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复习材料2.
《艺术概论》参考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以下只是考试复习的参考资料,对于问题的回答不是唯一性的,资料中只是提供一种解题的思路,在具体考试时需要同学们结合专业实际,各抒己见!1、艺术典型: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
2、他律性: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就是揭示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着艺术的发展.3、主题:原创于德国,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性的核心乐段.指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4、艺术心理定势: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5、结构:就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样式。
存在于具体作品中与艺术语言等其他形式因素一起体现作品内容。
6、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家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诸多表象做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胎儿——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
7、艺术流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8、素材: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
艺术素材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但只有因艺术家兴趣所致而进入创作视野,并能引起创作冲动的感性的生活材料,才可称为素材。
9、形式: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基本上是由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
通常称结构为内部形式,艺术语言为外部形式。
(考研)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考研)艺术概论复习资料艺术概论复习资料艺术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把人的需要概括为五大层次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冯特 C 马斯洛D弗洛姆2、艺术批评的作用不包括A阐释和评价艺术作品 B 影响和指导艺术 C 确立艺术创作的价值D参与艺术史的建构3、在艺术作品中包含深广历史意蕴、能从具体反映普遍性的艺术A艺术典型 B 艺术环境 C 艺术情节 D 艺术意境4、《乐记》音乐美学的主导思想来源于A道家B儒家 C 墨家 D 阴阳家5、《论语》中把艺术的社会作用概括为A绘事后素 B 和而不同 C 尽善尽美D兴观群怨6、主张心个体批评为本位的艺术批评理论属于A社会学批评 B 心理学批评D现象学批评 D 文化学批评7、“席勒—斯宾塞说“主张艺术起源于A摹仿 B 游戏C 巫术D 劳动8、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指出,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这间具有A互动性 B 非平衡性 C 同步性D 因果性9、引起艺术鉴赏再创造性的原因在于艺术作品的多义性和A创作主体的情感性 B 鉴赏主体的差异性 C 艺术创作的形象性 D 鉴赏主体的创造性10、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工艺典籍《考工记》诞生于A先秦 B 西汉 C 唐朗 D 宋朝11、古希腊第一个放弃形而上学思辨方法,运用归纳对客观世界进行科学分析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 B 亚里土多德 C 赫拉克利特 D 德谟克利特12、“意象”一词最早见于A《古画吕录》B 《诗晶》 C 《礼记》D 《文心雕龙》13、我国第一部论及导演学的戏剧理论著作是A《太和正音谱》 B 《闲情偶寄》 C 南词叙录》D《宋元戏曲考》14、魏晋玄学的“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A《论语》B《韩非子》C《诗经》 D 《周易》15提出“兴趣说”和“妙语说”的著作是A《沧浪诗话》 B 《人间词话》C《姜斋诗话》D〈六一诗话〉16、明朝计成提出“虽虫人作,宛自天开”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评价标准,这个艺术门类是A园林 B 音乐 C 建筑 D 雕塑17、《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又名A田园交响曲 B 命运交响曲 C 月光交响曲 D 悲怆交响曲18、鲍姆如登被誉为A设计之父 B 美学之父 C 现代艺术之父 D 艺术学之父19、将古典艺术特质概括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艺术史家是A温克尔曼 B 莱辛 C 歌德 D 席勒20、人们购买、使用艺术品,获得艺术享受的活动过程叫做A艺术动作 B 艺术接受 C 艺术鉴赏 D 艺术消费二、名词解释题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2、丹纳23、艺术传达24、审美距离说25、艺术意蕴三、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26、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概论经典复习资料汇总

艺术概论经典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艺术本质论艺术的社会本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哲学、宗教和经济基础较远,政治、法律、道德和经济基础较近。
1、原始社会是有着几百万年历史的漫长时期,人类最早的工艺品是打造的石器。
在原始社会的各种艺术现象中,直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原始艺术大都表现的是动物或渔猎场面,而从不表现植物。
2、艺术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
3、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分:首先,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
人出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出对于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
人的各种需要是由不同方式的生产创造出来并加以实现的,而不同方式的生产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的需要。
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意义”的问题。
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虽然也包含审美因素,但主要价值却在于物质的公用性和实用价值。
人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
而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包含并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
它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与物质现实的关系是间接的。
艺术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另外,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
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是一种商品。
而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审美属性。
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商品属性绝不是艺术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
最后,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
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包括一个主体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物化过程,即创作主体在现实中确立自己产品物质形式,实现劳动对象化过程。
但是艺术的这种物质生产性质并不是本质的,只是表现在全程中的艺术传达层面上,是一种技巧性的艺术外层的生产。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复习资料艺术概论考试复习资料一、简答第一章1、·荀子还写过关于音乐理论的专门著作《乐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艺术理论专著。
最后出现了一大批的艺术理论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琴赋》、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古画品录》等。
2、·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想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3、·与克罗齐艺术直觉说类似的,还有法国的反理论性主义哲学家柏格森和英国主观唯心主义美学家科林伍德等,其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艺术以至二十世纪世界艺术的发展。
如德国的表现主义就从他们的方法出发,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
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更是坚持摹仿说,认为自然是艺术的源泉。
他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惟一摹仿者······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儿,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的。
”5、·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学与节奏的和谐原则考察音乐、建筑、雕刻等艺术如研究什么样的数量比例会在艺术中产生美得效果,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并认为圆球形是最美的图形。
6、·我国以孔子、荀子为创始人的儒家美学,也都强调政治对艺术的影响作用,所谓“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鉴戒贤愚“等,无不是讲政治的,但他们的理论都是不完全的。
7、·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自由神引导人民》中的自由女神形象是主观理想的象征,同时也是人民的化身,而这幅画所反映的不正是1830年法国人民7月起义这一客观现实吗?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画家库尔贝的《石工》、《割麦的农妇》等作品,真实的再现了十九世纪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看起来一切都符合客观实际。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填空题艺术的审美教育包括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
孔子提出的美学思想是以礼和乐为中心。
建筑、园林和工艺美术都属于实用艺术。
语言艺术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和样式。
戏剧、戏曲、电影和电视都属于综合艺术。
任何实用艺术首先都应当具有实用性。
在造型艺术中,摄影艺术可以最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
音乐、舞蹈都属于表情艺术。
经济基础决定艺术的发展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包含主观心灵的情感体验艺术构思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任何艺术作品都自觉不自觉的表现了艺术家主体的人格品德符号有两种:推理性符号和表现性符号。
现实美高于艺术美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写实是艺术语言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
物我同一是中国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
美就是形象的真理。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
音乐剧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
电影和电视是最年轻的艺术。
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外观”是席勒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批判的原则。
艺术的民族性来自民族精神。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主题”一词始创于德国,本是音乐术语。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往、表意的工具和方式。
在艺术接受和欣赏的初级阶段,视、听知觉是接受的主要方式。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艺术的认识功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
艺术常识对应题美术类《向日葵》梵高、后印象主义绘画《游春图》隋代展子虔山水画《马拉之死》大卫新古典主义绘画《洛神赋图》两晋顾恺之人物画《格尔尼卡》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双喜图》宋代崔白花鸟画《错误的镜子》马格利特超现实主义绘画《清明上河图》宋代张择端风俗画《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文艺复兴绘画《潇湘图卷》五代董源山水画建筑类米兰大教堂意大利大金字塔埃及吴哥窟柬埔寨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万里长城中国科隆大教堂德国卢浮宫法国巴黎铁塔法国泰姬陵印度文学类《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鼠疫》加缪《红楼梦》曹雪芹《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神曲》但丁《巨人传》拉伯雷《西厢记》王实甫《牡丹亭》汤显祖《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唐吉可德》塞万提斯《尤利西斯》乔伊斯《窦娥冤》关汉卿《浮士德》歌德电影电视类(导演或者演员或者角色)《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射雕英雄传》郭靖与黄蓉《笑傲江湖》东方不败《罗生门》黑泽明《霸王别姬》陈凯歌《甲方乙方》冯小刚《功夫》周星驰《东成西就》张学友饰洪七《楚留香》郑少秋《鹿鼎记》陈小春饰韦小宝《魔戒三部曲》彼得.杰克逊音乐舞蹈类《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春之圆舞曲》约翰.斯特劳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大河之舞》苏格兰踢踏舞《天鹅湖》古典芭蕾《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孔雀舞》杨丽萍辨析题所谓“现实美”,即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
《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地、简要地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2.《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3. 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最早提出艺术学与美学分离的构想。
5. 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6。
艺术回归社会的中介就是艺术接受。
7.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
从创作活动的角度看,艺术又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状态,二者具体地统一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之中。
8。
任何成功的艺术创作、美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9. 关于艺术的起源⑴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关于艺术起源,最早产生的是模仿说。
代表(西方):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莎士比亚、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中国):姚最、张璪、荆浩、袁宏道、王履等。
苏格拉底⑵表现说——认为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代表: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直觉说”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直觉即创造,即艺术。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直觉表现”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唯我论”⑶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代表: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德国(美学家)席勒:“艺术起源于游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⑷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英国人类学家詹·弗雷泽的《金枝》也是探讨原始文化的巨著.他把巫术原理归结为两个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或“触染律”).代表: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⑸劳动实践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96代表: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德国(哲学家):恩格斯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⑹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一)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二)希尔恩的综合研究方法10。
《艺术概论》复习考试资料

3.艺术制造的目的〔单项选择、推断〕★
艺术制造的目的,主要是完成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4.艺术具有稳定性、继承性的原因〔多项选择、推断〕★
艺术之所以被认为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超越时空的独立自在的“艺术世界〃,除了它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之外,艺术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所拥有的那种珍贵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制造力或者艺术生产力的水平。
注:
埃及的金字塔是东方法的冥想和心灵稳定不变的最正确例证。
印度的泰姬陵象征了爱情的纯洁和永恒。
我国的长城,表达了我们祖先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抵御外患、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它的曲折起伏、连绵千里,造成了一种动感的美,如同凝固的复调音乐。
德国音乐家霍普德曼又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说:伟大的艺术家,到处听见心灵答复他的心灵。
〔2〕综合艺术之二:戏剧•表演
①戏剧是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之一,也是有代表性的造型与非造型相协的综合艺术之一。戏剧最根本的感情符号是动作。道白,是戏剧动作的“精髓〃。
②戏剧表演艺术可分为三大体系:
其一,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提出“从自我出发〃、“情绪记忆〃、“由意识到达下意识〃等主张,认为理想的境地是演员动情,动情到忘我、无我。
〔3〕综合艺术之三:建筑
①建筑,是三维、四维或多维空间里建筑、构成主体范式的艺术。建筑的主要特点:内部结构的空间性。建筑以各种形式将空间加以围拦和覆盖,
目的是为了圈定和爱护一个空间。建筑功能、用途分为:祭祀、纪念、民用、军用和家用五大类。
艺术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填空+判断>1、艺术本质有哪些?答:社会本质、审美本质、认识本质2、音乐的基本特征(主要特征)是什么?答:a、“声”,即音响b、“情”,即情感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4、艺术的社会功能?答: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5、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答: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6、摹仿说的代表人物?答: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7、艺术的首要本质?答:社会性8、艺术与政治有无关系?答:有。
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艺术通过政治来作用于经济。
9、舞蹈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a、动作性b、抒情性c、同音乐的密切联系10、绘画最重基本的核心特征是什么?答:空间性和造型性11、舞蹈要绝对服从音乐吗?(判断)答: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
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的。
其次,如果专为构思中的具体舞蹈作品创作音乐,就要服从舞蹈编导提出的要求。
另外,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还可以要求对音乐进行修改。
12、艺术是否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答:否。
艺术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反映现实生活,具有艺术真实性,但这种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它根据于客观的实际社会生活却不是实际的社会生活。
13、艺术的创作主体是农民,对吗?(判断)答:不对。
是艺术家。
<选择+选择>1、作品体现宗教、政治、道德、经济,有些什么?答:政治:《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道德:《采薇图》、《列女仁智图》、《女史缄图》宗教:千手观音、《最后的晚餐》经济:《蒙娜丽莎》、大卫雕像2、艺术的起源说有哪些?答: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实践说3、“最后的晚餐”属于什么绘画手段?“蒙娜丽莎”属于什么绘画形式?答:a、描绘的绘画手段b、油画的绘画形式4、准艺术的标志是什么?答:人体装饰、雕刻、岩画5、哲学如何对艺术产生影响?答:a、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艺术有广义之分和狭义之分。
广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狭义——指语言艺术以外的其它艺术种类,语言艺术也称文学。
艺术活动是指艺术行为各领域的艺术创造、艺术传播、艺术鉴赏。
费德勒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德国的格罗赛作品《艺术的起源》艺术活动四个构成要素: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艺术活动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社会和自然界。
艺术创作——是从审美意象——艺术形象————艺术意境。
艺术创作的特点:集中体现为“创造性”活动,艺术家的创作是原创的、不可复制。
艺术传播借助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
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艺术接受与艺术传播紧密相连, 艺术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使作品为更多人接受, 接受又以艺术传播为基础。
艺术接受包括对作品的消费、鉴赏和批评, 是艺术的终点。
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始于上万年的冰河期。
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 2:游戏说 3:表现说 4:巫术说 5:劳动说 6:人类社会说或多因说多源说。
1摹仿说——是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艺术起源来自最古老、古希腊,主张这一学说是德谟克利德特、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起源于游戏本能, 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 是没有功利性的活动, 主张这一学说是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斯宾塞、德国的谷鲁斯。
动物的“游戏”是将过剩的精力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
3表现说——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
最早提出这种观点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19世纪后期“表现说”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持这一观点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 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 。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符号学美学》。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仪式活动。
近代西文学术界较有影响理论之一。
这一学说最早英国学家爱德华泰勒提出, 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种观点。
5劳动说——艺术产生于实践活动。
俄国普列汉诺夫《论艺术》 (没有地址的信6人类社会说或多因说、多源说——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
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来是单因的,归根到底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舞蹈是原始社会中最重要的艺术。
在甲骨文中,舞与巫两字原是同一个字。
神话常被当作是文学最早的源头。
原始人在从事雕刻、绘画、舞蹈时,并不是为了审美, 同样具有实用和功利的目的, 艺术产生于非艺术, 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
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一是经济基础,其二是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哲学思想、艺术、宗教、道德观念等艺术属于意识形态。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以生产劳动为中心。
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作用并不是直接的。
艺术的发展与经济并不是同步的。
$$简述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1艺术发展的过程是有继承性。
后一代的艺术注定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是对本民族艺术的吸取,对它民族的吸纳。
3艺术发展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4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要取其精华,其去糟粕。
艺术与经济的关系1艺术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2艺术对经济基础发生着反作用。
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一是: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艺术不同于其它意识形态,它以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世界, 艺术的本质具有内在意蕴的感情世界、意象世界, 艺术的本体是意象, 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从生活中感悟审美形象、构思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形象的过程。
二,艺术与哲学家:哲学通过美学来影响艺术。
三,艺术与宗教: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
四, 艺术与道德:道德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 通过其审美的表现, 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五,艺术与政治:最为直接和广泛的。
六,艺术与科学:科学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形象与理性的统一,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形象与理性的统一: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含饮食审美的情境和意境。
感性而不是推理, 形象又不能离开理性。
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艺术创作活动还是艺术传播、艺术欣赏活动, 都离不开形象。
艺术中的形象是有意味性的形象。
情感与认识的统一: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 无功利的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艺术活动也包含认识因素。
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
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情感” 。
符号认论美学的代表人物苏珊·朗格把艺术定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它社会实践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艺术的审美是形象的、情感的、多义的。
艺术活动是人类的社会实践, 又是以个体的艺术创造为基本表现形式, 通过意象、形象和意境来表达情感。
主体审美精神是灵魂,主体审美精神即是个人的,又具有共性,艺术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形式。
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即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形象或情境创造为旨归的审美的意识形态。
简答艺术活动的功能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一审美认知功能: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二审美教育功能: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 |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 柏拉图就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结合。
审美教育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 是“以情感人” , “潜移默化” 、“寓教于乐”的一种教育。
“以情感人” :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潜移默化” :不知不觉受到感染。
“寓教于乐” :教育功能是融合在艺术审美娱乐之中的。
(三审美娱乐功能:通过艺术活动得到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者密不可分, 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 ,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教于审美娱乐性之中。
艺术教育: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 是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第三章艺术种类艺术分类的方法古代文论《毛诗序》将艺术区分为诗、歌、舞三种不同艺术种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绘画与音乐、悲剧与喜剧、史诗与戏剧等。
到近代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艺术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2.以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3.以作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和再现表现艺术。
4.以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
5.艺术作品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美学原则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在类:即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实用艺术(建筑、园工艺美术、表情艺术(音乐、舞蹈、语言(文学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通过视觉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
绘画: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在二度空间创造出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
中国画简称国画, 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中国画的重要术语叫“笔墨” ,中国画提倡“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提倡“传神” 、“神似” 。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 ,油画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代表,西方绘画从古董希腊、罗马开始,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达到高峰。
水彩画 18世纪在英国发展。
雕塑:运用雕刻或雕塑的方法,在三度空间创造出实体形象。
摄影:通过画面来反映生活,注重纪实性、画面构图、光线和摄调是它的独特的造型手段。
书法:是以线条的组合来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 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和艺术种类之一, 它不强调再现性, 而是强调表现性。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 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
实用性是建筑的艺术性的基础,空间组合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
建筑又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
园林艺术: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的一种类型。
园林艺术的类型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17世纪形成。
阿拉伯园林发端于古代巴比伦和波斯。
表情艺术:间接反映社会生活, 音乐和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门类, 表情艺术的美学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 音乐和舞蹈需要二度创作, 这两门艺术具有强烈的节奏性和韵律感。
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
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舞蹈有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
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
文学是以语言或其文字符号作为物态化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 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
诗歌出现最早,诗歌与音乐、舞蹈三者常常融为一体。
古代曾把不合乐者称为诗, 合乐者称为歌,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春秋时代汇编总集的《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屈原创作古代最早的一篇长抒情诗《离骚》则开创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散文:专门用作泛指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 创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首要任务, 传统小说具有完整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主要指戏剧和影视剧的剧本。
一是视觉性和画面感, 二是采用蒙太奇的表达方式,三是人物对话少而精。
简述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间接性、广阔性和情感性。
间接性:文学形象是人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受的, 它需要凭借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 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 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 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
文学是“想象的艺术” 。
间接性: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突破时空,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
情感性: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 ,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同样蕴藏着作家炽热的感情, 这类作品作者不常出面来直接抒情, 往往将主观情感深深蕴藏在文学形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