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合集下载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说课稿-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说课稿-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这是一节实验探究活动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于这节课的理解及简要的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属于课程标准十个一级主题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里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指导学生制作叶的徒手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光合作用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本节涵盖了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如徒手切片及叶片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绘图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本节的教学在整册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课教学重点: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和细胞中的叶绿体,理解叶片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解释叶是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主要场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大多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注意力较难长时间集中,不喜欢教师空洞地说教。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前概念不一定正确,对于叶片的结构及功能特征和光合作用具体场所依然存在疑惑,需要教师进一步纠正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1、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叶片的横切面装片,认识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不同组织结构与功能,理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操作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资料分析等方法,提高观察、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初步了解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观念。

4、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热爱自然,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四、教学方法要采用观察法、小组合作法和实验指导法等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快乐、高效地完成对重要概念的学习。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定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反应场所:主要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而暗反应(碳反应)则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光反应:水的光解:在光下,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

ATP的生成:在光反应中,利用光能合成ATP,提供暗反应所需的能量。

色素吸收光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将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引发光反应。

暗反应(碳反应):CO₂的固定:在暗反应开始时,CO₂与五碳化合物(C₅)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C₃)。

C₃的还原:在光反应中生成的[H]和ATP作用下,C₃被还原为三碳糖(C₃H₆O₃),并释放出能量。

五碳化合物的再生:三碳糖的一部分合成五碳化合物(C₅),完成五碳化合物的再生。

糖类的合成:三碳糖的另一部分转化为葡萄糖或其他糖类。

光暗反应的联系: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是暗反应的原料,暗反应产生的五碳化合物是光反应的产物。

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间接影响暗反应速率。

CO₂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速率。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矿质元素和水:矿质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意义:为生物圈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对地球的温室效应有重要影响。

以上仅为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可能需要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是植物、某些细菌和藻类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以下是光合作用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生物体通过光能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同时释放氧气。

2. 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进行。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需要光能,产生ATP和NADPH。

- 暗反应(也称为Calvin循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不直接需要光能,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

4. 光合作用的关键分子:- 叶绿素: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主要色素。

- ATP(三磷酸腺苷):细胞能量的通用货币。

- NADPH:一种电子载体,参与暗反应。

5.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6.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为地球生态系统提供氧气。

- 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 是地球上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

7.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强度: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但达到饱和点后不再增加。

-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点。

-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但过高的温度会抑制光合作用。

- 水分: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干旱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8. 光合作用的局限性:光合作用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如光照、温度、水分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9. 光合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10. 光合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通过改良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光合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

光合作用的生物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的生物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的生物知识点总结一、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其基本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的转化、光合色素的参与、光合产物的合成等多个步骤。

1.1 光合作用的发生地点光合作用的主要发生在植物叶绿体的叶绿体内膜系统中的光合膜上,其中主要包括光合色素、载体蛋白和光合酶等。

1.2 光能的吸收光合色素是植物叶绿体内的色素颗粒,其中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分子。

这些分子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1.3 光能的转化当光合色素吸收到光能后,会激发其中的电子,使得这些电子跃迁至更高的能级。

接着,这些高能电子在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中逐步失去能量,并最终被用来合成光合产物。

1.4 光合产物的合成光合作用最终产生的是ATP和NADPH。

这些物质是植物进行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所需的能量与电子供体。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与途径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途径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变化。

2.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是在光下进行的,其中光能被转化为ATP和NADPH。

而暗反应阶段则利用这些能量和电子来合成有机物质。

2.2 光合作用的适应性变化光合作用的进行受到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水分等多个环境因素的影响。

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通过调节叶片的气孔开闭、调节叶绿体和光合酶的产生等途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三、光合作用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包括对生物能量转化、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3.1 生物能量转化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界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利用这些能量来维持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

3.2 资源利用光合作用参与了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淀粉等)的合成,这些有机物质是植物的主要养分来源,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

生物光合作用方程式及场所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化学过程之一,它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物体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化学方程式: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在这个方程式中,6个二氧化碳(CO2)分子和6个水(H2O)分子在光能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个葡萄糖分子(C6H12O6)和6个氧气(O2)分子。

这个方程式是一个简化的版本,实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辅助反应和酶的作用。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其中包含着许多叶绿素分子。

叶绿素是一种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它主要吸收蓝色和红色光线,而反射绿色光线,因此给植物的叶子呈现出绿色。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的葡萄糖合成反应中。

在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也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光能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吸收,并被转化为化学能。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氢离子(H+)、电子(e-)和氧气(O2)。

电子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最终被能量丰富的载体分子氧化还原酶接收,形成电子传递链。

在电子传递链中,能量释放出来被用于驱动质子泵,将氢离子从液相泵到颗粒状结构里。

当氢离子浓度在颗粒状结构里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些氢离子离开颗粒状结构,再经过ATP合成酶中的化学反应,形成ATP(三磷酸腺苷)分子。

这就是光化学反应阶段产生ATP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发生在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其他光合生物中。

除了植物外,藻类和一些细菌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

在植物中,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子的叶绿体中的细胞里。

叶子是植物体中最重要的光合作用场所,它们的形状和结构有助于吸收和利用光能。

在叶子内,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的薄壁细胞中,这些细胞包含着大量的叶绿素和其他相关色素。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制作叶片的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 (1)徒手切片
把新鲜的叶片平 放在载玻片上
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 片,沿着图中和主叶脉 垂直的方向,迅速切割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制作叶片的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 (2)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制作叶片的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 (3)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A.栅栏层比海绵层含有的叶绿体多 B.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C.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够形成
B.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
C.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
D.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
2. 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重要区别是 ( B )
A.细胞形状不一样 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 C.保卫细胞中无叶绿体 D.两者都无叶绿体
3. 连线 表皮
输导组织
叶肉
营养组织
叶脉
保护组织
色透明,外有角质层。
下表皮
2. 表皮上面分布着一些由保卫 细胞构成的气孔。
表皮细胞之间分散着许多肾形的保卫细胞保 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孔。上表皮的气孔数 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
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表皮细胞 :无叶绿体 气孔开放 保卫细胞 :有叶绿体
不规则
细胞排 列方式
整齐, 状似栅 栏
疏松, 状似海 绵
叶绿 体的 含量
较多
较少
栅栏层 叶 肉
海绵层
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 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表皮?
讨论思考 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 面呈浅绿色?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汇总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zhi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下面店铺整理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欢迎阅读。

(一)知识点要求1.植物的光合作用(B)(1)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3)光合作用的实质A.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取材——暗处理——遮光——取叶——脱色——漂洗——滴碘液——冲洗——观察注意事项:a、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

b、脱色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a、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能重新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E.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条件产物2.植物的呼吸作用(B)(1)呼吸作用的实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

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C)(1)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

(2)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减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下面是分享的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意义:第1页共5页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总结:光合作用给植物提供能量,让绿色植物生存下来。

植物通过它制造呼吸,以供氧气来维持生命。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光和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知识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最重要、最普遍的质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CO2与水转变为糖。

叶绿体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创造物质财富最多的生物工厂。

几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

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氧。

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叶绿体的大小变化很大,高等植物叶绿体通常宽2-5μm,长5-10μm,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对于特定的细胞类型来说,叶绿体的大小相对稳定,但是会受到遗传或环境的影响。

例如多倍体细胞内的叶绿体就比单倍体细胞的要大些,生长在阴影处的植物的叶绿体也会比生长在阳光下的大。

所以,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其叶绿体大小也不一定相同。

叶绿体由外至内可划分为叶绿体外膜、叶绿体膜间隙、叶绿体内膜和叶绿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腔六个功能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