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 g滤液。
计算:(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 g。
(2)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解析】试题分析:解: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H2SO4质量为:10 0g×9.8%=9.8 g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208 98 233y9.8 g x233/98 =x/9.8x=23.3 g208/98 =y/9.8y=20.8 g(2)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84.7 g+23.3 g-100 g=208 g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g/208 g×100%=10%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2.向13.6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0.6克(2)10%(3)17.9%【解析】试题分析: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NaCl 的质量为z。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106 2×36.5 2×58.5 44x y z 4.4g得x=10.6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分数3.将含有杂质(不溶于水)的氯化钡样品12.5g 放入39.6g 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过滤。
专题04 技巧性计算(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D
方法六:图像法
类型3.多种碳酸盐与酸反应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例.相等质量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固体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②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③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④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⑤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FeO>Fe3O4>Fe2O3
1.比较CuS、Cu2O、Cu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 。
【解析】硫元素(32)与氧元素(16)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可将以上化学式变形为:CuO2、CuO1/2、CuO,若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氧元素质量越大,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小。故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为Cu2O > CuO > CuS。
7
方法三:凑数法
例1. 工业锻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其中Ca与C的质量比为10∶1,则该混合物中Ca与O的质量比为( )A.2∶3 B.3∶2 C.1∶2 D.3∶1
【解析】Ca与C的质量比为10∶1,设C的质量为12,则m钙:m碳=120∶12=(40×3)∶(12∶1),即Ca与C的原子个数比为3∶1,只有CaCO3中含有碳元素,所以CaCO3的个数为1,CaO的个数为2,Ca与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5,Ca与O的质量比为:(3×40)∶(16∶5)=120∶80=3∶2。
0.69g
方法四:差值法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Na2CO3+H2O+CO2↑,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 放入烧杯中,让后将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 。
(写出过程) (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30% ; (2)另一种金属应该是锌(详见解析过程) (3)28.6%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第一次加入50g 的稀硫酸合金的质量减少了6.5g ,第二次再加50g 稀盐酸时,合金的质量又减少6.5g ,所以得出每加入50g 的稀硫酸合金的质量就会减少6.5g ,说明50g 的稀硫酸和6.5g 的合金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加入50g 稀硫酸时减少的质量只有1.5g ,所以剩余物质的质量即为铜的质量,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9g100%30%30g⨯= (2)由50g 的稀硫酸和6.5g 的合金确好完全反应,求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设:另一种金属为M ,相对原子质量为x 。
2442x 986.5g 50g M + H SO =MSO +19.6%H ⨯↑x 6.5g =9850g 19.6%⨯ x=65;所以该金属是锌; (3)第三次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5g ,因此反应掉的物质的质量即为30g-10.5g=19.5g ,由19.5g 锌的质量求出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锌的质量+稀硫酸的质量-氢气的质量设:第三次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氢气质量为z 。
2442981612150g 19.Zn + H S 6%yO =ZnSO +H z↑⨯98150g 19.6%=161y ⨯ y=48.3g ; 98150g 19.6%=2z⨯ z=0.6g 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8.3g100%28.6%19.5g+150g-0.6g⨯≈2.某实验小组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3)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3)一、选择题1.军事上常用氢化锂(LiH )来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 2O =LiOH+H 2↑.现将12g 氢化锂与991g 水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无LiOH 析出,求: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
答案:3g 【解析】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LiH 与H2O 反应时的质量比是8:2,故12g 氢化锂与991g 水反应时,水有剩余,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解得x=3g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g解析:3g 【解析】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LiH 与H 2O 反应时的质量比是8:2,故12g 氢化锂与991g 水反应时,水有剩余,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22LiH +H O LiOH 82gx+H 12 = 812g=2x,解得x =3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g 。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某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片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将药片研碎,取4.0g 样品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收集到的气体经干燥后质量为0.88g.(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Na 2CO 3+H 2O+CO 2↑,样品中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答案:84% 【解析】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
2NaHCO3Na2CO3+ H2O+CO2↑ 168 44x解析:84%【解析】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 H2O+CO2↑168 44x 0.88 g168 = x44 0.88gx=3.36g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4%。
答: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点睛∶本题重点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初中化学答题技巧整理

初中化学【压轴题】答题技巧整理,选择+推断+实验+计算题!压轴题不一定是最难的,但一定是学生容易丢分的,所以学生在做好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重难点突破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平时老师强调的一些“中考经典错误答案”,避免一些不应该的丢分。
01选择题常见题型有图像题、图表题、技巧型计算及信息给予题。
图像题解题关键在于图像的横纵坐标、三点(起点、拐点、终点)、斜率。
极有可能考金属与酸的反应,需要学生分清楚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问题和效率问题,理解记忆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分别对应的4幅图。
例如:图表题一般考察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要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透彻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重点是原子守恒和质量守恒。
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三个公式:1、密闭容器中,M前=M后;2、M参加=M生成;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分子个数比。
技巧型计算常用的是守恒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差量法。
守恒法和差量法主要用于求解质量、质量分数等具体数值的题目,平均值法和极值法由于可以确定数值的范围,因此常用于求某种物质可能是什么的问题,找出这几种方法对应的典型例题做一下,一道就可以。
理解不同方法的思路,知道什么样的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就能搞定这1分了。
信息给予题就需要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了,这个需要学生平时多多培养。
另外平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比如把有用的信息、数据用横线划下来,这样可以避免二次审题的时候再浪费时间找已知条件。
02推断题常见题型有文字推断、实验推断、框图推断。
文字推断题解题方法类似于选择题中的信息给予题,从题干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是重点。
实验推断题要想做出来,需要掌握好物质的性质、变化和重点的几个基础实验。
框图推断题作为最难的一种推断,学生要么满分,要么0分,差距比较大。
框图题的难点在于涉及到的反应较多,同时已知条件隐藏的也比较深,突破口通常潜伏在题目中不同物质的性质、变化、甚至是反应条件中,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极强的敏感度。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2)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有l00g 8%的NaOH溶液,通过计算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该溶液吸收CO2,最多可以生成Na2CO3多少克?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2)当NaOH全部转化成为Na2CO3后,Na2CO3还会继续与CO2、H2O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直至Na2CO3完全反应完。
请在如图画出利用l00g8%的NaOH 溶液吸收CO2与生成NaHCO3的曲线。
____(3)现有三种溶液:①100g8%NaOH溶液、②100g8%NaOH溶液吸收CO2转化为Na2CO3溶液、③100g8%NaOH溶液吸收过量CO2转化为NaHCO3溶液,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与上述三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的硫酸的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
【答案】10.6g 相等三种溶液中所含的钠元素质量相等,与硫酸反应产生的Na2SO4质量相等,故消耗同种硫酸的质量相等【解析】【详解】(1)100g8%的NaOH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100g×8%=8g(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和碳酸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根据2NaOH+CO2=Na2CO3+H2O和 Na2CO3+CO2+H2O=2NaHCO3,可得关系式为:22323 2NaOH~CO~Na CO CO~2NaHCO8044106441688g y x a z804410644168====8g y x a zx=10.6gy=4.4gz =16.8ga=4.4g利用l00g8%的NaOH溶液吸收CO2与生成NaHCO3的曲线,起点4.4、拐点(8.8,16.8)。
如图:(3)三种溶液中所含的钠元素质量相等,根据钠元素守恒和硫元素守恒,可知与硫酸反应产生的Na2SO4质量相等,故消耗同种硫酸的质量相等。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现有l00g 8%的NaOH溶液,通过计算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该溶液吸收CO2,最多可以生成Na2CO3多少克?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2)当NaOH全部转化成为Na2CO3后,Na2CO3还会继续与CO2、H2O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直至Na2CO3完全反应完。
请在如图画出利用l00g8%的NaOH 溶液吸收CO2与生成NaHCO3的曲线。
____(3)现有三种溶液:①100g8%NaOH溶液、②100g8%NaOH溶液吸收CO2转化为Na2CO3溶液、③100g8%NaOH溶液吸收过量CO2转化为NaHCO3溶液,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与上述三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的硫酸的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____。
【答案】10.6g 相等三种溶液中所含的钠元素质量相等,与硫酸反应产生的Na2SO4质量相等,故消耗同种硫酸的质量相等【解析】【详解】(1)100g8%的NaOH溶液中含NaOH的质量=100g×8%=8g(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和碳酸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根据2NaOH+CO2=Na2CO3+H2O和 Na2CO3+CO2+H2O=2NaHCO3,可得关系式为:22323 2NaOH~CO~Na CO CO~2NaHCO8044106441688g y x a z804410644168====8g y x a zx=10.6gy=4.4gz =16.8ga=4.4g利用l00g8%的NaOH溶液吸收CO2与生成NaHCO3的曲线,起点4.4、拐点(8.8,16.8)。
如图:(3)三种溶液中所含的钠元素质量相等,根据钠元素守恒和硫元素守恒,可知与硫酸反应产生的Na2SO4质量相等,故消耗同种硫酸的质量相等。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石化厂有一种石油产品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残余硫酸,过去他们都是用NaOH溶液来清洗这些硫酸。
请你计算:(1)若要清洗1000kg的这种石油产品,需要_____kg的NaOH。
(2)该石化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Ca(OH)2中和这些残余硫酸。
每处理1000kg这种产品,他们可以节约多少经费_____?请你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工业级的NaOH和Ca(OH)2的最新市场批发价如下表:试剂Ca(OH)2NaOH价格(元/kg) 1.00 6.00(3)请你在图中画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处理1000kg该石油产品时,残余硫酸溶质的质量变化曲线;氢氧化钠用虚线表示,氢氧化钙用实线表示。
_____(请你注明具体的坐标)【答案】40 203元【解析】【详解】1000kg的这种石油产品所含硫酸的质量为1000kg×4.9%=49kg设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消耗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根据2NaOH+H2SO4=Na2SO4+2H2O和Ca(OH)2+H2SO4=CaSO4+2H2O可得关系式为242 2NaOH H SO Ca(OH)809874x49kg y::809874==x49kg yx=40kgy=37kg每处理1000kg这种产品,他们可以节约经费为6.00元/kg×40kg-1.00元/kg×37kg=203元图中画出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处理1000kg该石油产品时,残余硫酸溶质的质量变化曲线;氢氧化钠用虚线“…”表示,氢氧化钙用实线“一”表示,答:(1)若要清洗1000kg的这种石油产品,需要 40kg的NaOH。
(2)该石化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Ca(OH)2中和这些残余硫酸。
每处理1000kg这种产品,他们可以节约203元经费。
(3)残余硫酸溶质的质量变化曲线;氢氧化钠用虚线“…”表示,氢氧化钙用实线“一”表示,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 g,再用100.0 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为测定某H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0g硫酸溶液置于烧杯中,不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B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在Q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_____(用符号)。
(2)在反应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答案】23.3 H+、Cl﹣、Ba2+变大 4.9%【解析】【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时氯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沉淀硫酸钡的质量,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是200g+100g﹣276.7g=23.3g,故填23.3;Q点的氯化钡溶液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和氯化钡,在Q点时溶液中的离子为H+、Cl ﹣、Ba2+,故填H+、Cl﹣、Ba2+;(2)反应的过程中硫酸不断被消耗,生成盐酸,随氯化钡溶液的加入,溶剂增加,溶液的酸性不断变弱,所以pH会不断变大,故填变大;(3)设氯化钡质量为x。
2244BaCl+H SO=BaSO+2HCl98233x23.3g98233=x23.3gx=9.8g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g200g×100%=4.9%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2.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反应时间0 10 20 30 40 5060(s)溶液温度20.5 20.6 20.7 20.8 20.920.8 20.7(℃)(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精确到0.1%)【答案】20.936.5%【解析】【分析】根据图表可知当反应时间为40秒时,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当40秒时,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当pH为7的时候,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
【详解】(1)因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温度最高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温度从表上可知为20.9℃(2)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xx=3.65g36.5%所以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是36.5%。
3.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g(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____________(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答案】4.4g 11.7% 16.3% 【解析】 【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为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思路为:可根据反应中二氧化碳与碳酸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碳酸钠的质量。
进一步可求出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思路为: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可根据反应中二氧化碳与氯化钠的质量关系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再加上样品中原有氯化钠的质量,即为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
最后可计算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1)纯碱样品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73g 稀盐酸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达到了最大值,即此时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
(2)解:设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2322Na CO 2HCl 2NaCl H O +=++CO 10611744xy4.4g↑106x=44 4.4gx=10.6g117y=44 4.4gy=11.7g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2g-10.6g×100%11.7%12g≈(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g-10.6g+11.7g×100%16.3%12g+73g-4.4g≈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 (2)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3%。
4.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①上表数据分折,第_____次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②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③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保留0.1%) 【答案】二 52% 28.6% 【解析】 【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①从上表数据分析,25g 合金需要酸的质量是100g ,100g 酸需要合金的质量是25g ,故第二次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5g+100g 124.6g 0.4g ﹣= 设锌的质量为x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2442Zn H SO ZnSO +=+65H 16x12y 0.4g↑651612==x y 0.4gx 13gy 32.2g==②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130%g25g52%⨯=。
③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2.2g124.6g-(25g-100%13g)28.6%⨯=答:上表数据分折,第二次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5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8.6%。
【点睛】=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5.实验室有化学实验考试后留下混有少量食盐的小苏打样品。
现称取样品10克,加入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0克,至充分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95.6克。
求:(1)生成气体的质量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结果保留至0.1%) 【答案】4.4g 7.8% 【解析】 【详解】(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0g+90g-95.6g=4.4g 。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 ,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8458.544y x 4.4g58.54484==x 4.4g y x=5.85g y=8.4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85g 10g 8.4g100%7.8%90g 10g 4.4g+-⨯≈+-。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8%。
6.(1)若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 )配制500g19.6%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_____mL(结果精确到0.1)。
(2)向100g 碳酸钠溶液中慢慢滴加(1)中配制的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测得pH 的变化情况如图。
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B 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
当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54.3 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并反应;使反应更充分;使反应更快(合理即可) Na 2SO 4、H 2SO 4 14.9% 【解析】 【分析】 【详解】(1)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相等,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 )配制500g19.6%的稀硫酸,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x ,则x ×1.84g/mL ×98%=500g ×19.6%,解得x ≈54.3mL(2)向100g 碳酸钠溶液中慢慢滴加(1)中配制的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测得pH 的变化情况如图。
玻璃棒的作用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并反应,B 处溶液显酸性,则稀硫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Na 2SO 4、剩余的H 2SO 4。
当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是硫酸钠溶液,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y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z 。
23242422Na CO +H SO =Na SO +H O +981424410CO 19.0g yz6%⨯↑9810019.6%=142g y⨯,解得y=28.4g 9810019.6%=44g z⨯,解得z=8.8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100g-8.8g=191.2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282.41.gg×100%≈14.9%【点睛】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7.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Fe 2O 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
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组成进一步进行探究。
过滤该残液,取100 g 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5%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2)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100 g 滤液中溶质的质量(若有多种溶质,任选一种。
结果精确到0.01g)。
【答案】【小题1】(2分)HCl FeCl3(写化学式)【小题2】设滤液中HCl 的质量为x,X="1.83" g;设滤液中FeCl3的质量为y,y="8.13" g【解析】刚开始没有产生沉淀,说明残夜中含有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了,氯化铁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产物,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HCl FeCl3;可以根据一共生成的沉淀量5.35g就可以求出氯化铁了。
【小题2】(4分)方法一:解:设滤液中HCl 的质量为x。
NaOH + HCl===NaCl + H2O40 36.540 g×5% x40/40 g×5%=36.5/xX="1.83" g方法二:解:设滤液中FeCl3的质量为y。
3NaOH + FeCl3 ======3NaCl + Fe(OH)3↓162.5 107y 5.35 g162.5/y="107/5.35" gy="8.13" g8.取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51.88g,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