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规范与标准有关的无损检测的规定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
1. 超声检测
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遇到 不同界面产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来检测材料内部和表面缺陷的一 种方法。
2. 射线检测
利用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衰 减程度不同,通过观察穿透后的 射线强度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 一种方法。
总结词
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检 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 检测等。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高 精度、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新型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技术 不断涌现,如激光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等。同时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 也将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 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如将无损检测技术与数值模拟技 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更好地服务于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
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无损检 测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无损 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容器内部的裂纹、腐 蚀等缺陷,避免因缺陷扩展导致的事故发 生。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 、射线检测等。
案例三: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应用
总结词
提高维修效率
详细描述
在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 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缺陷位置,提高维修 效率。通过无损检测,可以确定需要维修的 部位和程度,避免盲目维修和过度维修的情 况发生。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 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
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的无损检测
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
在压力容器的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 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检测出容器在维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新的缺陷,例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 接缺陷。
目的
通过无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新缺陷,确保压力 容器的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五章无损探伤与压力试验第80条压力容器的无损探伤和压力试验,必须符合本章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应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第81条无损探伤人员应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的方能承担与考试合格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探伤工作。
第82条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必须先进行规定的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规定的无损探伤检验。
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才能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第83条压力容器的无损探伤包括射线、超声波、磁粉和渗透探伤等。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根据本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选择探伤方法。
第84条压力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的比例,按台计分为全部(100%)和局部(≥20%)两种。
钢制压力容器射线探伤,应按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规定执行。
射线照相的质量要求不应低于AB级。
全部射线探伤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Ⅱ级合格;局部射线探伤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Ⅲ级合格,但不得有未焊透缺陷。
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和采用铸造方法制造的压力容器的射线探伤和合格标准,应符合专门技术条件的规定。
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应按JB1152《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规定执行。
全部超声波探伤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I级合格,局部超声波探伤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Ⅱ级合格。
第85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对接接头的对接焊缝,必须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波探伤:1.GB150中规定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波探伤的;2.第三类压力容器;3.设计压力大于等于5MPa的;4.第二类压力容器中易燃介质的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5.设计压力大于等于0.6MPa的管壳式余热锅炉;6.钛制压力容器;7.设计选用焊缝系数为1.0的;8.不开设检查孔的;9.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接管的对接焊接接头;10.选用电渣焊的;11.用户要求全部探伤的;1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铝、铜制压力容器:(1)介质为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的;(2)采用气压试验的;(3)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6MPa的。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https://img.taocdn.com/s3/m/ac146e1dfc4ffe473368ab87.png)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保证压力容顺的安人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范围如下:1、本规程适用于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1)最高工作压力(Pw)(注1)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下同);(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积(V)(注2)大于等于0.25m3;(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液体。
(注3)2、本规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1)与移动压缩机一本的非独立的容积小于等于0.15m3的储罐\锅炉房内的分气缸;(2)容积小于0.25m3的高压容器;(3)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空分设备中的冷箱;(4)螺旋板换热器;(5)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气压给水(泡汗沫)压力罐;(6)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过滤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7)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组合电器(电容压力容器);(8)橡胶行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及承压橡胶模具。
3、本规程适用于上述压力容器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
4、本规程适用的压力容器除本体外还应包括:(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首环向焊缝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焊接接头。
第3条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1、超高压容器。
2、各类气瓶。
3、非金属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
4、核压力容器、船舶和铁路机车上的附属压力容器、国防或军事装备爱莫能助和的压力容器、真空下工作的压力容器(不含夹套压力容器)、各项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直接受火焰加热的设备(如烟道式余热锅炉等)。
法规和标准对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

第四条 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 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特种设备 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 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 理。
(2)检测前准备 (3)实施检测
(1)人员资格;(2)仪器校准状态; (3)检测工艺;(4)检测方案; (5)检测对象状态。
(1)无损检测;(2)复验、扩探
(4)签发报告 (1)编制报告;(2)审核;(3)批准。
(5)分包控制 (1)评价;(2)协议;(3)资料审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进行型式试验的,责令 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 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出厂时,未按照 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随附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的,责 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制造、销售, 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 收违法所得。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 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 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 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 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 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
(一)有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有关条款

81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第条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1999296对有无损检测要求的角接接头、形接头,不能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应做3.T 100%表面检测。
铁磁性材料压力容器的表面检测应优先选用磁粉检测。
4.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尽量采用射线检测。
5.第条87除本规程第条规定之外的其他压力容器,其对接接头应做局部无损检测,并 85应满足第条、第条的规定。
局部无损检测的部位由制造单位检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8486指定。
但对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以及开孔区将被其他元件覆盖的焊缝部分必须进行射线检测,拼接封头(不含先成形后组焊的拼接封头)、拼接管板的对接接头必须进行%100无损检测(检测方法的选择按第条规定),拼接补强圈的对接接头必须进行%超声86100或射线检测,其合格级别与压力容器壳体相应的对接接头一致。
拼接封头应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若成形前进行无损检测,则成形后应在圆弧过渡区再做无损检测。
搪玻璃设备上、下接环与夹套组装焊接接头、公称直径小于的搪玻璃设备接250mm 管焊接接头可免做无损检测,但应按做焊接工艺评定,编制切实可行的焊接工艺JB 4708规程,经制造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执行。
上、下接环与筒体连接的焊接接头,应做渗漏试验。
经过局部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若在检测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则应进行不少于该条焊接接头长度%的补充局部检测;如仍不合格,则应对该条焊接接头全10部检测。
第条88 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执行。
JB 4730对压力容器对接接头进行全部(%)或局部(%)无损检测:当采用射线检测10020时,其透照质量不应低于级,其合格级别为Ⅲ级,且不允许有未焊透;当采用超声检AB 测时,其合格级别为Ⅱ级。
对、等标准中规定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第三类GB 150GB 151100压力容器、焊缝系数取的压力容器以及无法进行内外部检验或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1.0其对接接头进行全部(%)无损检测:当采用射线检测时,其透照质量不应低于100AB 级,其合格级别为Ⅱ级;当采用超声检测时,其合格级别为Ⅰ级。
有关规程标准中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有关规程和标准中 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有关承压设备的规程和标准比较多,这里只重点介绍以下规程和标准中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 1. 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 2. TSG R0004 -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以下简称《固定式容规》); 3. 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管道 》 (以下简称《管规》); 4. GB150.4-2011《压力容器 第 4 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以下简称“ GB150” )。
《锅规》有关无损检测的规定4.5.4 无损检测 4.5.4.1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方法和技术等级 的无损检测工作。
4.5.4.2 无损检测基本方法 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射线(RT)、超声(UT)、磁粉(MT)、渗透(PT)、涡流(ET)等检测方法。
制造单位 应当根据设计、工艺及其相关技术条件选择检测方法并且制定相应的检测工艺。
当选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时,应当与脉冲回波法(PE)组合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以 TOFD 与 PE 方 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4.5.4.3 无损检测标准 锅炉受压部件无损检测方法应当符合 NB/T 47013 (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要求。
管子对接 接头 X 射线实时成像,应当符合相应技术规定。
4.5.4.4 无损检测技术等级及焊接接头质量等级 (1) 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 AB 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 II 级; (2) 锅炉受压部件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 B 级,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 I 级; (3) 表面检测的焊接接头质量等级不低于 I 级。
4.5.4.5 无损检测时机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应当在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并且遵循以下原则: (1)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焊接完成 24h 后进行无损检测; (2) 有再热裂纹倾向材料的焊接接头,应当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复验; (3)封头(管板)、波形炉胆、下脚圈的拼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应当在成型后进行,如果成型前进行无损检 测,则应当于成型后在小圆弧过渡区域再次进行无损检测; (4) 电渣焊焊接接头应当在正火后进行超声检测。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其主要用途是存储或加工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
由于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压力容器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而无损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监测手段,在压力容器的制造、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条例》等。
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压力容器的具体使用环境和条件,制定相应的无损检测标准,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还应考虑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
其次,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应包括检测方法、设备要求、人员资质等方面的内容。
在检测方法方面,应根据压力容器的材质、结构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
对于检测设备的要求,应明确设备的性能指标、精度要求和维护保养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从业人员的资质和培训也应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其具备进行无损检测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还应包括检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检测报告是无损检测的最终成果,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因此,检测报告应包括被检测压力容器的基本信息、检测方法和结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并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制和保存,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查询。
总之,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高度重视无损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无损检测标准,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对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无损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来检测容器中的缺陷和裂纹,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容器的检验。
X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穿透物体的特性来检测容器内部的缺陷、裂纹和壳体的厚度等,适用于金属容器的检测。
磁粉探伤:利用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特性来检测容器表面和内部的裂纹、缺陷和腐蚀,适用于金属容器的检验。
液体渗透检验:利用液体在表面张力下进入缺陷的特性,检测容器表面的裂纹和缺陷,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容器的检验。
红外热像检测:利用物体吸收和辐射红外辐射的特性,检测容器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分布,从而检测局部区域的表面温度异常或腐蚀。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主要标准GB/T 2970-2016《钢铁产品磁粉探伤检验》: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探伤检验。
GB/T 13298-2018《工业放射线检测》: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放射线检测。
GB/T 7233-2018《液体渗透检验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GB/T 19802-201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用仪器设备校准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校准方法和标准。
JB/T 4730-2017《压力容器检验与验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检验和验收的各项要求,其中包括无损检测的要求和标准。
ASME BPVC Section V-2019《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该标准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无损检测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容器。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容器内部的缺陷和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以满足检测要求。
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创芯检测是一家电子元器件专业检测机构,目前主要提供电容、电阻、连接器、MCU、CPLD、FPGA、DSP等集成电路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