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 山火连绵不断
广西的自然灾害

广西的自然灾害:水、旱、蝗水涝:平均每二年一次,水灾情况非常严重。
如1878 年,“归顺、平南、平乐等处大水;归顺、下雷州(今属大新) 且疫,死亡过半”。
又如1881年,各地大水灾,南宁、太平等属县尤烈,南宁洪水位高达79. 10 米“, 为百年未有之灾”。
同年秋 ,左右江大水,太平(今属大新) 被淹,为百年来所仅见。
再如1885 年,桂林、平乐、梧州、浔州各府大水,梧州没城垣;五月初二抚河大水灾,淹死数万人;临桂县漂没60 余村。
水灾遍及桂林、梧州、永富、义宁(今分属灵川、龙胜) 、兴安、全县、阳朔、平乐、藤县、桂平、平南,贵县、凌云等地,受灾4 万余户,大小丁口二十多万。
1902 年,桂林、平乐、柳州等属大水,柳州水位达91. 47 米,为历史上仅见。
这次大水,使柳州“县城除北门城楼外,城垛尽被淹没。
民争以艇避居高山,坏田地房屋无算。
旱灾:秋、冬、春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
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
1848 年,平南大旱。
1886 年“, 桂林、平乐、浔州等府属旱饥 ,阳朔、灵川饥民肆掠,灌阳、怀集、贵县、博白等县乱。
春,郁林旱,春荒,米价腾贵;八月,又旱,江竭泉枯,晚稻无收;五月,永福人民结群觅食,至各村搜刮米谷;桂北大饥。
”1895 年,“各属县大饥、旱,宾州人携妇女摆卖者成行。
夏,来宾、武宣等县旱,粮价腾贵。
来宾、武宣等处饥民阻截米船被残杀”。
广西旱区遍及岩溶峰丛山地,岩溶分水岭、红土台地,桂中岩溶地区旱情最重。
蝗虫:。
1848 年,广西“飞蝗蔽日,如飘风骤雨之至,飒飒有声,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近代中国灾荒记年》) 。
1850~1856 年,广西连续蝗灾,蝗灾范围大,遍及桂中的柳江、黔江、浔江沿岸及桂东南的南流江与北流江之间的盆地一带。
蝗灾引发的后果也很严重。
如1853 年“, 龙州: 大蝗所过, 禾稻为空 , 扶缓: 秋蝗 ,上林: 夏蝗, 马山: 夏蝗, 隆安:蝗, 崇左: 蝗灾并旱, 人死过半, 玉林: 飞蝗伤禾苗, 贵县: 蝗群飞蔽天, 容县: 飞蝗遍野, 北流: 飞蝗蔽日, 秋伤苗, 武宣; 再蝗, 又无收, 武鸣: 蝗, 宾阳: 蝗害, 南宁: 蝗灾, 宣化: 五色蝗害稼, 并及草木, 柳州: 蝗灾, 临桂: 五月蝗, 平南: 蝗灾, 桂平: 蝗,陆川: 飞蝗蔽天, 灵山: 飞蝗蔽天, 田禾俱尽,向武州: 蝗为灾, 食禾殆尽, 钦州: 冬蝗虫蔽天, 落食田禾, 顷刻立尽, 蝗生卵出子遍满山岭, 人恐其长为害, 扫而焚之, 因蝗灾谷价飞涨。
XXX同志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典型事迹

XXX同志在抗旱救灾工作的先进事迹
2010年我乡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全乡大面积缺水,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
对此,XX村党支书带领全体村民坚决执行大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决定,战高温,斗酷暑,切实抓好人畜饮水工作,及农业用水工作,最大可能地保障了缺水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特别是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真正体现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危难时刻冲锋在前、义无反顾,敢于担责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志的先进事迹主要如下:
一、高瞻远瞩,制定计划,合理调度,充分发挥已建供水站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抗旱保人畜饮水功能。
在灾难面前,XXX村村党总支书记黄甫泰带领总支一班人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一方面确保全村人畜饮水,另一方面严防山火,发出“为生存而战”的抗旱救灾号召,带领全村1200余人积极与旱魔作斗争,确保了群众有水喝,实现了一方平安,社会稳定。
精心组织保饮水,打响了抗旱反击站。
二、以人为本展现干部作风
庄稼枯萎、用水困难、旱情告急,怎么办?面对灾情,作为重灾区党支书XXX忧心如焚、茶饭不思,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当机立断,誓与旱魔抗争到底。
他要求:“人畜饮水再困难,不能干死一个人;三季无收再缺粮,不能饿死一个人”。
这条命令很快传达到全村的干部群众,为百姓灾民增添了抗旱信心。
张辉身先士卒,每天起早贪黑坚持给山区群众送水、分水,对于家里无劳力的,他亲自把水送到灾户家中。
在他的带领下,由XX村党员干部组成的两支抗旱小分队活跃在旱灾现场,为广大农民送去了“救命水”。
弄目村77岁的黄卜龙老人动情地说:“共产党的干部好啊,在我们最需要水的时候送来了救命水,我们农民子子孙孙都不忘共产党的恩情!”。
三江仙人山火灾事故原因

三江仙人山火灾事故原因2019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山火事故,造成了大面积的森林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失。
这次山火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本文将对三江仙人山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自然因素首先,要分析三江仙人山火灾事故的原因,就必须先考虑到自然因素。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气候条件较为干燥,加之山地地势较陡峭,林木茂密,这些自然条件都是造成火灾易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事故发生前,当地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少,加之大风的影响,都增加了山火的发生几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点点的火星或烟头就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的山火。
因此,自然因素是导致山火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人为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三江仙人山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
在火灾现场调查中发现,有很多火点都是由人为引发的。
其中包括一些游客在山林中乱扔烟头、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山林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的山火。
另外,一些农民为了清理田地或者烧荒造成的乱烧乱放现象也是造成山火的重要原因。
因此,人为因素是导致山火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三、监管不力除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外,监管不力也是造成三江仙人山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调查中发现,当地政府和森林部门的监管不力,导致了一些山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一些未经合理规划和管理的旅游项目,使得游客在山林中乱扔垃圾、燃放烟花爆竹等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另外,一些违法建设和未经审批的开发项目也给山林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由于监管不力,这些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导致了山火事故的发生。
四、缺乏紧急救援能力最后,缺乏紧急救援能力也是造成三江仙人山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山火事故发生后,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等因素的影响,救援力量难以迅速抵达火灾现场,导致了山火无法得到及时控制。
这也对事故的扑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东临越南,南濒南海,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00万。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下面将分别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1.南宁市: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地处东盟国家合作区域,自然灾害多发。
降雨过多或洪水是南宁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近年来,南宁市多次遭受洪灾的袭击,引发严重的水患。
特别是2024年,南宁市遭受了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损失巨大。
2.柳州市: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地区,河流众多,抗洪经验丰富。
但是,该地区在暴雨过程中也经常遭受洪灾。
2024年,柳州市发生了持续多日的暴雨,导致大面积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洪水淹没了低洼地区的农田和居民房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3.桂林市:桂林市是广西南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该地区山水优美,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也较高。
台风和地质灾害是桂林市常见的自然灾害。
2024年,桂林市遭受了一场强台风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此外,由于地形陡峭,地质灾害如滑坡和崩塌也不时发生,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4.梧州市:梧州市地处广西西北部,有丰富的水资源。
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会带来洪涝灾害。
2024年,梧州市遭受了连续几天的暴雨袭击,导致大量农田被淹,部分房屋被毁,给当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此外,干旱也是梧州市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困难。
5.北海市:北海市是广西的一个沿海城市,面对南海,也面临着台风和海啸的威胁。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质,北海市常年暴露在台风和飓风的袭击下。
2024年,北海市遭受了一场强台风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沿岸地区的房屋和渔船。
综上所述,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省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威胁,主要包括洪涝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和干旱。
这些自然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出击于危难之间——回眸广西森林公安英勇抗冻救灾事迹

一
,
起清 点人 数
。
并 强 调 下 山时注 意 安 全
,
多亿 元
。
黄冕 林场 内 海 拔 3 0 0 米 以 上 林 地 树 木 大
,
等事项
13
时3 0 分
。
被 困 的 3 4 名Βιβλιοθήκη 民工 全,面对 灾害
领 导下
。
在 当 地 党委
、
政府的
片折断
通
、
,
道路结冰
、
,
总 部 与分 场 的交
,
部集 中完 毕
在 各 级 林 业 主 管部 门 的 直 接 指
黄冕林场派 出
一
让 任何人 掉 队
有 的 民警 帮 民工 抱 年 幼
。
基层 上 报 的 第
手林 区 受 灾 情况
,
。
在受
所 民警 立 即 与林 场 职 工
。
起 组成救援队
,
的孩 子
,
还有的 民 警 帮 民 工 挑行 李
。
灾较 严 重 的 林 区
森 林 公 安 机 关 民 警认
一
经过 努 力
1月2 7 日
通讯
供电
一
度中 断
但此 时 山 上
。
为了确保全体人 员安全 撤离
凿 冰开 路
,
由
挥下
工
一
。
广 西 广 大 森林 公 安 民 警和 林 业 职
。
还 有2 6 0 名 民工 没 来得 及 转移
上 级要
黎 副 所 长和 另 3 名 民警 用锄 头在队 伍 前
,
道纷 纷 行 动起 来
。
认
关于西南旱灾受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南旱灾受灾情况的调查报告项目名称:发掘民族特色关注灾区民生申报人姓名:组队方式:跨院系组队项目类别:□“学习两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环保”□“关注城市发展,喜迎世博盛会”√“青春辉映沃土,情系农村建设”√“心系灾区重建,爱让梦想起飞”√“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精神”□“实践启迪真知,‘三创’缔造英才”□其它2010年 9 月目录一:综述 (3)二:各省市具体情况 (4)2.1云南 (4)2.2广西 (5)2.3贵州 (6)2.4四川 (7)2.5重庆 (8)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受灾情况 (9)3.1水利设施 (9)3.2工业(电力)损失 (9)3.1.农业损失 (10)3.4草地生态畜牧业损失 (10)3.5生态建设损失 (10)3.6旅游业损失 (10)3.7群众生活渐入困境 (11)四:图片特写——旱区的那些人们 (11)五:总结 (12)一:综述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
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
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除此之外,旱灾还导致水源减少(比如2010年3月,黄果树大瀑布水流量减少到历史最低值。
每天只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少量放水供游客观赏,其余18小时处于断流状态)水电告急(全国六成水电告急,多地火电机组吃紧)、农产品价格上涨(有报道称,上海、云南、重庆等地大米短时间涨价)。
下面为受灾面积的直观图:基本情况如下:(截止至4月11日)二:各省市具体情况2.1云南截止3月21日,云南省已有超过800万人受旱,缺粮的人数也达到了700多万。
受灾农作物中,秋冬播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大,达到322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7%,绝收1451万亩,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咖啡五类经济林果受灾1400万亩、占总面积的80%左右,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夏粮)将因减产60%左右。
非常时期,我们众志成城——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抗击低温冰雪灾害纪实

一场雪,又一场雪: 一层 冰,又 一层冰… … 低温雨雪冰冻接踵而至,平日里晶 莹动人 的冰这时 像胶布一 层层缠上 电 缆线,一点也呼吸不得,万基电杆不堪 坚冰 重压而倒 蹋,桂 林地区、 柳州地区 、 百色地区、河池地区。各县市陆陆续续 传来灾情信息…… 紧接着,冻雨灾害发展的速度超乎 人们的想像,越积越厚的冰凌、冰柱使 电网终于不堪重负,倒杆、断线的惨象
店匆它景 GUANGⅪDI ANYE
聚焦点·热点
2008年1月,冰雪象一张白网, 罩 住了南国江山。一层一层,迎春的花苞 凋谢了,翠绿的山竹折枝了,大山没了 形状,天地一片苍茫。
雪化成水又结了冰,冻住了疾驰的 车轮,阻挡了回家的路,熄灭了万家灯 火,银装素裹的童话在这个新春变成了 一场灾难。
八桂大地上,大风大雪中,大灾大 难前,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凭着 顽强的意志力和坚强的战斗力,谱写了 一曲团结一致抗冰雪、众志成城保供电 的壮丽篇章。
“寒魔 ”不断地在 疯狂肆虐着 ……
田
2008.1、2( 总第94期、95期)
墅 墅生 — —— — —— — —— — 蕊虞 矗 室景 —■—■———■——_____————————————————■—■—■—■■——■——■———_—_—___—_—-——I______——●_●—●l●●●●___———l ——●● 庸V’■’币
比比皆是。 资源县 告急! 灌阳 县告急! 全 州县
告急! 龙 至” 的灾情发 展 让所有 人目瞪口 呆。
广西水 利电业集团 有限公司 下属 的41个县、 市供电公司,有 23个电力 设施遭毁灭性破坏1 7个县与主电网解 列,停 运l OkV及以 上线路2306条 ,停 运变电站95个,累计倒杆断杆4 2017 基,断 线34213条, 直接损失66 900万 元。
1951-2008年广西降水变化及对ENSO事件的响应初探

1951 2008年广西降水变化及对ENSO事件的响应初探摘要:利用的1951年至2008年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北海、百色的降水资料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应用统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对ENSO事件与广西降水、干旱的关系进行探讨。
研究表明,1951年至2008广西的降水呈现波动性变化特征:从1951年至1960年的10年多时间内,广西的降水经历了幅度较大的减少;从1961年至1981的近20年时间内,广西的降水量开始缓慢增加;从1981至世纪末的近20年时间内,广西省的年降水又开始逐渐减少。
ENSO事件对广西的旱涝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广西降水旱涝ENSO时间近代气候学研究表明,气候正以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不断变化着。
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中国沿海地区最南部,属于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邻北部湾,北为南岭山地,西北靠云贵高原。
洪涝是广西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都有洪涝灾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广西虽是我国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害发生频繁。
利用的1951年至2008年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北海、百色的降水资料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应用统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对ENSO事件与广西降水、干旱的关系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本文利用广西气象局提供的1951年至2008年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北海、百色六市58年的降水资料。
58年各月南方涛动指数(SOI)等资料由国家气象局气候中心提供。
利用降水和SOI资料来研究ENSO事件对广西极端干旱和特大洪涝的影响,分析ENSO与广西极端干旱和洪涝的相关关系。
线性相关分析用来描述两个时间序列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主要用相关系数r表示,绝对值r越大表示两者之间关系越密切。
一般用t检验来判断其的可信程度。
2 分析结果2.1 1951年至2008年ENSO事件及持续时间的初步分析对1951年至2008年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进行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遭50年一遇旱灾山火连绵不断新闻中心-中国 时间: 2010-03-17 责任编辑: Tina视频播放位置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去年秋冬以来,一场50年一遇的罕见旱灾让桂西北地区土地龟裂,176万多人“喊渴”。
危难时刻,广西百万党政军民积极行动起来,一场保民生保春耕的科学抗旱大战正在大石山区打响。
旱情50年一遇,176万人“喊渴”由于高温少雨,广西旱情迅速蔓延,干旱等级已达到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达到特大干旱,抗旱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
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水柜干涸,河溪断流,农田荒废。
目前,广西有80个县(市)出现旱情,因旱导致176.46万人、87.0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河池市67.31万人、百色市56.6万人,需要送水才能解决生活饮水的人数为18.77万人,其中河池市12.97万人,百色市也达到5.8万人。
“除70年代有过一次类似的旱情,近三十年了,我还没碰到那么旱的天。
”东兰县东兰镇田洞村弄独屯党支书韦宗恩指着山头上一个个空空的水柜无奈地说,他们屯19个水柜只剩两个勉强蓄了点水,全屯23户110人的饮水全靠政府送。
都安瑶族自治县弄明屯的乡亲们更是体会到缺水的切肤之痛:“水柜干了,喝水要去五六公里以外挑,一天就两个来回,每天光挑水,别的事都干不成。
”村民罗浩东说,猪圈里的大肥猪都成了难题:留着要水喂,杀了没水加工。
因为缺水,河池、百色等旱区很多田地“干”得张开了“大口”,当地群众至今还未翻耕。
目前,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784.45万亩,其中轻旱464.43万亩,重旱294.50万亩,干枯25.52万亩,旱地缺墒406.94万亩。
与旱情相伴而来的,是连绵不断的森林火灾。
据统计,2月1日到3月10日,广西累计发生森林火灾331起,过火面积6029公顷,受害森林面积778公顷。
与上年同比,森林火灾的过火面积增加了七成多。
此外,林火卫星监测的热点总数达943个,核实为林火的273处,其中明火燃烧时间超过24个小时以上的林火就有13起,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这次夏秋冬三季连旱,持续了半年多,可以说50年一遇!”河池市委书记蓝天立说,此次旱灾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灾害损失大,给广西带来了严峻挑战。
多措并举,科学抗旱灾情就是命令!在八桂大石山区,广西百万党政军民行动起来了!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依然十分牵挂西北地区的抗旱救灾工作,要求旱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做好抗旱保民生保春耕工作,特别要确保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真正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3月11日至12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专门到百色市就抗旱保春耕和森林防火等工作进行调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好抗旱保春耕和森林防火攻坚战。
目前,广西正在多措并举,科学抗旱。
首先是千方百计筹措抗旱资金,落实水泵、水管、柴油机、机动运水车、电线、用电设施,保障抗旱救灾需要。
据统计,广西各地已投入抗旱人数171.65万人,投入机电井1901眼、泵站994处、机动抗旱设备5.83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8744辆,累计投入抗旱资金7783.42万元,其中市县财政2691.4万元、群众自筹2532.02万元,抗旱浇灌面积117.83万亩。
桂西北大石山区是广西旱灾最严重、自然条件最恶劣、群众生活最贫困的区域,有十年九旱之说。
目前,需要政府送水者达8万余人。
但150元的路费只能送3立方米左右的水,运水成本奇高。
找水源、建水柜、开“水路”……为让8万余人在家门口也能找到甘霖,自治区水利厅派出水利专家组成9个现场调查工作组,到河池、百色的重旱县,指导群众科学抗旱。
同时,他们还与基层技术人员一起,协商确定应急解决的工程措施,帮助群众寻找水源。
干旱缺水严重影响到旱区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播种。
由于播种玉米季节将过,河池、百色等市的重旱区部分耕地需调整种植结构。
同时,春灌用水高峰即将来临,早稻插秧用水形势相当严峻。
自治区农业厅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业抗旱保春耕工作,采取“三避三免”等抗旱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示范带动,组织抓好抗旱育秧,抢季节播种,对没有水源的地方,及时调整种植计划,组织农资部门做好改种物资调运准备。
目前,河池、百色等市水源不足的乡镇,已及时启动预案,提前采取措施,加快应急水源建设,确保城镇供水安全;水利部门正做好水资源的科学调度,确保1400万亩早稻种植计划的完成;各地正因地制宜,采取建临时抽提水设施、打水井、建水柜、筑塘坝、截潜流、掏山泉等措施,加快建设一批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尽最大可能满足春灌用水需要;各地农业部门加快春播春种进度,及时采取各种抗旱先进技术及时育秧和保苗,引导重旱、特旱山区发展旱粮、桑蚕、旱藕、蔬菜、中药材等山区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因为旱灾严重导致火灾频发的百色市,正把防火扑火工作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采取超常措施严防死守,强化火源管控,科学实施扑救,全力遏制火灾的高发态势。
据统计,百色市已调动了消防队75支次共2350人(次)支援扑救森林火灾;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先后组织了南宁、河池等15支专业森林消防队331人到百色支援扑火;西南航空护林总站百色站也调动3架直升机21架次参与灭火。
全市投入防火、扑火人力达35477人(次),其中专业消防队5555人次、半专业消防队9072人次,投入防火车辆4244辆次、风力灭火机2213台次,投入防火扑火经费521.673万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陡峭的山坳上,铁索高悬拉起,放满水桶的吊篮沿着铁索把滴滴甘露送到山脚下的村民家中。
眼前这幅艰难的“送水图”,在东兰县武篆镇鸾坡村弄优屯生动上演。
目前,东兰县每天均有上百辆车次送水进村,安排近百个送水点,保证每人每天生活用水不低于20公斤,每天临时解决近2万人饮水困难。
就是这每20公斤水,把当地干部群众的心连得更紧贴得更近。
接水送水情景在山乡持续,干群深情在革命老区荡漾。
旱魔肆虐,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驻地官兵深入一线,社会各界尽倾其力,一场抗旱保人饮的战争在桂西北各旱区展开。
在广西,抗旱工作被“包干到户”。
一个个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行“五包”抗旱工作责任制,即:市领导包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屯、干部包户。
旱情发生以来,广西党员干部积极投入抗旱工作,采取包乡镇包旱片的方式,落实责任,深入一线,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同时,按照“先保人、后保畜,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集中物资投入到最困难的地方。
“奉献爱心”、“共渡难关”、“抗旱救灾”,在桂西北大石山区采访的路上,记者看见挂着红标语的送水车不断进进出出,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为缺水村屯送水。
“党员送水队”、“党员救火队”、“青年突击队”、“民兵突击队”、“巾帼妇女抗旱服务队”……一支支党员服务队活跃在抗旱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三合村村委副主任蒙志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送水队长”。
抗旱斗争打响以来的90多个日日夜夜,蒙志刚组织农户接水、运水30余次,为群众送水20次,发放“送水联系卡”60张,发放塑料水桶100多只……蒙志刚家住上弄宁屯,距离公路有800米左右,缺水最严重。
作为送水的“主心骨”,他没有时间为自己家挑过一担水,却帮助上弄宁的残疾户蒙强挑水送水4次100多公斤。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各旱区,记者看到了严重旱情,更看到了干部群众联手抗旱救灾的激情。
在三合村集中供水点,村民们的各色水桶排成了长龙。
来自南丹县消防中队的消防战士王越川一丝不苟地拿水枪往水桶里注水,忙碌了近1个小时,低温天气把他的双手冻得通红。
王越川说,尽管南丹也是重旱县,但是特旱县东兰只有1台水罐车,根本不够用,所以他们就赶到东兰来了。
一同前来支援东兰的还有宜州和金城江。
在三合村的送水队伍中,记者还见到了东兰县副县长梁镇。
他是下乡指导抗旱的,临出门就在车子放上4桶25公斤装的饮用水,经过缺水村屯就停下为村民送水。
“汽车后备箱,随时放桶水。
”在广西旱区,这已是人们的自发行动。
不仅县乡机关干部如此,部队官兵、企业老板亦是如此。
正在鸾坡村板单屯为村民们送水的东兰县味森活食品公司经理黄维健说:“现在,全县上下都动起来了,作为东兰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我们要和农民兄弟共度时艰。
”千里送莴笋,桂滇一家亲。
3月15日,载着广西爱心人士深情厚谊的15万公斤“爱心莴笋”,经过10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先后运抵云南富宁、广南两个重灾县,让灾民们吃上了青菜。
3月10日,广西赴云南执行跨省区抗旱应急人工增雨作业任务飞机凯旋。
在空军、民航和气象部门密切配合下,云桂两省区携手倾力合作,“3835”机组和广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登机作业人员,克服高空低温、缺氧、飞机颠簸等诸多困难,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3架次,作业飞行近7个小时,作业区内普降小雨,局部出现了中雨,部分地区的旱情得到了缓解。
(人民广西频道南宁3月16日电)云南大部地区遭百年一遇干旱降水减少近六成今春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持续严重干旱。
记者从云南省气象局16日召开的气象情况通报会上获悉,气象部门综合评定云南省目前的干旱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云南省气候中心主任朱勇介绍,去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去年9月1日至今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处于严重缺墒状况。
目前干旱仍在持续发展,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