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太多会患低钠血症 低血钠症严重可致死
正常血钠浓度

正常血钠浓度血钠浓度是指血液中钠离子的浓度,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血钠浓度的范围为135-145mmol/L,这个范围内的血钠浓度可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保证正常的神经、肌肉、心脏和肾脏功能。
一旦血钠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会危及生命。
血钠浓度的调节人体的血钠浓度是由肾脏和饮食共同调节的。
肾脏是维持血钠浓度平衡的主要器官,它通过调节钠的滤过、重吸收和排泄来控制血钠浓度。
当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过高时,肾脏会增加钠的排泄,从而降低血钠浓度;当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过低时,肾脏则会减少钠的排泄,从而升高血钠浓度。
饮食中的钠也是影响血钠浓度的重要因素。
人们日常饮食中摄入的盐分大部分都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如果饮食中摄入的钠离子过多,肾脏就需要排出更多的钠离子来维持血钠浓度的平衡。
如果饮食中摄入的钠离子过少,肾脏就需要减少钠的排泄,从而升高血钠浓度。
因此,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正常的血钠浓度非常重要。
血钠浓度的影响因素除了肾脏和饮食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血钠浓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水分摄入不足:水分是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人体摄入的水分不足,就会导致血液浓缩,血钠浓度升高。
2. 水分摄入过多:如果人体摄入的水分过多,就会导致肾脏增加排泄水分,从而降低血钠浓度。
3. 肾脏功能障碍:肾脏是维持血钠浓度平衡的主要器官,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钠浓度的调节。
4. 药物的影响:一些药物,如利尿剂、类固醇等,会影响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和排泄,从而影响血钠浓度。
5. 疾病的影响:一些疾病,如肾病、心力衰竭等,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从而影响血钠浓度。
血钠浓度的异常当血钠浓度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如果血钠浓度过高,就会出现口渴、口干、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如果血钠浓度过低,就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肌肉无力、抽搐、昏迷等症状。
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一、什么是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的浓度低于135mmol/L。
●低钠血症只代表血清中钠的浓度,但并不等于体内钠的总含量减少。
●低钠血症根据其发病的缓急而分为急性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
前者是指在48小时内,由血清钠正常而降低到135mmol/L以下。
不一定有明显的水肿。
慢性低钠血症,多伴有水肿。
二、原因及分类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很多,除假性低钠血症外,都表明体内的水含量相对比钠含量增加,体液处于被稀释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摄入水多,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排出低渗尿,有80%的多余的水在4小时以内排出。
肾脏的排出体内水的能力达20L/d以上。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水在体内潴留。
低钠血症大致分为假性低钠血症及低钠血症伴有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1)假性低钠血症●是指血浆中一些固态物质增加,在单位体积中水的含量减少,而钠只能溶解于水中,钠的浓度降低。
假性低钠血症又分为不溶性物质在血浆中增加,及可溶性物质在血浆中增加。
前者对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影响不大,后者则相反。
●不溶性物质在血浆中增加见于高脂及高球蛋白血症。
●可溶性物质在血浆中增加如静脉注射高张葡萄糖溶液及静脉滴注甘露醇溶液以后,由于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水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血液被稀释而发生假性低钠血症。
此时血浆曾高渗状态,但血清钠浓度减低。
血糖每升高5mmol/L,血清钠可降低1~3.0mmol/L。
●假性低钠血症,血钠降低程度不著,故不会出现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
2)低钠血症伴有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有三种情况:细胞外液容量正常、减少及增加第一种情况细胞外液容量正常●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多由于水的摄入过多、肾脏排水功能异常,或者两者同时存在。
常见疾病有:精神性烦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特发性低血钠或病态细胞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应用利尿剂等。
●精神性烦渴突然饮入大量的水,超过正常肾脏排水的能力,使血浆被稀释,血浆容量及血浆的含水量增加所致。
水中毒

水中毒水中毒是一种因为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脱水低钠症的中毒征状。
虽然水中毒致死的机会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
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但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涨,从而引起脱水低钠症。
当饮用过量水分时,血液内的电解质因为被水分排出体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浓度,影响到脑部的运作,可能会致命。
中毒这个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是有毒物接触皮肤或侵入身体,谓之中毒。
轻则损伤人体的皮肤、器官、组织,重则导致死亡。
另一种中毒,是人体必需的物质过量之后产生的对机体的损害,严水中毒重时也会导致死亡。
例如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在一定条件下都会使人中毒。
水中毒是指水摄入量超出人体排水量的能力,以致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的病理现象。
又称水过、水潴留性低钠或稀释性低钠血症。
水过多较少发生。
这是因为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肾脏的调节作用下,正常人即使摄入大量的水,肾脏也能将水排出,维持入水和出水的平衡。
在神经、内分泌和肾脏调节水的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水分绝对过多的。
肾脏是排出水分最主要的器官,它的排尿能力很强,即使肾的90%丧失功能,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为了保持身体水分的平衡,不使肾排尿过多,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来调节。
当人体摄入水分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降低,因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排尿量就增加;同时,由于血容量增大、肾血流量也增多,这也使尿量增加。
这两种作用合在一起,把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水中毒的成因一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摄取了过剩的水分,但这个分量在日常的生活里很少机会超过。
一个常见的可能,是在大量出汗之后又马上大量补充水分。
因为,人在大量出汗后,不旦会流失水分,也会流失了不少的盐分。
此时若一次大量喝水而不补充盐分的话,血液中的盐分就会减少,吸水能力也随之降低,一些水分就会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造成“慢性水中毒”。
这时人就会觉得有头晕、口渴的现象,严重的还会突然昏倒,而在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致死。
水中毒的机制

水中毒的机制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临床上较少发生。
其症状取决于水过多的速度和程度,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两类。
程度较轻者,停止水分摄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后,即可纠正,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水中毒的特点是患者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血钠下降,血清钠离子浓度V135mmo∕L,血浆渗透压V290三n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故又称之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其原因和机制如下:1、水的摄入过多:如用无盐水灌肠,肠道吸收水分过多、精神性饮水过量和持续性大量饮水等。
另外,静脉输入含盐少或不含盐的液体过多过快,超过肾脏的排水能力。
因婴幼儿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更易发生水中毒。
2、水排出减少:多见于急性肾衰竭,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如恐惧、疼痛、失血、休克、外伤等,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解除了副交感神经对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抑制。
在肾功能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生水中毒,故水中毒最常发生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又输液不恰当时。
一、水中毒的病因1.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各种原因导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可见于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如肺炎、中毒性痢疾等)、应用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咤),或疼痛、手术等应激刺激。
手术后ADH分泌增多的时间通常持续12〜36小时,或更长。
在此情况下过多输入葡萄糖等不含电解质的溶液,就容易发生水中毒。
此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晚期发生部液性水肿的患者也可以通过压力感受器的刺激使ADH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也可有ADH的异常释放。
2.肾功能障碍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无尿期,肾脏的稀释和浓缩功能都发生障碍,此时水分摄入过多,容易发生水中毒。
此外,任何原因使肾血流量不足或肾小球血液灌注量严重减少,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在合并低渗性的情况下,水中毒容易发生。
3.入水过多机体摄入过多的水分,如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原发性多饮。
低钠血症 (3)

重要因素
• 四、重建的渗透稳态 指抗利尿激素仍能随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而变化
,但血清钠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也就是抗利 尿激素的释放阈降低,在较低水平的血浆渗透压 时便足以引起其释放。
一般稳定在125-135mmol/L之间。 常见于:肺结核、肺癌、严重营养不良等疾病 (消耗性低钠血症)。也见于精神病、妊娠、低 血容量状态及部分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发生机制
• 二、ADH分泌增多: ADH分泌增加使集合
管对水的渗透性提高 ,游离水生成减少。
常见因素: 1、有效循环血量减 少 2、SIADH 3、肾上腺皮质功能 不全或甲状腺功能低
重要因素
• 一、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1、ADH分泌增加:血容量减低可以通过颈动脉
窦压力感受器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比血浆渗透 压增高的作用更显著)。ADH的增加使游离水清除 率降低,在过多补充非电解质溶液时,可引起低 钠血症。
分类分型
• 二、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 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
竭和肝硬化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肿瘤、肺部疾病时,要考虑到SIADH。
体重增加
分类分型
• 三、消耗性低钠血症 见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如肺结
核、恶性肿瘤等。一般无低钠血症特异性 症状。
可能是“重建渗透稳态”或抗利尿激素 分泌异常综合征的“重建渗透稳态”型。
重要因素
• 五、原发性烦渴: 患者主诉是过度烦渴和多饮多尿。正常人肾脏
每天能清除10-15L水,当水摄入超过肾脏排水能 力时,则可发生急性低钠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于性格忧虑的中年妇女,精神病患者和服 用噻嗪类药物的患者。
下丘脑疾病引起的尿崩症。 过量饮啤酒不吃食盐,5L以上可引起。
水中毒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水中毒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水中毒,也称为过度饮水症候群,是一种由于摄入过多水分而
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过低的病理生理学疾病。
当人体摄入过量的水
分时,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会下降,从而导致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
下降,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差减小,水分会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
胞水肿。
这种情况尤其危险,因为大脑细胞对水肿非常敏感,可能
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病理生理学上,水中毒会导致细胞内液体过多,细胞膜张力减小,细胞功能受损。
此外,由于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下降,可能导
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严重
的水中毒可能导致脑水肿、昏迷甚至死亡。
在病理生理学上,水中毒的发生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有关。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的水分和电解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
体内稳态。
而过度饮水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钠离子浓度下降,引
发水中毒。
此外,某些疾病状态下,如肾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等,也会增加患水中毒的风险。
总的来说,水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生理学疾病,需要引起足
够重视。
预防水中毒的发生,关键在于合理控制饮水量,特别是在
剧烈运动、高温天气或特殊环境下,要适当补充水分,但不要过量。
同时,对于存在肾脏疾病、心脏病等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控制饮水量,避免发生水中毒。
如果出现水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治疗。
低钠血症的常见原因

低钠血症的常见原因低钠血症(hyponatremia)是指体内钠离子的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正常的血浆钠浓度范围为135-145 mmol/L,低钠血症一般指血浆钠浓度低于135 mmol/L。
低钠血症的常见原因是很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量水摄入:大量饮水过快过多,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浆的钠离子浓度,使钠离子稀释而导致低钠血症。
这种情况常见于饮水过度的长跑运动员、长期接受血透治疗的肾脏病患者等。
2. 失钠过多:失钠过多是指体内失去了大量的含钠液体,导致血浆钠浓度下降。
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时间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或频繁呕吐、腹泻等情况,也可由于某些疾病如底物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引起。
3. 钠潴留:钠潴留是指体内大量潴留了含有钠离子的液体,导致血浆钠浓度下降。
这种情况常见于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疾病。
4. 过量水负荷:过量水负荷是指大量输入含有水分但低盐的液体,这样就会稀释体内的钠离子。
这种情况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输液不当、摄入过量含水量大的食物等。
5. 激素失调:某些激素失调也可能导致低钠血症,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这些疾病均可能影响钠离子在体内的代谢与水平衡。
6. 药物影响: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如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和袢利尿剂)、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SSRI类抗抑郁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低钠血症的症状并不明显,轻度的低钠血症可能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严重的低钠血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甚至昏迷。
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治疗低钠血症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其原因。
对于过量水摄入者,需要减少水的摄入量;对于失盐过多者,需要补充含钠溶液;对于钠潴留者,需治疗原发病症以减少钠潴留;对于激素失调者,需要适当调整激素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血钠的变化。
喝水中毒的案例

喝水中毒的案例
喝水中毒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它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
下面,我将讲述一个喝水中毒的案例。
这位患者是一名年轻的女孩,20多岁的她在炎热的夏日里参加了一次户外活动,由于天气炎热,她一直在大量饮水来防止脱水。
活动结束后,她回到家中感觉非常疲惫,她一
直喝水,希望可以缓解疲劳。
但是,后来她出现了严重的呕吐、头痛和意识不清的症状,
她的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急救。
经过检查和诊断,医生发现这位女孩喝了太多的水,导致体内水分过度,电解质失衡,最终导致了水中毒。
她的血钠浓度非常低,需要进行钠盐输注来纠正血液中的电解质不平衡。
经过数天的治疗,她的病情才渐渐得到稳定。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虽然饮水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但是过量饮水同样会对身
体造成危害,导致水中毒。
水中毒的症状包括呕吐、头痛、肌肉痉挛、意识不清、甚至是
昏迷和死亡。
如果你出现了这些症状,一定要赶紧去医院进行治疗,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
后果。
最后,我们也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饮水量,不要过度饮水,同时在高温天气中,也要
注意多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喝水太多会患低钠血症?低血钠症严重可致死
低血钠症,一个对我们好像很陌生的疾病,并不像低血糖那样经常被人们提起,但是其实,低血钠症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那么低钠血症究竟是什么?它究竟会引发什么其他的疾病?如何治疗低钠血症?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是血液的渗透质量浓度降低,细胞内水分移动时出现的症状。
钠是决定人体血液的渗透质量浓度的最重要的粒子,大部分渗透质量浓度是由血液的钠浓度所决定的。
钠是细胞外的水中最多的离子,在我们身体的体液状态的反映。
也就是说,如果钠过多是体液过多的状态,但少的时候会有体液不足的状态。
高钠血症与钠的量相比,浓度出现的表现,反映了我们身体的水分平衡。
血液的正常钠浓度是每升140 mmol的程度,不满135mmol的情况则被定义为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是血液的渗透质量浓度降低,水分在细胞内移动的现象。
临床极为常见每个人患病因素不同
我们身体的水分过多的时候,低钠血症就会发生。
低钠血症仅反映钠在血浆中浓度的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总钠量的丢失,总体钠可以正常甚或稍有增加。
出现低钠血症的情况是使用利尿剂、呕吐、腹泻、胰腺炎、烫伤、过度出汗、出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心力衰竭、肝硬化、皮质类固醇激素异常等。
低钠血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特别在老年人中。
引起低钠血症的症状是根据每个人,根据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的不同,一般血液的钠浓度在125mmol/L以上
时,极少引起症状,血液钠浓度在125~130mmol/L之间时,也只有胃肠道症状。
治疗方法个性化
脑细胞内水分移动,总体上看会出现脑水肿,这是多种多样的神经学上出现的症状。
轻微的症状是头痛、恶心等,严重的情况由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出现,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因此,为了恢复正常的钠浓度,就需要持续观察和治疗,大部分是需要入院治疗的。
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治疗的措施也是比较强调个性化的。
症状严重的和低钠血症的程度严重的,包括高浓度的钠在内的输液,以一定速度的血管注射,与此同时,还要经常进行血液检查。
轻微的情况可以限制喝水和具有相似作用的注射利尿剂(尿量增加注射的药)。
第一次恢复矫正后,就要开始对引起低钠血症的疾病的治疗,以防止低钠血症的复发。
小知识:
若想判断低钠血症是由于失钠,水过多和正常血容量性可以根据总体水和总体钠来鉴别,根据患者体重和所测血清钠值进行计算得出。
现有体液总量=(正常血清钠值/所测血清钠值)×正常体液总量
正常体液总量=病前体重(kg)×0.6
总体钠=总体液量×血钠浓度(mmol/L)
来源:大公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