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课外拓展题

合集下载

初中课外古诗练习题

初中课外古诗练习题

初中课外古诗练习题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课外的古诗练习题,可以让初中生巩固对古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初中生的古诗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古诗。

1. 题目:《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名篇,请根据诗意回答以下问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中的“白日”、“山尽”、“黄河”和“海流”在诗中有着怎样的意象呢?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 题目:请按照以下提示,完成对杜牧《秋夕》的注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中的“银烛”、“冷画屏”、“轻罗”和“流萤”都具有怎样的意象?请写出注释。

3. 题目:花非花,雾非雾,《登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名诗。

请根据诗意,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并说明填空的理由。

“青山遮不住,毕竟 east__________。

”提示:根据上句“青山遮不住”,可知接下来应该填入表示方向的词语。

4. 题目:请以韵诗的形式,续写下面的诗句,并注意使用辩题和平仄的要求。

“夜泊秦淮近酒家,_____________。

”提示:可续写夕阳景色、美食、人物情感等内容。

5. 题目: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惜别长亭边,关山度草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它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概括。

通过以上的古诗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对于古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古诗学习和练习,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地练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美妙之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古诗词三首》同步拓展练习题 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古诗词三首》同步拓展练习题 有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古诗词三首》同步拓展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小题,满分5.5分,每小题5.5分)1.(5.5分)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稚子..金盆脱晓冰。

()A.幼稚的孩子。

B.幼小的孩子。

C.顽皮的孩子。

二.填空题(共11小题,满分60.5分,每小题5.5分)2.(5.5分)《四时田园杂兴》作者:年代: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3.(5.5分)《渔歌子》作者:年代: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4.(5.5分)《乡村四月》诗人:;朝代:;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

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5.5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cán sāng zhòu yèyún tián chéng jìbái lùdǒu lì6.(5.5分)拼一拼,写一写。

zhòu夜耕yún sāng树短dí拂xiǎo gòng耕织7.(5.5分)给下面的字注音。

耘陂腔铮衔磬浸漪8.(5.5分)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9.(5.5分)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10.(5.5分)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11.(5.5分)给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绩:A.把麻搓成丝或绳B.功业、成果(1)昼出耘田夜绩麻(2)成绩傍:A.靠近B.临近(3)傍晚(4)也傍桑阴学种瓜川:A河流B.平地(5)绿遍山原白满川(6)川流不息12.(5.5分)形近字组词。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练习题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练习题

七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练习题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课外古诗词诵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诵读这些古诗词,同学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

一、诗词填空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强欲登高去,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二、诗词理解1、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诗词赏析1、赏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诗。

2、分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所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

四、诗词对比对比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从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谈谈它们的异同。

五、诗词拓展1、请你再列举一首李白描写山水的诗,并简要分析其特点。

2、除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你还知道他的哪些诗作是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六、诗词创作尝试模仿这些古诗词的风格和手法,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主题可以是思乡、思友或者描绘自然风光。

七、诗词朗诵选择其中一首诗词,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并说说你在朗诵时是如何把握节奏和语调的。

下面我们来依次分析这些练习题。

对于诗词填空,这是对同学们诗词记忆的直接考察。

需要大家熟练背诵这些诗句,准确填写空缺的部分。

比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影入平羌江水流”这一句要注意“羌”字的写法。

诗词理解题,要求同学们能够读懂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

像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一幅峨眉山高悬半轮秋月,月影倒映在平羌江水中随江水流去的优美画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拓展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②蹊(xī):小路。

③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④娇:可爱的样子。

⑤恰恰:形容鸟叫的声音和谐动听。

[1]诗人寻花的地点是__________,季节是_____。

[2]“千朵万朵”形容_____________,“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地描绘了花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蝴蝶____________(怎样)、黄莺___________(怎样),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 课外阅读我最棒。

七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将最后两句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第三、四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画“√”。

(1)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嫉恨有才华的弟弟曹植。

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其处死。

曹植真的在七步内作成了这首诗,因而题目为《七步诗》。

(____)(2)《七步诗》前四句描述了煮豆燃萁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最后两句话锋一转,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____)3. 阅读与理解。

金色的鱼钩课后习题

金色的鱼钩课后习题

古诗词课外拓展: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 题》)
古诗词课外拓展: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古诗词课外拓展: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 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六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

六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

六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正文】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六年级学生,我们将接触更多的古诗练习题,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古诗鉴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六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一:请根据所给诗句选出正确的诗句填空。

1.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诗作,其中的“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A. 疑是地上霜B. 独怜幽草色2.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著,其中的“白日依山尽”的上一句是________。

A. 黄河之水天上来B. 白云千载空悠悠练习二:请根据所给句子选择正确的诗句。

1. “我家就住在黄山脚下,早上醒来看到金光洒满山间”的诗句是出自于谁的作品?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2. “静夜思”的结尾是什么?A.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B. 风萧萧兮易水寒。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练习三:请判断以下古诗句的描述对象。

1. “望江南”的诗句出自于哪位唐代诗人之手?A. 杜甫B. 王之涣C. 王安石D. 王勃2. 下列诗句中,描述对象是月亮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静夜思。

练习四:请回答以下问题。

1. “松下问童子”的下一句是什么?2. “白日依山尽”描写的是什么景色?3. 《春晓》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4. 《登鹳雀楼》中的“开辟未有之境”指的是什么?以上是六年级的古诗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我们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练习,提高自己的古诗水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结】通过进行六年级课外古诗练习题的探讨和解答,我们巩固了对经典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我们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古诗鉴赏能力,提高写作和表达的水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拓展阅读题及答案一、阅读古诗《上元夜》,完成练习。

上元夜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1.解释词语。

莫:彻:闻:闲: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A.除夕夜B.中秋节C.元宵节D.端午节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答案:1.不要整,通看悠闲 2. C 3. 且莫催 4. 连用两个问句,不仅将因景色迷人,令人不得不前往的意思表达得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

5. 元宵夜,没有哪一家人看见月亮还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

二、阅读古诗《中秋月》,完成练习。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银汉:玉盘:2.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A. 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吧。

答案:1.银河月亮 2. A 3.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初二课外古诗练习题

初二课外古诗练习题

初二课外古诗练习题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些初二课外的古诗,提高我们的古诗欣赏和创作能力。

1. 赏析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月色的照耀下,思念故乡的深情之意。

这首诗以构思简洁而脍炙人口,给人以深深的思绪和遐想。

2. 创作古诗《春日游园》春日游园乐无边,百花吐艳争奇鲜。

枝头鸟语婉转句,花下蝶舞绽芬芳。

清风拂面乐无限,山水相辉溢诗篇。

人间四季皆有趣,春天最是可人怜。

这是一首我根据春天游园的场景所创作的古诗。

诗中描绘了春天园林的美丽景色和生机盎然的氛围,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丽。

3. 赏析古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以登高望远的场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追求进步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与努力。

4. 创作古诗《秋日田园》黄叶飘落半空中,稻谷金黄笑语声。

村庄宛如画中境,田园风光美无穷。

姑苏山水融情意,田园风光舞旋风。

秋日金秋醉人耳,满园收获丰硕成。

这是一首以秋天田园景色为主题的古诗。

通过描绘田园的丰收景象和姑苏山水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农田劳动的敬意。

5. 赏析古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诗人以登高远望的场景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展现自然的辽阔和人世间的艰难与困惑,表达了对时代困苦与自身境遇的痛切思考。

通过练习和欣赏古诗,我们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多读、多写、多欣赏古诗,感受其中的美妙与智慧。

让我们共同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一起享受古诗带来的美好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