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

合集下载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复与提高一、计算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例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除加、除减也是同理,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

3.在空白的方框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但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例如,7×□<30,合适的数有1、2、3、4,最大的数是4.二、分拆(分拆两位数)1.17×6=102,23×7=161,5×6+2×6=(5+2)×6=42,10×3-7×3=(10-7)×3=9.2.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例如68+16=84,用84-68=16.第二单元: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算珠上方的珠子叫做上珠,下方的珠子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1个上珠表示5.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4.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5.880=800+80+0,700+20+8=728.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写作:1020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a = ()。

b = ()。

c = ()。

d = ()。

e = ()。

与a相邻的整十数是520和530;与d相邻的整百数是400和500.位值图上的游戏:1.加放一片小圆片在百位十位个位为0的位置加入一片小圆片。

2.移动一片小圆片a。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一、复习与提高1、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1)例如:14个6用乘法表示:14×6①可以将14个6拆成10个6个4个6,10个6是60,4个6是24,加起来是64,所以14个6是14×6=84②可以将14个6拆成9个6加5个6,9个6是54,5个6是30,加起来是84……(2)写法:① 14×6 ② 14×6=10×6+4×6 =9×6+5×6=60+24 =54+30=84 =84总结: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巧算书写递等式,要求上下等号对齐。

练习:14×8 6×17 8×152、相差多少1利用算线进行计算算线就是从数射线演变而来的,变得更简化,只需标出数的大致位置,但数与数之间的位置不能出错,观察一下,这些数怎样排列?(小的数在左,大的数在右)(1)加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例如19+27:①第一步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19+27=19+20+7=39+7=46.②第一步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加第二个加数十位上的数。

19+27=19+7+20=26+20=46.③先将第一个加数加几凑成下一个整十数,再加上第二个加数中去掉已加的数后剩余的数。

19+27=20+26=46(2)减法理解相差用减法减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例如:47 - 28①第一步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减减数个位上的数。

47-28=47-20-8=27-8=19②第一步用被减数减减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减减数十位上的数。

47-28=47-8-20=39-20=19③先将减数变成离它最近的整十数,多加了最后减去,多减了最后加上。

47-28=47-30+2=17+2=19相差多少,用大数减小数。

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认识千以内的数(1)算盘拨数①认读算盘上的1-9,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②注意定位点的位置,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位置。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一、计算1、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只有乘除法(同级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例:7×□<30,合适的数0、1、2、3、4,最大的数是 4 ,有 5 种填法。

二、分拆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般我们可以将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相加。

也可以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乘后,再相加。

17×623×7=10×6+7×6=10×7+10×7+3×7=60+42=70+70+21=102 =1615×6+2×610×3-7×3=(5+2)×6 =(10-7)×3 =7×6=3×3=42 =9用这样的性质也可以合并进行巧算:4×5+3×4+2×4 7×6+7×5-7=4×(5+3+2) =7×6+7×5-7×1=4×10 =(6+5-1)×7=40 =10×7=70此类题建议可以先圈出相同因数,再进行计算。

一个7可以想成“7×1“再进行计算。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1、68+()=84 想84 - 68 =?列竖式: 8 4- 6 82、算线:(掌握一种即可)78 +()=10078 +(22)=78+2+20=10078 +(22)=78+20+2=10078 +(22)=78+30 - 8 =100第二单元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和 -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和 - 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 差 + 减数 = 被减数 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 积÷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 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5、 5×3+3×3=8×3=24 5×3-3×3=2×3=6计算方法:相同的因数不变;另外两个因数相加减。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7、数的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用 > 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 < 连接;先找最小数。

8、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9、位数有: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 10、 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11、计数单位: 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12、数的组成:1427是由1个千、4个百、2个十、7个一组成。

13、 100里有一个百;100里有2个50;100里有4个25;100里有5个20;100里有10个10.14、1000里有1000个一;1000里有100个十;1000里有10个百;1000里有1个千。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4.1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法。

200+300=500。

想:2个百加3个百等于5个百。

800-200=600。

想: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

整十数加、减法。

420+190=610。

想:42个十加19个十等于61个十。

580-240=340。

想:58个十减24个十等于34个十。

4.2三位数加减一位数(联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477+5=482,因为77+5=82,所以477+5=482。

792-6=786,因为92-6=86,所以792-6=786。

794+9=803,因为794+6=800,800+3=803,所以794+9=803。

903-7=896,因为903-3=900,900-4=896,所以903-7=896。

4.3三位数加法1、横式计算356+247=603356+247=603个加个6+7=13百加百300+200=500十加十50+40=90十加十50+40=90百加百300+200=500个加个6+7=13 13+90+500=603500+90+13=6032、递等式计算(分拆)356+247356+247=356+200+40+7先加百=356+7+40+200先加个=556+40+7再加十=363+40+200再加十=596+7最后加个=403+200最后加百=603=603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4.4三位数减法1、横式计算245-223=22245-223=22百减百200-200=0先减百245-200=45十减十40-20=20再减十45-20=25个减个5-3=2最后减个25-3=220+20+2=222、递等式计算(分拆)245-223245-223=245-200-20-3先减百=245-3-20-200先减个=45-20-3再减十=242-20-200再减十=25-3最后减个=222-200最后减百=22=22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4.1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法。

200+300=500。

想:2个百加3个百等于5个百。

800-200=600。

想: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

整十数加、减法。

420+190=610。

想:42个十加19个十等于61个十。

580-240=340。

想:58个十减24个十等于34个十。

4.2三位数加减一位数(联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477+5=482,因为77+5=82,所以477+5=482。

792-6=786,因为92-6=86,所以792-6=786。

794+9=803,因为794+6=800,800+3=803,所以794+9=803。

903-7=896,因为903-3=900,900-4=896,所以903-7=896。

4.3三位数加法1、横式计算356+247=603356+247=603个加个6+7=13百加百300+200=500十加十50+40=90十加十50+40=90百加百300+200=500个加个6+7=13 13+90+500=603500+90+13=6032、递等式计算(分拆)356+247356+247=356+200+40+7先加百=356+7+40+200先加个=556+40+7再加十=363+40+200再加十=596+7最后加个=403+200最后加百=603=603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4.4三位数减法1、横式计算245-223=22245-223=22百减百200-200=0先减百245-200=45十减十40-20=20再减十45-20=25个减个5-3=2最后减个25-3=220+20+2=222、递等式计算(分拆)245-223245-223=245-200-20-3先减百=245-3-20-200先减个=45-20-3再减十=242-20-200再减十=25-3最后减个=222-200最后减百=22=22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篇)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2篇)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____分米相当于____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____毫米=____分米=____米=____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____毫米=0.1厘米;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二)一、数的认识与数的组成1. 规定数的字音和字形。

2. 认识数0和数的相邻数。

二、数的认识1. 认识比大小的含义,学会比较大小。

2. 认识比大小的符号,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3. 数字的顺序排列。

三、加法与数算关系1. 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

2. 认识加法的符号:加号(+)和等号(=)。

3. 认识加法的顺序不影响结果,即加法的交换律。

4. 理解加法的加零律。

5. 理解加法的结合律。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 - 减数 = 差和 -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和 - 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差 + 减数 = 被减数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5、 5×3+3×3=8×3=24 5×3-3×3=2×3=6计算方法:相同的因数不变,另外两个因数相加减。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7、数的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小数。

位,第四位是千位。

9、位数有: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10、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11、计数单位: 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12、数的组成:1427是由1个千、4个百、2个十、7个一组成。

13、 100里有一个百,100里有2个50,100里有4个25,100里有5个20,100里有10个10.14、1000里有1000个一,1000里有100个十,1000里有10个百,1000里有1个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准确进行街区定位练习,培养生活实践能力。

3.能够认识与运用符号。

4.掌握路线描绘的方法。

26 轴对称50 1.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折叠、画、剪),初步认识轴对称图
形。

2. 在动手折和观察的过程中认识并找出对称轴。

3.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
力,学会欣赏数学的美。

√√√
27 角52 1.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两
条边的长短无关。

√√
28 三角形与四边形54
1.能够理解和辨别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
29 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
形、直角三角形
57
1.认识和辨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知道三角形可以按角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
三角形。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30
6 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

60
1。

将数系从千扩展到万。

2.迁移能力——将数的认识与表达迁移到万——将数位顺
序表迁移到万。

√√
31 大数的读与写62
1.熟练掌握大数的读与写。

2.能正确地将大数分拆。

√√
精品文档
备注:《数学课标》中将认知水平划分为“记忆水平”、“解释性理解水平”、“探究性理解水平”等三个层级。

且对各层级认知水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一般的描述,本知识点中认知水平的划分,参照了《数学课标》中具体罗列的用于表述各水平层级的有关行为动词。

(具体可参见《数学课标》2004年10月第2版第30页)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