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完整版)高考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理)

故AD=AF。又AD⊥AF,所以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
因为BC⊥AF,BC⊥AD,AF∩AD=A,故BC⊥平面DEF,因此平面BCD⊥平面DEF。
连接AE、DF,设AE∩DF=H,则EH⊥DF,EH⊥平面BCD。
连接CH,则∠ECH为 与平面BCD所成的角。
因ADEF为正方形,AD= ,故EH=1,又EC= =2,
(II)设线段 、 的中点分别为 、 ,
求证: ∥
(III)求二面角 的大小。
10.如题(18)图,在五面体 中, ∥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 , .求:
(Ⅰ)直线 到平面 的距离;
(Ⅱ)二面角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11.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Ⅱ)设平面BCD的法向量 则
又 =(-1,1,0),
=(-1,0,c),故
令x=1,则y=1,z= , =(1,1, ).
又平面 的法向量 =(0,1,0)
由二面角 为60°知, =60°,
故 °,求得
于是 ,
,
°
所以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30°
3、(Ⅰ)证明:连接 ,在 中, 分别是 的中点,所以 ,又 ,所以 ,又 平面ACD,DC 平面ACD,所以 平面ACD
(1)证明:PA⊥BD;
(2)设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1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AC BD,垂足为H,
PH是四棱锥的高,E为AD中点
(1)证明:PE BC
(2)若 APB= ADB=60°,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
2012-2021十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真题分类汇编解析 立体几何大题

(2)设O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线B1E与平面A1AMN所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正弦值.
5.(2020年高考数学课标Ⅲ卷理科)如图,在长方体 中,点 分别在棱 上,且 , .
(1)证明:点 平面 内;
(2)若 , , ,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
7.(2019年高考数学课标全国Ⅱ卷理科)如图,长方体 的底面 是正方形,点 在棱 上, .
证明: 平面 ;
若 ,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
8.(2019年高考数学课标全国Ⅰ卷理科) 如图,直四棱柱 的底面是菱形, 分别是 , , 的中点.
(1)证明: 平面 ;
(2)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
9.(2018年高考数学课标Ⅲ卷(理))(12分)如图,边长为 的正方形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 所在的平面垂直, 是弧 上异于 的点.
( )证明平面 ;
(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18.(2015高考数学新课标2理科)(本题满分12分)如图,长方体 中, , , ,点 , 分别在 , 上, .过点 , 的平面 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
(Ⅱ)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6.(2019年高考数学课标Ⅲ卷理科)图1是由矩形ADEB,Rt△ABC和菱形BFGC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其中AB=1,BE=BF=2,∠FBC=60°,将其沿AB,BC折起使得BE与BF重合,连结DG,如图2.
(1)证明:图2中的A,C,G,D四点共面,且平面ABC⊥平面BCGE;
(2)求图2中的二面角B−CG−A的大小.
(1)证明:平面 平面 ;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立体几何真题(含答案)

2.(2012年全国卷)如图,直三棱柱 中, , 是棱 的中点, .
(Ⅰ)证明: ;(Ⅱ)求二面角 的大小.
3.(2013年全国Ⅱ卷)如图,直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AA1=AC=CB= AB.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立体几何真题(含答案)
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分
得分
1.(2011年全国卷)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由(1)可得 , , , ,
所以 , .故 .
所以直线 与直线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9.【解析】⑴∵ 为正方形∴ ∵ ∴ ∵ ∴ 面 面 ∴平面 平面 ⑵由⑴知 ∵ 平面 平面 ∴ 平面 平面 ∵面 面 ∴ ,∴ ∴四边形 为等腰梯形以 为原点,如图建立坐标系,设
, , 设面 法向量为 . ,即 ,
设面 法向量为 .即 ,
7.【解析】(1)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HGF如图:
(2)作EM⊥AB,垂足为M,则AM=A1E=4,EM=AA1=8.
因为四边形EHGF为正方形,所以EH=EF=BC=10.
于是MH= =6,所以AH=10.以D为坐标原点, 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
A(10,0,0),H(10,10,0),E(10,4,8),F(0,4,8), =(10,0,0), =(0,-6,8).
高考数学理数立体几何大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数学理数立体几何大题训练(含答案)1.(2020·新课标Ⅲ·理)在长方体中,点P、Q分别在棱AB、CD上,且AP=CQ.(1)证明:点PQ平分长方体的体对角线;(2)若PQ在平面BCFE内,求二面角的正弦值.2.(2020·新课标Ⅱ·理)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1C1C是矩形,M、N分别为BC、B1C1的中点,P为AM上一点,过B1C1和P的平面交AB于E,交AC于F.(1)证明:AA1∥MN,且平面A1AMN⊥EB1C1F;(2)设O为△A1B1C1的中心,若AO∥平面EB1C1F,且AO=AB,求直线B1E与平面A1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3.(2020·新课标Ⅰ·理)如图,D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底面是内接正三角形ABC,P为上一点,AP为底面直径,DP⊥底面.(1)证明:DP平分∠ADC;(2)求二面角平面APD与平面ABC的余弦值.4.(2020·新高考Ⅰ)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1)证明:l⊥平面PDC;(2)已知PD=AD=1,Q为l上的点,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5.(2020·天津)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P、Q分别在棱AB、A1B1上,且AP=A1Q,平面PQC1为棱BC1的中垂面,M为棱AC的中点.(Ⅰ)求证:PM∥B1Q,且PM=B1Q;(Ⅱ)求二面角平面PQC1与直线PM所成角的正弦值;(Ⅲ)求直线B1Q与平面PQC1所成角的正弦值.6.(2020·江苏)在三棱锥ABCD中,已知CB=CD=1,AC=2,BD=2,O为BD的中点,AO⊥平面BCD,AO=2,E为AC上一点,DE⊥平面BCD,DE=1.(1)求直线AB与DE所成角的余弦值;(2)若点F在BC上,满足BF=BC,设二面角F-DE-C的大小为θ,求sinθ的值.7.(2020·北京)如图,正方体ABCD-EFGH中,E为AD的中点,P为BF上一点.(Ⅰ)求证:PE∥CG;(Ⅱ)求直线PE与平面CGH所成角的正弦值.8.(2020·浙江)如图,三棱台DEF-ABC中,面ADFC⊥面ABC,∠ACB=∠ACD=45°,XXX.(Ⅰ)证明:EF⊥DB;(Ⅱ)求DF与面DBC所成角的正弦值.9.(2020·扬州模拟)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棱锥ABCD中,D为底面的中点,E为线段AD上一动点,记DE=λAD.(1)当λ=1时,求证:DE与平面ABC垂直;(2)当λ=2时,求直线BE与平面ACD所成角的正弦值.求证:直线AD与平面BCD垂直;2)若平面ABD与平面ACD所成二面角为,求二面角ABC与平面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完整)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 理)1.( 2009 全国卷Ⅰ)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形, SD底面ABCD,AD2 ,DCo SD 2 ,点 M 在侧棱 SC 上,∠ABM=60。
(I )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求二面角 S AM B 的大小。
2.( 2009 全国卷Ⅱ)如图,直三棱柱DE ⊥平面 BCC 1(Ⅰ)证明: AB=AC 的角的大小ABC-A 1B1C1中, AB ⊥ AC,D 、E 分别为 AA 1、 B1C 的中点,(Ⅱ)设二面角A-BD-C 为 60°,求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A 1 C1B1D EACB3. ( 2009浙江卷)如图,DC平面ABC,EB / / DC,AC BC EB 2DC 2 ,ACB 120o, P,Q 分别为 AE , AB 的中点.(I)证明: PQ / / 平面ACD;(II)求AD与平面 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4.( 2009 北京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D 底面 ABCD ,点E在棱PB上.(Ⅰ)求证:平面AEC 平面 PDB ;(Ⅱ)当 PD2AB 且E为PB的中点时,求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5.( 2009 江西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 PA平面ABCD,PA AD 4 , AB 2 .以 BD 的中点 O 为球心、 BD 为直径的球面交PD 于点 M .(1)求证:平面ABM⊥平面PCD;(2)求直线PC与平面ABM所成的角;(3)求点O到平面ABM的距离.PMA DOBC6(. 2009 四川卷)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 , FA FE , AEF 45 (I)求证: EF 平面 BCE ;( II )设线段 CD 、 AE 的中点分别为 P 、 M ,求证: PM ∥平面BCE ( III )求二面角 F BD A 的大小。
专题05 立体几何(选择题、填空题)——三年(2018-2020)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分项汇编(含解析)

点).记直线 PB 与直线 AC 所成的角为α,直线 PB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 P–AC–B 的平面角
为γ,则
A.β<γ,α<γ
B.β<α,β<γ
C.β<α,γ<α
D.α<β,γ<β
16.【2018 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某圆柱的高为 2,底面周长为 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 M 在
9.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
【2020 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
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 O),地球上一点 A 的纬度是指 OA 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
所成角,点 A 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 A 且与 OA 垂直的平面.在点 A 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
专题 05
立体几何(选择题、填空题)
1.【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
以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
A.
5 1
4
B.
5 1
2
C.
5 1
4
D.
5 1
19.【2018 年高考浙江卷】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A.2
B.4
C.6
D.8
20.【2018 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设 A ,B ,C ,D 是同一个半径为 4 的球的球面上四点, △ ABC 为等边三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历年高考题(2011年-2017年)完整版.doc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高考题1.(2012年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 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 )6 (B )9 (C )12 (D )182.(2012年8)平面α截球O 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 到平面α的距离为2,则此球的体积为(A )6π (B )43π (C )46π (D )63π3.(2013年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4.(2013年15)已知H 是球O 的直径AB 上一点,AH ∶HB =1∶2,AB ⊥平面α,H 为垂足,α截球O 所得截面的面积为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5.(2014年8)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 事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三棱锥 B.三棱柱 C.四棱锥 D.四棱柱6.(2014年10)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 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81π4 B .16π C .9π D.27π47.(2015年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位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有( )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8.(2015年1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 (A )1 (B )2 (C )4 (D )89(2016年7)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10(2016年11)平面α过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11//CB D α平面,ABCD m α=I 平面,11ABB A n α=I 平面,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 )32 (B )22 (C )33 (D )1311.(2017年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12.(2017年16)已知三棱锥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SC 是球O 的直径。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则棱锥AB BC-的体积为。
O ABCD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1.D2.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由余弦定理得BD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1,0,0A,()0B,()C -,()0,0,1P 。
(1),(1,0,0)AB PB BC =-=-=-uu u v uu v uu u v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0,{n AB n PB ⋅=⋅=u u u r u u u r00z =-=因此可取n=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m 0,m 0,{PB BC ⋅=⋅=u u u ru u u r可取m=(0,-1, cos ,m n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C 23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A) 4- (B)3-+ (C) 4-+3-+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C)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DC ,AD ⊥DC ,AB=AD=1,DC=SD=2,E 为棱SB 上的一点,平面EDC ⊥平面SBC .(Ⅰ)证明:SE=2EB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1. D2. D3. B4. 解法一:(Ⅰ)连接BD,取DC 的中点G ,连接BG,由此知 1,DG GC BG ===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故BC BD ⊥. 又ABCD,BC SD SD ⊥⊥平面故,所以,BC ⊥⊥平面BDS,BC DE .作BK ⊥EC,EDC SBC K ⊥为垂足,因平面平面,故,BK EDC BK DE DE ⊥⊥平面,与平面SB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BK 、BC 都垂直 DE ⊥平面SBC ,DE ⊥EC,DE ⊥SBSB =SD DB DE SB ==-EB SE SB EB ====所以,SE=2EB(Ⅱ) 由1,2,,SA AB SE EB AB SA ===⊥知1,AD=1AE ==又.故ADE ∆为等腰三角形.取ED 中点F,连接AF ,则,AF DE AF ⊥==. 连接FG ,则//,FG EC FG DE ⊥.所以,AFG ∠是二面角A DE C --的平面角.连接AG,A G=,3FG ==, 2221cos 22AF FG AG AFG AF FG +-∠==-,所以,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120°. 解法二:以D 为坐标原点,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 xyz -, 设A(1,0,0),则B(1,1,0),C(0,2,0),S(0,0,2)(Ⅰ)(0,2,-2),(-1,1,0)SC BC ==设平面SBC 的法向量为n=(a, b, c) 由,n SC n BC ⊥⊥,得0,0n SC n BC == 故2b-2c=0,-a+b=0令a=1,则b=c,c=1,n=(1,1,1) 又设SE EB λ= (0)λ>,则2(,,)111E λλλλλ+++ 2(,,),(0,2,0)111DE DC λλλλλ==+++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m=(x,y,z) 由,m DE m DC ⊥⊥,得0m DE ⊥=,0m DC ⊥= 故20,20111x y zy λλλλλ++==+++. 令2x =,则(2,0,)m λ=-.由平面DEC ⊥平面SBC 得m ⊥n,0,20,2m n λλ=-== 故SE=2EB(Ⅱ)由(Ⅰ)知222(,,)333E ,取DE 的中点F ,则111211(,,),(,,)333333F FA =--,故0FA DE =,由此得FA DE ⊥ 又242(,,)333EC =--,故0EC DE =,由此得EC DE ⊥, 向量FA 与EC 的夹角等于二面角A DE C --的平面角 于是 1cos(,)2||||FA EC FA EC FA EC ==-所以,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120(三)1. 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342. 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o,动点P 、Q 分别在面α、β内,P 到β,Q 到α的距离为则P 、Q 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A) (B)2 (C) 3. 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12AB AC AA ===, 120BAC ∠=︒,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则棱锥AB BC-的体积为。
O ABCD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83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1,0,0A ,()03,0B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0,{n AB n PB ⋅=⋅=即 3030x y y z -+=-=因此可取n=(3,1,3)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m 0,m 0,{PB BC ⋅=⋅=可取m=(0,-1,3-) 27cos ,727m n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7-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23 B 33 C 23D 63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A) 42-+ (B)32-+ (C) 422-+ (D)322-+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 ⊥⊥(Ⅰ)证明:SE=2EB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1. D2. D3. B4. 解法一:(Ⅰ)连接BD,取DC 的中点G ,连接BG,由此知 1,DG GC BG ===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故BC BD ⊥. 又ABCD,BC SD SD ⊥⊥平面故,所以,BC ⊥⊥平面BDS,BC DE .作BK ⊥EC,EDC SBC K ⊥为垂足,因平面平面,故,BK EDC BK DE DE ⊥⊥平面,与平面SB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BK 、BC 都垂直 DE ⊥平面SBC ,DE ⊥EC,DE ⊥SB226SB SD DB =+=3SD DB DE SB == 22626-,-33EB DB DE SE SB EB ==== 所以,SE=2EB (Ⅱ) 由225,1,2,,SA SD AD AB SE EB AB SA =+===⊥知22121,AD=133AE SA AB ⎛⎫⎛⎫=+= ⎪ ⎪⎝⎭⎝⎭又.故ADE ∆为等腰三角形.取ED 中点F,连接AF ,则226,AF DE AF AD DF ⊥=-=. 连接FG ,则//,FG EC FG DE ⊥.所以,AFG ∠是二面角A DE C --的平面角. 连接AG,A G=2,2263FG DG DF =-=, 2221cos 22AF FG AG AFG AF FG +-∠==-,所以,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120°. 解法二:以D 为坐标原点,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 xyz -, 设A(1,0,0),则B(1,1,0),C(0,2,0),S(0,0,2) (Ⅰ)(0,2,-2),(-1,1,0)SC BC ==设平面SBC 的法向量为n=(a, b, c)由,n SC n BC ⊥⊥,得0,0n SC n BC == 故2b-2c=0,-a+b=0令a=1,则b=c,c=1,n=(1,1,1) 又设SE EB λ= (0)λ>,则2(,,)111E λλλλλ+++ 2(,,),(0,2,0)111DE DC λλλλλ==+++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m=(x,y,z) 由,m DE m DC ⊥⊥,得0m DE ⊥=,0m DC ⊥= 故20,20111x y zy λλλλλ++==+++. 令2x =,则(2,0,)m λ=-.由平面DEC ⊥平面SBC 得m ⊥n,0,20,2m n λλ=-== 故SE=2EB(Ⅱ)由(Ⅰ)知222(,,)333E ,取DE 的中点F ,则111211(,,),(,,)333333F FA =--,故0FA DE =,由此得FA DE ⊥又242(,,)333EC =--,故0EC DE =,由此得EC DE ⊥, 向量FA 与EC 的夹角等于二面角A DE C --的平面角 于是 1cos(,)2||||FA EC FA EC FA EC ==-所以,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120(三)1. 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 )34 (B )54 (C )74 (D) 342. 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动点P 、Q 分别在面α、β内,P 3Q 到α的距离为3则P 、Q 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B)2 (C) 3 (D)43. 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12AB AC AA ===, 120BAC ∠=︒,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 。
4.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AD =,2DC SD ==,点M 在侧棱SC 上,ABM ∠=60°(I )证明:M 在侧棱SC 的中点 (II )求二面角S AM B --的余弦值。
(三)1. 解:设BC 的中点为D ,连结1A D ,AD ,易知1A AB θ=∠即为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由三角余弦定理,易知113co c s 4os cos AD AD A AD DAB A A AB θ=∠∠⋅=⋅=.故选D 2. 解:如图分别作,,,QA A AC l C PB B αβ⊥⊥⊥于于于PD l D ⊥于,连,60,CQ BD ACQ PBD ∠=∠=︒则 23,3AQ BP ==,2AC PD ∴==又2221223PQ AQ AP AP =+=+≥当且仅当0AP =,即A P 点与点重合时取最小值。
故答案选C 。
3. 解:在ABC ∆中2AB AC ==,120BAC ∠=︒,可得23BC =,由正弦定理,可得ABC ∆外接圆半径r=2 设此圆圆心为O ',球心为O ,在RT OBO '∆中,易得球半径5R =,故此球的表面积为2420R ππ=.解法一:(I )作ME ∥CD 交SD 于点E ,则ME ∥AB ,ME ⊥平面SAD 连接AE ,则四边形ABME 为直角梯形 作MF AB ⊥,垂足为F ,则AFME 为矩形 设ME x =,则SE x =,222(2)2AE ED AD x =+=-+2(2)2,2MF AE x FB x ==-+=-由2tan 60,(2)23(2)MF FB x x =•-+=-。
得 解得1x =即1ME =,从而12ME DC =所以M 为侧棱SC 的中点 (Ⅱ)222MB BC MC =+=,又60,2ABM AB ∠==,所以ABM ∆为等边三角形,又由(Ⅰ)知M 为SC 中点2,6,2SM SA AM ===,故222,90SA SM AM SMA =+∠=BCB C A 111D取AM 中点G ,连结BG ,取SA 中点H ,连结GH ,则,BG AM GH AM ⊥⊥,由此知BGH ∠为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连接BH ,在BGH ∆中,22312223,,2BG AM GH SM BH AB AH =====+= 所以2226cos 23BG GH BH BGH BG GH +-∠==-••解法二:以D 为坐标原点,射线DA 为x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yz 设(2,0,0)A ,则(2,2,0),(0,2,0),(0,0,2)B C S (Ⅰ)设(0)SM MC λλ=〉,则2222(0,,),(2,,)1111M MB λλλλλ-=++++ 又(0,2,0),,60AB MB AB =- 故||||cos 60MB AB MB AB •=•即222422(2)()()111λλλ-=+++++ 解得1λ=,即SM MC = 所以M 为侧棱SC 的中点(II )由(0,1,1),(2,0,0)M A ,得AM 的中点211(,,)222G 又231(,,),(0,1,1),(2,1,1)22GB MS AM =-=-=- 0,0GB AM MS AM •=•=所以,GB AM MS AM ⊥⊥因此,GB MS 等于二面角S AM B --的平面角6cos ,3||||GB MS GB MS GB MS •==-•(四)1.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13B.3CD .232.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有一公共边AB ,二面角C AB D --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3.(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CD =AB AC =.(Ⅰ)证明:AD CE ⊥;(Ⅱ)设CE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45,求二面角C AD E --的余弦值.CDE AB(四)2.答案:16. 3.解:(I)作AO ⊥BC ,垂足为O ,连接OD ,由题设知,AO ⊥底面BCDE ,且O 为BC 中点, 由21==DE CD CD OC 知,Rt △OCD ∽Rt △CDE , 从而∠ODC=∠CED ,于是CE ⊥OD , 由三垂线定理知,AD ⊥CE(II )由题意,BE ⊥BC ,所以BE ⊥侧面ABC ,又BE ⊂侧面ABE ,所以侧面ABE ⊥侧面ABC 。
作CF ⊥AB ,垂足为F ,连接FE ,则CF ⊥平面ABE 故∠CEF 为CE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CEF=45° 由CE=6,得CF=3又BC=2,因而∠ABC=60°,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作CG ⊥AD ,垂足为G ,连接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