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电功率
电功率说课稿(通用3篇)

电功率说课稿(通用3篇)电功率说课稿1教材分析:《电功率》是鲁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
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
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
又为__第四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学习,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涉及四个知识点: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生活中电功率的测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内容。
演示实验两个,小资料一份,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贴士二块。
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头绪多而杂又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了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又使学生顺利学习,本节内容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安排电功率概念和千瓦时的来历的教学,把它概括为一大部分:电功率。
第二课时安排额定功率和电功率的测量的教学。
把它概括为:生活中的电功率。
下面,我仅就第一课时的教学继续我的说课。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
知道千瓦时的来历,能区别千瓦和千瓦时。
过程和方法: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
体验电功率对用电器用电的影响。
经历从资料中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经历观察用电器铭牌并交流对其意义理解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各种用电器铭牌有观察了解的兴趣,对生活中各种电器耗电情况有关注的热情,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电功率概念的教学。
我所教的学生基础不错,经过大半年的物理学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概念学习的思维方法及从教材中的`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但电能的消耗不比喝水,用实物,它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将消耗电能的多少和消耗电能的快慢区别开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电功率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学案班级:组别:姓名: 制作人:杨猛学习目标1.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认识小灯泡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3.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课前预习1、电功率的计算公式:2、由上面的公式可知: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此方法也称法。
课堂学习1、伏安法测电功率(1)、实验原理:(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实验器材:(4)、器材的作用分别是: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5)、在下框中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与在右边连接实物图(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1、 2、3 、4、。
(7)、实验要求:第一次,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量它的电功率,这是它的额定功率;第二次,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量它实际的电功率;第三次,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量它的实际电功率(8)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 灯泡的亮度123(9).分析论证:当U实〉U额时, P实P额;当U实〈U额时, P实P额;当U实= U额时, P实P额。
+C PA2、思考与讨论:实验过程中能将电压调到比1.2U 额更高吗?最后需要求电功率的平均值吗?能力展示提升1.在做“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 ,额定功率小于2W ,如图1所示,请你在实物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要求正确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图1(2)某同学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由于接线错误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程度.现就下面两种情况,请你判断该同学是如何连接的?第一种情况:小灯泡较亮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连接.第一种情况:小灯泡较暗时,他是把两导线的端点分别与滑动变阻器的_____连接.(3)在正确连接电路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A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2.电动吹风机标有“220V 1100W ”字样,正常工作10min ,消耗电能 J ,它的电阻为 Ω.3、一位同学测量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附导学案)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1课时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小明在实验室发现如图所示小灯泡的铭牌已经模糊不清了,偶尔看清“2.5V”字样,但他很想知道则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怎么办呢?同桌的张斌灵机一动,很快帮小明解决了这个问题,聪明的你知道张斌是想出什么办法得出了小灯泡的电功率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设计实验:从情景导入中让学生讨论、探究如何测量出这个“2.5V”小灯泡的额电功率和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需要哪些测量工具?电路图如何设计?学生总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分别测量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然后通过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路图为:2.进行实验活动1:让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在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适当的整理。
学生总结:(1)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该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最大值。
(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正确,两表的连接方式、接线柱接法要正确。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接法要正确。
(3)电源电压高于小灯泡额定电压。
活动2:小组之间交流分析需要测量的数据和记录的数据,划片移动的次数。
设计出实验表格,并记录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归纳总结:(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后发现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越高,灯泡的电功率越大,灯泡的发光越亮;(2)小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与额电功率无关;(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多个,额电功率只有一个。
4.交流与评估实验完成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估自己组的实验过程。
老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2)连接实物图时,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且滑到最大值。
(3)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护电路,另一个是改变小灯泡的两端的电压;(4)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法是否正确。
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

②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 的原因是 灯泡短路 。
4、另一位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特 别亮,这说明他在闭合开关前没有 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
探究二:
同学们认真排除故障后
①闭合开关 , 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只有 1.8V, 若要测出小灯 左 端移,才能使电 泡的额定功率,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______ 3.8 压表示数为_______V.
②实验中小明和小华测的五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5
U/V
I/A
2.0
2.3
2.5
2.7
3.8
0.43
0.26 0.29 0.30 0.31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消耗的电能------- 焦耳(J) t—所用的时间——秒(s)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t
二、千瓦时的来历 电能的公式 1、电能的公式 W=P t 式中W、P、T的单位依旧是焦、瓦、秒。 1焦=1瓦×1秒(1J=1W · s) 2、如果P和t的单位分别是千瓦、时,那么 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另一个单位 ——千瓦时(度)。 1千瓦时=1千瓦×1时 电功率
第三节 电功率
电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 的快慢。 2、 符号 :P 3、 单位:瓦特, 简称瓦,符号 W。 更大的单位——千瓦 符号:kW。 kW和W的关系是: 1 kW=10³ W
4、 用电器功率大小 等于它在1秒(1s)内消耗的电能。
如果在“ t” 这么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 能等于 W ,那么这个用电器的功率“ P” W 就是 P= ——
九年级物理示范教学设计:第十八章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6.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7.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8.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和步骤,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并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实验操作中的细节处理,如仪器的连接、读数方法、误差分析等,以及如何将实验数据准确转化为电功率的计算结果。
2.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以及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的规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特别是关于电功率计算的应用题,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提示:注意单位的转换,以及保留有效数字等细节。
2.完成一份关于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记录、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总结。
1.突出实验操作要领,引导学生熟练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团队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教学课件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0.5 A” )、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灯 泡变亮)。
(2)4次测量的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 表格中。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 因是:_小__灯__泡__的__实__际__功__率__太__小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路中电流最
小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R大
U I小
3V 0.12A
=25
Ω,此时灯的电阻
R灯
U1 I1
0.5V 0.12A
4
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
的电阻大小R滑=25Ω-4Ω=21Ω,考虑
到表中最大电流为0.32 A,故变阻器选用
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50 Ω,0.5 A”) 。
(3)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使小 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根据 联电路电压规律可得出电压表的示数;滑片
不动,再将开关S1拨至“2”,求出此时电路 中的电流即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根据P额= U额I额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将开关S1拨至
“2”,滑片向右移动稍许,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知识可知,
5.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连接电路过 程中,开关应__断__开__。闭合开关前,滑片 应移至阻__值__最__大__处。闭合开关,移动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低于 它的额定电压,观察电__压__表___和电流表的 示数以及小灯泡的_亮__度__,计算_电__功__率__并 记录在表中。
以分析出小胡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R_2___;
方法指导
(1)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一上 一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灯泡变亮, 表明电流是变大,即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 故应接左下接线柱;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 两端,使得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 流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电路出现 了故障,也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太 大,通过的电流太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太小;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出示目标1.知道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
2.能自己选择器材,设计电路和记录数据的表格,进行实验,并能计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3.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小灯泡的亮度跟功率的关系。
4.养成正确使用用电器的习惯及节约用电意识。
学习指导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阅读课本第96、97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三种情况下的电功率即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
2.为了控制小灯泡的电功率,可以用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从而控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3.可以用公式P=UI来计算出电功率。
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功率。
不同用电器的电功率并不总是相同的。
如何知道一个小灯泡的电功率?猜想:(1)可以根据生产厂家在灯泡上的铭牌直接读出。
(2)可以用电能表和秒表测出。
(3)可以用电流表、电压表间接地测出。
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
(1)将电源、开关、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连接如图所示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略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略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5)(6)运用公式P=UI计算出三次电功率,分析灯泡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
(1)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一般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①电路连接:要注意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连入最大阻值,电流表和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线方式、量程选择正确。
②电学计算:要求能从实验仪器的表盘上直接读取数据,运用公式R=U/I计算小灯泡的电阻,运用公式P=UI计算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计算时要注意物理量的一一对应性。
③规律探究:a.会探究小灯泡亮度和电压、电流的关系,这时可以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小灯泡越亮。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知识点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要测量电 功率P =?
根据电功率公式 P=UI (实验原理)
伏安法
L
A V
需知道:
用电压表测出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灯泡的电流I
用电流 表测出
实验电路设计
核心电路:
添加必要元件: 完善电路:
L A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 V
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小灯泡。
解析:保持R2滑片位置不动,将另一个滑动变阻器(R1)
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将此滑动变阻器
(R1)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由串联电
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U=I1R2=I2(R1+R2),解得:
RL=R2= I2R1 ,则灯泡额定功率为P额=I额2RL= I1-I2
I额2I2R1 I1-I2
总结小灯泡亮度与 实际功率的关系。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工作电压 及通过的电流大小。从而求 出不同工作电压下的电功率。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闭合开关。 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额定电压、 低于额定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约 1.2U额),同时观察比较灯的亮 度。 4.记录电压值,电流值,分别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
3.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无论怎样滑动,灯泡都很暗,且两电表的示数及灯 泡亮度没有变化:____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下__面__两__个__接__线_连__入__了__电__路__。
4. 接好电路后,在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发光但很暗,且无论怎样调节 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虽有所变化,但电压表示数总小于其额定电 压:_____电__源__电_压__小__于__灯__泡__的_额__定__电__压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创新
好
关爱
好
特质
中
呈示
好
对话
好
指导
好
机智
中
课
程
性
质
目标
好
本节课目标简单明了,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很机智,对学生的评价以语言激励和小组加分为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破各种障碍,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验,很好了利用和突出的实验的抓手。
内容
好
实施
好
评价
中
资源
好
课
堂
文
化
思考
好
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用“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启发学生思考,引发思维碰撞,形成了学生积极主动、教师高屋建瓴的良好课堂文化。
《电功率复习课》观评记录
观课人:毕新媛
张店九中课堂教学观察评价表观课维度ຫໍສະໝຸດ 观察视角评价
等级
备 注
学
生
学
习
准备
好
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前时间进行有效的准备,课堂上,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节奏积极思考、充分互动,实验探究环节高效,能够达成本节目标,学有收获。
倾听
好
互动
好
自主
中
达成
好
教
师
教
学
环节
好
教师的课堂设计突出“实验探究”,从实验答疑入手,进一步回顾经典,挑战特殊测量,本节课的亮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