力减退、肢端肥大、性功能障碍、闭经泌乳等症状,患者对这类疾病的预后不了解,而且有些激素水平因为涉及隐私导致思想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常有恐惧、焦虑和不安等。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31 例临床体会

1 . 4 内分泌检查 : 术前均行 甲状 腺、 垂体 系列 等 内分泌功 能 检查 , 其 中正 常 1 6例 , 泌乳素( P R L ) 增 高 7例 , 生 长 激 素 ( G H) 增 高 3例 , 促 肾上腺皮 质激素 ( A C T H) 增 高 2例 , 泌 乳 素( P R L ) 、 促 甲状腺激 素 ( W S n) 均 增高 3例 ; 伴血 糖增 高 8
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
1 . 1 一般资料 : 本组患者 3 1 例, 男性 1 2例 , 女性 1 9例 ; 年龄
2 3 ~ 7 2岁 , 平均( 4 1 . 6  ̄ 1 . 3 ) 岁; 病程 2 d至 5年 。
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 、 解 除对神经组 织 的压迫 , 保存 和挽救 视力 , 消除 内分泌症状 、 恢 复正常垂体 功能 , 防止肿瘤复发。多年 的临床实践证明 , 9 0 %以上 的垂体 瘤可经鼻孔一 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_ l J , 且效果好于传统开颅 手术 。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经单鼻孔一 蝶窦入路具有手术时 间短 、 创伤小 、 出血少 、 安 全性高 、 肿瘤全 切率高及 术后患者 反应 轻 、 痛苦小 、 并发症少 、 恢 复快 、 住 院时间 明显 缩短等优 点[ 2 , 3 3 , 目前 已为广大神经外科 医师及 患者所接受 , 并取得 了
很好疗效 4 _ 。
1 . 2 临床表现 : 头痛 、 头晕 2 l 例; 视力下降 、 视野缺损 1 6例 , 其中 3 例视力 急剧 下降 ; 月经紊乱或闭经 6例 , 泌乳 4例 , 肢 端肥大 3 例, 性功 能下 降 2例 ; 伴高血压 6例。 1 _ 3 影像学检查 : 术前 均行头 颅磁共振 成像 ( MR I ) 平扫 、 增 强及冠状 c T检查 , 其 中微腺瘤 1 5例 , 大腺瘤 1 1 例, 巨腺 瘤 5 例; 肿瘤破 人蝶窦 3 例, 卒中 1 例。 影像 学按 H a r d y 分级 : I
30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体会

30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效果。
方法30例经影像学诊断为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
结果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1例。
术后临床症状好转27例,术前视力障碍者78.5%获得改善;术前激素水平增高者81.8%有降低。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脑脊液漏等。
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具有视野开阔、光线充足等优点,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肿瘤;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占所有原发脑肿瘤的10%~15%[1]。
手术仍为首选治疗。
随着内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渐趋成熟[2]。
本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采用内镜下切除垂体瘤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47岁。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13例,视力减退14例,月经失调3例,性功能障碍1例,多饮多尿2例,肢端肥大1例,偶发现2例。
复发1例。
1. 2 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鞍区CT扫描和颅脑MR增强检查。
本组微腺瘤3例(直径<1 cm),大腺瘤20例(直径≥1 cm),巨大腺瘤7例(直径≥4 cm)。
侵袭性垂体瘤9例。
1. 3 内分泌及病理检查泌乳素腺瘤6例,生长激素腺瘤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腺瘤19例。
1. 4 手术设备德国Karl Storz神经内镜系统,日本Sony公司显示系统,Medtronic微型钻,经鼻蝶手术显微器械等。
1. 5 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仰卧,头拖固定。
术区消毒。
一般选择右侧单鼻孔入路。
收缩鼻黏膜满意后,平蝶窦开口水平切开一侧鼻中隔黏膜,钝性折断骨性鼻中隔、连同黏膜向对侧推开暴露蝶窦前下壁。
磨开蝶窦前下壁,咬掉蝶窦内骨性分隔,拨开黏膜组织以显露鞍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技术,以提高手术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对巡回、器械两方面的护理配合作了详细总结。
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满意手术效果。
结论手术护士应熟知经蝶窦入路的手术特点,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准确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标签: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肿瘤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人,占颅内肿瘤的7%~10%.垂体瘤的手术途径大体可分为经颅垂体瘤切除和经蝶垂体瘤切除两种[1]。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被认为既能切除肿瘤又能完好保存垂体功能,手术和麻醉时间短、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恢复快、死亡率低,能够避免开颅手术时对额叶、嗅神经、视神经的损伤。
因此,经蝶入路成为目前垂体瘤手术的首选入路[2]。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
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闭经、不孕、肢端肥大。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访视患者因为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闭经、不孕、肢端肥大等症状和体征,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易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往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害怕、紧张的心理,巡回护士于术前1天访视患者,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认真详细地告诉患者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适当而又耐心地告诉手术的经过,消除患者对手术的陌生、恐惧心理[3]。
必要时给予舒乐安定片2 mg,睡前1 h口服,使患者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迎接第二天的手术。
2.2 用物器械准备神经科显微镜操作器械及其监视录像系统,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器械1套,经蝶双极和单极电凝器,磨钻,明胶海绵,小脑棉片,骨蜡,碘仿纱条,双套吸引器,要保证所有器械性能良好。
另外,根据不同手术医生习惯不同,准备各种不同器械。
3.手术配合
3.1巡回护士的配合
3.1.1 术前核对护士接病人入手术间后,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三方共同核对病人姓名、床号、年龄、性别、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病历、术前安全核对单、携带的药品和CT片。
3 1.2 麻醉配合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在麻醉前护士对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用关心、温和、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
向患者介绍麻醉方法和步骤、注意事项及配合,并协助观察病人的反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护并建立静脉通路。
3.1.3 体位配合麻醉医师进行全麻插管后,于患者肩部置一软枕。
头部垫头圈,使头部后仰15度~30度。
膝部用约束带固定,两臂固定于体侧。
患者眼内涂红霉素眼膏以保护角膜和结膜,并协助其眼睑闭合,贴好眼贴将双眼及耳孔密封,以防止消毒时消毒液流入眼内及耳内。
仪器架置于床头端,正确连接电视监视系统、冷光源、切割器导线,妥善固定并调试好。
注意室内光线不宜太亮,以保持显示屏幕的清晰。
3.2器械护士配合
术前15~30分钟洗手,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脑棉及其它用物。
手术显微镜用专用的一次性显微镜套,并用无菌橡皮筋固定在镜头和手柄上,便于手术中的调节。
协助医师消毒(先用0.5%的碘伏消毒颜面部,再用0.05%碘伏棉签消毒鼻腔)铺巾,将吸引器、电凝器、电钻的连接线固定于手术台上。
递枪状镊夹持肾上腺盐水棉片(0.9%%生理盐水100ml+肾上腺素10滴)浸润鼻黏膜,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递小圆刀切开鼻小柱,递鼻腔撑开器扩张鼻腔,拓宽术野,咬骨钳咬除骨性鼻中隔,并留一小块备用。
确认两侧碟窦开口,充分显露碟窦前后壁,用骨凿凿开蝶窦前壁,微型咬骨钳咬除部分蝶窦前壁,递双极电凝器、骨蜡止血,侧孔吸引器头持续吸引。
遞7号针头接1ml注射器穿刺,确认硬脑膜并十字切开,此时准备好吸引器、取瘤钳、剥离子及筛窦刮等切除肿瘤。
切除大部分肿瘤后,递鼻内镜插入肿瘤囊腔,用来观察残余肿瘤和方向。
通过麻醉医师正压通气升高胸内压的方法增加颅内压,迫使鞍上残余肿瘤下降至鞍内,用筛窦刮多方向操作,进一步切除鞍内、鞍上残余肿瘤,并用双极电凝止血,待肿瘤切除完毕,备95%乙醇小棉球烧灼术腔周围防止肿瘤复发。
和巡回护士清点脑棉和缝针。
用4-0可吸收缝线缝合鼻小柱。
协助术者取颞嵴筋膜及肌肉填塞修复脑膜后,用涂有耳胶的胶原蛋白海绵、止血纱布、碘仿纱条、凡士林纱条依次填压止血。
凡士林纱布术后2天取出,碘仿纱条术后3—5天拔出。
妥善保留术中取下的组织,肿瘤取出后和手术大夫核对后,交与巡回护士送病理。
4 术后配合
手术结束后待病人麻醉清醒,全身观察一次。
观察全身上下有无血迹,手术切口有无出血,各管道是否通畅,病人的物品是否全,(病历、X片、CT片、衣服等)。
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送病人回病房。
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与全麻的注意事项。
与病房护士床头交接,交代术中麻醉和用药情况等。
5 结果
本组25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的患者,平均住院12d,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
术前头痛患者均在术后逐渐缓解。
16例视力、视野受损患者术后均有
不同程度的改善。
术后未发现鼻咽通气障碍及嗅觉异常患者。
2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均未见脑垂体肿瘤复发,并发症,痊愈且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6 讨论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进步,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的手术创伤小,不直接接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利于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同时肿瘤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并避免了开颅手术对脑组织动脉血管的牵拉和损伤[4]。
器械护士前一日应根据手术特点和要求准备好所需器械、特殊用品,该手术由于受手术入路骨窗的限制,手术视野小。
部位深而窄,因此需要器械护士了解术区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集中精神、主动配合、准确将器械传递到位。
由于手术入路方式是经鼻-蝶-颅内。
故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当手术进入蝶窦后应换另一套无菌器械,以保证切口及颅内不被污染,脑棉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认真清点,防止异物遗留体内。
巡回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证输液通畅和呼吸通畅,随时调节好灯光,保证双极电凝、冷光源等所用正常运转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0-621.
[2]吕新兵.垂体瘤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34(6):590-591.
[3]罗洪海,漆松涛.内镜下经单鼻孔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新医学,2005,36(11):650-652.
[4]张清平.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肿瘤的手术治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6,33(6):42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