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阶段历史课改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浅谈初中阶段历史课改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浅谈初中阶段历史课改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浅谈初中阶段历史课改中遇到问题与对策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践行

课改过程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课程改革

推进的步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障碍。本文对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几点阐述,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和看法,试图寻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途径,让历史课程改革少走弯路。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改;问题;对策

作为一名一线初中历史老师,在课改教学中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作用,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与问题,为此,我进行较长时间的探索、实践,也在历史课堂上采取了一些对策。

一、课改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

1、初中历史在中考所占分数就四川省而言,普遍所占分数不高,和语数外

无法在分数上平等,自然而言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相关教育部门不重视,体现在

课程的安排,课下学生复习时间的管理,更夸张有绩效的等级的体现,致使历史教

师课改的积极性不高。

2、不少地区和学校有这样的现象,尽管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但是

身处一线的教师受的制约方方面面,各级教育主管有没有课改意识,有没有建立

与课改相配套的一系列评价机制,某些学校对教师课堂课改的评价过于“教条主义”,过于死板。另外部分地区学校存在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也很大程度打击了

教师课改的积极性,逼迫很多刚在课改上有所收获的教师,又返回到以前填鸭式

的教学。

3、部分学校课改过程形成了一定的统一的固定模式,比如“三疑三探”“1-2-

1高校模式”,学科特色减少,很多老师反映越来越上不来历史课了,“历史味”少

了似的。

4、在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有许多学校教师都采用了“自主-探究”模式。这种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

面都有很大的优点,但课堂上仍有一些问题。自主式主要是一些学生能够自己解

决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完成,例如自主预习等,但是有这好习惯的学生有限,对于

他们这肯定是相得益彰,但在实际中许多学校的孩子未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自

主对一部分学生而言等于放任自流,形成恶性循环。小组讨论能使课堂教学有活力、精彩、充满智慧并且有效地完成知识传授,进而开发学生智能,进行创造性

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中经常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氛沉闷,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常常以本为本,思路并不能

跳出课本的框框条条。原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经验中形成思维定式。由于过去

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历史结论的灌输,学生总是试图找到最“正确”最“标准”的答案,到书本上获取结论。学生缺乏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更缺乏质疑的精神,小组的合

作学习的目的也没达到。除此之外时常出现一些完不成教学任务,假讨论,论坛

霸主等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课改遇到的问题的相应对策

1、历史学科在初中是副科,但是每个学科教师教学任务都不简单,不应以

中考各学科所占的分数来安排绩效多少,课改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原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