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化硅材料
β相纳米碳化硅

β相纳米碳化硅
β相纳米碳化硅是一种高温多型形式的硅碳化物(SiC),具有体心立方(BCC)晶体结构。
它通过在SiC的类似钻石结构中的一些碳被硅原子取代而形成。
与更常见的α-SiC(面心立方)形式相比,β-SiC的熔点更高,机械和热稳定性也更高。
β-SiC有广泛的用途,包括用作磨料、耐火材料,以及在高功率、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半导体。
其高导热性和热稳定性使其特别适合用于高功率电子和热管理应用。
β相纳米碳化硅(β-SiC)有广泛的用途,包括:
1. 高功率电子设备:β-SiC具有高的热导率和热稳定性,使其适合用于高功率电子设备,如散热器和电源开关。
2. 磨料:由于β-SiC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它被用作磨料。
它通常用于砂纸和砂轮中。
3. 耐火材料:由于β-SiC的高熔点和热稳定性,它被用于耐火材料。
它通常用于高温工业过程和陶瓷和玻璃的制造中。
4. 半导体:β-SiC可以用作高功率、高温电子设备的半导体,如功率半导体和热电设备。
5. 耐磨涂层:β-SiC可以用作金属或其他材料的涂层,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6. 催化:由于β-SiC的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它可以在化学过程中用作催化剂。
碳化硅纳米线;气凝胶

碳化硅纳米线;气凝胶
摘要:
1.碳化硅纳米线的概述
2.碳化硅纳米线的特性与应用
3.气凝胶的概述
4.气凝胶的特性与应用
5.碳化硅纳米线与气凝胶的结合应用
正文:
碳化硅纳米线是一种由碳原子和硅原子构成的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热导率和高电导率等特性。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碳化硅纳米线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复合材料、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催化剂等。
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孔结构的轻质材料,其内部孔隙率高达90% 以上。
这使得气凝胶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优异的隔热性能和吸声性能等特性。
因此,气凝胶在保温、隔音、环保、催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碳化硅纳米线与气凝胶的结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例如,将碳化硅纳米线均匀地分散在气凝胶中,可以得到一种具有高热导率、低热阻和高热稳定性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在电子器件散热、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另外,碳化硅纳米线与气凝胶的复合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由于碳化硅纳米线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将其与气凝胶复合可以有效改善气凝胶的力
学性能,使其在承受外力时不易破碎。
这使得复合材料在催化剂载体、摩擦材料和防护涂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碳化硅纳米线和气凝胶作为两种具有独特性能的一维纳米材料,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将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实现多种功能化应用提供可能。
表面处理用碳化硅用途

表面处理用碳化硅用途碳化硅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热、机械和化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领域。
以下是碳化硅在表面处理中的主要用途:1.陶瓷涂层:碳化硅薄膜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制备,用于涂覆在金属或塑料表面以提供耐磨、耐蚀和耐高温等性能。
这些涂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能够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化硅可以与其他材料如金属、陶瓷等组成复合材料,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工具、刀具、模具等。
由于碳化硅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热导率等特性,这些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蚀性能,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
3.表面改性:碳化硅纳米粉体可以与基体材料进行混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用于提高材料的性能。
碳化硅纳米粉体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活性,可以增加基体材料的界面粘结力,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此外,碳化硅纳米粉体还可以用于制备涂料、胶粘剂等,提供防护、耐磨和耐高温等性能。
4.电化学应用:碳化硅薄膜可以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化学领域。
由于碳化硅具有较低的比容量和较高的稳定性,其电极材料可以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设备。
此外,碳化硅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气敏材料等,用于电化学催化和传感器应用。
总的来说,碳化硅具有良好的热、机械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领域。
碳化硅涂层、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和电化学应用等方面的发展,为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碳化硅在表面处理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并产生更多创新和突破。
纳米碳化硅的用途

纳米碳化硅的用途1. 引言纳米碳化硅(Nano Silicon Carbide,简称nSi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由碳和硅元素组成。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米碳化硅的用途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2. 电子领域中的应用纳米碳化硅在电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nSiC具有卓越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特性,可作为高功率电子器件(如功率模块、光伏逆变器)中散热材料使用。
其次,由于nSiC具有优异的电气特性和较大的禁带宽度,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应用于集成电路、功率器件等领域。
3. 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在汽车工业中,纳米碳化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nSi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特性,在发动机部件、刹车片等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稳定性能。
其次,nSiC还可用于制造轻量化零部件,如碳化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车身结构,可有效降低汽车整体重量并提高燃油效率。
4. 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在能源领域,纳米碳化硅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太阳能电池中,nSiC可以作为光伏材料,具有高光吸收率和较低的载流子复合速率,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其次,在储能领域,nSiC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导率。
5. 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纳米碳化硅在材料科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在陶瓷制品中,nSiC可作为增强剂添加到陶瓷基体中,提高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其次,在涂层技术中,nSiC可以作为填料添加到涂层中,提供额外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
6. 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碳化硅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首先,nSi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可作为生物材料应用于人工关节、骨修复等领域。
其次,nSiC 还可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如基于nSiC的DNA、蛋白质传感器等。
7. 总结纳米碳化硅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电子、汽车工业、能源、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碳化硅

制备方法
水热法,强迫回流法,凝胶溶胶法和模板法等。
水热法: 正硅酸乙酯(碱性条件下)→水解→二氧化硅小球 → → 制得的二氧化硅-原料 无水乙醇-碳源 镁粉-还原剂
→
碳化硅
“蒸汽-液体-固相”法 它是将气相中的组分溶解在液相中并使之 在固体-溶体界面上生成结晶,这是培育 sic晶须最有效的方法。
纳米碳化硅
演讲人:宋丹华
什么是碳化硅
碳化硅是一种人造材 料,其分子式为SiC, 分子量为40.06,其中 硅的百分含量为 70.045,碳的百分含 量为29.955。碳化硅 的一般密度为3.2g/cm3 碳化硅本身在地球上 几乎不存在,仅在陨 石中有所发现
X射线衍射显示: 面心立方相
空间构型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照片: 颗粒和空心球, 直径大约为6001000nm
碳化硅的工厂化生产
特 性
宽带隙 高电子饱和速率 高击穿场强 大热导率 化学稳定性好 莫氏硬度:9.2-9.5,耐磨性堪比金刚石
应
用
被广泛应用于磨具磨料和结构材料的增强剂。
纳米陶瓷刀
纳米U盘
还有一种性能优良 的抗磨剂:纳米无 纳米无 机非金属陶瓷抗磨 剂
纳米传热液
纳米陶瓷抗磨剂是一种以纳米碳化硅、 纳米陶瓷抗磨剂是一种以纳米碳化硅、纳 陶瓷抗磨剂是一种以纳米碳化硅 米氮化硅的惰性固体材料为基础制成的抗磨剂, 米氮化硅的惰性固体材料为基础制成的抗磨剂, 润滑油为载体作用于机件表面 为载体作用于机件表面。 以润滑油为载体作用于机件表面。
但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 未面向市场,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致力研 究。
谢 谢!
碳化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碳化硅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碳化硅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材料,近年来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有着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和高硬度等物理特性,因此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碳化硅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碳化硅材料的特性碳化硅材料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它由碳(C)和硅(Si)两种元素组成,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具体来说,它具有如下特性:1. 耐高温:碳化硅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稳定运行,因此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机械、电子器件等领域。
2. 耐腐蚀:碳化硅材料具有优异的腐蚀抗性,适合用于多种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
3. 抗氧化:碳化硅材料不易氧化,能够在高氧环境中保持稳定。
4. 高硬度:碳化硅材料硬度极高,是天然金刚石之后的第二硬材料,在机械加工、磨料加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二、碳化硅材料的研究现状碳化硅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其研究进展也十分活跃。
现在,碳化硅材料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合成方法:目前,碳化硅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热压法、热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碳化硅材料。
2. 结构研究:对于碳化硅材料的结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碳化硅的表面结构和晶体结构,这对于其材料性能的提升和应用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功能化探究:此外,对于碳化硅材料的功能化探究也在不断深入。
当前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对碳化硅进行掺杂等处理,能够使其具有更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这一方向的研究也十分具有前景。
三、碳化硅材料的应用前景由于碳化硅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 电子领域:碳化硅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使其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碳化硅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高频、高功率器件、射频器件、硅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一种低温制备纳米碳化硅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低温制备纳米碳化硅的方法与流程低温制备纳米碳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其在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种低温制备纳米碳化硅的方法与流程。
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低温制备纳米碳化硅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实验所需的原料和试剂,包括硅粉、碳源、氮气等。
清洗实验器皿,并将其干燥。
检查实验仪器设备是否正常,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实验操作流程接下来,进行低温制备纳米碳化硅的实验操作流程。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硅粉和碳源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烘箱中,在空气中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步骤二:真空封装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并进行真空封装处理,以保证实验过程中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步骤三:低温热处理将真空封装后的原料容器放入炉内,设置合适的低温热处理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在氮气氛围中进行低温热处理,使原料发生碳化反应,生成纳米碳化硅。
步骤四:冷却与收集待低温热处理完成后,停止加热并进行冷却。
将炉内产生的纳米碳化硅收集起来,进行后续的纯化和表征分析处理。
3. 后期处理与表征分析进行纳米碳化硅的后期处理与表征分析。
后期处理包括纯化、形貌调控、结构分析等工作,以确保所制备的纳米碳化硅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表征分析方面,可以运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等各种分析手段,对纳米碳化硅的形貌、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以上低温制备纳米碳化硅的方法与流程,可以得到高质量、纯净度较高的纳米碳化硅材料。
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完成碳化反应,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碳化硅纳米线;气凝胶

碳化硅纳米线;气凝胶
碳化硅纳米线和气凝胶是两种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材料。
1.碳化硅纳米线:
•化学组成:主要由碳和硅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碳化硅纳米线是纳米级别的材料,具有细长的形状。
它们通常具有优异的热导性、电导性和机械性能。
•应用领域:碳化硅纳米线在电子学、传感器、催化剂和纳米材料增强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
它们被研究用于制备高性能材料和器件。
2.气凝胶:
•化学组成:气凝胶通常是一种高度孔隙结构的材料,可以由多种材料制备,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等。
•结构特点:气凝胶的结构具有高度开放的孔隙网络,表面积巨大,形成了凝胶状的结构,通常是轻、多孔、绝缘
的。
•应用领域:气凝胶在隔热、吸声、储能、传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常被用作高效绝缘材料,也可以用于
制备轻型材料和具有特殊性质的复合材料。
这两种材料都在不同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吸引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研究和开发这些材料有助于改进现有技术和开发新型材料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碳化硅材料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关于纳米碳化硅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主要在其
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等方面对其进行讨论。
关键词:纳米碳化硅光学性质力学性质
1. 引言
SiC纳米材料具有高的禁带宽度,高的临界击穿电场和热导率,小的介电常
数和较高的电子饱和迁移率,以及抗辐射能力强,机械性能好等特性,成为制作
高频、大功率、低能耗、耐高温和抗辐射器件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
SiC 纳米线表现出的室温光致发光性,使其成为制造蓝光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
管的理想材料。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米级SiC晶须已被应用于增强陶瓷基、金
属基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想象用
强度硬度更高及长径比更大的SiC 一维纳米材料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将会
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还发现一维SiC纳米结构在
储氢、光催化和传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纳米碳化硅结构
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又称碳硅石是一种典型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
自然界几乎不存在。
碳化硅晶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相互穿插的SiC4和CSi4四面
体。
四面体共边形成平面层,并以顶点与下一叠层四面体相连形成三维结构。
SiC
具有α和β两种晶型。
β-SiC的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Si和C分别组成面心立
方晶格;α-SiC存在着4H、15R和6H等100余种多型体,其中,6H多型体为
工业应用上最为普遍的一种。
在SiC的多种型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热稳定性关
系。
在温度低于1600℃时,SiC以β-SiC形式存在。
当高于1600℃时,β-SiC 缓慢转变成α-SiC的各种多型体。
4H-SiC在2000℃左右容易生成;15R和6H
多型体均需在2100℃以上的高温才易生成;对于6H-SiC,即使温度超过2200℃,
也是非常稳定的。
下面是三种SiC多形体结构图
3.纳米碳化硅的力学性能及应用
利用纳米碳化硅填充改性聚合物已经非常的普遍,例如对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性、改良环氧树脂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纳米碳化硅改性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在南京农业大学路琴博士对纳米SiC改性PTFE复合材料的实验中,以原材料(PTFE为白色粉末,平均粒径30Lm,济南化工厂生产。
纳米SiC为浅褐色粉末状,平均粒径80 nm,纯度>99.1%,合肥开尔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然后将纳米SiC按质量分数3%、5%、7%、9%和PTFE粉料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0 min,用60目筛网过筛,然后将混合物倒入模具压缩腔内,置于压力机上在50 MPa压力下冷压成型。
保压时间10 min,然后脱模得到PTFE及其复合材料预制品,再将预制
品烧结成型得到5种PTFE复合材料。
所得PTFE复合材料坯件表面光滑,无裂纹、无明显变形。
采用裁样机制成尺寸为90 mm *8 mm *6 mm用于力学性能性能测试。
纳米SiC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测试结果见图1。
可见,随着纳米SiC含量的增加,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增大,当纳米SiC 质量分数为7%时,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为95HRB,比PTFE硬度(HRB65)提高46%,当纳米SiC含量大于7%后,硬度基本不变。
这是因为纳米SiC颗粒的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减小急剧增大,它的硬度比基体材料的硬度要高得多;再加上纳米SiC颗粒均匀地分布在PTFE表面和基体中,充当了刚硬支撑点的作用,类似于“物理交联”,结果使PTFE的硬度得到提高。
图2所示为不同含量的纳米SiC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结果。
可以看出,纳米SiC的加入,使PTFE填充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所降低,且当纳米SiC含量大于7%后,拉伸强度急剧下降。
由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PTFE试样拉伸是韧性断裂,而加入纳米SiC粒子后,随纳米SiC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拉伸断裂逐渐转变为脆性断裂。
由此得出纳米SiC能够显著提高PTFE复合材料的硬度,但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3.纳米碳化硅的光学性质及应用
SiC发光是较早为人们发现的发光现象之一。
人们一直对SiC在集成电路及光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抱有巨大的希望。
然而,SiC作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只在低温下获得它在480nm处的弱蓝色发光。
用SiC制备的LED发蓝光的量子效率为0.0001%,发光效率只有0.0000014 lm / W ,这个结果令科学界大为失望。
然而纳米晶材料的成功制备却给SiC在光学通信、光电子集成、发光器件和显示器件的应用潜力带来了希望。
纳米SiC晶须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较强的460nm
处的蓝光。
但用其他类型或波
段的激发光源,使SiC纳米晶
须产生发光现象的研究尚未
见报道,今用Ar离子激光
(514nm)激发纳米SiC晶须发
出了非常强的红光,以下是这
一现象的初步研究结果。
用Sol-gel法制备的SiC纳米晶须膜进行激光激发光谱试验。
SiC纳米晶须的制备的详细工艺见文献,实验测试仪器有RenishawMKE-1000光谱仪,激发光源为Ar离子(带514nm线单色滤光片);X射线衍射仪为D/max-ⅢB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为Philips-BC12型。
室温下测量。
SiC纳米晶须的TEM显微镜照片如左图所示,全部为晶须,其中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晶体为晶须集合体,其直径为2-4nm,长度为40-60nm,较为均匀。
它的X 射线衍射图如下图所示,峰位很纯,且衍射峰宽化,表明它为结晶良好,纯度极高的单相B-SiC纳米多晶膜。
由于Ar+激光及瑞利散射的高亮度绿光淹没了红色光谱,但经仔细观察后,可看到红光。
下图为其光致发光的实验结果。
图中从左到右,波长减少,其单位为nm,它的发光谱峰位于654.93nm处,经多次验证为极强的红光。
它的强度比514nm处Ar+激光的瑞利散射高得多。
用光功率计测试654.93nm处的红光功率,经计算得到量子效率为20%-40%,发光效率为0.6-0.9lm/W。
不仅如此,在同种光源的某种激发条件下,除观察到红光,还出现绿色喇曼激光,而且强度也很大,这将在随后报道。
这一观察结果与SiC具有强发光源的功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SiC纳米晶须具有宏观晶体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如表面效应等,它是由量子限域效应产生的。
SiC纳米晶须是一维量子线,其表面异向性非常明显。
如果激发光源为高频时,发光峰会向高能区方向移动;反之,使发光峰会在低能区出现,这是纳米SiC的新的特点。
SiC晶须是一维晶体,更凸显了异向特征,强化了电子云的波动特征,导致了高效率发光。
SiC纳米晶须光发光,是由于量子限域效应而非能级跃迁或者是发光中心所致。
纳米晶须的发光会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这预示着可以用纳米粉体来取代传统的LED,纳米SiC晶须在Ar+激光激发下的发光现象,说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可以在不同的光源下发出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实现输出光的频率可以由输入光信号的频率自由调制。
5.各领域纳米碳化硅的应用
6. 结语
SiC纳米材料比传统的SiC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能够达到高新技术领域的严格要求,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纳米结构材料,对其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目前正在研究的SiC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都存在产量小、成本高、工序复杂等缺点,如何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是未来SiC纳米材料制备研究的重点。
为使SiC纳米材料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须要进一步加大对SiC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促进基础研究,拓宽SiC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从而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晓刚,刘永胜,李晓池. SiC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2, 22(4):440~443
2.张招柱,薛群基,刘维民,等.陶瓷颗粒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
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17(2): 121~128
3.张招柱,薛群基,沈维长等. [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
15(1):68~72
4.张洪涛,徐重阳,许辉等.SiC纳米晶须的光致发光研究.发光学报,2001,
22(1)
5.谢孟贤,刘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2000,9:195一195
6.余明斌,马剑平,罗家骏,等.在硅衬底上用HFCVD法生长的纳米SIC薄膜及其
室温光致发光[J〕.半导体学报,2000,21(7):674一676
7.路琴,张静,何春霞,纳米SiC改性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与摩擦磨损性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26(5)
8.Wang Qihua, Xu Jinfen, et al. [J]. Journal of AppliedPolymer Science,
1998, 69:2341~2347.
9.Zhang Hongtao, Xu Zhongyang, Zou Xuecheng,et al. Preparation of
nanorod SiC membrane by sol-gel [J].CeramicEngineering.
2000,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