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题库南昌大学
艺术的星空_南昌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艺术的星空_南昌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名曲“梅花三弄”,讲的是和桓伊之间发生的故事。
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
参考答案:王徽之##%_YZPRLFH_%##王子猷2.福柯的《》指出:“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
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参考答案:《疯癫与文明》3.1816年,歌德做了一场题为《》的著名演讲,说:“精神的特点在于它永远启发着精神。
……我读完他的一个剧本后,站在那里就像一个盲人受了神的触摸,睁开了眼睛。
”参考答案:《说不尽的莎士比亚》4.“扬州八怪”的领袖人物金农,他的书法将碑拓和“阁帖”相融合,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面貌,世称(),也名“渴笔八分”。
参考答案:“漆书”5.()的《真理与方法》一书指出: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化艺术经典都是在绵延无尽的四维时空中展开的历史流传物。
没有流传物,就没有人的传统和文艺的传统;没有历史流传物,也就没有人和文艺的历史。
参考答案:伽达默尔6.著名美学家()提出,中国美学史上有两种美,一曰“芙蓉出水”之美,一曰“错彩镂金”之美。
参考答案:宗白华7.王弼持()说。
参考答案:得意忘象8.( )的《诗集传》,以理学为思想基础,集中了宋人训诂、考据、文学的研究成果。
参考答案:朱熹9.波普艺术企图通过()来完成从非艺术到艺术的转化。
参考答案:外在的艺术时空的氛围10.()指出:“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
”参考答案:丰子恺11.以下人物中,()是达达主义的代表之一。
参考答案:马塞尔·杜尚12.黑格尔说:“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参考答案:创造性的发挥13.“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这句话出自()。
参考答案:《牡丹亭记题词》14.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上有两种美,一曰()之美,一曰()之美。
参考答案:芙蓉出水错彩镂金15.1920年()在巴黎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试题及其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试题及其答案试题一:古代中国的朝代1. 请列举一些古代中国的朝代,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特点是有传说中的开国君主禹,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特点是有商纣王,发展了青铜器和商业贸易。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特点是由周武王建立,实行封建制度,并实行了分封制度。
试题二:中华文明的发展1. 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标志?答案:- 农业的发展:中国人从采集、放牧逐渐转向农耕生活,发展了农业文明。
- 文字的出现:中国发明了象形文字,并逐渐发展成为汉字,这标志着中国文明的重要进步。
- 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建立了封建社会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
试题三:丝绸之路1. 请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 起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
- 终点: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马匹、宗教等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双方的文化。
试题四: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1. 请简要介绍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疆域。
答案:- 明朝时期:明朝时期的辽阔疆域包括中国本土和蒙古、西藏等地,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广大的时期之一。
-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的辽阔疆域除了继承明朝的疆域外,还包括了辽东、台湾、新疆等地,使中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张。
试题五:近代中国的变革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 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到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建立了中华民国。
- 经济变革:近代中国进行了自强运动和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兴起了白话文运动,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和普及。
试题六:中国的成立1. 中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请简要介绍成立的背景和目标。
30道中国都城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都城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都城是()。
A. 镐京B. 洛邑C. 阳城D. 殷答案:A2.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唐朝的都城?()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太原答案:C3. 北宋的都城是()。
A. 汴京B. 临安C. 大都D. 邺城答案:A4. 元朝的都城是()。
A. 中都B. 上京C. 大都D. 平城答案:C5. 明朝初期的都城是()。
A. 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杭州答案:B6. 以下哪个城市未曾作为清朝的都城?()A. 盛京B. 北京C. 洛阳D. 南京答案:C7. 夏朝的都城主要在()地区。
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松花江流域答案:A8. 秦朝的都城咸阳位于今天的()。
A. 陕西省B. 河南省C. 河北省D. 山东省答案:A9. 以下城市中,哪个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A. 成都B. 建业C. 许昌D. 襄阳答案:B10. 金国的都城是()。
A. 会宁B. 中都C. 上京D. 燕京答案:B11.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都城是()。
A. 建康B. 长安C. 洛阳D. 邺城答案:A12.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都城是()。
A. 平城B. 邺C. 长安D. 洛阳答案:B13.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都城是()。
A. 开封B. 洛阳C. 太原D. 成都答案:B14. 以下城市中,哪个是春秋时期越国的都城?()A. 会稽B. 彭城C. 临淄D. 邯郸答案:A15. 商朝多次迁都,其中最著名的都城是()。
A. 亳B. 朝歌C. 邢D. 奄答案:A16. 北周的都城是()。
A. 长安B. 洛阳C. 邺城D. 平城答案:A17. 东汉的都城是()。
A. 长安B. 洛阳C. 邺城D. 许都答案:B18. 以下哪个城市是隋朝的都城?()A. 大兴B. 邺城C. 平城D. 建康答案:A19. 辽朝的都城是()。
A. 上京B. 中京C. 东京D. 南京答案:A20. 西汉的都城是()。
红色旅游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第一章测试1.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
A:对B:错答案:A2.红色旅游这个名词最早提出时间是()。
A:1996年B:1998年C:1997年D:1999年答案:A3.《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简称《二期规划纲要》)由()联合下发。
A:中共中央办公厅B:国家旅游局C:中共中央组织部D:中共中央宣传部E:国务院办公厅答案:AE4.《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我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所有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全部纳入红色旅游发展范围。
A:对B:错答案:B5.红色精神具体包括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奋斗精神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等。
A:改革精神B:实事求是精神C:“九八”抗洪精神D:创新精神答案:D6.红色旅游的性质包括()。
A:扩展性B:参与性C:学习性D:主题性E:故事性答案:ABCDE7.红色旅游资源是指可用于发展红色旅游的各种载体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元素。
A:对B:错答案:A8.上海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是属于革命纪念场所。
A:错B:对答案:A9.从红色旅游资源构成要素的角度来说,()是红色旅游资源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要素形态。
A:物质形态要素B:行为形态要素C:非物质形态要素D:精神形态要素答案:D10.行为形态要素是红色旅游资源的物质形态要素到精神形态要素的中间过渡环节。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红色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以()和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
A:义务教育B:革命传统教育C:社会公德教育D:道德情操教育答案:B2.巴黎公社墙和()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纪念地。
A:秦始皇陵墓B:英烈墓C:中山陵D:卡昂和平纪念馆答案:B3.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为核心指引的“红色旅游”资源有()。
中国历史地理章测试答案

03
历代疆域变迁及民族 分布
先秦时期疆域及民族分布
先秦时期,中国疆域主要局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 河北等省份。
民族分布以华夏族为主,同时也有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分布在周边地区。
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征战频繁,疆域变迁较大。
秦汉时期疆域拓展与民族融合
秦汉时期,中国疆域得到空前 拓展,北至阴山、辽东,南至 南海,西至陇西,东至大海。
中国历史地理章测 试答案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绪论 •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 历代疆域变迁及民族分布 • 历代城市发展与布局特点 • 水系变迁与水利工程建设 • 交通路线演变与交通枢纽形成
01
绪论
历史地理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分支学 科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6
交通路线演变与交通 枢纽形成
陆路交通路线演变及交通枢纽形成
古代丝绸之路
唐代驿道
元代大道
明清驿传制度
起源于西汉时期,以长 安为起点,通过甘肃、 新疆,延伸至中亚、西 亚,最终抵达地中海沿 岸的罗马。丝绸之路促 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 、欧洲等地的贸易和文 化交流。
唐朝时期,驿道系统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 了以长安为中心,辐射 全国的驿道网络。驿道 不仅用于传递政令和军 情,还促进了地区间的 经济和文化交流。
经济发展与布局
01
02
03
农业经济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耕作 制度和技术不断发展,形 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体系。
手工业与商业
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 和商业逐渐兴起,城市成 为经济中心,形成了各具 特色的区域经济。
36所历史学自主命题高校考试科目与试题汇总【VIP专享】

2013年36所历史学自主命题高校考试科目与试题汇总2013年历史学统考与部分高校自主命题同时进行,虽然试题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这就决定了考试内容必须为历史学基础史实。
有关自主命题高校的考试范围,除部分高校明确说明考试的范围外,绝大部分自主命题高校的考试范围是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13年版《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公布的考查范围。
这一点,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部分高校在招生已在目录明确说明。
当然,部分高校如北大、南大等历史学传统强校在自主命制试题时肯定会涉及本校的特色专业和学术前沿问题,请考生们注意。
自主命题高校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中国史、世界史使用同一张卷;其二,中国史、世界史分别命题。
比较特殊的为南京大学,是按具体专业分别命题。
中国史世界史备注高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南京大学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四个专业分别命题北京大学624历史学基础(中国史)625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南开大学749中国历史750世界历史中国人民大学633历史学综合634世界通史633历史学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国通史(截止到1949年)、古代汉语”;634世界通史考试范围为“截止到1990年的世界史”四川大学650中国通史651世界通史兰州大学630中国史基础631世界史基础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含中国历史文选、中国通史、世界近现代史)。
敦煌学初试为630中国史基础。
中山大学678历史学基础(A)华东师范大学722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统考卷(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河北大学698历史学基础四川师范大学637历史学基础湖南师范大学747历史学综合湘潭大学717历史学综合吉林大学675历史学基础哈尔滨师范大702历史学基础综合学重庆师范大学619中外通史内蒙古大学752历史学基础蒙古学学院蒙古历史学系另外自行命题黑龙江大学736历史学基础云南大学702历史学综合南京师范大学638历史学综合陕西师范大学714中国史715世界史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643中国通史645世界通史江西师范大学719中国通史720世界通史河北师范大学732中国史基础731世界史基础考试范围参考: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版)西北大学701中国史702世界史吉林师范大学623中国史综合624世界史综合福建师范大学639中国史综合640世界史综合东北师范大学634历史学综合注意:古籍整理研究所、亚洲文明研究院实行统考赣南师范学院620历史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313-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南京农业大学634历史学基础综合南京农业大学仅开设专门史南昌大学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扬州大学637历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向考645中国史学基础齐齐哈尔大学705历史学基础西南民族大学713中国古代史扬州大学646中国古代史647中国近现代史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645)中国史学基础苏州科技学院615中国通史614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表中三位的数字是考试科目代码,通俗的说就是每门试卷的身份证号。
历史地理复习题

历史地理复习题一、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下面是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复习题。
1. 节节高升的帝国:A. 西周末年的国家形态是什么?B. 春秋时期的国家形态是什么?C.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是?D. 秦朝的开国皇帝是?E. 西汉的开国皇帝是?2. 雄图壮志的建筑工程:A.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什么?B.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工程是?C. 长城是为了防御哪个民族而修建的?D. 兵马俑位于中国哪个城市?二、世界历史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下面是一些关于世界历史的复习题。
1. 罗马帝国的兴衰:A. 罗马帝国的创始人是谁?B. 请简要描述罗马帝国的疆域范围。
C. 罗马帝国在哪一世纪达到鼎盛?D. 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分裂是在哪一世纪发生的?2.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A. 文艺复兴起源于哪个国家?B. 大航海时代是指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C. 哥伦布最著名的航行目的地是?D. 提督艾尔库鲁兹是哪个国家的著名航海家?三、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对于了解世界和理解历史事件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地理知识的复习题。
1. 大洲与国家:A. 请列举地球上的七大洲。
B. 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C. 亚洲最大的国家是?2. 河流与山脉:A. 请列举亚洲最长的河流。
B.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C.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哪个洲?四、历史地理综合题下面是一些将历史与地理结合的综合题目。
1.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他修建了哪个重要的建筑工程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2. 罗马帝国的疆域曾经扩展到哪些地区?3. 大航海时代的发展对于欧洲国家的繁荣有何影响?4. 印度河和恒河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综上所述,以上是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世界历史和地理知识的复习题目,希望你能根据这些题目来回顾和复习相关知识,加深对历史地理的理解和掌握。
祝你学习顺利!。
古代地理常识类选择题

一些关于古代地理常识的选择题:
1.下列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A. 燕京- 北京
B. 建康- 南京
C. 长安- 西安
D. 临安- 杭州
2.中国古代的山川名录中,“五岳”指的是哪五座山?
A. 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B. 华山、恒山、嵩山、衡山、泰山
C. 泰山、华山、恒山、嵩山、衡山
D. 衡山、泰山、恒山、嵩山、华山
3.下列关于长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江发源于青海,其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
市,最后注入东海。
B.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C. 长江的上游和中游划分点是宜昌,中游和下游划分点是湖口。
D. 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已经
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
4.下列关于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五长河。
B. 黄河发源于青海,其干流先后流经1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
市,最后注入渤海。
C. 黄河的上游和中游划分点是郑州,中游和下游划分点是开封。
D. 黄河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满足沿岸地区的工农业用水需
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地理一、名词解释《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正史中的第一部地理志,共上下两卷,卷首记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正文主要以西汉政区郡为纲,详述103郡国及所辖地区相关内容。
它也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着作,同时也是我国正史中最好的一部地理志。
其体例被被历代正史沿用。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所着的区域地理着作,全书集自然与人文于一身,但以军事地理为主。
着重记述历代兴亡大事、战争胜负欲地理形势的关系,注重经世致用,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尤为重视。
不但对于军事地理、沿革地理方面《读史方舆纪要》有十分重要的记述,而且在经济地理方面亦有相当可观的内容《徐霞客游记》:我国着名的旅游地理着作。
作者徐霞客。
全书目录分为10卷,卷分上、下,实为20卷,约40万字。
该书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成因,这是该书最重要最富有地学价值的内容,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研究石灰岩地貌的科学文献。
徐霞客经过时代考察,确认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澄清《禹贡》以来“岷山导江”的错误观点。
书中对于明代农业、手工业、交通、民族分布均有记载,为研究明朝的历史地理提供了详细的资料禹贡学会: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1934年2月在北平筹备,1936年5月正式成立,顾颉刚为理事长。
学会主要任务是:编辑中国地理沿革史、中国地理沿革图、中国地名辞典以及中国民族演进史等;研讨中国边疆和水利等问题;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编录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专题研究;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禹贡》半月刊:是顾颉刚1934年3月创办的历史地理、边疆史地和民族研究的权威学术刊物。
该刊从1934年3月1日创刊至1937年,开创了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族研究的新风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历史、地理、边疆史地和民族研究的发展。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的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
图集共分八册,上自原始社会,下迄清末,分为20个图组,分图304幅。
它不仅包括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还包括边区少数民族政权所辖的地区,体现了中国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
是“五四”以来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为以后历史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山海经》:最早记载山川为主的着作,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海经》叙述海中和沿海边远山区以及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
而《山经》是全书的精华,地学价值重要,堪称我国最早山岳地理书《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着,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着作云梦泽:云梦是楚王的狩猎区,指今湖北东南部的大半省区。
而云梦泽是指其中的湖沼部分,在今下荆江以北的江汉平原内。
先秦时期,云梦泽分布在荆江三角洲和西面的泛滥平原之间,受多方水源,面积极大。
汉晋以来,云梦泽开始枯萎,新扩展为陆地三角洲,而主体开始向东部移动,是城陵矶至武汉间的泛滥平原成为湖沼。
南朝以后,江汉三角洲进一步发展,云梦泽不断淤平潘季驯治河:潘季驯是明代着名水利专家,在治河中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使黄河下游被固定为单一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黄河。
潘季驯治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使得水灾减少,有利于漕运,并保障了农业生产皇木采办:主要指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主要采伐的对象是南方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用于建筑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
明永乐帝建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建京城,兴修故宫,是皇木采办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后历朝更是营造不断,大木采办纷繁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
秦建立,开始推行郡县制,实行军衔两级制。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
道是唐在行政区划上一个最重要改动。
贞观元年,开始设立道。
北宋初年,承唐代道制而设立路,成为一级行政区划。
唐道制与宋路制合称道路制行省制度: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
行省除腹地直属中央中书省、吐蕃和诸王封地由宣政院,全国设立行省。
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山川行便”划分区划的原则,其省制和分省政区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刺史制度: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刺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
作为一种较为完备的地方监察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刺史制度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地方官化。
黄册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人口登记制度。
是明代用来管理户口、征调赋役的重要制度之一,也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档案工作制度方镇:也称“藩镇”,唐朝后期设立的军镇。
唐玄宗时,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初期只掌管地区的军政,后权力扩大,兼管民政、财政。
安史之乱后,内地也遍设藩镇,并逐渐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
藩镇割据,使得唐朝国力日趋衰落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唐初沿袭北朝以来制度,在军事重地置总管,后改为都督,管辖几个州的军事。
高宗时,为加强防务,给边境诸州都督带使持节,以增其权力,称节度使江右: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
南北朝时,当时人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也可指江北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长江中上游的湖广和四川为重灾区,对人口损耗极大。
清康乾嘉三朝,大量移民迁入四川,且湖广籍占大多数,故称“湖广填四川”。
首先对恢复四川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期起了积极作用,移民带来了先进技术、农作物和新的民风习尚。
特别是各省移民进入后,五方杂处,各种文化交融,最终形成今天的四川人和四川文化江西填湖广:元末明初,战乱影响巨大,湖广、四川乃重灾区,对人口损耗极大,而江西是等地人口自然增殖和外来移民比较多,形成了东向西的人口推动力。
明代,迁入湖广的外来移民中江西籍占绝大多数,故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闯关东:由于灾荒等原因,大量汉族人迫于生计,纷纷在封禁汉人自由迁入东北的背景下用各种方式出关外。
圩田: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水利田。
唐末五代兴起,宋时大盛,明清延续。
圩田即在水乡河床较高,田面较低的地方,沿河渠岸和田边筑堤,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每圩方圆几十里。
晏堤建水闸,旱则开闸引水灌溉,涝则闭闸拒水。
圩田使南方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着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以运销丝绸闻名于世。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华南虎: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华南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湖泊。
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70%水域在九江市境内,有20%水域在上饶市境内,有10%水域在南昌市境内。
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
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握有军、政、财权,职位世代相袭,世卿世禄。
他们与周王室保持臣属关系,承担出兵、戍守、纳贡和服役的义务。
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简答题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学科归属: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
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
简要概述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概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
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
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
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改道:1949年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
? 1)先秦至西汉时期(北流为主)—春秋战国西汉大河,在今沧州南入渤海(第一次大改道)?2)东汉唐北宋时期(东流为主)—公元69年,王景领导治河,黄河在今天利津入海(第二次大改道)。
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决堤改道,成为第三次改道,形成东流与北流并存的局面,北流至天津入海,1060年,又分流出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称为二股河。
?3)南宋时期(南流为主)—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发生第四次大徙,在阳武决口,水势向南发展。
决堤以后,黄河河水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20%—30%由北清河入海,70%—80%由南清河入淮。
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以南的开始?4)近代东流时期(东流为主)—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后,黄河水全入淮出海,成为黄河第五次大徙。
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列举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理学者及其着作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中国人口发展史》、《西汉人口地理》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步芳集》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唐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制度:唐代初期沿用隋代地方两级行政区划,或郡县或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