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综述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的进步高血压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篇一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饮食治疗或饮食治疗不合理,常常导致治疗失效[1]。
饮食护理指导可以有效地控制体质量,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5]。
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调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存在吸烟饮酒史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36例,女4例,年龄41~79岁,平均(55.0±5.0)岁,病程1~25年,平均(6.5±1.0)年;对照组:男35例,女5例,年龄40~80岁,平均(57.3±5.4)岁,病程1~25年,平均(6.3±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控制等。
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2.1饮食总量的调控对于体重超标甚至肥胖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因为两者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控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护理上首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调整膳食,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把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制饮食,减轻体重[3]。
1.2.2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低盐饮食要求患者每日食盐的摄入总量控制在5~10g,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群每日摄入量超过10g,则会大大超过机体的需要量,所以笔者建议,遵照WHO推荐的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1.5~3.0g较为适宜,护理上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估计每日摄入的食盐量[4-5]。
1.2.3低脂饮食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高,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食物中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应减少对动物内脏和油脂的摄入[6]。
浅谈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

应控 制在 10 9 m 4/ 0 mHg 下 。 H 者 , 以 I 患 S 如果治 疗 前S P>1mⅡ H B ̄ 8 ng 者 , 目标是s P 降至10 mH , 治疗 前s P 1呖】 Hg 应 降 暂定 B先 6m g如 B <6 I 者 n
低2 mmHg 以上 。 0 或
在 靶 血压 (3/ 0mmHg 10 8 ) 以下 。 T 究 表 明 , HO 研 将糖 尿 病 高血 压 病 人 的 血压 降至 最 低水 平 ( 舒张 压 <8mmH )可 明显 减 少 心血 管 事 0 g, 件 的 危 险性 【 I SGH 研 究 发现 高血 压合 并 I 糖 尿病 的 患者 若 5NI T 1 。 I 型 要 达 到靶 血 压 几 乎 10 需 要 联 合 治 疗 。 常 要应 用2 0% 通 种或 2 以 上 种
1 临床 资 料
() 纯收 缩 期 高血 压 ( H) 1单 I 多见 : 关 资料 研 究 指 出5 岁 以上 S 有 0 高 血 压 患者 中 ,S IH占5%, 0 而在 6 岁 以 上 的高 血 压 患 者 中 , H占 0 I S 8 %以上 。2易发 生体 位 性 低血 压 : 7 () 老年 人 易 发生 体 位 性低 血 压 可 能 与 老 年 人压 力感 受 器 调 节 血 压功 能 减 退 、 管收 缩 因子 活 性 下 血 降 , 管收 缩 功 能 失调 等 有 关 。3血压 波 动 大 : 血 () 老年 人 1 之 内血 压 d 波 动 大 , 存 在较 大 的季 节 变 化 , 以 老 年 人 应 常规 测量 血 压 , 并 所 每 天至少测2 , 次 必要 时 可 行动 态 血 压监 测 。4并 发 症 多且 严 重 : () 老 年 高血 压 患者 S P 高 多 见 , 室肥 厚 、 力 衰 竭 与猝 死 的 危 险性 B升 左 心 增加。 肾功 能 变 化在 老 年 高 血 压 患 者 中 出现 更早 , 更 为 严 重 , 且 最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06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老年高血压已超过8000万人,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1]。
本文对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及其特点定义: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会高血压防治指南》[2]:年龄≥60岁、在未服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为老年性高血压,sbp≥140mmhg,dbp<90mmhg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临床特点: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在老年高血压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多见,约占老年高血压的一半,sbp升高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比dbp升高更大,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和终末期肾病的危险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最大,其次为双期高血压,然后才是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
②脉压差较大:脉压差越大,可能动脉硬化程度越重。
欧洲高血压协会专家指出,脉压和动脉僵硬度增加可作为较高龄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危险的预测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脉压每增加10mmhg,总死亡危险增加16%,脑卒中危险增加11%。
③血压波动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测量患者平卧10分钟后血压和站立3分钟后的血压,立位比卧位收缩压降低>20mmhg,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1/3的老年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初期应经常测量立位血压。
④假性高血压,间接测压可高估血压值:老年人肱动脉呈僵硬状态时,间接测压法气囊压不住肱动脉,使测得血压读数过高,产生假性高血压,需直接测压。
⑤并发症多且严重: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易并发脑卒中和心脏意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更多见。
老年高血压的综合治疗降压目标: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的总危险[3]。
高血压健康管理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

研究建议和展望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科学研究,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推广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跨学科合作,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政策支持,提高健康管理的可持续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3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现状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 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城市地区患病率较高
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肾病等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现状: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患者依从性差 现状: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患者健康知识不足
文献检索和筛选的方法
检索策略:使用关键词、主题词、作者等检索条件进行文献检索
数据库选择:选择适合研究领域的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等
文献筛选: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
文献质量评估: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文献整理:整理文献,按照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进行分类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 基础。
06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结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以控制血压水平
饮食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 压控制有积极作用
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对高血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结论
高血压健康管理对降低血压有显 著效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管 理,以保持血压稳定
老年高血压研究现状

究发现生物反馈法治疗 、 治疗性疫苗均对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总之 ,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 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患 者 的认识 , 并通过适 当的非药物和药物进行 干预, 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延长 寿命 , 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高 血压; 老年人; 特点
di1 .9 9 ji n 17 0 6 .0 0 2 .8 o:0 36 /.s .6 2— 39 2 1.2 07 s
压 , 6/ 0 m g为 2级高 血压 ; ≥10 10 mH 取消 了l 高血压 及单 临界
纯 收缩期 高 血 压 , 没有 列 出老 年高 血 压 的诊 断 标 准 ; 也 而 20 0 3年 6月欧洲高血压指南 中认 为, 根据 现有 的证据 , 建议 所有 的高血压患者 的血 压均应严 格控制 在 10 9 m g以 4 / 0m H
因 J 。血压昼夜节 律异 常 中非 杓型 血压是 心血管 危险性 的 判断指标 , 与心 、 、 脑 肾等靶器官 的损害直 接相关 , 是独立 于 血压负荷 的危险 因素 。因此 , 在高龄高血压治疗 中要注意 平稳降压 , 以减少高血压靶器官 的亚 临床 损害和 心血 管事件
的发生率n 。 。。
【 综 述 】
老 年 高 血 压 研 究 现 状
回金 凯
( 天津市 民政局老年病医院 , 天津 30 1 ) 0 11
【 摘要】 高血压是老年 人常 见的 慢性病, 又是脑卒中、 病、 功能衰竭及 冠心 心肾 致残、 致死的主 要危险因 素之一, 重影响老年人的 严 身心
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临床特点为 : 患病率高 、 中心动脉压较高、 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 单 脉压明显增大 、 血压波动大 , 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 发 易
【论文】高血压综述论文

【关键字】论文高血压的的特征及其预防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逐年增大,以往在我们的一贯印象中只属于老年人群体的一些疾病也出现了病患年轻化的趋势。
高血压便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如何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了解高血压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症状对于研究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的作用自然显得愈发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特征预防理论部分——高血压的定义及其特征一、高血压的医学定义和致病原因所谓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体内血压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
当一般人的舒张血压高于90mmHg,收缩血压高于140mmHg时即可判定出现高血压症状。
通常情况下,如果长期神经紧张或者情绪激动的人,其大脑内的高级神经皮层活动就会产生障碍,继而诱发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从而全身小动脉痉挛,产生动脉压增高而产生头晕、心悸、耳鸣、昏厥等临床患病特征。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通过医学界对高血压多年的研究发现,诱发高血压症状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一、遗传因素:多组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
若父母均出生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家庭,则他们的子女未来患上高血压的几率可达75%以上。
2、环境因素:现代人因环境因素患高血压的案例呈逐年上升态势。
通过对多个因环境因素产生的病例的调查,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可致病因素:1、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带油腻的食物(如大鱼大肉,油脂调料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有很多时候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另外,过多的烟酒应酬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导火线之一。
2、精神因素:现代人长期为工作和家庭奔波。
长时间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
心脑血管的日常负荷早已超过健康水平,极易诱发。
c运动因素:生活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缺乏运动,光吃不练,体重超标。
d药物因素:现代人过分依赖药物,特别是部分年轻人为解决一些难言之隐,过分依赖计生类药物。
患高血压的几率既然也就越来越高。
《国际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老年人群高血压研究现状及其临床护理3000字》

[3]李清霖,张宇清. 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系统综述[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07):33-40.
[4]李传容.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1):226+232.
(三)研究方法、步骤:
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知网获取文献从而进一步的了解病情有关知识。
步骤:文献查找,查找有关老年人高血压的诱发因素,临床护理及国内外的高血压现状;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完成毕业论文。
(四)进度安排: 1.确定论文题目:2021年8月到2021年9月8日。
2.查阅文献资料:2021年9月到2021年10月20日。
[8]柳福英,徐玲. 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1):160+162.
[9]赵广东,刘瑞明,于荣哉. 观察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205+207.
[10]侯兰珍,王莹澄,裴小英,谭欢.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77-2278.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理论依据:中国知网文献参考,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中国医药指南,基层医学论坛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在查阅既往文献及总结自身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对老年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目前的一些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医院临床护理干预提供新思路。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

国内外高血压病的研究概况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有多种,总体可以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此国内外医学专家对高血压病的分类、病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1、高血压病的概况学者项氏[1]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
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的概况,学者邓氏[2]说道,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或简称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这个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如增龄就是一个明显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增加.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高血压,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老年高血压.由于老年人的特点,促发的因素更加复杂。
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是由老年前期(45~59岁)或更早发生的高血压延续至老年期。
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器官的老化,调节功能下降,血管硬化和粥样硬化,更易促使血管的弹性减退,心脏搏血时的外周阻力增加,产生压力负荷型的血压增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高血压综述
院系: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11级小教文综班
姓名:王鑫
学号:11105020140
老年人高血压综述
【摘要】老年人高血压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并且患者多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其特点。
本文综述了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特点及其治疗进展,提出对于老年人高血压降压治疗应该多方面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血压的降低,而且要考虑老年人生理特点和靶器官保护,合理选用降压药物。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特点;治疗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达到或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12kPa)的高血压患者。
老年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超过45%,其发病率、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对老年健康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成年时期高血压的延续,另一部分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顺应性变差,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一、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1、老年人在高血压发病方面有以下特点:
(1)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随着年龄增长,其主动脉可硬化至近乎无弹性,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充分扩张,致使收缩期血压骤增,而在心脏舒张期动脉无明显回缩,致使舒张压骤降,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但当伴有心肾功能不全,容量负荷增大时也会出现舒张期血压升高。
(2)血压波动大。
收缩压尤其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
性降低,反应迟钝,对血压波动的调节功能减弱。
另外,季节气候变化、疲劳、情绪等因素也会造成血压不稳定。
这种血压较大幅度的异常波动其结果对心脏危害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心脏意外和脑卒中,并影响对患者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估价。
(3)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出现伴随体位改变的头晕、昏厥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
(4)并发症多且严重。
老年患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互为因果,易出现心、脑、肾等终末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等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
(5)易出现假阳性高血压。
因老年人硬化的动脉血管难以被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所阻断,易得出比实际值为高的血压读数,按此读数降压则易因过度治疗而造成低血压,甚或危及生命。
另外白大衣高血压在临床也不少见,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可更客观地反映血压波动情况。
(6)对治疗反应的个体差异大。
老年患者胃肠吸收功能、肝肾功能、受体敏感度的差别很大,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所以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给药间隔也宜延长,以找出合适的个体给药方案。
二、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三、对老年患者的治疗需要避免以下认识误区:
1、“老年人血压升高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
2 、“老年人对高血压已经耐受,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反会造成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的危害”。
3、“老年人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利尿剂不宜作为首选降压药物使用
四、高血压饮食调理
1、改变饮食习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饮食进行分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限制某些食物,这样才能符合营养要求,提高生活质量。
2、控制热量供应:合适的热量应该根据病情决定,一般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
由于这类患者往往有脂质代谢紊乱,所以减少脂肪摄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热量,而且还能改善代谢紊乱。
3、低盐、高维生素饮食:高血压肾病患者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盐腌食品;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也应少吃。
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对调节体内代谢有益,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4、适量饮茶: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振峰,王圣魏.高血压的定义、流行病学和病理.陕西医学杂志,2003,
2 .王海燕,潘良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3 .王士雯,钱方毅.老年心脏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于普林,袁鸿江,曾尔亢.老年高血压病·老年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张维忠. 美国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新指南评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