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计算参数介绍

合集下载

脚手架计算书 (3)精选全文

脚手架计算书 (3)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脚手架计算书一.计算条件:本工程脚手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于地上及地下室部分,双排脚手架用在外墙的施工,悬挑脚手架用在裙楼的施工,满堂脚手架用于顶板支撑。

脚手架立杆横距b=1.05m,立杆纵距l=1.50m,脚手架步距h=1.80m。

内立杆距建筑物外墙皮距离为0.5米,铺设5cm 厚木脚手板。

连墙件的竖向距离H=2h=3.60m,水平距离L1=3l=4.5m。

脚手架钢管规格为Ф48×3.5,钢管、挡脚板、安全网、护拦等自重查阅相关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施工荷载Q k=3.0KN/m2。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荷载的传递与计算简图该工程脚手架的受力均可简化为:脚手板---横杆---立杆---基础,扣件是脚手架的连接件和传力杆,因脚手架在纵向设有足够的剪刀撑,因而脚手架的纵向刚度比横向抗弯刚度大得多,故可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验算简化为由横向两立柱与小横杆组成的一榀脚手架为计算单元,若上下步脚手架传递荷载的横杆分别装于立柱的不同侧面。

则有利于减小因扣件联结对立柱所产生的偏心受荷影响,使偏心减小至最小限度。

因此荷载的偏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脚手架的计算简图可简化为:三.验算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脚手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验算按下公式计算:N /(ΦA)≦K A K Hƒ其中:N——压杆的轴心压力,按N=1.2(n.N GK1+N GK2)+1.4N QK计算N GK1——脚手架一步一纵距自重产生的轴心力,查相关规范。

(取值为0.442KN)N GK2——脚手板、栏杆、安全网等一步一纵距产生的轴心力,查相关规范。

(取值为2.95KN)N QK——一个纵距内脚手板上堆积物、各操作人员等标准荷载所产生的轴力,查相关规范。

(取值为6.3KN)———脚手架的步距数。

A———脚手架内、外排立杆的毛截面积之和。

Ф———压杆整体稳定性系数,换算长细比λoX= λXK H———高度调整系数:K H=1/[1+(H/100)]。

【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

【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

【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干货】各种脚手架计算方法总结一:前言脚手架计算方法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计算方法能够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总结各种常见的脚手架计算方法,并提供详细的说明和示例。

二:单杆脚手架计算方法1. 单杆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在计算单杆脚手架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单杆脚手架的高度,宽度和跨度-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地基的承载能力-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单杆脚手架的稳定性系数,并根据系数的大小判断脚手架的稳定性。

2. 单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载。

计算单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单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脚手架。

三:双杆脚手架计算方法1. 双杆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双杆脚手架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杆件和连接件组成,计算其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双杆脚手架的高度、宽度和跨度-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地基的承载能力-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双杆脚手架的稳定性系数,并根据系数的大小判断脚手架的稳定性。

2. 双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载。

计算双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双杆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脚手架。

四:悬挑脚手架计算方法1. 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悬挑脚手架是一种通过悬挑在建筑物外部进行施工的脚手架,计算其稳定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悬挑脚手架的长度、高度和宽度- 杆件和连接件的材质和强度- 地基的承载能力- 外力作用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系数,并根据系数的大小判断脚手架的稳定性。

2. 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载。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一、工程概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包括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施工环境等。

假设我们正在建设的是一座 10 层的办公楼,层高为3 米,总高度约为 30 米。

施工现场地面平坦,风力较小。

二、脚手架的选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选择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这种脚手架具有搭设灵活、通用性强等优点。

三、脚手架的参数设计1、立杆间距:纵向间距为 15 米,横向间距为 105 米。

2、步距:18 米。

3、内立杆距建筑物的距离:03 米。

四、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包括脚手架结构自重、构配件自重等。

钢管的自重标准值为0038kN/m,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为 035kN/m²,栏杆、挡脚板的自重标准值为 014kN/m。

2、活载标准值主要考虑施工荷载,按照 2kN/m²取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五、纵向水平杆计算1、强度计算根据纵向水平杆的受力情况,计算其最大弯矩,并根据材料的强度进行校核。

2、挠度计算确保纵向水平杆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六、横向水平杆计算同样需要进行强度和挠度的计算,以验证其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七、扣件抗滑力计算扣件在连接横杆和立杆时,需要承受一定的摩擦力。

计算扣件所承受的力,确保其抗滑力满足要求。

八、立杆稳定性计算这是脚手架计算的核心部分。

需要考虑不组合风荷载和组合风荷载两种情况,计算立杆的稳定性。

九、连墙件计算连墙件起到将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在一起,增强脚手架稳定性的作用。

需要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

十、地基承载力计算确保脚手架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脚手架的荷载要求。

在进行脚手架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只有经过准确计算和合理设计的脚手架,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为工人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

脚手架计算方法

脚手架计算方法

脚手架计算方法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中常见的临时结构,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在高处进行工作。

在搭建脚手架时,计算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脚手架计算方法,以确保脚手架的设计和搭建符合安全标准。

脚手架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脚手架高度、承载能力、材料强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并说明如何进行计算。

1. 脚手架高度计算脚手架的高度决定了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一般来说,脚手架的高度应不超过其基础宽度的4倍。

当脚手架高度超过4倍基础宽度时,需要采取一些加固措施,如增加水平支撑杆和斜撑。

2. 承载能力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主要指的是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荷重。

根据建筑规范,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满足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要求。

通常,脚手架的设计承载能力是根据所需荷载和材料强度来计算的。

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应考虑脚手架的类型、材料、连接方式以及支撑和支承条件等因素。

3. 材料强度计算脚手架的材料强度计算是为了确保使用的材料足够强度,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和环境要求。

常见的脚手架材料包括钢管、扣件、木材等。

在进行材料强度计算时,需考虑材料的抗拉和抗压性能。

4. 安全系数计算安全系数是指脚手架的实际承载能力与设计承载能力之间的比值。

通常,安全系数应大于1,以确保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安全系数的值取决于各地的建筑规范和要求,通常在1.5至2之间。

在进行脚手架计算时,还需了解一些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1. 柱杆计算法柱杆计算法是常用的脚手架计算方法之一,适用于单柱或多柱式的脚手架。

该方法通过计算柱杆的承载能力和材料强度来确定脚手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杆件合力法杆件合力法是通过对脚手架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脚手架的安全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脚手架,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脚手架的安全性。

3. 风荷载计算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气候条件恶劣或施工地点靠近海岸等,需要考虑风荷载对脚手架的影响。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整体计算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整体计算

外脚手架整体计算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根据施工要求,搭设高度为25米,外侧立面采用满挂安全网,用于结构作业时为一层作业(即N1=1),用于装修作业时为一层作业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值W=0.35KN/m2。

初选脚手架的设计参数为:立杆纵杆La=1.5m,立杆横距Lb=1.2m,步距h-1.8m,连墙件为3步3跨设置,脚手架为竹架板。

其它计算参数为:立杆截面面积A=489立方毫米;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 =5.08×1000,立杆的回转半径I=15.8mm。

一、荷载计算挡风面积AW=1.5×1.8=2.7m2迎风面积AW=1.5×1.8=2.7m2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0.205KN/mm,连墙件横距4.5m,连墙件竖距5.4m。

1、恒载的标准值GKGK=Hi(gk1+gk3)hllagk2由《建筑施工手册》表5-7查得gk1=0.1152KN/m由《建筑施工手册》表5-14查得gk2=0.4112KN/m由《建筑施工手册》表5-15查得gk3=0.0768KN/m用于结构作业时,GK=25×(0.1152+0.0768)+1.5×0.4112=3.1KN用于装修作业时,GK=25×(0.1152+0.0768)+1.5×0.4112=3.1KN2、活荷载(作业层施工荷载)的标准值QKQK=nllaqk由表5-16查得qk =1.8KN/m(结构作业时)和qk=1.8KN/m(装修作业时)《建筑施工手册》则有用于结构作业时:QK=1.5×1.8=2.7KN用于装修作业时:QK=1.5×1.8=2.7KN3、风荷载的标准值WKWK=la wk wk=0.7=An÷An=2.7÷2.7=1查表5-6得1.0按背靠建筑物的状况安全封闭情况计=1,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6中查得=0.8(离地面5)由有:WK=0.7×1×0.8×0.35=0.186KN/m2WK=1.5×1×0.196=0.294KN/m二、脚手架整体稳定验算1、确定材料强度附加分项系数rm查表5-15,因组合风荷载,取rm=1.56072、计算轴心力级值NN=1.2(NGK+NQK)式中的NGKGKNQKQIcGKQK验算底面截面:用于装修作业进3、计算风荷载变距MwMw=0.12qwkh式中qwk即WK,h为步距,则验算底部截面时,Mw=0.12×0.294×1.8×1.0.114KN.m。

脚手架计算书示例

脚手架计算书示例

脚手架计算书示例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临时性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平台和支撑。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

下面将为您呈现一个脚手架计算书的示例,以便您更好地理解脚手架设计中的计算过程。

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的建筑物为建筑物名称,总高度为具体高度米,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为脚手架搭设高度米,用于具体施工用途。

二、脚手架设计参数1、脚手架类型:选择脚手架类型,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

2、立杆横距:具体数值米。

3、立杆纵距:具体数值米。

4、步距:具体数值米。

5、内立杆距建筑物距离:具体数值米。

三、荷载计算1、恒载标准值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根据所选脚手架类型和搭设高度,计算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等构配件的自重。

2、活载标准值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通常取值为具体数值kN/m²。

风荷载标准值:根据当地的基本风压、脚手架的受风面积等参数计算。

四、纵向水平杆计算1、荷载计算均布恒载:考虑纵向水平杆上的脚手板自重等恒载。

均布活载:施工人员和设备等产生的活载。

2、强度计算按简支梁计算最大弯矩,然后进行强度验算。

3、挠度计算验算纵向水平杆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五、横向水平杆计算1、荷载计算集中荷载:来自纵向水平杆传来的荷载。

2、强度计算计算最大弯矩并进行强度验算。

3、挠度计算验算横向水平杆的挠度。

六、扣件抗滑力计算1、纵向水平杆计算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递给立杆的竖向力,验算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2、横向水平杆同理,计算横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递给立杆的竖向力,进行扣件抗滑验算。

七、立杆稳定性计算1、不组合风荷载时计算立杆的轴心力设计值,然后验算稳定性。

2、组合风荷载时考虑风荷载的作用,计算立杆的稳定性。

八、连墙件计算1、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包括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和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1.综合钢脚手架: 外墙综合脚手架工程量, 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

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外墙综合脚夫手架的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1).有女儿墙者, 高度和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2).有山墙者, 以山尖二分之一高度计算, 山墙高度的步距按檐口高度。

@@(3).地下室外墙综合脚手架, 高度和步距从设计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

@@(4).上层外墙或裙楼上有缩入的塔楼者, 工程量分别计算。

裙楼的高度和步距应按设计外地坪至裙楼顶面的高度计算;缩入的塔楼高度从缩入面计至塔楼的顶面, 但套用定额步距的高度应从设计外地坪计至塔楼顶面。

@@2.多层建筑工程中, 上层飘出的, 外墙综合脚手架.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下层缩入部分, 按围护面垂直投影面积, 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

@@3.外墙为幕墙时, 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4.加层建筑工程部分, 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其高度按加层建筑物的高度.2.5m, 脚手架的定额步距按外地坪至加层建筑物外墙顶的高度。

@@5.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 按屋架跨度或梁长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高度从地面或楼面算起, 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 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 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

@@6.建筑花架廊外脚手架: 按水平投影外边线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花架顶高度以面积计算。

廊顶高度.3.6.以内套用单排脚手架, .3.6.以上套用综合脚手架。

2.里脚手架: 房屋建筑里脚手架, 楼层高度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 层高超过3.6m每增1.2m按调增子目计算, 不足0.6m不计算。

在有满堂脚手架搭设的部分, 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 没有建筑面积部分的脚手架搭设按相应子目规定分别计算。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1-立杆;2-立杆加强杆;3-横杆加强杆;4-横杆脚手架几何尺寸图1.脚手架参数脚手架单间高度为6.5米,门架型号采用MF1219,钢材为Q235。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b=1.219米,门架的高度h0=1.930米,步距1.950米,跨距1.830米。

门架h1=1.536米,h2=0.100米,b1=0.750米。

门架立杆采用Ø48.0*3.5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Ø26.8*2.5mm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6.5m。

2.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上海市,基本风压为0.5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25,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8;施工均布荷载为5.00kN/m2,同时施工层数:3层。

3.地基参数地基类型:混凝土地面;砼强度等级C254.荷载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4.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kN/m)门架的每跨距内,每步架高内的构配件及其重量分别为:MF1219 1榀 0.224 kN交叉支撑 2副 2*0.040=0.080 kN横杆 1步1设 0.08*4/2=0.16 kN连接棒 2个 2*0.006=0.012 kN合计 0.476 kN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自重合计N GK1=0.244 kN/m(2)拉接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kN/m)剪刀撑采用Ø26.8*2.5mm钢管,按照1步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计算:tanα=(1*1.950)/(1*1.830)=1.0662*0.015*(1*1.830)/cosα/(1*1.950)=0.041 kN/m;水平拉接杆采用Ø48.0*3.5mm钢管,按照1步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为;0.024*(1*1.830)/(1*1.950)=0.023 kN/m;每跨内的直角扣件1个,旋转扣件2个,每米高的钢管重为:(1*0.0135+2*0.0145)/1.950=0.022 kN/m;每米高的附件重量为0.020 kN/m;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拉接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合计N GK2=0.106 kN/m;脚手板0.35 kN/m2;静荷载标准值总计为N G=0.35 kN/m*6.5m+0.35 kN/m2*2.7m2=3.22 kN/m;4.2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为操作平台施工荷载作用于一榀门架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装饰工程荷载查规范取N0=8.923 kN/m;4.3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 K=0.7U Z·U S·W0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0.500;U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 Z=1.25;U S——风荷载体型系数:U S=0.8;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 K=0.5 kN/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和模板工程计算公式参数(转)2012-12-01 19:41:17|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10-1-2前言10-1-21 充分认识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10-1-2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基本构造与主要杆件10-1-4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设计计算10-1-64 了解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支架)的特性,应注意掌握的几个要点10-1-135 算例及比较10-1-1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与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益德清(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本文摘自《浙江建筑》前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工程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临时设施,它既为工程顺利施工,又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效率、安全等。

二十余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大量兴建, 商品混凝土泵送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形成,都促使高层脚手架和空间高、跨度大的模板支架应用日渐增多。

随之在工程施工中,编制高层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也越加明显。

特别是近年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发生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部门的关切和重视,为了贯彻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开展全省建设安全生产年活动”,笔者受省、市工程管理和施工部门的邀请,针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的设计计算中的某些要点和问题,作了一些介绍,有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希望有书面资料,为此,笔者整理成这篇文章,供施工部门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参考。

由于本人对施工技术知之不多,若有不妥,请工程界同仁指正。

1 充分认识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1.1 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是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必须使用的重要设施,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是随着工程进展需要而搭设的。

虽然它是建筑施工中的临时设施,工程完成就拆除,但它对建筑施工速度、工作效率、工程质量以及工人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脚手架搭设不及时,势必会拖延工程进度;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施工需要,工人操作就不方便,质量会得不到保证,工效也提不高;脚手架搭设不牢固,不稳定,就容易造成施工中的伤亡事故。

因此,脚手架的选型、构造、搭设质量等决不可疏忽大意、轻率对待。

脚手架的种类很多,按搭设位置分:有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按所用材料分:有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钢管、型钢)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有多立杆式、框式、桥式、吊式、挂式、升降式等;按立杆搭设排数分:有单排、双排和满堂红架;按搭设高度分:有高层脚手架和普通脚手架;按搭设用途分:有砌筑架、装修架、承重架等。

不论哪种脚手架工程,都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要有足够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保证在施工期间对所规定的荷载或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能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堆料、运输、操作和行走的要求。

(3)构造要简单,搭设、拆除和搬运要方便,使用要安全,并能满足多次周转使用。

(4)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量材施用,尽量节约用料。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我国目前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属于多立杆式的外脚手架中的一种,其特点是:杆配件数量少;装卸方便,利于施工操作;搭设灵活,能搭设高度大;坚固耐用,可多次周转。

应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设计与施工中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为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所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要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以下均简称《规范》)1.0.4 条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2模板支架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的结构工程均需要模板,模板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

模板根据其形式, 一般分为:整体式模板、定型模板、工具式模板、翻转模板、滑动模板、胎膜等。

按材料不同又分为:木模板、钢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竹模板、胶木模板等。

目前,建筑工程中大量应用的是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及钢木模板。

模板支架也广泛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支架。

由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现浇结构数量愈来愈多,相应模板工程所产生的事故也有所增多,如胀凸、炸模、整体倒塌等,所以必须对模板工程加强安全管理。

模板及其支架(承重支模架)的安全性既对混凝土成形质量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此作了严格的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具体要求是:(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内力分析、支架截面计算方法要合理、准确。

(2)设计计算应包括模板支架自身及支撑模板楼、地面承载能力等。

(3)技术方案要包括结构模板大样、支撑体系及连接件等。

(4)采取的技术安全措施要详细、周全。

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基本构造与主要杆件2.1 基本构造扣件式脚手架是由标准的钢管杆件(立杆、横杆、斜杆)和特制扣件组成的脚手架骨架与脚手板、防护构件、连墙件等组成的,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脚手架。

(1)钢管杆件。

钢管杆件一般采用外径48m、壁厚3.5cm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也有外径50~ 5lmm、壁厚3~4mm的焊接钢管或其它钢管。

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最大长度不宜超过6.5m,最大重量不宜超过250N,以便适合人工搬运。

用于小横杆的钢管长度宜为1.5~2.5m,以适应脚手板的宽度。

《规范》对钢管的材质、最大质量、尺寸和表面质量都作了规定,不仅对新钢管,而且对旧钢管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必须切实遵守。

(2) 扣件。

扣件用可锻铸铁铸造或用钢板压成,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图l):供两根成任意角度相交钢管连接用的回转扣件;供两根成垂直相交钢管连接用的直角扣件;供两根对接钢管连接用的对接扣件。

扣件质量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当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 时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a )回转扣件(b)直角扣件(c)对接扣件图1 扣件形式(3) 脚手板。

脚手板一般用厚2mm的钢板压制而成,长度2~4m,宽度250mm,表面应有防滑措施。

也可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杉木板或松木板,长度3~6m,宽度200~250mm;或者采用竹脚手板,有竹笆板和竹片板两种形式。

(4) 连墙件。

连墙件将立杆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可用钢管、型钢或粗钢筋等。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应小于40m2。

当脚手架高度大于5Om时,应小于27m2。

连墙件需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连墙件与结构的连接应牢固,通常采用预埋件连接。

连墙件是十分重要的连接件,《规范》对其布置和构造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图2 扣件钢管架底座(5) 底座。

底座一般采用厚8mm、边长150~ 200mm的钢板作底板,上焊高150mm的钢管。

底座形式有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内插式的外径D1比立杆内径小2mm,外套式的内径D2比立杆外径大2mm(图2)。

2.2 主要杆件(1) 立杆(也称立柱、站杆等)与地面垂直,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

其作用是将脚手架上所堆放的物件和操作人员的全部荷载,通过底座(或垫座)传到地基上。

(2)大横杆(也称顺水杆、纵向水平杆等)与墙面平行,其作用是与立杆连成整体,将脚手板上的堆放物料和操作人员的荷载传到立杆上。

当采用竹脚手片时,则大横杆不传递荷载,仅作纵向连系杆件。

(3)小横杆(也称横楞、横向水平杆等)与墙面垂直,作用是直接承受脚手板上的荷载,并将其传到大横杆上。

当采用竹脚手片,则通过小横杆把荷载传到立杆上。

(4)斜撑是紧贴脚手架外排立杆, 与立杆斜交并与地面约成45°~60°角,上下连续设置,形成“之”字形,主要在脚手架拐角处设置,作用是防止架子沿纵长方向倾斜。

(5)剪刀撑(也称十字撑、十字盖)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支斜杆。

双杆互相交叉,并都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

(6)抛撑(支撑、压栏子)是设置在脚手架周围的支撑架子的斜杆。

一般与地面成60°夹角,作用是增加脚手架横向稳定,防止脚手架向外倾斜或倾倒。

(7)连墙杆是沿立杆的竖向不大于层高且不应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3L(L 为立杆纵距)设置的、能承受拉和压且与主体结构相连的水平杆件,其作用主要是承受脚手架的全部风荷载和脚手架里外排立杆不均匀下沉所产生的荷载。

(8)扫地杆是在脚手架底部纵飞横向设置并与立杆相连接,主要是增强架子的整体刚度。

以上各种杆件位置可参见《规范》条文说明中的图1。

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设计计算3.1 基本规定(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模板支架工程(以下均简称…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与建筑结构设计一样都是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进行,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相一致。

(2)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要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超过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对应于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计算分析主要是考虑有关安全性的问题。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对应于脚手架或模板支架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如变形)的规定限值。

验算杆件变形主要是考虑有关适用性的问题。

(3)脚手架和模板支架结构承载能力计算, 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分项系数设计的表达式S<R进行,即作用在脚手架、模板支架结构上的荷载效应(S)〈结构的抗力(R)。

根据脚手架或模板支架的荷载、杆件布置等情况,一般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计算:(Ⅰ)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Ⅱ)立杆的稳定性计算;(Ⅲ)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Ⅳ)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4)计算脚手架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0。

(5) 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6)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