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简介【曹文轩简介资料】
曹文轩生平

荣誉与奖励
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文艺人才“百人工程”。 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承担国家教委八五科研项目“小说的艺术”和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文学评论科研奖,1998年 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第三届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一九九四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蓝花》(短篇小说)、《草房子》获冰心文学大奖。 短篇小说集《红葫芦》获《中国时报》一九九四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 短篇小说《再见了,我的小星星》和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 《天瓢》
滨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
展开 编辑本段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生平简历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曹文轩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等。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 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年度开卷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小说奖等奖项。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多次在各地进行演讲。
《孤独之旅》 知识清单

《孤独之旅》知识清单一、作者简介《孤独之旅》的作者是曹文轩。
曹文轩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
他的作品多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展现人性的美好与温暖,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成长中的困境与挑战。
其文字优美、细腻,富有诗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地区。
三、主要人物1、杜小康本是一个富家子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家庭突然的变故,使他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孤独和磨难,逐渐成长起来。
2、杜雍和杜小康的父亲,原本是村里的“有钱人”,但因生意失败,家境一落千丈。
他带着杜小康踏上了放鸭之旅,是一个坚韧、有担当的父亲。
四、故事情节1、家庭变故杜小康原本生活富裕,成绩优异,在学校里备受瞩目。
然而,父亲杜雍和的生意失败,家里变得一贫如洗。
为了还债,杜雍和决定带着杜小康去离家很远的地方放鸭。
2、踏上旅程杜小康和父亲带着鸭群,乘坐小船,离开了家乡。
一路上,杜小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3、初到芦苇荡他们到达了目的地——一片茫茫的芦苇荡。
这里荒无人烟,环境恶劣。
杜小康开始感到孤独和寂寞,思念起以前的生活。
4、磨难与成长在放鸭的过程中,杜小康遭遇了暴风雨的袭击,鸭群也走失了一部分。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变得坚强、勇敢,学会了面对困难。
5、收获与回归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鸭群长大了,杜小康也在孤独中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之旅,最终和父亲带着收获的鸭蛋回到了家乡。
五、主题探讨1、成长与挫折小说通过杜小康的经历,展现了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只有勇敢面对,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
2、孤独的力量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在孤独中,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3、家庭与责任杜雍和在家庭遭遇变故时,没有逃避,而是带着儿子勇敢地面对,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草房子》素材:曹文轩简介 鄂教版

曹文轩简介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会,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主要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大水》、《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青铜葵花》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
文章约150篇(略)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主编的书《落日红门——50年小说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50年儿童文学选》(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年《国外文学导读本》(6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5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新潮儿童文学丛书》(8卷),21世纪出版社,1989年《现代名篇导读》(4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荣誉与奖励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文艺人才“百人工程”。
人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承担国家教委八五科研项目“小说的艺术”和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文学评论科研奖,1998年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获第三届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一九九四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蓝花》(短篇小说)、《草房子》获冰心文学大奖。
短篇小说集《红葫芦》获《中国时报》一九九四年度十大优秀读物奖。
儿童文学作家简介

儿童文学作家简介曹文轩作家简介: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
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1 985年,曹文轩将儿童文学定义为“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20年后的今天,他认为说儿童文学“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精神底色”更恰当些。
秦文君作家简介:当代最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女性,以创作儿童小说闻名,其作品往往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语言风趣幽默,且不乏感人之外,非常富于感染力。
自然情况:秦文君,1954年出生。
上海人。
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其中《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分别获国家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及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并多次在由读者投票产生的“知音奖”、“好作品奖”中获奖。
近年来,《开心女孩》,《男生贾里》等作品出版了日文版,英文版,中文繁体字版,德文版发行海外,并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小鬼鲁智胜》,《男生贾里》,《家有小丑》等十余部作品被改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先后播映。
作者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少儿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主编。
孙幼军作家简介:孙幼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当代著名童话作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外交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
曹文轩

曹文轩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山羊不吃天堂草》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
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权威奖项四十余种,并于2016年4月4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成功实现华人在该奖上零的突破。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
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
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
国际安徒生奖是世界儿童图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此前曾有多位中国作家及插画家提名该奖,但从未有人最终得奖,而以《草房子》《火印》等众多作品被读者熟知的曹文轩老师经过评审会投票,从五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站上了儿童文学的世界之巅!主要作品《火印》本书对战争有着深刻和思考。
《火印》中战争占了较大的篇幅,《火印》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全景式的、大场面式的,而是从野狐峪村民村民的眼中对战争进行观察,用他们的亲身遭遇对战争进行描绘。
整个审谛和思索都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的,在残酷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悲剧人物和被摧残的受害者。
《火印》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人的各种情感,人与动物的深情,亲情、友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对家乡的热爱、对敌人的仇视……让人欲罢不能,潸然泪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感情放在特殊的敌我对阵的特殊年代,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曹文轩简介及所获主要荣誉

曹文轩简介及所获主要荣誉曹文轩简介及所获主要荣誉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曹文轩,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和“丁丁当当”系列等。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
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权威奖项四十余种,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第一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2014年1月,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成立了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
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为核心的“全版权”运营机构,也是在重要作家品牌的运营、优质资源的整合和灵活集中的管理方式上的一次创新。
曹文轩是中国顶级的儿童文学作家,曾经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中国安徒生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金奖、冰心文学奖大奖等40余种海内外重要奖项。
他的作品创造了最美好的童心世界和最纯正的文学世界,享誉世界文坛,被译为英、法、德、日、韩、俄、瑞典等文字,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代表作《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已经印刷百余次,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
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以曹文轩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为核心,以服务作者、服务读者、服务儿童文学出版和跨行业合作伙伴为定位,把触角伸到图书出版、海外版权推介、影视版权、游戏动漫、教育培育等方面,建立一个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的“全版权”运营模式,全面立体地挖掘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这一品牌的影响力,使之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曹文轩作品介绍

曹文轩(1954年1月——)男,江苏盐 城人,作家。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读书,后留校任教。中国作家协会全国 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 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 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 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 者。
晚的大河,竟是这样地无声无 息。
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是曹文轩作品的一大特色。对于这 一点,曹文轩毫不含糊地加以肯定,甚至有打上自己 作品特色商标的冲动。“我的作品之所以是我的作品,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风景元素。从写作上来看, 离开风景描写于我是一件非常痛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其他文学作品中, 自然风景描写流失严重的现象,对为什么今天很多作 品中并没有太多的风景描写,曹文轩谈了自己的看法: “风景描写最能体现写作功夫,若把自然风景描写得 不落俗套,而且把它与作品的情调、氛围和人物的情 境融为一体,这是很难的。我小时候曾抄写过大量的 描写自然风景的片段,这对我今天的写作受益匪浅, 从中得到的恩惠无法用语言表达。如果没有当年的这 些植入,我今天的作品绝对不会如此有特色。自然世 界如此浩瀚,它自身构成的是一本奥义书。自然风光 是自然世界,也是我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认为 让小孩去读那些没有风景的作品是非常糟糕的。”
曹文轩简介及作品

曹文轩简介及作品作为第四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曹文轩有着“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
你了解他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曹文轩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曹文轩个人简介曹文轩,男,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少年作家班编委,“中国少年作家杯”大赛评委会评委。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等。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多次在各地进行演讲。
[1]2016年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上举行的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奖项宣布现场,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该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开幕式上公布。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结果后说道,“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
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曹文轩主要作品1983年2月《没有角的牛》(中篇小说)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5月《古老的围墙》(长篇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云雾中的古堡》(短篇小说)重庆出版社1986年12月《哑牛》(短篇小说)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6月《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埋在雪下的小屋》(中篇小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暮色笼罩的祠堂》(中篇小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1月《忧郁的田园》(中短篇小说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思维论》(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绿色的栅栏》(短篇小说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红帆》(短篇小说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水下有座城》(与左珊丹合作)(短篇小说集)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7月《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台湾民生报社1994年7月《红葫芦》(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报社1994年12月《埋在雪下的小屋》(短篇小说集)台湾国际少年村1996年7月《少年》(散文)台湾民生报社1996年8月《蔷薇谷》(短篇小说集)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曹文轩文学论集》21世纪出版社1997年《红瓦》(长篇小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三角地》(中短篇小说集)台湾民生报社1997年《追随永恒》(散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草房子》(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面对微妙》泰山出版社1999年《根鸟》(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红瓦房》(长篇小说)台湾小鲁出版社2005年《细米》(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野风车》(中短篇小说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青铜葵花》(长篇小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大王书》为曹文轩历时八年精心构思而成,它是曹文轩迄今为止花费心血最多、最为重要的作品,幻想与文学融为一体,既具有作者一贯的美学风格,又内容新奇独特,极富探索之风,第一部《黄琉璃》和第2部《红纱灯》已经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文轩简介【曹文轩简介资料】
曹文轩,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下面是X为你整理的曹文轩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曹文轩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
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1991年,推出小说。
1997年,出版小说,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
1999年,出版小说。
20XX年,推出小说。
20XX 年12月5日,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XX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第27位。
20XX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XX年3月31日,20XX-20XX“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得者。
曹文轩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他的童年经济状况不太好,生活贫困,不过家中有一些书,后来他也经
常去父亲任校长的一所小学的小图书室读书。
197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录取,后转入中文系学习 ;毕业后他因成绩优异被留校,却悄悄回乡在家待了一年才返北大任教。
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教授课程:等。
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文艺人才“百人工程”。
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承担国家教委八五科研项目“小说的艺术”和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1992年10月应日本NHK电视台邀请,接受采访,做关于文学创作的发言。
1993年10月至1995年4月应日本东京大学邀请任教。
1999年11月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出席“中国电影”研讨会并发言。
1999年12月应日本戏曲家协会邀请,出席“电影剧本创作”研讨会并发言。
写作经历
1979年,曹文轩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中短篇小说和分别获得1982年、优秀作品奖。
1988年4月,他的短篇小说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1988年5月,凭借学术著作获北京大学首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同年10月,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文学评论科研奖。
1992年12月,曹文轩凭借长篇小说获第三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并于次年2月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作品集评奖一等奖;1993年11月,短篇小说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新作奖。
1995年2月,短篇小说集获中国台湾1994年度十大童书奖及“好书大家读”年度短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获“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1998年2月,中短篇小说获“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长篇小说获“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同年8月获第九届冰心文学奖大奖,次年10月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10月,凭借长篇小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二等奖;1999年6月,凭借改编电影获第八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编剧奖,同年10月,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剧本奖。
20XX年5月,长篇小说再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及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类金奖;同年电影获得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20XX年10月,长篇小说获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佳作奖;20XX年2月,提名中国安徒生奖;同年5月,获得国际
安徒生奖提名;同年10月,长篇小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儿童文学奖;20XX年12月,长篇小说获中国台湾20XX 年十大好书,于次年3月获“好书大家读”年度长篇小说类创作最佳奖。
还获了“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第七届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
20XX年,曹文轩登上20XX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20XX年4月4日,曹文轩摘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20XX年度“国际安徒生奖”。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曹文轩创作特点
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的创作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以自觉的承担意识,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扶助儿童的生命成长,写出了内在的人性、人情、尊严与理想。
在曹文轩的笔下,他为主人公的成长设置了很多被围困的“异境”,却又生发出新的象征意味。
曹文轩写出了人生的困苦与悲怆之情,但绝不沉溺于悲切的情绪氛围里,他让读者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绝境”当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与坚韧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灿烂光辉的美质。
曹文轩的作品意蕴丰厚,在美学上有多种追求及在表现方式上有多方位探索。
放在儿童文学的语境里,他的儿童小说是写的。
读曹文轩的小说,读者不会时时感到说书人的存
在。
这儿也有叙述者,但不总是横亘在故事和读者之间,而是努力把读者带到现场,向读者描绘而非讲解,读者也不只是“听”而是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去感受。
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即在于作者使用的是标准的书面语言,是只属于作者自己的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其内容上、美学上的特点都通过这种语言表现出来。
曹文轩首先是从作品艺术表现的需要而非抽象化的儿童的接受能力来选择他作品的词汇及整个语言表现的。
他的作品从词汇处就是很书面化、文人化的。
曹文轩小说首先选择那些能直接诉诸人的感觉,情感色彩较强的词,还有特别的组词方法。
还有就是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使词义向形象情感的方向偏转,变实用化为非实用化。
曹文轩小说有许多隐喻和象征运用得尤为成功。
他的作品的句子普遍较长,或者说长句子较多。
具有诗化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长句造成一种从容、舒展的感觉,较多的长句出现在同一段落、章节和文本中,自然使作品显得厚重。
曹文轩小说的句子主要是陈述句,表明他的小说偏重于描绘、叙述,语调相对平稳,较多使用省略号,表明作者有意识地追求叙述的含蓄性。
不仅一下子开启了一个思绪苍茫的回忆空间,而且给人一种余音袅袅、一唱三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
曹文轩小说多描写性段落,减缓了叙事的速度,也使文本显得繁丰、厚重。
曹文轩小说总体上属于一种典型的写实性的文本,黏着性较为明显,因而显得明白晓畅,但又不是那种
真正明白如话的通俗性文本。
作者在恰当地保持黏着性的同时又拉开句子间的距离,在叙事的纵向上留出适当的想象空间,以便读者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将它们连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