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习题一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网课答案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网课答案

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网课答案1.行政区划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A.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正确答案)B.世袭制的需要C.城市的出现D.分封制的解体(正确答案)E.地方自治的需要2.下列因素中,哪两种较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点:() *A.方言(正确答案)B.富裕程度C.科举D.官衙E.信仰(正确答案)3.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A.掩埋在地下的古代墓葬B.古城遗址的轮廓(正确答案)C.地下的古河道D.建筑物的鸟瞰图(正确答案)4.古代的交通枢纽一般是在:() *A.水路陆路交汇处(正确答案)B.铁路旁C.公路与铁路相交处D.水路交汇处(正确答案)E.不同的陆路交汇处(正确答案)5.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A.掌握地理学原理(正确答案)B.多看文献资料(正确答案)C.多作实地考察(正确答案)D.关注新技术(正确答案)E.出国旅行6.历史上移民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民族融合(正确答案)B.提高人口素质(正确答案)C.使人口分布更加合理(正确答案)D.有利于地区开发(正确答案)E.有利于对外传播文化7.外来作物是指:() *A.不适合在中国栽种的B.在中国无法培养种子的C.专门用于出口的D.原产地不在中国的(正确答案)E.刚从外国引种的(正确答案)8.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主要的条件是:() *A.保持共同的血统B.形成共同的文化(正确答案)C.共同生活(正确答案)D.承认同一祖先(正确答案)E.使用同样的方言9.大运河沟通了哪些水系:() *A.辽河海河黄河B.海河黄河淮河(正确答案)C.湘江漓江珠江D.黄河淮河长江(正确答案)E.淮河长江钱塘江(正确答案)10.以下哪些不是早期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A.风水(正确答案)B.防卫功能C.祭祀功能D.人口聚集E.水运(正确答案)11.京杭运河沟通了下列哪几大水系?() *A.淮河(正确答案)B.珠江C.海河(正确答案)D.钱塘江(正确答案)E.长江(正确答案)F.黄河(正确答案)12.县的上一级政区可能是:() *B.府(正确答案)C.省(正确答案)D.朝廷E.郡(正确答案)13.近代的新兴城市集中在:() *A.沿大运河B.沿海(正确答案)C.沿长江(正确答案)D.沿长城E.沿边疆14.黄河易改道的原因是:() *A.黄河较长B.下游相对平坦(正确答案)C.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正确答案)D.中游黄土高原降水集中(正确答案)15.“车同轨”的意义是:() *A.统一全国道路的长度B.统一全国的交通工具的式样C.统一全国车辆的载重量D.减少因道路宽度不一造成的不便和浪费(正确答案)E.统一全国道路的宽度(正确答案)16.下列不属于七大古都的是:() *B.开封C.郑州(正确答案)D.济南(正确答案)E.北京17.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A.《唐诗三百首》B.《三国志》C.《平凡的世界》(正确答案)D.《西游记》(正确答案)E.《史记》18.下列不能作为宋朝不属统一时期原因的是:() *A.宋朝统一的时间太短(正确答案)B.宋朝的疆域太小(正确答案)C.在中国范围内长期存在着多个不同政权D.宋朝国力衰弱(正确答案)19.元帝国建立前,在中国范围内分成七个部分,下列不属于这七个部分的是() *A.四川盆地(正确答案)B.蒙古高原诸部C.朝鲜半岛(正确答案)D.南宋E.金F.西夏20.古代的水利设施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 *A.增加了农业生产用水(正确答案)B.提供自流灌溉(正确答案)C.加快排除内涝(正确答案)D.便于粮食储存E.增加土地肥力21.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单选题] *A.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正确答案)B.正确理解人地关系C.理解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D.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状况22.客家人属于哪个民族?() [单选题] *A.土家族B.京族C.苗族D.汉族(正确答案)E.畲族23.为什么科举录取人数不能代表一个政区的文化水平?() [单选题] *A.一个政区科举的名额是固定的(正确答案)B.科举录取的标准不统一C.考科举不受户籍所在地的限制D.文化水平高的人不一定能考上科举E.科举考试作弊严重24.铁器在哪个时代开始大量使用?() [单选题] *A.汉朝B.秦朝C.春秋战国(正确答案)D.周朝25.公元初的西汉末年大约有多少人口?() [单选题] *A.1亿B.2亿C.6000万(正确答案)D.9000万E.3000万26.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是:() [单选题] *A.西安(正确答案)B.南京C.北京D.洛阳27.如何学习历史地理?() [单选题] *A.多查今天的大比例尺地图B.熟悉当代史C.运用地理学的原理(正确答案)D.参加考古发掘28.10世纪中国北方哪个民族建立了辽国?() [单选题] *A.契丹(正确答案)B.夫余C.匈奴D.女真29.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单选题] *A.安史之乱前的唐朝B.秦始皇建立秦朝C.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正确答案)D.鸦片战争前的清朝E.元朝30.与齐鲁文化对应的省区是:() [单选题] *A.江苏B.广东C.山东(正确答案)D.陕西E.湖北31.今天的西藏在元时属()管辖。

历史地理常识习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历史地理常识习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历史地理常识习题练习及答案解析1.在某次地震发生时,甲地为震中区,乙地为地震波及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相同B.甲地的震级和烈度比乙地大C.两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级比乙地大D.两地震级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2.基本上贯穿大陆东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极地苔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3.赤道地区全年的降雨主要是()。

A.锋面雨B.对流雨C.地形雨D.台风雨4.北极地区的东风带分布特点是()。

A.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B.位于极地低压带和副极地高压带之间C.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一致5.北半球的信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A.东北向B.东南向C.西南向D.正南向6.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7.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A.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B.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C.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D.受季风控制8.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9.斑马、猕猴、驯鹿生活的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带苔原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C.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极地冰原D.热带雨林、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0.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分布着()。

A.热带草原带B.热带沙漠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森林带11.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增设军机处B.采用三省六部制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12.“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发生在汉代()时期。

历史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A. 京杭大运河B. 都江堰C. 长城D. 丝绸之路答案:B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商朝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3.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4.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A. 司马迁B. 班固C. 郦道元D. 王羲之答案:C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D6.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

A. 《史记》B. 《汉书》C. 《水经注》D. 《资治通鉴》答案:C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明朝B. 清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8.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事件。

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太宗贞观之治D. 宋太祖建立宋朝答案:A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A10. 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请选出下列哪些选项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BC3. 请选出下列哪些选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

A. 司马迁B. 班固C. 郦道元D. 王羲之答案:A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等朝代。

历史地理习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习题及答案

年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试题叙述题—.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因素。

1. 简述中国古代的几次分封及其影响。

2. 叙述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因素。

3. 分析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年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答案要点叙述题—.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因素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是造成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的基础。

首先,政治上,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稳定其内部统治,重用人才。

另首先,经济上,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经济,实施多个增进经济发展的方法,如屯田制等。

再次,军事上,军事战略的运用,即孙刘合作对抗强大的曹魏政权,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最后,地理环境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也提到了一定的作用。

蜀有剑门之险,吴有长江天险。

北方的魏国即使势力强大,但是其士兵不习水性,而吴国的士兵则习水性,加之吴蜀两国联合起来对付魏国,使曹魏政权无能为力。

三个国家都各有自己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二 . 简述中国古代的几次分封及其影响分封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政体形式,始于周朝,在西汉、西晋时期也有存在。

在历史中,它的影响有下列几个: 1 ,增进了历史的进程。

这重要体现在西周的分封制上。

周统治者面对空前广大的国土,管理起来只能是“望首莫及”,根本管理但是来,因此只能用分封这一方法,建立一种松散的“联邦制”,国家的根本大权属于周天子,这样可巩固国家的统一,拓展了疆土,避免国家发生动乱,在统一的状况下,什么事都好办,因此,历史在这一时期便奇平稳发展。

2 ,使历史由乱到治,巩固了成果。

这体现在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上。

3 ,造成出现分裂割据。

这重要体现在西汉、西晋的“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上。

三 . 叙述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因素这里原来与否有沙漠和何时出现沙漠,现在还是一种有争论的问题。

但是有一点能够必定,即使原来有沙漠,但其范畴可能不大,而发展到现在这种状态,则是历史时期人类不合理的耕垦、放牧造成的。

毛乌素地区的古代城址遗迹。

以汉代遗迹进一步沙漠内部最远,在陕北毛乌素地区还发现了夏王朝时代的遗迹和玉器,反映出这个地区过去是很发达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地区已得到开发,秦时在陕北设立了上郡和北地郡,到唐宋时期遗迹、明代遗迹则向沙漠东北边沿地区发展。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C. 历史时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D. 现代地理环境答案:C2.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研究B. 考古发掘C. 遥感技术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A. 司马迁B. 班固C. 裴秀D. 郦道元答案:C4. 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研究的时间尺度不同B. 研究的地理范围不同C. 研究的方法不同D. 研究的目的不同答案:A5. 历史地理学中的“历史”一词指的是?A. 过去的时间B. 过去发生的事件C. 过去的时间与事件D. 过去的历史记载答案:C6.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资料?A. 历史文献B. 考古资料C. 口述历史D. 现代地图答案:D7.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领域?A. 历史气候变迁B. 历史人口分布C. 历史城市发展D. 现代城市规划答案:D8.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技术手段?A. GIS技术B. 遥感技术C. 地质勘探D. 社会调查答案:D9.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理论基础?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经济全球化理论答案:D10.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研究主题?A. 历史时期的交通路线B. 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C. 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D. 现代战争的影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变迁B. 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环境变迁C. 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地理变迁D. 历史时期的政治地理变迁答案:ABCD12.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包括哪些?A. 为历史研究提供地理背景B. 为现代地理学提供历史资料C. 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D. 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历史参考答案:ABCD13. 历史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历史文献分析B. 考古发掘与文物研究C.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D. 遥感与地理探测技术答案:ABCD14.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历史资料?A. 古代地图B. 古代文献C. 古代遗址D. 现代口述历史答案:ABC15.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重要的理论框架?A. 地理环境决定论B. 人地关系理论C. 区域发展理论D. 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

(最全)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答案

(最全)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

(1.0分)1.0 分•A、六十年代•B、文化大革命•C、改革开放•D、九十年代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1.0分)1.0 分•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

(1.0分)1.0 分•A、11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4世纪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 分•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1.0分)1.0 分•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人口因素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

(1.0分)1.0 分•A、徽州•B、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9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地理学家是()。

(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中国历史地理[论述题]1、简要叙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1、(1)传统历史地理学阶段,先秦至清代;(2)近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3)现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

[论述题]1、简述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过程?(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为一气候寒冷期;(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3)西周时期,气候寒冷期;(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气候温暖期;(5)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世纪,气候趋于寒冷;(6)7世纪至10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7)10世纪至12世纪,我国气候又转寒冷;(8)13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9)14世纪至清末气候寒冷;(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大幅度降温。

[论述题]1、简要叙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过程?从先秦时期到20世纪中叶约3000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决口达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比较大的有六次。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可分为八个时期:(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

这条河自宿胥口以下北流,至今巨鹿县东北流,走漳水水道,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即史书记载的“禹贡大河”;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

经过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较长时期内固定下来,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北滑县东北)后从汉章武县(今黄骅市)东入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11-1047)。

莽始建国3年(11)黄河发生第二次改道,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承(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北宋庆历以后河道(1048-1127)。

北宋庆历8年(1048)黄河发生第三次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经一条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嘉?5年(1060)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什么是历史地理?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答案:历史文献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答案:南京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第2章单元测试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答案:正确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答案:对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答案:西汉、唐、清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答案:有效的行政统治范围10、以下哪些地理名称一直在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内:答案:阴山、祁连山、昆仑山第3章单元测试1、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答案:五服制2、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答案:战国时期3、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答案:中央集权制4、省制形成于:答案:元朝5、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地理习题一
(绪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部分)
一填空题
1、中国现存最早的正统派、权威性历史地理著作是_____。

2、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地图是__________。

3、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是东晋_____所撰的《华阳国志》。

4、明末清初顾祖禹编撰的________标志着封建时代沿革地理学的
高峰。

5、古代“四渎”是指黄河、长江、淮河和_____。

6、古代江汉地区存在的巨大湖泊____唐宋时期已经消亡。

二、名词解释
1、仰韶温暖期
2、竺可桢脉动论
3、黄河安流期
4、云梦泽
5、皇木采办
6、山地垦殖运动
三、连线和填图题
1、连出以下各个朝代的寒温状况。

夏、商
魏晋南北朝温暖湿润
隋、唐干燥寒冷
明、清
2、填出“历史时期森林被破坏图”中左下角的时期。

3、连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走向。

先秦时代北流
魏晋南北朝东流
元明时期南流
清朝咸丰以后
4、勾画出战国以来海岸线变迁的大致轮廓
四、简答题
1、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2、简要叙述洞庭湖的变迁。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

2、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况及其原因。

3、中国历史时期长江中游的主要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