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滴定法)(精)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测定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反映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
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表征量有: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呼吸强度、微生物区系、磷酸酶活性、酶活性等。
测定指标:1、土壤微生物量(MierobialBiomass,MB)能代表参与调控土壤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质转化相对应微生物的数量,一般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Χ103um3的生物总量。
它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
目前,熏蒸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方法阎,它是将待测土壤经药剂熏蒸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死,被杀死的微生物体被新加人原土样的微生物分解(矿化)而放出CO2,根据释放出的CO2:的量和微生物体矿化率常数Kc可计算出该土样微生物中的碳量。
因此碳量的大小就反映了微生物量的大小。
此外,还有平板计(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成份分析法、底物诱导呼吸法、熏蒸培养法(测定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
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较大,不适用强酸性土壤及刚施用过大量有机肥的土壤等)、熏蒸提取法等,均可用来测定土壤微生物量。
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操作步骤:(1)土壤前处理和熏蒸(2)提取-1K2SO4(图将熏蒸土壤无损地转移到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加入100mL0.5mol·L水比为1:4;w:v),振荡30min(300rev·min-1),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125mL塑料瓶中。
熏蒸开始的同时,另称取等量的3份土壤于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直接加入100mlL0.5mol·L -1K2SO4提取;另作3个无土壤空白。
提取液应立即分析。
(3)测定吸取10mL上述土壤提取液于150mL消化管(24mmх295mm)中,准确加入10mL0.018 mol·L -1K2Cr2O7—12mol·L-1H2SO4溶液,加入2~3玻璃珠或瓷片,混匀后置于175±1℃磷酸浴中煮沸10min(放入消化管前,磷酸浴温度应调至179℃,放入后温度恰好为17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方法

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方法
(1)试剂配制:
0.5M K2SO4溶液:称取K2SO4174.33g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可加热)定容至2L。
去乙醇氯仿的配制:在通风柜中,量取100毫升氯仿至500毫升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00毫升的蒸馏水,加塞,上下振荡10下,打开塞子放气,而后加塞再振荡10下,反复3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止溶液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阀,将下层溶液(氯仿)放入200毫升的烧杯中,将剩余的溶液倒入水槽,用自来水冲洗。
再将烧杯中的氯仿倒入分液漏斗中,反复3次。
将精制后的氯仿倒入棕色瓶中,加入无水分析纯的CaCl2 10g,置于暗处保存。
(2)试验步骤:
空白试验:称取湿土20克于100毫升的塑料离心管中,加入50毫升0.5M K2SO4溶液,在25℃下,300rev/min振荡30分钟。
在3000rev/min离心5分钟,将上清液过滤。
熏蒸试验:称取湿土20克于25毫升小烧杯中,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同时内放一装有用50毫升精制氯仿的小烧杯,用3号真空油密封。
将密封好的真空干燥器连到真空泵上,抽真空至氯仿沸腾1-2分钟。
将干燥器放入25℃培养箱中24小时后,抽真空15-30分钟以除尽土壤吸附的氯仿。
然后将土样转移到100毫升的塑料离心管中,如上提取。
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用Shimadzu TOC500测定提取液有机碳含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滴定法)

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滴定法)一、实验目的和内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10μm3活的微生物总量,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的和最易变化的部分。
耕地表层土壤中,土壤微生物量碳(Bc)一般占土壤有机碳总量的3%左右,其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土壤耕作制度和微生物肥力的变化,并可以反映土壤污染的程度。
近30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没有发现一种简单、快速、准确、适应性广的方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包括:氯仿熏蒸培养法(FI)、氯仿熏蒸浸提法(FE)、基质诱导呼吸法(SIR)、精氨酸诱导氨化法和三磷酸腺苷(A TP)法。
氯仿熏蒸浸提法(FE)的原理是:土壤经氯仿熏蒸处理,微生物被杀死,细胞破裂后,细胞内容物释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中的可提取碳、氨基酸、氮、磷和硫等大幅度增加。
通过测定浸提液中全碳的含量可以计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仪器:培养箱;真空干燥器;真空泵;往复式振荡机(速率200次每min);1L广口玻璃瓶;定量滤纸;紫外分光光度计;LNK-872型消煮炉(江苏省宜兴市科教仪器研究所)试剂:1.无乙醇氯仿:市售的氯仿都含有乙醇(作为稳定剂),使用前必须除去乙醇。
方法为:量取500ml氯仿于10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硫酸溶液[ρ(H2SO4)=5%],充分摇匀,弃除下层硫酸溶液,如此进行3次。
再加入50ml去离子水,同上摇匀,弃去上部的水分,如此进行5次。
将下层的氯仿转移存放在棕色瓶中,并加入约20g无水K2CO3,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备用。
2.硫酸钾溶液[c(K2SO4)=0.5mol·L-1]称取硫酸钾(K2SO4,化学纯)87.10g,先溶于300ml去离子水中,加热,转移溶液至容器中,再加少量去离子水溶解余下的部分,转移溶液至同一容器中,如此反复多次。
最后定容至1L;3.重铬酸钾[c(1/6 K2Cr2O7)=0.4000mol·L-1]:称取经130℃烘干2~3h的重铬酸钾(K2Cr2O7,分析纯)19.622g,溶于1000ml去离子水中;4.邻啡罗啉亚铁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C12H8N2H2O,分析纯)1.49g,溶于含有0.70gFeSO4·7H2O的100ml 去离子水中,密闭保存于棕色瓶中;5.硫酸亚铁溶液[c(FeSO4·7H2O)=0.0667mol·L-1]:称取硫酸亚铁(FeSO4·7H2O,化学纯)18.52g,溶解于600ml~800ml去离子水中,加浓硫酸(化学纯)15ml,搅拌均匀,定容至1000ml,于棕色瓶中保存。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常规培养法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经过稀释后接种到含有特定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根据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计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常用的培养基有营养琼脂培养基、土壤细菌培养基和土壤真菌培养基等。
常规培养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可以同时测定不同类型微生物的数量,但该方法有一些局限性,如只能测定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能测定需异养条件才能生长的微生物,而且该方法容易低估土壤中微生物的真实数量。
生物量测定法是一种利用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学过程测定微生物量的方法。
该方法一般分为碳饥饿法和氮饥饿法两种。
碳饥饿法是将土壤样品暴露在低碳条件下(如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生物量。
氮饥饿法是将土壤样品暴露在低氮条件下(如0.01%硝酸铵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生物量。
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测定微生物对不同养分的响应来估计微生物的数量。
生物量测定法的优点是准确度较高,可以测定土壤中广泛类型的微生物,但该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如需要较长的试验周期,测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且操作较为繁琐。
生物学特征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来评估微生物群体数量的方法。
该方法常用的特征包括土壤酶活性、呼吸作用速率、微生物生长速率和微生物群体的磷脂脂肪酸组成等。
这些特征的测定可以通过色谱、酶反应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进行。
生物学特征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消耗土壤样品较少,时间短,结果可靠。
但该方法也有一些问题,如不同微生物对环境的响应不同,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有常规培养法、生物量测定法和生物学特征法等。
不同的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所需数据的准确度进行选择。
此外,单一的方法往往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土壤微生物量,因此常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北师大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案

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北师大版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掌握微生物计数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微生物的生态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1. 微生物计数基础微生物计数是指通过方法和技术,对已知体积的液体或其他物质中微生物数量进行计算的操作。
微生物计数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体积法和过滤法等方法实现。
2. 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可以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其中稀释平板法是比较普遍且常用的方法。
稀释平板法在实验操作上较为简单,易于掌握。
3. 稀释平板法原理稀释平板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实验中通过依次进行十倍的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分别均匀涂在平板上进行培养,最终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
通过计算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分别对应的菌落数量和体积,可以推算出单位体积中微生物数量。
三、实验材料1.彩色胶体金培养基2.厚质量纸巾3.特制细胞计数板4.稀释液(0.9%的氯化钠溶液)5.研钵和研杵6.小手电(紫外线灯)四、实验步骤1.取出特制细胞计数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清洗和消毒,然后晾干;2.待计算的土壤中,取5g放入研钵中,加水10ml,研磨均匀;3.取稀释液,加入研钵中,制成1:10的稀释液;4.从稀释液中取出1ml,加到另一个研钵中制成1:100的稀释液;5.从1:100稀释液中取出1ml,加到另一个研钵中制成1:1000的稀释液;6.将1ml、0.1ml和0.01ml的三种不同的稀释液分别注入特制细胞计数板的三个室子中;7.用吸盘将计数板盖在厚质量纸巾上,使计数板保持水平;8.对计数板每个室子的菌落进行计数并记录结果;9.根据计数板板子的面积和三种稀释液的差异计算出单位体积中的微生物数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进行仔细的消毒和清洁,以避免对实验产生污染;2.在实验中尽量减少无菌技术操作的错误,避免实验的结果偏差较大;3.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细胞计数板和准确的生物量测定,防止出现误差;4.对于实验中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细心、耐心且精确地进行,才能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氯仿熏蒸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濃定方法1 土壤撤生物碳的需定方法(H蒸提取一一仪器分林法)1.1基本原理新節土样经氯仿熏蒸后(24h), 土壤撤生物死亡细胞发生裂解,释赦岀攒生物生物量碳,用一定体枳的0.5mol/LK2S04溶液提取土壤,借用有机碳自动分析仪测定攒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根据熏蒸土壤与未熏蒸士壤测定有机碳的差值员转换系数(屉),从而廿算士壤做生物生物量碳。
1.2实验妆器自动总有机碳(TOC )分tfi 仪(Shimadzu Model TOC—500,JAN PAN )、真空干煤器、烧杯、三角眦、聚乙烯熟料管、离心管、滤红、漏斗等。
1.3实验试剂1 )无乙諄氯仿(CHCLs);2 )0.5mol/L麻酸钾溶液:称取87g K2S04濬于1L蒸耀水中3 )工作曲线的配制:用0.5mol/L硝酸钾落裁配制10ugC/L、30ugC/L. 50ugC/L.70ugC/L. 100ugC/L系列标准碳溶液。
(其实一般情况下,仪器会自带的标曲,一般不用自己做的)1.4操作步骤1.4.1 土壤的前处理(过筛和水分调节m)1.4.2熏蒸称収新卸(相肖于干土10.0°,这个可以根摇自己土样的悄猊而定)3价分别朋人25ml小烧杯中。
将烧杯朋人真空干煤器中,并放置盛有无乙醇氯仿(约2/3) m15ml 杯2或3只,烧杯故入少量lifi暴彿玻同时笊人一盛有N aOH S 液的小烧杯,以吸收熏蒸过程中释放出来的co2,干煤器婕部加人少量水以保持容器湿度。
盖上真空干煤器盖子,用真空泵抽真空,使氮仿沸嘴5分抑。
关冈真空干煤器W0,于25T黑喑条件下培养24小时。
1.4.2抽真空处理熏蒸结東后,打开真空干燥器Iffl门(应听到空气进入的声音,否则熏蒸不完全,重做),取岀盛有氯仿(可重复利用)和榆NaOH溶液的小烧杯,清常干煤器,反夏抽真空(5或6次,每«3min,毎次抽真空后最好完全扌T开干煤器盖子), 直到土攘无氯仿味道为止。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古菌等。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质分解、养分转换和植物健康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1.瓶培法:将适量的土壤样品与适量的培养基混合,在37°C下培养约24小时,然后通过平板计数法或最凼稀释法进行测定。
2.膜过滤法:将土壤提取液通过特定孔径的膜过滤器滤过,然后将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细菌的生长,最后进行计数。
3.间接法:通过测定土壤样品的可培养细菌指标,如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等的活性,从而推算出土壤中的细菌数量。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扩增土壤DNA中的细菌基因,如16SrRNA基因,再通过测定PCR产物进行细菌数量的测定。
1.直接镜检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土壤样品中的真菌,通过计数来估算真菌的数量。
2.平板计数法:将土壤样品均匀撒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方法使真菌生长形成菌落,最后进行计数。
3.膜过滤法:与细菌数量测定相似,将土壤提取液通过膜过滤器滤过,然后将膜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真菌的生长,最后进行计数。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扩增土壤DNA中的真菌基因,如18SrRNA基因,再通过测定PCR产物进行真菌数量的测定。
1.直接镜检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土壤样品中的放线菌,通过计数来估算放线菌的数量。
2.平板计数法:将土壤样品均匀撒在培养基上,通过培养方法使放线菌生长形成菌落,最后进行计数。
3.膜过滤法:与细菌和真菌数量测定类似,将土壤提取液通过膜过滤器滤过,然后将膜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放线菌的生长,最后进行计数。
4.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扩增土壤DNA中的放线菌基因,如16SrRNA基因,再通过测定PCR产物进行放线菌数量的测定。
通过上述方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可以了解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为土壤质量评价和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2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土壤微生物量(MB)是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x103叩3的生物总量,但活的植物体如植物根系等不包括在内]。
它通过调控土壤中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转化,来反映土壤同化和矿化能力。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包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硫,但一般情况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大小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来表示。
2.1熏蒸浸提法2.1.1原理利用不同的浸提剂,通过氧化滴定法来测定土壤浸提液中有机C、N和P提取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C之间存在较稳定的比例关系。
2.1.2则定步骤1.根据土壤样品含水量,调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25 ℃下密封培养10 d,以保持土壤均匀和不同地方所得结果的可比性。
2.氯仿熏蒸24 h后,用真空泵反复抽气,直到土壤闻不到氯仿气味为止。
根据所测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提取剂浸提,振荡浸提30 min后,立即分析浸提液中所测对象的含量或放入-15 ℃下保存。
表1指出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不同土壤微生物量所选用的浸提剂及其条件。
表1姓熏薪髓喉土就生帽条件Table I F'E fcrdieneasuirm aitcondiocnsof soilm riobialbmass土情即鄢Detemiia血cfhdicaMr Eitatnt土觥生醯K(=D,3S 或D.45土觥物1小K国加士躺蜘M恻般注®拓牖腌雄魂航觥刎楠融脑机装痴螭定雕耐帕帆小麒眼3 土壤酶活性测定土壤酶活性均用风干土壤。
土壤转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依次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靛酚蓝比色法和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关松荫,1986)3.1脲酶一一靛酚蓝比色法脲酶的活性可以用来表示土壤供氮能力(一)方法原理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尿素为基质,酶促水解生成的氨与酚类化合物起反应生成蓝色的靛酚,颜色深度与氨含量相关,因而用于脲酶活性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10μm 3活的微生物总量, 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的和最易变化的部分。
耕地表层土壤中,土壤微生物量碳(Bc 一般占土壤有机碳总量的 3%左右,其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土壤耕作制度和微生物肥力的变化,并可以反映土壤污染的程度。
近 30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没有发现一种简单、快速、准确、适应性广的方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包括:氯仿熏蒸培养法(FI 、氯仿熏蒸浸提法(FE 、基质诱导呼吸法(SIR 、精氨酸诱导氨化法和三磷酸腺苷(A TP 法。
氯仿熏蒸浸提法(FE 的原理是:土壤经氯仿熏蒸处理,微生物被杀死,细胞破裂后, 细胞内容物释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中的可提取碳、氨基酸、氮、磷和硫等大幅度增加。
通过测定浸提液中全碳的含量可以计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仪器:培养箱;真空干燥器;真空泵;往复式振荡机(速率 200次每 min ; 1L 广口玻璃瓶;定量滤纸;紫外分光光度计; LNK-872型消煮炉(江苏省宜兴市科教仪器研究所试剂:
1. 无乙醇氯仿:市售的氯仿都含有乙醇(作为稳定剂 ,使用前必须除去乙醇。
方法为:量取 500ml 氯仿于 1000ml 分液漏斗中,加入 50ml 硫酸溶液[ρ(H2SO 4=5%], 充分摇匀, 弃除下层硫酸溶液, 如此进行 3次。
再加入 50ml 去离子水, 同上摇匀, 弃去上部的水分,如此进行 5次。
将下层的氯仿转移存放在棕色瓶中,并加入约 20g 无水 K 2CO 3,在冰箱的冷藏室中保存备用。
2. 硫酸钾溶液 [c(K2SO4=0.5mol·L -1]称取硫酸钾(K 2SO 4,化学纯 87.10g ,先溶于
300ml 去离子水中, 加热, 转移溶液至容器中, 再加少量去离子水溶解余下的部分, 转移溶液至同一容器中,如此反复多次。
最后定容至 1L ;
3. 重铬酸钾 [c(1/6 K 2Cr 2O 7=0.4000mol·L -1]:称取经 130℃烘干 2~3h 的重铬酸钾 (K 2Cr 2O 7,分析纯 19.622g ,溶于 1000ml 去离子水中;
4. 邻啡罗啉亚铁指示剂:称取邻啡罗啉(C 12H 8N 2H 2O ,分析纯 1.49g ,溶于含有 0.70gFeSO4·7H 2O 的 100ml 去离子水中,密闭保存于棕色瓶中;
5. 硫酸亚铁溶液 [c(FeSO4·7H 2O =0.0667mol ·L -1]:称取硫酸亚铁 (FeSO4·7H 2O , 化学纯 18.52g ,溶解于 600ml ~800ml 去离子水中,加浓硫酸(化学纯 15ml , 搅拌均匀,定容至 1000ml ,于棕色瓶中保存。
此溶液不稳定,需标定其浓度。
6. 硫酸亚铁溶液浓度的标定:吸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试剂 3 10.00ml 放入 100ml 三角瓶中,加水约 20ml ,加浓硫酸 3~5ml 和邻啡罗啉指示剂 2~3滴,用 FeSO 4溶液滴定,根据 FeSO 4溶液的消耗量即可计算 FeSO 4溶液的准确浓度。
三、操作步骤
1.采样与样品预处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和要求与测定其它土壤性质时没有本质区别。
采集到的新鲜土壤样品立即去除植物残体、根系和可见的土壤动物(如蚯蚓等,然后尽快过筛(2~3mm , 或放在低温下(2~4℃保存。
如果土壤太湿无法过筛,进行晾干时必须经常翻动土壤,避免局部风干导致微生物死亡。
过筛的土壤样品调节到 40%左右的田间持水量,在室温下放在密闭的装置中预培养 1周,密闭容器中要放入两个适中的烧杯,分别加入水和稀 NaOH 溶液, 以保持其湿度和吸收释放的 CO 2。
预培养后的土壤最后立即分析, 也可放在低温下 (2~ 4℃保存。
2.熏蒸
准确称取相当于 25.0g 烘干土重的湿润土壤 3份, 分别放在约 100ml 的玻璃瓶中, 一起放入同一干燥器中, 干燥器底部放置几张用水湿润的滤纸, 用少量真空胶密
封干燥器, 在专用三角瓶里装入约 50ml 无乙醇氯仿,把干燥器,装有无乙醇氯仿的三角瓶和真空泵装置连接好, 使三通管连通干燥器和真空泵而不连通接氯仿瓶的阀门, 打开电源开关, 抽气至真空后,使三连通管连通上已装有约 50ml 无水乙醇氯仿的三角瓶,时间持续约 2~3秒,至氯仿沸腾,立即关闭接抽气机的三通管 (注意! ,接着关闭真空泵电源。
使氯仿不能回流到真空泵而损坏真空泵。
然后在装氯仿的三角瓶下面接一盆热水(70℃ ,直到有氯仿液滴滴入干燥器,证明氯仿饱和,关闭干燥器的阀门,打开放气阀,氯仿倒回瓶中可重复使用。
然后从真空表处拔出连接干燥器的软管, 干燥器连同软管在 25℃的黑暗条件下放置 24~48h 。
小心打开阀门,如果没有空气流动的声音, 表示干燥器漏气,应重新称样进行熏蒸处理。
当干燥器不漏气时,在通风处打开,取出土样,让氯仿挥发约 30min ,擦尽干燥器底部,直到土壤闻不到氯仿气味为止。
同时称同样量的土壤 3份(也可在浸提前再称样 ,不进行熏蒸处理,作为对照。
3.浸提
熏蒸结束后,熏蒸处理过的土壤样品和未进行熏蒸处理的对照土壤样品转移到250ml 塑料瓶中,加入 100ml 硫酸钾溶液(试剂 2 (硫酸钾溶液:土重=4:1 ,在振荡机上振荡浸提 30min (25℃ ,用定量滤纸过滤。
同时做不加土壤的空白对照。
4.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滴定法
准确吸取浸提液 5.0ml 放入消煮管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试剂 3 2.00ml ,浓硫酸 5ml ,摇动试管,充分混匀,在试管上放一小漏斗,以冷凝蒸出的水气。
将试管放入温度为 175℃左右的石蜡油浴锅, 注意调节使油浴锅温度维持在 170-180℃, 从试管内容物开始沸腾(有较大气泡算起,准确煮沸 10min ,取出试管,稍冷却,拭净试管外部油滴。
将试管内容物倾入 150ml 三角瓶中,用蒸馏水少量多次洗净试管和漏斗,溶液亦并入三角瓶中。
加水稀释至 60-70ml ,维持溶液酸度 2-3mol (1/2H2SO 4 L -1,加入 2-3滴邻啡罗啉亚铁指示剂, 然后用标准硫酸盐铁溶液滴定, 溶液由橙色经过绿色, 最后突变为砖红色,即为终点。
四、结果计算
(一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计算
1.有机碳(Oc 的计算
ω(C=(V0-V 1 ×c ×3×ts ×1000/m
式中:ω(C——有机碳(Oc 质量分数, mg ·kg -1;
V 0——滴定空白样时所消耗的 FeSO 4体积, ml ;
V 1——滴定样品时所消耗的 FeSO 4体积, ml ;
c —— FeSO 4溶液的浓度, mol ·L -1
3——碳(1/4C的毫摩尔质量, M (1/4C =3mg/mmol;
ts ——稀释倍数; 100ml/5ml=20
m ——为烘干土质量, g 。
2.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计算
ω(C=Ec/KEc
式中:ω(C——微生物生物量碳(Bc 质量分数, mg ·kg -1;
Ec ——熏蒸土样有机碳与未熏蒸土样有机碳之差, mg ·kg -1;
K Ec ——氯仿熏蒸杀死的微生物体中的碳 (C 被今天出来的比例, 一般取0.38(Ocio and Brookes,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