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七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古文阅读训练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4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王学御》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④调:协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1)但当涉猎()(2)即更刮目相待()(3)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4)术未尽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4.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4分)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5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一飞冲天课内外文言文七年级答案

一飞冲天课内外文言文七年级答案
答案:
1、文言文基本上是抠一个字的意思。
淳(chún )于髡(KUN)说之以隐:说古音读shuì,表示劝服的意思,隐:这款可以解释成暗语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淳于髡对齐威王用了一句暗语劝说。
上面的文言就能解释“隐”的过程了。
2、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源于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记载这件事说:“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
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韩非子的记载是这则成语最早的典源。
《史记·滑稽列传》也载有楚庄王之后同类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说,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种鸟,三年不鸣不飞,但一飞便可冲天,一鸣便能惊人。
后世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
《陋室铭》(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7课《陋室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①,意怡如②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③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②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
③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
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
朱买臣50岁时任会稽大守。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见往事耳B.惟吾德馨惟手熟尔C.安贫乐道尔安敢轻吾射D.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求二石兽于水中2.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4.阅读两篇文章,分析王欢和刘禹锡两人的“安贫乐道”有何不同?【答案】1.B2.时闻者多呕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示例:①这是一间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③王欢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情吗?4.示例: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刘禹锡:身居陋室,追求生活高雅和品德高尚。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
A.耳:耳朵/语气词,罢了;B.惟:都是“只、只是”;C.安:安心,习惯/怎么;D.求:要求/寻找;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爱莲说》(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6课 《爱莲说》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①,故称瑞②耳。
体彩③,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氲氲(yūn yūn )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②瑞:吉,善。
③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3)宜.乎众矣(__________)(4)即善.绘者以意取似(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3.(甲)文中的莲和(乙)文中的兰,同是花中的君子,它们的香味和气质品格都具有相同之处,莲的香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的香味是:氲氲无所。
莲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气质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写出兰气质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空)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洗亲近而不庄重应当善于,擅长2.(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或者嗅取香味的)。
3.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4.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部编版 陋室铭-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3 陋室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答案】①名:出名。
②素:不加修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名:出名。
②句意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素:不加修饰。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
【答案】①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②孔子说:“有什么筒陋的呢?”【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乱”,使……扰乱;“劳”,使……劳累。
第二句话,注意“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3)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答:。
【答案】作者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作者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4)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文辞蕴藉、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特点即可。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专题复习11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习题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 分) (1)有仙则名. ( 出名,有名 ) (2)斯.是陋室 ( 这 )
(3)谈笑有鸿.儒. ( 博学的人 ) (4)无案.牍.之劳形 ( 官府文书 )
(5)子欲.居九夷 ( 想,想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或曰:“陋,如之何?” 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放下) (2)徐.以杓酌油沥之( 慢慢地) (3)杨大年每欲作.文( 写作 )
(4)以小方纸细书.( 书写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 分) A.尝射于.家圃 门人疲于.应命 B.但微颔之. 顷刻之.际 C.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小方纸细书 D.康肃笑而.遣之 而.不妨构思
(五)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 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 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 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 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十三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原卷)【2022春·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文言文对比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①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②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注释】①捐:丢弃。
②趋:快步走向。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____________ (3)累寸不已____________ (4)羊子感其言____________2.下列四组虚词中,两者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以至于寸B.乃:蒙乃始就学乃捐金于野C.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异断斯织乎D.而:结友而别而远寻师学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乐羊子之妻是怎样的人?【2022春·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少南渡,依.姊夫邓当。
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归以告蒙母,母恚①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吕蒙传》【注释】①恚(huì):愤怒地、生气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但当涉猎..(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依.姊夫邓当( )(4)窃.随当击贼( )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B.以.钱覆其口C.归以.告蒙母D.以.刀劈狼首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不探虎穴,安得虎子?4.从【甲】【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乙】张咏①劝学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③不足尔。
”及准出陕④,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⑤。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
①准:寇准,宋初宰相。
①学术:学问。
①出陕:出任陕州知州。
①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2)即更刮.目相待刮:(3)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 徐:(4)及.准出陕及: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古文阅读训练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 1—4 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王学御》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 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 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 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 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④调: 协调。
⑤诱:引导。
⑥此 ,, 所以:这就是 ,, 的原因。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 4分)(1) 但当涉猎 ( )(2) 即更刮目相待 ( )(3)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 ( ) (4) 术未尽也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 分) (1)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 此君之所以后也。
3. 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 均用文中原句回答 )(4 分 )4. 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谈两点即可 )(4 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 1—5 题。
[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问: “汝典郡②有何异政 ?”尧咨云 :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 服。
”母曰 : “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 ?”杖之 ;碎其金鱼⑤。
( 选自《碎金鱼》,有删改 )[注释]①由基 :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 : 无不。
④伎 :同“技”。
⑤金鱼 : 古人的一种佩饰。
1. 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3 分)( )A. 荆南当要冲 / 日有宴集尧咨 /每以弓矢为乐 / 坐客罔不叹服。
康肃问曰 :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 但手熟尔。
安敢轻吾射 !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因日 :“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康肃忿然曰 :“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欧阳修 《卖油翁》, 其母冯夫人B. 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 罔不叹服。
C. 荆南当要冲/ 日有宴集/ 尧咨每以弓矢为乐/ 坐客罔不叹服。
D. 荆南当要冲日/ 有宴集/ 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 罔不叹服。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3 分)()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 以我酌油知之世以为神C. 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D. 释担而立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3 分)()A. 甲文中“陈康肃公”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乙文中“岂汝先人志邪”中的“先人”古代一般指祖先、古人,此处专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
B. 甲文通过对卖油翁酌油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 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技能,让我们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C. 我们通过乙文中陈尧咨对母亲提问的回答可以看出: 陈尧咨驻守荆南,每日苦练射箭本领,令人叹服。
D. 甲文中卖油翁“睨之” “微颔之”说明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本领并不欣赏,甚至还有轻视之意。
4. 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6 分)(1)尔安敢轻吾射!(2)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5. 请结合甲文中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 谈谈现实生活中的你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 (4 分)三、阅读【甲】【乙】【丙】三部分文字,完成1—6 题。
【甲】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1)侵.晓.窥檐语()(2)可爱者甚蕃.()(3)芙蕖则不然.()(4)自夏徂.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利用。
4.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的情感。
【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丙】段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 分)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4 分)四、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4 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说苑》:常枞①有疾,老子往问焉。
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
岂非以其软邪?” “吾齿存乎?”曰:“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吴亮《忍经》)[注]①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⑴阅十余岁阅:⑵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⑶老子往问焉问:⑷常枞张口示老子曰示: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盖刚者比暴/ 柔者喻/ 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B. 盖刚者比暴柔者/ 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C.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 刚者易坏/ 柔者独存D. 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亡矣。
岂非以其刚邪?4. 甲文作者和乙文的常枞在揭示“天下事” 相关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4 分)七年级下册古文阅读训练答案一、1. 粗略地阅读重新向穷尽,完尽2.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这就是大王您落后的原因啊。
3. 蒙乃始就学。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成功。
附【乙】参考译文: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马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
赛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 (技术)没有完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使用得不恰当。
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
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很远的地方。
如今你在我后面就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就怕我追了上来。
其实,驾驭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
但是你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二、1. C2.C3.C4、略5. 开放题,能够围绕陈尧咨认可卖油翁的讲话并有所领悟及自我解嘲来描写即可。
示例:我们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我们工作学习中的一种资源优势,不应像陈尧咨那样进行炫耀宣扬,要像卖油翁那样谦逊。
对待别人的长处,我们应学会取长补短,而不应对别人进行诋毁嫉妒。
附【乙】参考译文: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 (陈晓咨) 常常自称为“小由基”。
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 陈晓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
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临近拂晓(2) 多(3) 这样(4)往,到2.D(解析:A 、B 、C 三项中的“而”均表转折,“却”的意思,只有D 项表承接。
) 3.B(解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的是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
) 4.(1)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分内之事,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思念故乡的情感。
【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丙】段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情感。
6.用具体的词,更为直观可感;写景叙事化,更富动感,更像电影;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莲荷一片临风而举的最基本特征;字字用得妙,尤其是“一一”二字;还表现了诗人不断放宽视野,默默欣赏的情感。
附【甲】文参考译文:细焚沉香,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拂晓时分,鸟雀在屋檐上窥探、鸣叫,好像是在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
初升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隔夜的雨水,水面上清新圆润的荷叶,在晨风中托举着朵朵鲜艳的荷花。
看着眼前的风景,忽然想起了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现已多年客居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