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长作业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科学作业的家长帮扶

小学三年级科学作业的家长帮扶

小学三年级科学作业的家长帮扶在小学三年级的科学作业中,孩子们通常会接触到一些基础的科学概念和实验。

对于家长来说,这一阶段的帮助不仅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然而,如何有效地参与孩子的科学学习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供一些指导。

首先,了解孩子的课程内容是关键。

三年级的科学课程通常包括植物生长、动物习性、天气变化等基本概念。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和了解老师布置的作业来掌握这些内容。

这样,家长在辅导孩子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避免由于不了解课程内容而产生的困扰。

接下来,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在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例如,在进行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实验时,可以问孩子一些引导性问题,比如“你认为植物需要什么才能健康成长?”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寻找答案。

当孩子在完成实验或作业时,家长可以充当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实验过程中,家长可以协助准备材料和操作步骤,但不要过于插手。

通过询问孩子的观察结果和他们的猜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思路,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

例如,当孩子观察到植物的不同生长情况时,可以询问他们关于光照、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并鼓励他们进行记录和总结。

此外,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帮助孩子理解科学概念。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与科学知识相联系,例如,天气变化可以与气象现象联系起来,家庭中的植物可以用来讨论光合作用等。

通过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同时也会对科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与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

通过亲手操作,孩子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并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且安全的实验,如制作火山喷发模型或观察不同液体的混合反应。

这些实验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除了在家庭中进行实际操作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科学相关的课外活动。

长江作业本鄂教3年级科学上册参考答案

长江作业本鄂教3年级科学上册参考答案

连接点
一、1. √ 2.× 3.× 4.× 二、1. ①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② 3. ② 4. ③ 三、略 四、略
9 开 关
10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
一、1. √ 2.× 3.× 4. √ 5.× 二、1. ② 2. ① 3. ② 三、1.× 2.× 3. √ 4.× 5.× 6.× 现象略 四、略
增加 减少 氧气 二氧化碳
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
15 建筑中的材料
一、
茅草
钢材
木材
玻璃
二、1. ② ⑤ ⑥ 2. ① ③ ④ 三、略
一、三角形 二、示例:
石块
16 建筑中的结构
三、1. ① 2. ① 3. ④ 4. ④
参考答案 7
长江作业本·课堂作业·科学·三年级上册(鄂教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食物与消化
一、略 二、1. ② ④ ⑤ 2. ① ③ ⑥ ⑦ ⑧ ⑨ 三、1.× 2. √ 3. √ 4.× 5.× 四、② ⑦ ④ ⑥ ③ ① ⑤ 五、
1 多种多样的食物
参考答案
六、食用时间 来源 加工方式 食用人群
2 食物的营养
一、
蛋白质
有油迹
第二单元 溶解与分离
5 盐和糖的溶解
一、② 二、填表略。 不一样。 三、从上到下:② ⑥ ⑤ ⑦ ③ ④ ① 四、√ × √ × 五、略
一、① ③ 二、略 三、略 四、√ × × × 五、扭扭棒上有白色的晶体。
6 把盐析出来
一、② 二、从上到下:④ ⑤ ③ ① ② 三、√ × √ √ 四、略
7 把它们分离
一、1. ③ 2. ① 3. ① 4. ② 二、1.× 2.× 3. √ 4. √ 5.× 6. √
单元回顾

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后作业 2

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后作业    2

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后作业 2.太阳的学校部编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后作业 - 太阳的学校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天体之一,它对地球的生命和气候都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太阳的一天:- 早上:太阳早上升起,给地球带来新的一天。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

早上:太阳早上升起,给地球带来新的一天。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给予我们温暖和光明。

- 上午:在上午,太阳升得更高,它的光线变得更亮。

这正是人们在户外活动、玩耍和工作的时间。

在这个时候,太阳还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它们可以生长和繁殖。

上午:在上午,太阳升得更高,它的光线变得更亮。

这正是人们在户外活动、玩耍和工作的时间。

在这个时候,太阳还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它们可以生长和繁殖。

- 中午:中午时分,太阳达到最高点,它的光线也是最强烈的。

这个时候太阳正好位于我们的正上方,所以阳光直射地表。

这也是为什么中午太阳很热的原因。

中午:中午时分,太阳达到最高点,它的光线也是最强烈的。

这个时候太阳正好位于我们的正上方,所以阳光直射地表。

这也是为什么中午太阳很热的原因。

- 下午:下午太阳逐渐移动到西方,光线也变弱。

这个时候,太阳的角度较低,所以阳光的照射面积较大,但强度较弱。

这个时候的太阳时不时会被云彩遮挡。

下午:下午太阳逐渐移动到西方,光线也变弱。

这个时候,太阳的角度较低,所以阳光的照射面积较大,但强度较弱。

这个时候的太阳时不时会被云彩遮挡。

- 傍晚:太阳开始落山了,黄昏降临。

太阳的光芒逐渐变暗,给人们一个休息的时机,准备晚上的活动。

傍晚:太阳开始落山了,黄昏降临。

太阳的光芒逐渐变暗,给人们一个休息的时机,准备晚上的活动。

- 晚上:太阳完全落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夜晚。

虽然太阳看不见了,但星星和月亮都会在夜空中亮起,给我们带来美丽的景象。

晚上:太阳完全落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夜晚。

虽然太阳看不见了,但星星和月亮都会在夜空中亮起,给我们带来美丽的景象。

太阳的运动对地球上的一切都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太阳的存在和它所带来的一切好处。

2018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2018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三年级下册一、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活动记录1.略2.收集,种子观察3、判断题:(1)√(2)√2、种植我们的植物活动记录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2.课堂练习判断题(1)√(2)√3、我们先看到了根活动记录1、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2、排序(4)(1)(2)(3)课堂练习3、判断题(1)√(2)√4、水分、矿物质固定4、种子变成了幼苗活动记录1.观察并记录凤仙花幼苗生长。

2.填空题(1)叶(2)水分,养料。

3.判断题(1)√(2)√(3)√4.简答题在阳光照射下,玻璃罩内的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马上死亡。

5、茎越长越高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A B2.判断题(1)√(2)√(3)×(4)×3、排序( E )( A )( C )( D )( B )6、开花了,结果了活动记录:(4) (1) (3) (2)课堂练习2、填空题:(1)镊子(2)从外到内3、判断题:(1) √ (2) √ (3) × (4) √7、我们的大丰收活动记录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

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2、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课堂练习3、判断题(1) × (2) √(3)√4、画一画或写一写(参见教材p17)《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1、填空题。

(1)种子(2)选种(3)繁殖、死亡2、判断题:(1)√(2)√(3)×(4)√(5)√3、选择题:(1)A (2)C (3)B4、连线题:(1)根支持、运输作用 (2) 缠绕茎茎制造养料攀援茎叶发育果实和种子直立茎花吸收、固定作用匍匐茎5、填名称。

2019新版教科版上册三年级科学作业本全册参考答案注意核对目录

2019新版教科版上册三年级科学作业本全册参考答案注意核对目录

【注意新目录】教科版」上作皿本奉考答案第•一单R;£水》卷案1.1水到哪里去了活动记录工深觉练习L (工)匚;(2)A; C3)C 2. B1.2水沸腾了活动记录薛觉练习1. A2.C3.A 4£1.3水结跳了活动记录11.4 次融化了 活动记录1活或记录2课常练习⑴B裸强练习L C 1.B 3.A 4.B 52实股拓辰;(1)在泳上搬起;⑵在昨匕撇上化诲剂;⑶把冰散碎1.5水能褶解多少物质活动记录:数据畸我的发观:食盐和小亦打在水口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食盐比小苏打强.课堂练月1, B 2出 3.0 4.C 5,C &.B科甄读工 A1.6加快溶解活动记录1:热水快冷水慢活动记录2:搅拌快不找拌幔课堂练习1,打a J ”的有(工)6(3) 2.C 3. (1)要隔的有:搅拌棒,碎冰踞,冷水.搅拌棒,冰糖快㈠)小1.7混合与分离课觉练习1, A Z,B 3, (1)左边:三脚架;右边;酒精灯⑶ C (3)A 科学阅读:D-B-A-C活动记录2留略:热水中的气球鼓起来,可放入冷水中疱进去.(如杲.再接放冷水中变化不大). 课党练习1. B 2.B 3.A单元博习L A 2.C 3.⑴ A ⑶田;B (3)B ; A ⑷ CB ⑸ A;Cs(6)C纸臼)。

⑵B ⑶C;⑷①/②A③J④4⑤J⑥X 5. (1)A;0;D 。

)A;:0 (3)C (4)A ;C C5)C算二单元《空气》答案1,感受空气。

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及答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第一课: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2、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3、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4、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天然材料,另一种叫人造材料;5、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有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答:我们身边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粘土、沙、石、木头、棉花;人造材料有: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纸等;6、玻璃使用什么加工的答:玻璃是由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内融化,经过工人师傅成型,冷却后制成的;第二课:塑料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塑料的优点有:轻便、防水、透明、耐磨等;缺点:埋入土里不容易降解;3、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有点,又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耐磨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4、一只手带塑料手套,一只手带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因为塑料手套的透气性差,防水性好,而棉布手套的透气性好,防水性差;5、你都知道哪些新材料答:防弹玻璃、记忆金属、人工钻石、变色眼睛第三课:倾听声音1、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答: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3怎样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物体发声时会产生振动,共同之处是,物体发声时都会产生振动;5、物体停止发生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答:物体停止发生时的共同现象是震动停止;这进一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第四课:物体传声1、声音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2、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3、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可以断定是否有火车要来,这说明火车的声音是通过铁轨传送过来的;4、用铅笔敲击进水管的一头,在另一头听到的金属管震动的声音是通过金属管传送过来的;5、上课了,同学们能在四面八方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6、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话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所以要借助无线电通话;7、当你走到小河边或池塘时,水面的小鱼便会立即游开,这是怎么回事答: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脚步声通过大地传给小鱼,小鱼听到脚步声便游开了; 8、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答:因为地球上有各种物体,如空气气体、水液体、木头固体等,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通过这些物体传到我们耳朵里;第五课:自制小乐器1、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调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3、用小棒敲击装有不同量水的杯子时,会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4、声音的产生于哪些因素有关答: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还与材料有关; 5、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过面为什么答:不一样,牛皮纸更适合做鼓面,牛皮纸有韧性;第六课:声音与生活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2、有些声音使我们心情愉快,有些声音令我们烦躁;3、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4、声音有什么用处答:能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5、噪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答:噪声使人烦躁不安,人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巨大的噪声可以损伤人的听力,致人耳聋;6、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危害的答:如人们设立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在耳机里装上厚厚的垫子,在马路两旁大量植树造林,利用树木来降低噪声的强度,给汽车、摩托车装上消声器等办法来减少噪声的危害;7、耳机里为什么有厚厚的垫子答:厚厚的垫子可以降低声音对耳朵的危害,又可以防止外界噪音的干扰;8、为什么说树木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答: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科学实验证明:10 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 30%,20 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第七课:光的传播1、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2、太阳、闪电、萤火虫等为自然光源;电灯、手电筒、电视机等为人造光源;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4、太阳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5、门窗或密林的缝隙透出来的阳光是直的;6、用纸卷一个细直筒,通过这个直筒看灯光,然后,把这个直筒弄弯,再看灯光,两次都能看见灯光吗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第一次能看见灯光,第二次不能看见灯光,这个实验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第八课:透明与不透明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形成影子;2、用光的透过成都来划分物体,可以分为:不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透明物体三种;3、台灯的灯罩通常是用不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4、用手电筒照射一个圆形纸片时,会发现一个圆形的影子;5、用手电筒照射用泥制成的小兔时,会出现小兔的影子,前后移动一下小兔会发现影子会变大变小,上下移动一下小兔会发现影子变长变短;6、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影子是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在物体背面形成的,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物体的距离及物体与光屏的距离有关;7、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会怎么样答:遇到透明的物体能让绝大部分光通过,遇到半透明的物体能让部分光通过,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几乎不让光通过;8、毛玻璃片也能让光线通过,我们可以说毛玻璃是透明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毛玻璃虽能让光线通过,但只是一部分光线通过,只能说毛玻璃是半透明的物体;第九课:镜子1、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有一部分光线被物体的表面反射会去,这就是光的反射 ;镜子是反射光能力很强的物体;2、不要用镜子把光反射到同学的眼睛上去;3、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4、用两面平面镜可以制作一家潜望镜;5、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光遇到镜子时会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反射现象;6、利用镜子反光的性质能做哪些事答:医生可以用目镜来给病人检测,制成潜望镜进行水下观察,科学家利用镜子反射光需要时间计算距离等;7、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什么有关答: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制造物体的材料也有关系;第十课:七色光1、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赤、橙、黄、绿、蓝、靛、紫;2、如果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有白光出现;红与绿出现黄光,红与蓝出现红光,蓝与绿出现深蓝色光;3、瀑布前和喷水池上空有很多弥漫的小水滴,被阳光一照就会形成彩虹;4、彩虹是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5、拿一个三棱镜,让阳光照在镜面上,慢慢转动它,会看到什么现象答:会看到七色光带,这是由于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太阳光是有七色光组成的;6、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答:在雨后天晴的天空和瀑布的上空可以看到彩虹;7、三色光的混合实验,需要哪些材料把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答:需要的材料:3 支手电筒、橡皮筋、红、绿、蓝玻璃纸,白纸;把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灰白色光,把七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白光;8、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入水,背着阳光喷射,你能看到什么现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答:会看到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被阳光一照能出现彩虹,停止喷水,不能看到同样的现象; 第十一课:电在我家中1、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家里的电器使用的电是由供电站供给的;2、生活中的电器,需要接通电源才能工作;3、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答:电是发电厂发电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送,最厚才会成为我们家中的电源;4、关于电,我们还想提出哪些问题答:1家里的电是从哪里来的2是谁发明了发电机3为什么发电机能发电4点有什么用处第十二课:让灯亮起来1、我们生活中游弋种各样的灯,灯可以照明,还可以使今晚变得绚丽多彩;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部件;2、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二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发明的;3、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不能随便丢弃;4、在组成简单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电池可以给电路持续供电,导线可以将电路接通,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灯泡可以发光,以消耗电池中的能量;5、既然用导线接通电源和用电器后,用电器就可以工作了,那么开关就没有必要再接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因为不接开关,直接用导线接通用电器,虽然可以工作,但每次连接时都容易出危险;为了用电安全,开关接入是必不可少的;6、我们还知道哪些开关答:铡刀开关、空气开关、按钮开关等;第十三课:导体和绝缘体1、容易使电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2、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可以导电的;3、导电材料又称为导体,大多数金属是导体,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4、螺丝刀、插座、插头、导线和灯座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答:这些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和塑料制成的;因为金属是导体,可以导电;塑料是绝缘体,防止导电;5、安全用电方法答:1、不要用东西接触交流电插孔,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3、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第十四课:磁铁的力量1、磁铁让我们知道了一种神奇的力——磁力;磁铁的两端磁力特别强,我们称为磁极;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2、北在英文中是North,南是South;因此,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一端叫N 极,指向南的一端叫S 极;3、磁铁能吸铁,磁铁还有指南北的性质;4、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铁做的;5、曲别针为什么能在空中跳舞答:这是因为曲别针受到了磁铁的吸引,所以能在空中跳舞;6、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答:磁铁能吸引钉子、大头针、曲别针等铁制品;7、通过吸铁钉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答:通过实验发现,磁铁离被吸物体越近,吸引力越强;8、磁铁指南北的实验;答:1悬吊条形磁铁,当它最终停下来时,会出现 N 极指向北,S 极指向南;2还可以用漂浮法看到同样的现象,把磁铁放到塑料板或木板上,然后把塑料板或木板放在水面上,静止后,磁铁就会出现 N 极指北,S 极指南的现象;第十五课:制作小磁针1、我们可以用缝衣针、曲别针以及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来自制小磁针;2、每个磁铁都有两极,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3、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答:会看到两个磁铁互相排斥或吸引,实验说明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4、怎样自制小磁针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时应注意什么答:需要的材料有: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制作方法: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滑向另一端,至少划20 次,小磁针就制成了;应注意:制作时小心别扎伤手;5、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 极和S 极答:可以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来检验,如小磁针的一端与磁铁的S 极相吸便是N 极,相斥便是S 极;还可以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来检验,把小磁针用线悬吊起来,静止后指向北的是N 极,指向南的是S 极;第十六课:磁的应用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2、在现代社会中,磁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4、磁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在地质考察、军事、登山、航空、航海等方面;5、磁悬浮列车利用磁力使列车悬浮起来,提高行驶速度,降低噪音;6、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1995 年研制成功;2001 年8 月,中国研制的磁悬浮列车样车下线;时速500 千米;2004 年,命名为“奥运号”的样车下线,将出现在2008 年的北京;7、那些家用电器用到了磁铁答:生活中有许多家用电器用到了磁铁,如电铃、电冰箱、音箱、电视机、电话、电动机等; 8、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与一般列车相比有哪些优点答是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有点:与一般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有无摩擦、速度更快、无噪声等优点;第十七课:传递信息1、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经常用易于识别的标志符号来传递信息;2、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答:有听广播、读书、看报、看电视、手势、语言、旗语、网络、电话、传真等等;3、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答:一般可分为编码、传递、接收、译码四个步骤;4、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答:优点:远距离就可接收到信息内容,通俗易懂,让人一目了之,便于在同学之间传递相应信息;不足:不向直接说话那样直接清楚,容易使人产生误解,遇到障碍物时就不能使对方接收到信息; 第十八课通信的发展1、一段对话、一封信、一张报纸、一个微笑、一个电话、一页传真、都是通信的形式;声、光、电、磁的应用,使快捷、简便、准确的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2、从传递信息的快慢来看,通信是怎样发展的答:从最初的人力、畜力、驿站、烽火、信鸽,到现代的电报、电话、传真、网络等;通信发展的趋势是速度越来越快;第十九课畅想通讯1、我们希望电话还有哪些特殊功能答:希望电话能具有面对面谈话的影声效果,希望电话能传递气味、冷热,希望电话能具有随时想看的电影,随时想要的资料等;4、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如何答:未来通信将向更快捷、更便利、更准却的方向发展;。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教版)教科版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长变化1、植物新⽣命的开始活动记录1.略2.收集,种⼦观察课堂练习3、判断题:(1)√(2)√2、种植我们的植物活动记录1.凤仙花的⽣长发育记录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定)2.课堂练习判断题(1)√(2)√3、我们先看到了根活动记录1、通过观察种下的种⼦,我们发现,种⼦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长,根的⽣长速度(较快)。

我们还发现,根⽣长的⽅向与种⼦放置的⽅向(没有)关系。

2、排序(4)(1)(2)(3)课堂练习3、判断题(1)√(2)√4、⽔分、矿物质固定4、种⼦变成了幼苗活动记录1.观察并记录凤仙花幼苗⽣长。

2.填空题(1)叶(2)⽔分,养料。

3.判断题(1)√(2)√(3)√4.简答题在阳光照射下,玻璃罩内的植物会进⾏光合作⽤产⽣氧⽓,供⼩⽼⿏呼吸,所以⼩⽼⿏不会马上死亡。

5、茎越长越⾼课堂练习1.选择题(1)A (2)A B2.判断题(1)√(2)√(3)×(4)×3、排序( E )( A )( C )( D )( B )6、开花了,结果了活动记录:(4) (1) (3) (2)课堂练习2、填空题:(1)镊⼦(2)从外到内3、判断题:(1) √ (2) √ (3) × (4) √7、我们的⼤丰收活动记录1、⼀株凤仙花⼤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

⼀株凤仙花⼤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

2、根茎叶花果实种⼦课堂练习3、判断题(1) × (2) √(3)√4、画⼀画或写⼀写(参见教材p17)《植物的⽣长变化》单元练习1、填空题。

(1)种⼦(2)选种(3)繁殖、死亡2、判断题:(1)√(2)√(3)×(4)√(5)√3、选择题:(1)A (2)C (3)B4、连线题:(1)根⽀持、运输作⽤ (2) 缠绕茎茎制造养料攀援茎叶发育果实和种⼦直⽴茎花吸收、固定作⽤匍匐茎5、填名称。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2018秋季新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2018秋季新版)

矿泉水瓶
科学书
铁锅的手柄
衣架
毛巾


导线外表皮
菜刀
一次性手套
吸管
雨鞋
4.它们吸水吗 活动记录 1、木材:吸水慢 纸:吸水很快 排列:纸 木材 塑料 金属 课堂练习 金属:不吸水 塑料:不吸水
8
2.选择题 (1)A (2) B
(3)C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 1.略 课堂练习: 2 选择题(1)B (2)B (3)B
教科版 2018 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三年级上册
郑重说明: 浙江省各小学使用的科学作业本,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编 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浙江各地新华书店发行,一直是我省小学科学老师进 行教学的得力助手,能有效记录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之前,我们组织了一批科 学老师担任志愿者,编写出 3-6 年级作业本参考答案供大家使用。近几年,该作 业本数次修订, 原有的参考答案和作业本题目出现许多不一致的情况,已不便继 续使用。为此,我们再次招募科学老师编写 2018 年上册科学配套作业本参考答 案,在此罗列本次志愿者名单,并表示衷心感谢。 三上:姚力军、杨荣华 四上:孙小宝、张淑飞 五上:陈晓吉、陈亚飞 六上:朱建英、曹建清 统稿和审查:陈建秋、刘竹英
玻璃
水泥
陶瓷



√ √ √ √


5
2
2
6
2
2
1
1
我们发现:塑料、金属、木材 2.选择题。 (1)C (2)C D 或 BD
2.哪种材料硬 1 填表
被划材料 观察方法 用木头尖角划 用铁条尖角划 用塑料尖角划 √ √ 木头
有刻痕吗? 铁 塑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长作业计划
双沟中心小学白慧芳一、指导思想:
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勇于探究的意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作业目的:
知识:
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特征。

2、了解不同物资材料的不同特性。

3、了解空气和水的不同特性。

能力:
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2、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作业类型:
观察报告、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资料收集。

四、作业次数:
7次.
五、作业安排
六、作业具体内容:
一、走近植物世界。

(一)观察报告。

1、观察大树。

观察要求:
(1)写出观察时间、地点。

(2)要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3)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2、观察狗尾巴草。

(1)用简笔画画出它的样子。

(2)比较你观察到的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记录在维恩图中。

)3、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用简图把它们画出来。

(2)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记录在维恩图中。


4、观察树叶。

(1)捡拾同一棵树上的落叶和新鲜树叶各一个。

(2)画出它们相同的结构。

(3)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同一种树的树叶,观察记录植物发生的变化。

5、教室的周围生长了哪些植物?详细描述其中的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植物。

(二)资料收集:
世界上有很多奇特的植物,你能说出两种吗?并介绍一下它们哪些方面比较奇特。

二、走近动物世界。

(一)关于蜗牛的观察报告。

1、每小组饲养蜗牛两只。

2、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1)、画下来,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用小棒或铅笔轻触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3、观察蜗牛的运动。

(1)、观察正在爬行的蜗牛,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
(2)、观察蜗牛在各种物体上的爬行,归纳蜗牛运动的特点。

4、观察蜗牛吃的食物。

5、观察蜗牛的排泄和呼吸。

(二)关于蚯蚓的观察报告。

1、观察蚯蚓的身体
(1)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身体,画下来,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蚯蚓怎样爬行。

(3)用小棒或铅笔轻触蚯蚓的身体,观察蚯蚓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2、观察蚯蚓在水中的反应。

(三) 关于蚂蚁的观察报告。

1、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身体,画下来,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在蚂蚁窝附近总能看见小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搬运食物,如果你在蚂蚁队伍中间画一条线(注意不要伤害小蚂蚁),小蚂蚁的队伍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记录你的发现。

(四)关于小鱼的观察报告
3、观察小鱼的身体,画下来,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4、准备一些活食,轻轻地网鱼缸里投几粒,观察金鱼吃食的样子。

5、观察小鱼的呼吸。

(1)数数鱼鳃一分钟开合了几次?
(2)悄悄地用滴灌在鱼的嘴前挤出红水,仔细观察,并思考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三、走近物质世界。

(一)、将下列常见的物体放入水中判断沉浮。

(1)小石块(2)小铁块(3)乒乓球(4)苹果(5)泡沫塑料(6)回形针(7)鸡蛋(8)蜡烛头(9)大豆(10)大米(11)胡萝卜(12)木筷子(13)纸片(14)橡皮(15)磁铁(16)胶带(17)半个苹果
(二)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1、阅读课本第79页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了解实验的过程。

2、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3、实验记录。

4、根据实验现象,想象注射器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下面画下来。

通过画图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5、与水比较,这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