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探析
学习黄煌经方医案(3050):糖尿病肾病–经方派

学习黄煌经方医案(3050):糖尿病肾病–经方派马某某,女,52岁,献县本斋村人。
2008年10月26日初诊。
患者糖尿病史十年,糖尿病肾病半年。
目前尿潜血+++,尿蛋白+++,尿素氮13。
82血肌酐210,血糖12.2。
刻下:面色萎黄,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小腿粗糙色黯,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等症。
苔薄腻,脉沉。
处方:肉桂10茯苓40桃仁10丹皮10赤芍20牛膝20丹参20石斛10服前方45剂,症状无缓解,化验无改变。
再次详审病人,体型偏胖,面色萎黄,腹大而软,辩为黄芪体质。
改方:黄芪30肉桂10茯苓40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牛膝20石斛10丹参20服上方三十副,病人感乏力好转,尿素氮11。
4肌酐195,其它仍旧。
就此病例请教黄煌老师,师曰:黄芪重用。
处方:黄芪60肉桂10茯苓40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牛膝20石斛10丹参20服上方三个月,乏力食欲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
尿蛋白3个,尿潜血无。
血糖9个。
水肿依旧。
上方再进45副,肾功能正常,尿蛋白3,水肿消失。
沧州中心医院某肾病专家,惊奇不已。
余瞩患者每次化验后都要让其专家记录,以便总结中药治疗该病的效果。
目前病人仍在继续调理中。
按:本病属于疑难病症,余经验不多。
以前曾对此种病证运用过肾气丸,疗效不著。
本病余起初忽视了病人根本体质,从而效果未显。
转而从病人体质着手,又经黄师指教大剂量运用黄芪,经过守方坚持治疗,终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病人体型胖,面黄,腹软,水肿,显然黄芪体质。
下肢皮肤粗糙,乏力,提示桂枝茯苓丸和四味健步汤证(糖尿病验方:石斛赤芍牛膝丹参各30克),故三方合用之。
注:四味健步汤化裁于经方,主要用来治疗下肢疼痛为特征的瘀血性疾病,其作用部位以血管为主。
许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静脉血栓形成等经常有应用的机会。
四味健步汤出自《黄煌经方医话-临床篇》。
经方药物在糖尿病合并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03 糖尿病合并肾病 的病理生理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胰岛素抵抗
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 血糖升高。
糖代谢异常
肝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增加,血糖 波动大。
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减 少。
肾病的病理生理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
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破坏,蛋白尿形成。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肾小管功能受损,重吸收能力下降。
需要探索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经方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方案尚不统一,未来需要探索更优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需要关注经方药物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方药物通常具有组方严谨、 药效明确、副作用小等特点。
经方药物在配伍上注重君臣佐 使的原则,强调药物之间的协 同作用。
经方药物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经方药物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 值。
许多经方药物已经被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具有确切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经方药物在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成为现代医学 治疗的重要补充。
针对糖尿病合并肾病引发的水肿、 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
经方药物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的优势
疗效互补
01
经方药物和现代医学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方面各具优势,二
者结合可以相互补充,提高治疗效果。
减轻副作用
02
经方药物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能够减
轻现代医学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经方药物在糖尿病合并肾病 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 录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洋赵晶孙威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目前,普遍认为中医中药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延缓患者肾功能减退,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随着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理念在中医领域的逐步深入,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也逐年增多,尤其在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的界定与经方的应用研究的越来越深入。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经方;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古代文献没有对应的记载。
祖国医学对发展至肾脏病变认识较早,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消渴肾病的雏形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现代医家吕仁和在研究古代文献基础上,参照现代医学的有关知识,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中医病名:“消渴病肾病”。
任继学、南征等在研究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圣济总录》对“消肾”的论述,提出将本病定名为:“消渴肾病”。
治疗糖尿病肾病经方的研究1.六味地黄丸李志杰等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探讨六味地黄丸保护大鼠肾脏的机制,得出结论: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上调足细胞和表达发挥保护大鼠肾脏的作用。
[1]陈景亮等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早期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结论是六味地黄丸能有效地降低早期尿,对控制进程具有较好的作用。
[2]刘鹏等,对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整理,使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研究更加系统、更加清晰。
[3]2.补阳还五汤王秀芬等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了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早期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4]叶仁群等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早期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发现及其受体在早期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补阳还五汤可减少早期患者血清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是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5]李作森对补阳还五汤治疗文献作了分析,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出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黑龙江中医药人学博士学位论文但由于高质量的文献较少,样本量又有限,仍需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探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探讨
一、治疗原则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健脾益气,养阴清热,疏肝利湿”。
其治疗方法是
以补益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散结渗湿、行气调血等治疗方法。
中草药的组方需要在辨证
论治基础上进行,因为糖尿病肾病有不同的肾病类型,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
治疗。
二、主要药物
1、参附地黄丸
参附地黄丸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成分由人参、细辛、黄精和山药等组成。
该方具有
益气固脾、滋阴清热、生津益肾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改善气虚、脾弱、肾
阴亏损的症状,从而达到降低肾脏负担的效果。
2、六味地黄丸
3、清热利湿方
清热利湿方是针对糖尿病肾病水肿症状的常用方剂,主要成分由芒硝、瓜蒌、麻黄、
荆芥等组成。
该方具有利水渗湿、解毒消肿、祛风通络等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
水分,减轻肾脏负担,改善症状。
4、沉香降糖方
沉香降糖方是一种补益脾肾、降血糖的方剂,主要成分由沉香、黄精、白术、茯苓等
组成。
该方可以增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同时还具有滋阴养肾、健脾益气、化瘀除湿的作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结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药物。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养肾滋阴的方式来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治疗时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剂,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调整,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1. 病因病机探讨中医药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脾胃虚弱、肾阴虚、气滞、瘀阻等有关。
因此,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是调养脾肾,活血化瘀。
1.1 调养脾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一个关键点是调养脾肾。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认为是人体的制胃运化之源,是气血生成的物质基础,在体内具有“谷行水运”的作用。
而肾则是“先天之本”,具有繁衍生息和掌握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
中药中常用的调脾肾方剂有六君子汤、八珍汤、四物汤等。
其中,六君子汤适用于气虚、食少泄泻、乏力体虚等症状,而八珍汤则适用于气血两虚、营养不良等症。
四物汤则适用于女性贫血、痛经等症状。
这些方剂均可有效调养脾肾,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代谢功能。
1.2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肾病还需要活血化瘀。
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瘀血,导致肾脏和全身微循环的损伤。
中医药通过活血化瘀,使肾脏内环境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常见的活血化瘀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桃红四物汤适用于血虚、失眠多梦等症状,而当归生姜羊肉汤则适用于肾阳虚、腰膝酸软等症状。
这些方剂均可通过活血化瘀,起到调节全身气血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2. 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分为中药和中药制剂两类。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采用清热、滋阴、调理脾肾、活血化瘀等法。
常用药物有熟地、黄芪、阿胶、山药、五味子等。
这些药物均具有滋阴益肾、调节脾胃等功效,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
2.2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指由中药组成、经过合理加工制备而成的药物。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制剂一般有“保肝健脾胶囊”、“利肾消肿胶囊”、“清热降糖橄榄葡萄糖饮”等。
这些制剂均含有多种具有滋阴益肾、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成分,可综合调理机体气血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
3. 心理疏导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应重视心理疏导。
中医药中有许多情志调节的中药制剂,如合欢皮、快心消、益心静等。
糖尿病肾病与经方瓜蒌瞿麦丸

糖尿病肾病与经方瓜蒌瞿麦丸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简称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DN中医辩证复杂,多为本虚标实,治疗从多方位着手,从而在有效地阻断DN病情的发展、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从肾虚、上燥下寒的角度探讨DN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DN方剂。
(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理机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晚期合并症,中医无糖尿病肾病病名,但对糖尿病肾病的描述早有记载,即它是由消渴病日久而成。
常常表现水肿、小便不利、乏力、腰痛、甚或虚劳等。
消渴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是阴虚燥热,他也贯穿糖尿病肾病的始末,并演绎寒热虚实、阴阳错杂的病理状态。
但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渐趋气阴两虚、阴阳两虚。
临床不乏水肿明显,而又口渴多饮等阴阳失调,上燥下寒的表现,《圣济总录》云:“消渴日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聚瘀体内而成水肿。
”当然夹杂有血瘀、痰浊的病理表现,也是在阴阳两虚,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糖尿病肾病口渴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阴虚燥热,二是由于阳气虚衰,下焦阴寒内盛,致阴盛于下,阳浮于上,是渴为标,寒为本。
因此,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甚至包括血瘀皆可出现口渴表现。
水肿是由脾肾两虚,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所致,是由消渴,阴损及阳,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发展而成。
《证治准绳》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上中下三焦之气有一不化,则不得如决渎之水而出矣。
”因此糖尿病肾病常常是下焦阳虚,上焦有热并存。
阳虚寒湿格拒其君相之火,上灼肺金,故而上燥下寒。
(二)瓜蒌瞿麦丸组成及方解瓜蒌瞿麦丸系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方剂,在《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篇曰“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验案南征教授是一位专业的中医肾病专家,擅长治疗各种肾病及肾病并发症。
在他的诊疗中,有一例患有消渴肾病(又称糖尿病肾病)的病例,经过南征教授的精心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以及南征教授的中医治疗方案。
患者刘先生,61岁,自述平时喜欢吃甜食,近期出现频尿、口渴、饥饿感强烈、体重减轻等症状,经检查发现患有糖尿病,同时出现了肾病的症状,患有消渴肾病。
刘先生在得知自己患病后非常担心,因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一旦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活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刘先生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南征教授的诊所求治。
南征教授在得知刘先生的病情后,首先对他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病史了解,然后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南征教授认为刘先生患有消渴肾病主要是由于平时饮食不节制引起的湿热内蕴,导致气滞血瘀,进而引发了肾病的症状。
基于这一诊断,南征教授为刘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
南征教授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治疗和中医调理两个方面。
在中药治疗中,南征教授选用了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调配,以改善刘先生的内环境,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肾功能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在中医调理方面,南征教授为刘先生制定了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规律,指导刘先生适当控制甜食摄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以帮助刘先生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南征教授还建议刘先生适量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等,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刘先生的症状明显改善,频尿、口渴等症状减轻,体重也逐渐回升。
经过进一步检查,刘先生的肾功能指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南征教授对刘先生的疗效非常满意,同时也为自己的治疗方案和方法感到非常自豪。
刘先生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后,心情也变得非常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各种器官,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
传统中医药对于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在探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和研究文献,对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一、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肾脏功能损伤所致。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肾主水代谢、气血调畅、脏腑调和等。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与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痰浊阻滞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是通过中药治疗调理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以达到改善肾脏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针灸、中药外敷等多种疗法。
中药内服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有山药、苦瓜、桑叶、葛根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血糖、保护肾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等,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激活腧穴,起到调理脏腑、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
中药外敷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中药熏洗、中药贴敷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起到温通络脉、消肿止痛的作用。
1. 病情缓解: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缓解,肾功能指标得到了改善。
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转阳性、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出现下降趋势等。
这表明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2. 减少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发现,接受中医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湿内停之证的常用方剂 。 因此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 者水肿明显 ,小便不利的 ,巧妙运用五苓散亦能获效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五苓散能提高 Na + - K + - ATP 酶活性 ,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 ,提高大鼠心肌细胞心 钠素的分泌 ,抑制肾小管对水分和钠离子的重吸收 。 毛振营[4]在常规治疗 DN 基础上 ,以五苓散合血府逐 瘀汤加减治疗 DN 160 例 ,并与单纯西药疗法 120 例 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 24 h 尿蛋白明 显减少 ,血肌酐 、尿素氮显著降低 ,总胆固醇 、甘油三 脂降低 ,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降低 ,各观察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 李世云等[5] 在一般饮 食控制及降糖 、ACEI 类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利百苓 胶囊(五苓散)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水肿进行治疗 ,取得 了明显疗效 ,总有效率达 85% 。 3 肾气丸
参考文献 :
[1]梁华龙 .真武汤利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J] .北京中医药 大学学报 ,1999 ,22(2) :68 .
[2]蓝柳贵 ,周英 ,封翠芸 ,等 .彭万年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肾 病经验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9(1) :80-81 .
[3]蓝柳贵 ,彭万年 ,朱章志 ,等 .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 少阴证 60 例临床观察[J] .国医论坛 ,2006 ,21(2) :7-8 .
枟伤寒杂病论枠(后世分为枟伤寒论枠及枟金匮要略枠 2 五苓散
二书)中所载方剂后世称之为经方 ,至今对现代中医临
枟伤寒论枠中关于五苓散的记录有 71 、72 、74 条 。
床实践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糖尿病肾病 五苓散证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 ,药用茯苓 、猪苓 、白
归属于中医“肾消”“虚劳”“水肿”等范畴 。 笔者查阅近 术 、泽泻 、桂枝五味 ,具有健脾利水 ,通阳化气的作用 ,
液运行有关 ,其病证要点为小便的异常 。 消渴下消 , 对其主要病机而施治 。 杨玉兰[10]用瓜蒌瞿麦丸加味
阴阳俱虚 ,肾与膀胱蒸腾气化功能失常 ,就会出现小 治疗糖尿病肾病 ,临床观察到疗效较好 ,一是水肿减
便反多与小便不利两方面的变化 ,若小便反多 ,则为 退 ,尿量增加 ;二是口渴症状解除 ,血糖稳定 。
[4]毛振营 .五苓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 160 例 [J] . 光明中医 ,2003 ,18(6) :9 .
[5]李世云 ,牛素蒲 ,韩松林 .利百苓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水肿 21 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 ,22(3) :41 .
[6]何少霞 .金匮肾气丸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 46 例临床观察 [J] .湖北中医杂志 ,2004 ,26(5) :40 .
医药治疗肾病 。
(收稿日期 :2010 - 08 - 09)
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探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林越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102
吉林中医药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0,30(11)
多尿 ,若小便不利 ,则发为水肿 。 这十分切合糖尿病 6 小结
肾病辨证属肾阴阳俱虚者 。 何少霞[6] 用金匮肾气丸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发展而来 ,故其病机主要
加味 治 疗 糖 尿 病 肾 病 46 例 ,治 疗 8 周 ,总 有 效 率 是消渴病日久 ,阴津愈亏 ,肾元受损 ,肾阴不足 ,阴损
十年的文献 ,探讨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
仲景主要用以治蓄水证及痰饮 、水湿证 。 本方辩证要
1 真武汤
点为小便不利 ,小腹硬满或胀满 ,渴欲饮水但饮后欲
枟伤寒论枠中 316 条真武汤证“少阴病 ,二三日不 吐 。 五苓散通阳利水 ,淡渗利水的作用显著 ,是治疗
警母‘警氍 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 者 ,此为有水气 。 其人或咳 ,或小便利 ,或下利 ,或呕 者 ,真武汤主之 。” 少阴病 ,二三日不已 ,至四五日 ,邪 气渐深 ,肾阳日亏 ,阳虚寒盛 ,水气不化 ,泛溢肌肤发 为水肿 ;水气内停 ,阳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 。 水饮 随气机升降 ,上逆犯肺 ,肺气不利则咳 ,水气犯胃 ,胃 气上逆则呕 。 此证为少阴病 ,阳虚水泛 。 糖尿病肾病 患者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后常出现全身乏力 、浮肿 ,若 病情进一步发展 ,至尿毒症期 ,更有恶心呕吐 ,尿少等 关格征象 ,这与真武汤所列汤证是相符的 。 真武汤具 有健脾补肾 ,温阳化气利水之功 ,药理研究证实 ,温阳 利水之真武汤具有提高心肌收缩力 ,增加尿量 ,降低 血肌酐 、尿素氮 ,调整实验大鼠的渗透压调定点 ,减少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减 少血浆白蛋白的大量丢失等作用[1] 。 彭万年教授多 年来结合自身临床经验 ,以真武汤加减治疗肾阳虚证
[10]杨玉兰 .糖尿病肾病与经方瓜蒌瞿麦丸 [J] .河南中医 ,
2007 ,27(4) :11-12 .
演变看 ,与糖尿病肾病非常相近 。 糖尿病肾病主症的
特点是 :在早期 ,有高糖血症时 ,既有口渴 ——— 上焦燥 热 ;又有肾病甚至肾病综合征的表现 ,蛋白尿 、水肿 、
作者简介 :林 越(1983 - ) ,女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中
[摘 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 、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目前尚缺乏理想疗法 。 经方中真武汤 、 五苓散 、肾气丸 、桃核承气汤 、瓜蒌瞿麦丸 5 张方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患者水肿情况 ,降低 血脂及尿白蛋白排泄 。 真武汤等 5 方 ,虽然各方在原文中对应的证治有所不同 ,说明只要辨证准确 ,皆能取得 确切疗效 。 [关键词]经方 ;糖尿病肾病 ;真武汤 ;五苓散 ;肾气丸 ;桃核承气汤 ;瓜蒌瞿麦丸 [中图分类号] R587畅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5699(2010)11 - 0991 - 02
参考文献(10条)
1.梁华龙 真武汤利水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1999(02)
2.蓝柳贵;周英;封翠芸 彭万年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1) 3.蓝柳贵;彭万年;朱章志 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少阴证6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国医论坛 2006(02) 4.毛振营 五苓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60例[期刊论文]-光明中医 2003(06) 5.李世云;牛素蒲;韩松林 利百苓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水肿21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03) 6.何少霞 金匮肾气丸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湖北中医杂志 2004(05) 7.柳红芳;仝小林 应用仲景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01) 8.胡孝荣;朱晓刚;陈颖 济生肾气丸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2005(07) 9.王廷春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138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国医论坛 2000(02) 10.杨玉兰 糖尿病肾病与经方瓜蒌瞿麦丸[期刊论文]-河南中医 2007(04)
82畅6% 。 仝小林教授擅长以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各 及阳 ,脾肾阳虚 ,加之水湿 、痰热 、瘀血阻滞而成 。 故
种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肾病他主张用肾气丸治疗[7] 。 治法应采取温肾扶阳 ,利水化痰 ,活血散瘀之则 。 本
胡孝荣等[8]调查 68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济生肾气 文中所涉及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方 ,虽然各方在原
础治疗有利于减轻蛋白尿 、降低血脂 、保护肾功能 。
经方作为古方新用 ,改善了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 ,
4 桃核承气汤
降低血脂 ,减轻水肿 ,对于为弘扬仲景学说开辟了新
枟伤寒论枠中张仲景主要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太阳蓄 的途径 。 今后可以多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 ,从实验
血轻证 ,太阳邪热循经入腑 ,与血结于下焦 ,证见 :少腹 学方面研究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与机制 ,临证与
[7]柳红芳 .仝小林应用仲景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J] .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 .2001 ,(1) :51-53 .
[8]胡孝荣 ,朱晓刚 ,陈颖 .济生肾气丸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的临床研究 [J] .四川中医 ,2005 ,23(7) :38-39 .
[9]王廷春 .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 138 例临床观察 [J] .国医论坛 ,2000 ,15(2) :10 .
总有效率为 63%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之” ;“脚气入腹 ,少腹不仁 ,崔氏八味丸 (成分同肾气
· 99 2 · 2010 年 11 月第 30 卷第 11 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0 Vol .30 No .11
急结 ,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 ,或发热 ,午后或夜间为甚 , 肾脏病理相结合 ,为临床运用经方提供更多依据 。
舌紫暗有瘀斑 ,脉沉涩 。 糖尿病早期常有多饮 、多食 、
警母‘警氍 多尿、大便硬等“胃肠燥热”症状,发展至糖尿病肾病 时 ,更因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 ,血脂代谢紊乱 ,血液聚 集性和黏滞度增加 ,容易形成血栓 ,也就是瘀血的表 现 。 纵观病机 ,由于胃肠燥热 ,灼伤阴血 ,血脉瘀塞不 通 ,以至瘀血燥热相互搏结 ,故治宜泻热通下 、益气养 阴 、活血化瘀 ,选用桃核承气汤与其证治特点不谋而 合 。 王廷春[9]采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 DN 138 例 ,发 现桃核承汤能改善 DN 患者糖脂代谢紊乱 ,逆转肾小 球滤过率逐步下降的趋势 ,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量 。 5 瓜蒌瞿麦丸 枟金匮要略枠中枟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 三枠篇曰 :“小便不利者 ,有水气 ,其人若渴 ,栝蒌瞿麦 丸主之 。”此方主治消渴而又有小便不利的上燥下寒 证 。 上燥 :口渴 ,饮水不止 ;下寒 :腰以下水肿 ,腹中 痛 ,小便少 。 方中瓜蒌 、山药生津润燥 ,以治其渴 ;茯 苓 、瞿麦渗泄行水 ,以利小便 ;炮附子温阳化气 ,使津 液上蒸 ,水气下行 。 该方寒温并用 ,通补合施 ,诣在温 阳益肾 ,除热生津 。 该方所治病证 ,从其症状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