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国、水浒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而被翻牌成电视剧就有几个版本,相信三国演义中的很多人物给朋友们留下了极为深刻之印象,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先生,阴险狡诈的曹操等。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那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典型代表。
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刘备: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关羽: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张飞: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赵云: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孙权: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周瑜: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吕布: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曹操: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
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马谡: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古典小说,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深邃的人文精神。
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各具特色,成为了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一、英雄形象:忠义与智慧的化身古典小说中的英雄形象,往往以忠义和智慧为核心特质。
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他以其过人的武艺、坚定的忠义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武圣”。
关羽的形象,不仅体现了古代武士的英勇与豪迈,更彰显了忠义这一传统道德观念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再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他以智勇双全、仁义厚道著称,虽出身草莽,却心怀天下,最终成为梁山好汉的领袖。
宋江的形象,展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智慧与胸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
二、女性形象:柔情与坚韧的并存古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同样丰富多彩,她们或柔情似水,或坚韧不拔,为文学作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以其超凡脱俗的才情、敏感细腻的情感和悲剧性的命运,成为了古代文学中最为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林黛玉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情与美丽,更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
再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她以其慈悲为怀、智慧无边的形象,成为了古代文学中女性智慧与善良的化身。
观音菩萨的形象,体现了古代女性在社会与宗教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三、反派形象:复杂与多维的呈现古典小说中的反派形象,往往并非单一的恶,而是具有复杂多维的性格特征。
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他虽被描绘为奸雄,但其政治才能、军事谋略以及文学造诣均非同一般,使得其形象充满了争议与魅力。
曹操的形象,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权谋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多面性。
再如《水浒传》中的高俅,他以其阴险狡诈、残忍无情的形象,成为了古代文学中典型的反派人物。
高俅的形象,不仅揭示了封建官僚的腐败与残暴,也激发了读者对于正义与公平的追求。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解读

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解读简介《水浒传》是明代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共同构成。
它描绘了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以及其中108位被贬为山中豪杰的英雄人物。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
英雄形象解读1. 林冲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受欢迎的英雄之一。
他勇猛而正直,被称为“豹子头”。
林冲在书中代表了忠诚、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对待朋友兄弟间情谊深厚,义气令人感动。
2. 鲁智深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另一个备受喜爱的英雄角色。
他曾是少林寺僧侣,被赶出寺庙后加入了梁山泊聚义厅。
鲁智深有着过人的武艺和智勇双全的才华。
他善于斗酒,工于操刀。
鲁智深在小说中代表了坚韧不拔和忍耐力,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人能够超越身份、自我振作的精神。
3. 武松武松是《水浒传》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他有着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
武松身材高大而强壮,擅长使用棍棒。
他勇猛无畏,对待恶势力毫不留情。
武松代表着正义和勇气,在小说里成为众多读者心目中英雄的典范。
4. 宋江宋江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他原本是个忠良之士,但被冤情所累成为山寨头领。
虽然他在商议之前很宽仁大度, 对待自己的部下与朋友们十分信任和体谅,并试图向朝廷请罪释放自己团队成员。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宋江遭受了重新批准书法角逐选拨邀请后殴打衙役使不满, 入寺法师出手阻止,只因宋江不明真相认为入寺的匡才舅是叛逆……。
所以说有些事后世人对眼前的困境和不满甚至有着一定成分的痛苦感受与自己短镜唯一显示面全然别……价值观解读《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所体现的价值观主要包括荣誉、义气、忠诚和正义。
这些英雄人物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并且愿意为了正义而奋斗牺牲自己。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许多英雄人物原本都是善良正直之人,但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被迫走上离开平凡生活并加入山寨聚义厅的道路。
总体来说,《水浒传》中所描绘的英雄形象及其背后蕴含的价值观,既展示了人性光辉面,又折射出社会现实,引发读者对于正义、忠诚等问题进行思考。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更是至今流传不衰。
这些人物不仅是历史上的卓越人物,也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四大名著中选取几个经典人物形象进行解析。
1. 孙悟空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他是孙大圣,也就是齐天大圣的化身。
孙悟空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是他既有超凡的力量,又有人性的弱点。
他的勇敢,智慧和幽默感成为了他成功逃避紫霄宫五十年,成功保护唐僧一路取经的关键。
孙悟空的形象首先表现在他的神话与现实中的“等不到别人来救我,我就救自己”的品质上。
他可以施展出各种魔法,可以随意变化形态,可以与天界的神仙抗衡。
与此同时,他也有人性上脆弱的一面。
例如,他在紫霄宫等待唐僧50年后,抑制不住的寂寞和无聊,而闹出了一堆麻烦。
这些弱点和缺陷让孙悟空真实而生动。
2.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文艺青年,也是一个幼稚情感的依赖者。
虽然他大部分时间显得优柔寡断,但是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他的真实形象是一个脆弱的男孩,他的一生被爱赋予了意义。
贾宝玉的形象体现在他坚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未来的品质上。
他长期与大观园中美丽而魅惑的女孩相遇,不断尝试着与世界和解,即使他需要负着巨大的代价。
他对情感的坚持和追求体现了人类心灵的深度和广度。
3. 关云长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体型高大、形象威严的将领,也是一个在人物品质和道义上无可挑剔的人。
他整个人物形象的代表是:“约法三章,面对江山,宁可去死!”他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深深扎根,并且成为了后来不少电影和书籍中的经典角色。
关云长的形象首先表现在他绝对的忠诚于道义和正义的品质上。
他不容许自己背离诚信和道德,即使是他的敌人。
同时,在他表现出对手下的鼓励和关怀时显现出了与之矛盾的柔弱一面,这一方面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完全人物”更加真实的一面。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对比讲解

《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而《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两部小说在人物塑造上都描写得淋漓尽致,并有许多的共同之处。
一是通过矛盾冲突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善于组织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人物自己的言行并从人物的对立比较中来揭示不同的性格。
《三国演义》以政治、军事各种惊心动魄的交锋为背景,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曹操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的忠贞智慧、关羽的忠勇过人、周瑜的英雄倜傥都跃然纸上。
《水浒传》在刻画梁山英雄好汉时,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任务的立身行事。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一心不忘做官,封妻荫子,只要有官做,梁中书也是他的好上司;林冲出自枪棒教师的家庭,有正义感,但苟安于现状,被逼到走投无路,仍下不来决心。
还有鲁知深,无亲无故。
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光景是贫农或手艺出身而由队里提升的官职。
水浒中并没有叙述次三人身世,但是在描写这三个人的性格时,紧扣他们的阶级身份。
二是“性格强化的典型”手法,即重要的典型人物都以某种道德品质作为其主导特征,居于最突出的地位,并且支配着整个形象内部的其他构成因素。
《三国演义》能够抓住并突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有所谓“三绝”:曹操奸绝,孔明智绝,关羽义绝。
曹操多疑透出狡诈,凶残凸显奸诈,“诈中风”以诬叔父,梦中杀人,误杀吕伯奢一家,杀粮官以欺全军,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羽以全其志,得部下通敌文书却焚而不究,马犯麦田而割发代首等等,无不表现奸诈是其本质。
孔明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等,无不表现其神机妙算,智慧超绝。
关羽能把“义”做的如此“绝”,实在千古之下,罕有其匹。
“华容道上放曹操”更加深了对其“义”的刻画。
注意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表现在写正面人物却敢于写他们的缺点和弱点,但仍然不妨碍写出让人尊敬和崇拜的一面。
例如塑造曹操这一人物,写反面人物而敢于写他的优点,写优点却不妨碍写出令人憎恶的一面。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比较分析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比较分析引言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四部作品被誉为"四大名著",它们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风貌。
本文将对这四部名著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它们在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
一、叙事结构比较1.《红楼梦》《红楼梦》采用回溯法叙事,通过对贾府兴衰故事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变迁。
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众多人物关系交织复杂。
2.《西游记》《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之旅为线索,在途中展开了一系列奇遇和战斗。
整体结构相对简单明晰。
3.《水浒传》《水浒传》多个英雄人物同时出场,每个故事基本上独立存在,最后汇聚起来成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
4.《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的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描述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和英雄豪杰的兴衰命运展开叙述。
时间线较长。
二、人物形象比较1.《红楼梦》《红楼梦》塑造了大量丰满多维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性格和命运。
2.《西游记》《西游记》刻画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的师徒四人形象,以及众多妖怪和神仙角色,具有明显的喜剧色彩。
3.《水浒传》《水浒传》中有108位英雄豪杰,代表了各个阶层和社会背景。
他们各有特点,并通过群体力量达到正义目标。
4.《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述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展示了各个英雄人物之间的智谋较量和角逐权力的斗争。
三、主题内容比较1.《红楼梦》《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兴衰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的描写,表现了封建社会家族衰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世间虚幻美好的追求。
2.《西游记》《西游记》以取经为线索,展示了善良与邪恶之间的斗争。
旨在描述佛道教化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倡导正义和仁爱观念。
3.《水浒传》《水浒传》以英雄豪杰起义拯救民众为主题。
反映出封建统治下农民阶层压迫与反抗的对立矛盾。
烈女与淫妇——《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女性形象比较

烈女与淫妇——《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女性形象比较
齐学东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曾经有学者指出,《三国演义》里的女人大多是好的,《水浒传》里的
女人大部分是坏的,此言不差。
她们是一块铜版的两面,一好一坏,其根源都是作者的封建妇女观,但是又有很大不同。
《三国演义》里的烈女节妇,都是小姐命妇,是男人的政治工具,或为他们的政治斗争服务,或为他们装饰门面,她们只是苍白无力的道德符号。
《水浒传》里的淫娃荡妇,都是市井细民,是男人的祸根,或害他们命丧黄泉,或使他们“落草为寇”。
但是,她们却是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追求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齐学东
【作者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法权时代的忠义伦理悲剧——基于对《赵氏孤儿》《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比较研究 [J], 宋铮
2.《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J], 薛文秀
3.《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创作艺术比较 [J], 李永刚
4.论《水浒传》艺术典型的开拓创造——《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比较 [J], 徐明安
5.《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女性形象分析对比——“骁勇悍妇”与“命薄红颜” [J], 刘雨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与人物角色分析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与人物角色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四大名著被誉为经典之作。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情节,还刻画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
本文将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来分析这四部名著的经典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红楼梦》。
这部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情节之一是贾宝玉与黛玉的相遇。
黛玉是一个聪明、敏感的女孩,她的出现使得贾宝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纠葛和悲剧,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复杂和无奈。
贾宝玉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物,他对黛玉的深情厚意使人动容。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束缚,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西游记》。
这部小说以孙悟空等人的西天取经之旅为主线,讲述了一系列奇幻的故事。
其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是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战斗。
孙悟空是一个机智勇敢的角色,他用智慧和力量击败了牛魔王,展现了他的英雄本色。
这个情节不仅展示了孙悟空的个人魅力,也传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观。
孙悟空是一个具有智慧和勇气的形象,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人物。
第三部名著是《水浒传》,它以宋江等人的起义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充满正义与英雄主义的世界。
其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是宋江的智取生辰纲。
宋江是一个有魅力的领袖人物,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成功地智取了生辰纲,展现了他的智谋和胆识。
这个情节不仅展示了宋江的个人魅力,也传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观。
宋江是一个具有领导才能和正义感的形象,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人物。
最后一部名著是《三国演义》,它以刘备等人的英勇事迹为主线,展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其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是赤壁之战。
这场战斗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它是刘备与孙权联手击败曹操的关键战役。
这个情节不仅展示了刘备等人的智谋和勇气,也传达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江的词
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 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 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作于江州浔阳楼)
念奴娇(赠李师师)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
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 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
下一讲:
• • • • 第三章 明中叶通俗小说的重新起步 《西游记》与《金瓶梅》 请大家提前预习! 谢谢大家,再见!
(二)《三国演义》 《水浒传》的人物形象 塑造
1、宋江
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忠义的化身——体现了小说教
化为先的思想。 孝义黒三郎——忠义堂首领——受招安的英雄—— 受奸臣迫害的冤魂 性格的矛盾又统一:反抗性、妥协性。 私放晁盖、杀阎婆惜、刺配江州、浔阳楼题反诗、 上梁山。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授官楚 州安抚,兼管总领兵马;不到半年,魂归寥儿洼。
宋江的招安
第32回宋江送别武松时说:“如果朝廷招安……日后
但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 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要求招安时一再宣称:“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盖 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 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死前对李逵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 不肯半点欺心。今天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 我忠心不负朝廷。”“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 天行道忠义之名。”
封建时代女性的悲歌
• • • • • • • 潘金莲原也是坚贞不屈、正派的。 没有情的爱:武大“人物猥琐,不会风流。” 错乱的爱:遭武松拒绝。灵与肉的分裂。 红杏出墙的爱:王婆“十分光”、西门庆。 两难选择:离不了婚,又奸情暴露。 悲剧产生:杀人与被杀。 思考:女性的平等、自由与爱情婚姻问题
(三)小说的结构设计与叙事 艺术
比较、讨论
• 一、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比较。 • 二、讨论: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改 编的得失 。 • 3、了解《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明初文
言小说创作。
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比较
历史演义 1 2 3 4 5 6 7
目的
英雄传奇
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 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记述一代兴废。
编年史 称“演义”、“志” 纪传体
讨论: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 改编的得失
• • • • 失:1、对“宋江怒杀阎婆惜”的改编。 阎婆、阎婆惜嫡亲母女——刘婆,养女。 迫于无奈——无情 2、电视剧中的潘金莲不仅漂亮温柔,而且 勤劳善良:她爱美、爱洁,很有几分可爱。 这与武松的复仇不太和谐。 • 3、该删的没删。如孙二娘卖人肉包子;武 松血溅鸳鸯楼 。
• • • • • • 1、《三国演义》的结构设计: 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 汉亡为引线;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 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 中心:魏蜀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 诸葛亮:隆中决策——全书的主脑。
2、《水浒传》的结构设计:
• 以梁山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为主线。
• 以第一回作为开端;然后由一个人物引出另— 个人物,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相对独立性和完 整性,扣在一起就是有机的整体。梁山主要英 雄就这样环环相扣地逐个引出,推动了情节的 发展(环状结构)。一百零八将都上了梁上, 情节达到了高潮,最后以失败结局。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 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 头白。 (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
宋江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招安?
1、传统的忠义思想。 九天玄女法旨: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
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 正。
任选两题做成作业
1.《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有什么相似 点? 2.分析曹操、刘备的人物形象,说明“拥刘反曹”主 题的内涵。 3. 宋江坚持要招安的文化原因是什么? 4. 有人说,三国故事是奋斗的故事,是励志的故事。 谈谈刘备(曹操)的成功之道。 5.刘备在诸葛亮出山之前的境遇思考。 6.我对潘金莲悲剧命运的看法。
《剪灯新话》成书于洪武十一年(1378)前
后,此书共4卷20篇,另有附录一篇。这些 小说大都写元末天下大乱时的一些故事,具 有幽冥怪奇的色彩。其中不少作品以荒诞的 形式,记录了乱世士人的心态以及市民生活 的气息。《剪灯新话》一出,响应者甚众, 推动了明初文言小说的复兴。
2、李昌祺的《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共五卷22篇。故事多以元明之间的 动乱年代为背景。以历史故事或灵怪幽冥为题材. 明初后期的赵弼的《效颦集》也是较著名的文言 小说集,三卷二十五篇。 3、明初文言小说的创作趋向: 若按时间顺序考察上述三部作品集,可以清楚看 到唐代传奇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在逐渐减 弱,而宋代传奇的“多讲古事”、“多教训”的 形式主义影响在逐渐增强。 三灯:指明代的三部文言小说,它们是瞿佑的 《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詹 (明代中期人)《觅灯因话》(二卷八篇)。
《水浒传》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别于《三国》
1、人物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林冲:忍——逼上梁山。 2、通过行动刻画人物。 鲁达:粗鲁、爽直、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拳 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痛打小霸王、大闹野 猪林 武松:勇武、机警。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 血溅鸳鸯楼。 3、注重细节描写:武松打虎;
潘金莲命运留给后人的思考
• 第24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三段写到: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 使女,小名唤作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 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这使女只是去告主 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在心, 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 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烦恼。原来这妇人见 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这婆娘倒 诸般好,为头的是爱偷汉子。有诗为证:
2、正统观念。对朝廷抱有幻想,要名正言顺地
做官。
3、故事发生的时代。北宋末,顺天、护国。 4、作者所处的时代。元末,希望复宋。
忠贞和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 :千古贤相的典型
于建安十二年(207)从隆中出山(27岁),至建兴 十二年去世(54岁)。前后27年的活动。 隆中对策; 火烧博望坡; 力促孙刘联盟、草船借箭、借东风 ; 三气周瑜,稳定荆襄,智取汉中; 辅佐刘禅、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病死五丈原。 忠于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有志气、没规划,依附、忍耐。
体式 取材 渊源 人物 内容 语言
称“传”
多从史书 七实三虚
多取民间传说 虚多实少
“说话”中的讲史 “说话”中的小说
多写帝王将相 性格固定
多写草莽英雄 性格变化
多反映政治、军事 多涉及市井百姓生活 多书面语言 多生活语言
四、《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供案头阅 读的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
• 1、通俗小说内涵的规定 • ①语言浅显。 ②形式符合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和 审美趣味:体例格式为章回体 、结构单纯、故事 情节紧凑、连贯与完整,并具有传奇性 、运用白 描手法 。③内容为人们喜闻乐见。 • 2、“教化为先”的传统的确立。朱元璋提出“治 国之要,教化为先” 。 • 3、“世代累积型”作品和以改编为主的原因 。 当时的人们观念中,小说与历史无严格区别,甚 至认为写小说就应该写历史故事 。
• 金莲容貌实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 • 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 • 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 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 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 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 如何理解“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是爱 偷汉子。”(显然是过早下评论。败笔。)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义”
1、刘、关、张的“义气”。 2、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 《史记》释“侠”:救人于厄,振人之赡,二
者有采,不既信,不背言,义者皆取焉。 共同点:重友谊、重然诺。起凝聚力的作用。 不同点:刘、关、张的“义气”多在于为共同 理想而团结奋斗。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多在于 济困救危,铲除不平。 局限性:容易受个人恩怨支配。如关羽释曹。
• 4、不该增的增了。电视剧增加了大相国寺 菜园子的一班泼皮设计把高衙内骟了 。 • 得:如林冲在宋江的招安时活活气死,就 符合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剧中让燕青和李 师师最后一起离开,双双遁入江湖,有清 风拂面的感觉。
第二节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 明初文言小说创作
1、瞿佑与《剪灯新话》:
《三国演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七实三虚”,虚实结合的辨证艺术: 1、“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 。 2、“妙手生发”。如诸葛出山。 3、“善于穿插,巧于构思”。 如“失、 空、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三国演义》、《水浒传》 的语言特点
• 1、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 言的一大特点。 “演义体小说语言” 。 • 作者把古代规范化的文言和当前运用的方言口语 汇于一书,熔于一炉,达到互相取长补短,雅俗 共赏的效果。 • 2、《水浒传》语言洗炼明快、朴素优美,富于民 间色彩和口语化,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 • “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人瑞《读第五 才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