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公开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合集下载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音乐素养;2. 培养学生欣赏、分析、评价音乐作品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展现个性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章:音乐欣赏与分析2.1 西方古典音乐欣赏2.1.1 交响乐:介绍交响乐的起源、发展及代表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

2.1.2 室内乐:介绍室内乐的种类、特点及代表作品,如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等。

2.1.3 独奏与协奏:介绍独奏与协奏的形式及代表作品,如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李云迪的《钢琴协奏曲》等。

2.2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2.2.1 民间音乐:介绍民间音乐的种类、特点及代表作品,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2.2.2 传统器乐:介绍传统器乐的种类、特点及代表作品,如古琴的《高山流水》、二胡的《梁祝》等。

2.2.3 民族歌剧:介绍民族歌剧的起源、发展及代表作品,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等。

第三章:音乐创作与实践3.1 作曲技法3.1.1 旋律创作:教授旋律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3.1.2 和声编配:教授和声编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

3.1.3 曲式结构:介绍曲式结构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如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回旋曲式等。

3.2 音乐表演3.2.1 声乐表演:教授声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共鸣、咬字等。

3.2.2 器乐演奏:教授器乐演奏的基本技巧,如指法、弓法、击弦法等。

3.2.3 合唱与合奏:介绍合唱与合奏的排练方法及表演技巧。

第四章:音乐与人文素养4.1 音乐与历史:介绍音乐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系,如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等。

4.2 音乐与文学:介绍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如歌剧《茶花女》、《Carmen》等。

4.3 音乐与哲学:探讨音乐与哲学的关系,如音乐的表现力、音乐的价值等。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1.2 课程目标了解各类歌曲的特点和风格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1.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对音乐有兴趣的青少年和学生,无论是否有歌唱基础,均可参加。

第二章:课程内容2.1 课程大纲歌曲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歌曲,如民谣、流行、古典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音乐知识:讲解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歌唱技巧:教授呼吸控制、发音、共鸣、音域拓展等歌唱技巧。

歌曲实践:学唱经典歌曲,进行合唱和独唱练习。

音乐欣赏:欣赏各类优秀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2.2 课程安排每学期共计16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长1.5小时。

课程内容包括歌曲类型及特点、音乐知识、歌唱技巧、歌曲实践和音乐欣赏等。

课程形式分为讲解、示范、练习和表演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和表演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和音乐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3.2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3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歌唱水平和兴趣,给予个性化指导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第四章:课程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和期末演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关注学生的歌唱技巧、音乐素养、团队协作和舞台表现等方面。

4.2 反馈与改进定期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优点。

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及辅助资料推荐使用《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材,辅助以各类歌曲谱例、音乐理论知识书籍等。

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古典音乐作品。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4.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介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创作背景。

2. 歌词解析:详细讲解歌词的意义和表达的美好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3. 旋律分析: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4. 歌唱技巧指导:教授一些基本的唱歌技巧,如呼吸、发音、音准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这首歌曲。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播放门德尔松的其他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2. 新课引入:介绍《乘着歌声的翅膀》的背景和歌词内容。

3. 旋律分析: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琴声哼唱,分析旋律特点。

4. 歌唱技巧指导:讲解并示范唱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

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歌曲的美好意境。

3. 学生能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歌唱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继续练习《乘着歌声的翅膀》,加强歌唱技巧的掌握。

2. 查找其他门德尔松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3. 写一篇关于《乘着歌声的翅膀》的音乐感悟。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伴奏。

2. 乐谱:提供《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歌曲的乐谱和相关的图片。

4. 教学视频:可以播放门德尔松的其他作品或者关于《乘着歌声的翅膀》的介绍视频。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门德尔松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2. 新课引入:介绍《乘着歌声的翅膀》的背景和歌词内容。

3. 旋律分析: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琴声哼唱,分析旋律特点。

4. 歌唱技巧指导:讲解并示范唱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践。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围绕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展开,包括歌曲的背景介绍、歌词解析、旋律分析和歌唱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章:歌曲背景介绍2.1 歌曲创作背景介绍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创作背景,包括作曲家、作词家的相关信息,以及歌曲的创作动机等。

2.2 歌曲风格特点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如旋律线条、节奏韵律、和声结构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第三章:歌词解析3.1 歌词内容分析对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歌词进行逐句解析,解释歌词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意境。

3.2 歌词创作手法分析歌词的创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了解歌词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第四章:旋律分析4.1 旋律线条分析对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旋律线条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等,帮助学生感受旋律的美感和特点。

4.2 旋律演奏技巧介绍旋律演奏的技巧和方法,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等,引导学生进行旋律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第五章:歌唱技巧5.1 歌唱姿势与呼吸讲解歌唱姿势和呼吸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以提高歌唱效果。

5.2 发声技巧与咬字介绍发声技巧和咬字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和咬字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第六章:歌曲排练6.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歌曲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

6.2 合唱排练对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进行合唱排练,包括音准、节奏、和声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技巧和方法。

第七章:演出准备7.1 舞台布局与道具7.2 服装与化妆为学生准备合适的演出服装,并进行化妆,使学生在演出中更加自信和迷人。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课题:《乘着歌声的翅膀》一、教学内容1.教学文本:《乘着歌声的翅膀》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大意和主要内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文章的能力,并能触发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3)情感目标:唤起学生对爱国情怀,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学习文本,理解文章的内容及深层含义,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常用词汇:讽刺、谴责、专利、犬儒主义、勉励、残本2.教学道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Lead-in1. Show a photo of a person who is flying with the wings of song. Ask students' opinionStep 2: Skimming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below:(1)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story?答案:主人公叫做赵炎。

(2) What is his dream?答案:他的梦想是为国家谋取专利。

2. Guide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n small groups and then make a discussion.Step 3: Careful Reading1. Divide the class into 3 groups and ask each group to read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aspects:(1)Group 1: How does the poet use metaphors to describe the main character?(2)Group 2: What lesson does the story tell us?(3)Group 3: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oem?2. After discussion, each group can share their opinions.Step 4: Post-reading Activities1. Ask the students to finish the exercise on the book.2. Invite students to make their own versions of the story.3. Ask the students to act out the story.。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精选3篇)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精选3篇)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精选3篇)《乘着歌声的翅膀》模板篇1教学内容毕业音乐会。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打击乐器、舞蹈道具等。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配合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由学生自己布置场地、确定节目内容、设计节目单。

学生可自由组合进行演唱、演奏、配乐诗朗诵等。

最后由教师组织点评,选出最具创造力、最优秀的节目。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篇2教学内容1、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2、欣赏《致音乐》《回声》。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并有感情地演唱。

2、为《致音乐》写听后感并评奖。

3、通过欣赏《回声》了解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的形式以及人声的魅力,使学生感知并感受,音乐是通过绘声绘色的声音造型,展现大自然的生机,表达审美意识和思想感情的艺术。

教学过程1、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1)播放录音,感受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

(2)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3)请学生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进行的特点。

(4)在钢琴伴奏下,学唱曲谱,注意分句,速度稍慢。

直至唱熟。

(5)填词演唱。

(6)再听音乐,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

(7)跟随录音演唱,注意艺术处理。

(8)教师用钢琴伴奏,全班合唱。

2、欣赏《致音乐》(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3)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

(4)再听录音,体会歌曲的速度。

(5)跟随录音哼唱歌曲,记熟主旋律。

(6)请学生以“音乐为人类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学习音乐的感受,并评奖。

3、欣赏《回声》(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现象?(回声)(2)请学生谈谈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并模仿回声的音响效果。

(3)教师讲解有关混声双四部合唱的有关知识。

(4)再听录音,指导学生分析乐谱,在乐谱上将回声部分标记出来。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篇3教学内容1、欣赏《歌声与微笑》。

2024年《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

2024年《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模板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通过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歌曲。

4. 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旋律和歌词的学习,以及正确的演唱方式。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讲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介绍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背景和作者。

2. 歌词学习:学习歌曲的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3. 旋律学习:学习歌曲的旋律,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4. 演唱练习: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5. 音乐欣赏:欣赏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身心,为音乐学习做好准备。

2. 歌曲引入:播放《乘着歌声的翅膀》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3. 歌词讲解:解读歌词中的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场景和情感。

4. 旋律分析:详细讲解歌曲的旋律结构,让学生体会旋律的美感。

5.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演唱能力:评估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

3. 音乐欣赏: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歌曲主题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教材: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的演唱与表演,提高学生的演唱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歌曲CD。

2. 班级节奏乐器。

3. 布置好的舞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歌曲学唱1. 播放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2. 请学生听歌,并跟随歌曲的节奏摇摆身体。

3. 师生共同学唱歌曲,注意发音和节奏感。

第二课时:舞蹈编排1. 观看歌曲的舞蹈视频。

2. 请学生跟随视频中的舞蹈动作进行模仿。

3. 分组让学生自己编排一段舞蹈,要求舞蹈动作与歌曲节奏相符。

4. 每个小组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

第三课时:角色扮演1. 请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演唱。

2. 每个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扮演相应角色进行表演。

3.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添加一些小剧情和动作。

4. 学生们自主表演,班级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第四课时:排练与演出1. 分组安排学生进行全曲演唱和表演的排练。

2.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如舞蹈、乐器演奏等。

3. 完成排练后,全班同学进行观摩,并给予意见和建议。

4. 最后,在学校的舞台上进行全班合唱与表演。

教学反思:通过《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充满了热情和积极性。

他们能够主动参与歌曲学唱、舞蹈编排和角色扮演等环节,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演能力。

在教学中,我更注重学生的创意和表现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表演,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参加合唱与表演,学生们不仅提高了音乐表演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我相信学生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热爱将会更加深入,也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才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音乐公开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

教学目的:
一、以甜美的声音用充满爱的情感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感受音乐带来的浪漫气息。

二、能够通过欣赏合唱作品感受艺术歌曲带来的美感,并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能够通过歌唱和欣赏,学会运用简单的音乐语言评价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一、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

二、掌握八六拍子的节奏,注意音符的时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教具:钢琴投影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乘着歌声的翅膀也有译为歌之翼的,原为一首独唱歌曲,德国诗人海涅诗作曲家门德尔松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作品中流传最广的声乐作品。

2、作品介绍:乐曲为带变化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第一遍由弦乐器演奏主旋律,淡雅柔美,第二遍由木管乐器
和弦乐器交替演奏,清新恬静,尾声中,弦乐器再次演奏主旋律,回到幽静恬淡的气氛和梦幻般的梦境中。

二、聆听乐曲,感受歌曲的舒展婉转、优美动听。

〈放音乐,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三、教唱过程:
1、教师范唱
2、用各种方法教唱,并讲解6拍子的强弱规律。

强、弱、弱,次强、弱、弱
3、再次聆听音乐,练习6拍子的强弱规律。

4、找出学生难掌握的月句,做重点教唱。

5、全班学生集体边划拍子边演唱。

四、找唱的好的学生给大家表演。

五、教师小结,组织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