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RF5301荧光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合集下载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收、透射或反射光线强度的仪器。

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用于定量或质量分析、反应动力学研究、酶动力学测定等实验。

以下是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确保仪器处于水平稳定的表面上,避免仪器的震动或晃动影响测量结果。

-检查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检测器和样品仓是否干净,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例如纯水或酒精)进行清洗,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确保分光光度计的仪器和计算机连接正常,以便保存和分析数据。

2.打开和预热仪器-打开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并按照仪器的说明书将其预热到设定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预热时间为15-30分钟。

3.设置波长- 使用仪器上的控制按钮或计算机软件设置所需的测量波长。

波长通常以纳米(nm)为单位表示。

根据所需的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

4.校准仪器-分光光度计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使用仪器附带的校准标准品或校准溶液进行校准。

校准标准品的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仪器的操作手册。

5.放置样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分光光度计的样品仓中。

可以使用石英或玻璃池来容纳液态样品,或使用固态样品的支架或夹具。

确保样品放置稳定,不会移动或倾斜。

6.调零和基准校正-将分光光度计设置为100%透射(百分比透射)或0吸光度(对数吸光度)。

这称为“调零”或“基准校正”。

这是为了补偿样品容器、溶剂或其他影响测量的因素。

7.测量样品-点击“开始”按钮,使分光光度计开始测量样品。

在每个测定周期之间,应等待足够的时间让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大多数分光光度计会显示测量结果(如吸光度或透过率)。

8.记录和分析数据-记录每个测量结果以及对应的测量条件(如波长和温度)。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导出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9.清洁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将样品容器从仪器中取出,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清洗样品仓和所有附件。

荧光分光光度计使用操作注意事项 光度计操作规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使用操作注意事项 光度计操作规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使用操作注意事项光度计操作规程荧光分光光度计也被称作(荧光光谱仪),是一款利用惰性气体氩气作载气,将气态氢化物和过量氢气与载气混合后,导入加热的原子装扮置。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光谱干扰少、工作曲线线性范围宽、可以进行多元素测定等优点。

在地质、冶金、石油、生物医学、地球化学、材料和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款专业测量分析物质的设备,为避开荧光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显现分析误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打开荧光光谱仪的主机之前,需要调整其设备各性能数值,比如需要先开氩气钢瓶总阀并将出口压力调至规范区域内,否则会导致仪器欠压报警并对荧光光谱仪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2.需要安装需测的元素灯,再打开仪器,开启设备后等仪器自检结束,再检查看元素灯有没有亮,然后取下排风罩,将调光器放在原子化器上,旋转元素灯座的可调螺钉,调整元素灯光斑中心至对光器横线与竖线的交叉点,便完成对元素灯的安装调整。

3.在使用荧光光谱仪的过程中应保持试验室通风情形良好,并对废液桶进行适时处理,以保持废液排放正常。

4.在荧光光谱仪完成测试后,需要对其进行适时清理,避开因残留异物导致下次检测显现错误。

5.在对荧光光谱仪清洁完后,依照规定操作对各开关进行关闭,并进行相应的存放操作。

6.定期对荧光光谱仪进行检修保养,适时清洁荧光光谱仪中的异物,避开其对设备造成损坏。

由于资料有限,因而上述(荧光光谱仪)操作注意事项并不全面,在实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建议咨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并查阅相应使用说明书。

原子吸取分光光度计有效的样品处理技术原子吸取分光光度计样品要被吸喷雾化后才能被分析,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有代表性,必需要保证样品均匀的分布在溶液中。

所以有很多样品必需要经过前处理才能拿来测定,而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同一样品也有多种的前处理方法,选择不同方法的依据就是便利快捷、同时又要尽量削减样品的用量,削减有效成分的流失。

岛津RF-54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岛津RF-54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岛津RF-54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 开机1.1 打开稳压电源。

1.2 打开氙灯电源,仪器预热20min。

1.3 打开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及打印机。

1.4 双击【RF-53 XPC】图标。

1.5 仪器自检,自检通过后进入以下操作(如果先打开工作站后打开仪器使其不能自检,点击【Configure】,点击【Instrument】,弹出【Instrument Parameters】对话框,选择【Fluorometer】项,点击【On】,仪器会重新开始自检)。

2 测定样品数据2.1 设定参数单击【Acquire Mode】,单击【Quantitative】进入【Quantitative Parameters】对话框,设定激发波长、发射波长、狭缝宽度、灵敏度等参数,单击【OK】。

2.2 样品测定2.2.1 将装有试剂空白溶液的石英池放入样品室的池架上,单击【Auto Zero】图标。

2.2.2 将装有供试品溶液的石英池放入样品室的池架上,单击【Read】图标,收集数据。

2.3 数据打印单击【Manipulate】→单击【Data Print】,在弹出的对话框上单击【Printer】,进行数据打印。

3 测定样品光谱3.1 设定光谱参数3.1.1 激发光谱在【Spectrum Type】项下选择【Excitation】,然后在【EM Wavelength】项下设置发射波长、在【EX Wavelength】项下设置激发光谱的扫描范围、扫描速度,狭缝宽度、灵敏度等参数。

3.1.2 发射光谱在【Spectrum Type】项下选择【Emission】,然后在【EX Wavelength】项下设置发射波长,在【EM Wavelength】项下设置激发光谱的扫描范围、扫描速度、狭缝宽度、灵敏度等。

3.2 样品测定3.2.1 将装有试剂空白溶液的石英池放入样品室的池架上,单击【Auto Zero】图标。

3.2.2 将装有供试品溶液的石英池放入样品室的池架上,单击【Start】图标,进行光谱扫描。

分光光度计的详细使用说明书

分光光度计的详细使用说明书

分光光度计的详细使用说明书一、引言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和透过率,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实验和研究中。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和维护分光光度计,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仪器概述分光光度计采用光学分光技术,通过光源、光栅、样品室、光电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具有波长调节范围广、高精度的特点。

本型号分光光度计支持单光束和双光束测量模式,可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三、仪器准备1. 将分光光度计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周围环境无振动和干扰。

2. 连接电源线并插入电源插座,确保电源稳定工作。

3. 打开仪器上电源开关,待仪器验光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四、实验步骤1. 调节光源a. 将待测溶液放入样品室中,确保室内无气泡和杂质。

b. 使用仪器提供的选择按钮或旋钮,调节光源亮度,直到显示屏亮度达到合适水平。

2. 设置测量模式a.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单光束或双光束测量模式。

单光束模式适用于快速测量,双光束模式适用于比较测量和长时间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实验。

b.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滤光片,以过滤掉不需要的波长。

3. 操作液晶屏a. 通过液晶屏上的功能按键选择菜单中的参数。

菜单项可能包括波长选择、时间设置等。

b. 根据实验要求输入相应的数值,如波长值或测量时间。

4. 测量样品a. 将样品溶液倒入配有光学比色皿的样品室中。

b. 关闭样品室,按下“测量”按钮,仪器将自动开始测量。

5. 数据处理a. 仪器测量完成后,将显示屏上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吸光度和透过率。

b. 如需保存数据,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使用仪器自带的存储功能。

六、仪器维护1. 清洁a. 使用柔软的干净布擦拭仪器表面,保持仪器的清洁和光滑。

b. 定期使用专业的光学清洁液清洗样品室和光学元件,防止灰尘和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保养a. 定期检查仪器电源线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b. 注意保持仪器的通风良好,避免积灰或过热。

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说明书

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说明书

分光光度计操作步骤说明书操作步骤说明书一、引言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操作步骤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该仪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仪器准备1. 确保分光光度计的电源插座已连接,并处于待机状态。

2. 检查仪器是否清洁,如有污垢则使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

3. 确保仪器各部件完好且无损坏,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修复。

三、样品准备1. 根据实验需要,选取适当的样品并准备好。

2. 确保样品准备过程无明显误差,如称量不准、溶液浓度错误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四、仪器校准1. 打开分光光度计软件,并选取所需的测量模式。

2. 在仪器中央放置一只空白试管(不含任何样品),点击“校准”按钮进行零点校准。

3. 将待测样品放置于试管中,并确保样品均匀分布于试管中。

4. 点击“校准”按钮进行样品校准,校准过程中应确保试管不发生异常移动或晃动。

5. 校准完成后,仪器将显示校准曲线和样品吸光度值。

五、测量操作1. 将样品试管插入分光光度计样品槽中,确保试管稳定且与光路平行。

2. 打开仪器软件,在设定好的测量模式下点击“开始测量”按钮。

3. 仪器将自动记录样品吸光度值,并将数据显示在软件界面上。

4. 在每次测量前,应先清洁样品槽,并确保试管内无残留物影响测量结果。

5. 如需要多次测量同一样品,应先用清水清洗试管,再放入新的样品,重复步骤2-4。

六、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需求,将测得的吸光度数据导出或记录下来。

2. 在数据处理前,应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排查错误原因。

3. 根据实验目的,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七、仪器关机1. 在实验完成后,点击软件界面上的“停止测量”按钮。

2. 关闭分光光度计软件,并将仪器恢复到待机状态。

3. 断开电源插头,彻底关闭仪器。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分光光度计属于精密仪器,请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撞击。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指南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指南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指南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溶液的吸光度。

通过测量溶液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情况,可以获得溶液的吸光度谱,从而推断溶液的组成、浓度和反应动力学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指南,帮助您正确地操作和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1.准备工作:a.检查分光光度计的电源是否连接良好,仪器开机是否正常。

b.准备所需测量物质的溶液,确保其浓度在测量范围之内。

2.校准仪器:a.运行分光光度计的自检程序,确保仪器的各项功能正常。

b.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一般可以选择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或者纯溶剂作为参照。

将标准溶液放置在光度计的样品池中,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校准操作。

3.设置测量参数:a. 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波长间隔。

波长范围要包含所要测量物质的吸光度峰值,波长间隔的选择一般为1 nm或0.5 nm。

b.选择合适的光谱扫描速度。

快速扫描适用于快速获取吸光度谱信息,而慢速扫描适用于测量低吸光度样品以提高测量精度。

c.根据样品的浓度和所需测量的吸光度范围,选择合适的光程。

4.放置样品:a.将待测溶液加入样品池中,确保池内无气泡和杂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b.在进行多个样品的测量时,务必彻底清洗样品池,以避免残留物干扰后续测量结果。

5.测量样品:a.在程序设置好测量参数后,点击测量按钮进行测量。

b.等待测量完成后,仪器会显示吸光度谱,可根据需要选择保存数据或者打印输出。

6.数据处理:a.对于单一波长的测量,可以直接读取吸光度数值。

对于多波长的扫描,可以绘制吸光度谱,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

b.根据已知标准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可以利用测得的吸光度值计算未知样品的浓度。

7.清洗仪器:a.测量结束后,及时清洗样品池,以避免样品残留对下次测量的干扰。

b.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保持仪器的正常功能。

8.注意事项:a.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垂直水平放置,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RF-5301PC荧光光谱仪使用说明

RF-5301PC荧光光谱仪使用说明

RF-5301PC 荧光光谱仪使用说明
1.使用仪器之前先开机预热半小时,测样品之前要先打开氙灯;
2.测试过程中,荧光池用擦镜纸擦拭,液体一般装满荧光池的3/4,取用荧光
池接触菱角即可,注意不能接触其光面;
3.测固体荧光过程与液体荧光类似,测试之前要把支架换成固体支架;
4.测完之后务必要关闭氙灯和仪器,减少仪器的寿命损耗;
5.测完务必清洗好荧光池,溶剂一般为无水乙醇或丙酮,或者使用四氢呋喃、
氯仿等能溶解测试样品的溶剂,切不可使用碱性溶剂浸泡,以免损坏荧光池。

6.使用完后,所用配件及时放回储存处,并保持仪器周边整洁。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RF-530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开机1.先打开RF-5301PC的电源开关(白色),再开电脑,并在D盘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2.运行桌面上的程序进入操作界面。

3.点击¡Configure¡ 选择[PC Configuration]设定存盘路径。

4.点击¡Configure¡ 选择[Instrument]→[Initialization]进行仪器初始化。

待初始化完成后点击OK。

二.光谱分析(Spectrum)1.点击¡Acquire Mode¡选择[Spectrum]。

2.点击¡Configure¡ 选择[Parameters] 编辑所需的测试条件。

编辑完毕后点击<OK>。

3.放入样品后,点击<START>开始扫描测试。

4.扫描结束后系统自动跳出对话框,输入文件名后点击<Save>,则文件暂时保存到内存中。

5.点击¡File¡选择[Save]将测试数据保存到自己的子目录下。

6.点击¡File¡选择[Data Translation] →[ASCII Export]进行数据转换。

三.定量分析(Quantitative)1.点击¡Acquire Mode¡选择[Quantitative]编辑所需的测试条件。

编辑完毕后点击<OK>。

2.放入空白样品后点击<Auto Zero>扣除背景。

3.放入第一个标准样,点击<Standard>后再点击<Read>,此时跳出对话框,输入标准样的浓度后点击<OK>。

4.重复操作3至测完所有标准样。

5.点击<Unknown>,然后放入未知样品,点击<Read>。

6.点击¡File¡选择[Save]将测试数据保存到自己的子目录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