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管线点探测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

第一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一)一般规定<1>地下管线探测的对象应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和电信电缆。
<2>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性质、材质等,并编绘地下管线图。
<3>地下管线探测任务可分为市政公用管线探测、厂区或住宅小区管线探测、施工场地管线探测和专用管线探测四类。
各类探测的要求和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3.1>市政公用管线探测应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或公用设施建设部门的要求进行,其范围应包括道路、广场及其他主干管线通过的区域。
<3.2>厂区或住宅小区管线探测应根据工厂或住宅小区管线设计和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其探测范围应包括厂区或住宅小区所管辖区域。
<3.3>施工场地管线探测应在某项工程施工开挖前进行,其范围应包括开挖、可能受开挖影响地下管线安全以及为查明地下管线所必需的区域。
<3.4>专用管线探测应根据某项管线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其探测范围应包括管线工程敷设的区域。
<4>地下管线探测基本地形图的比例尺可根据下表选择。
地下管线探测基本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表<5>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应符合以下规定:<5.1>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分为三个等级。
各级精度探查的水平位置限差和埋深限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限差值按二倍中误差计。
注:1.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以厘米计;2.当h≤70cm时,埋深限差δth用h=70cm代入计算;水平位置限差δts仍用实际埋深h值代入计算;3.如果对探查精度有特殊要求,可根据工程需要确定。
<5.2>测量管线点的解析坐标中误差(指测点相对于邻近解析控制点)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指测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不得大于±2cm。
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7.2 7.3 7.4 8
系统总体结构与数据标准 ........................................................................ 52 系统的基本功能 ....................................................................................... 54 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网 .................................................................................... 55
算 程预 工 报告书编写和成果验收 .................................................................................. 59 中国
一 般 规 定 .............................................................................................. 59 报告书编写 .com............................................................................................... 59 成 收 .............................................................................................. 59 、
5
程预 工 师 4.3 地下管线探查物探方法和技术 ................................................................. 28 提供 底大 交 4.4 探查仪器技术要求 .................................................................................... 33 技术 工 施 件、 4.5 地面管线点标志设置软 ................................................................................ 34 载 作 下 制 费 标书 .................................................................................... 4.6 探查工作质量检验 35 统免 系 1 作 4 图制 2415 4 8 地下管线测量 .................................................................................................. 37 平面 010 : 电话 询 5.1 一 般 规 定 .............................................................................................. 37 咨
地下管线探测作业规程指导指导方案

精心整理地下管线探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地下管线是埋设在地面以下(部分由于地形起伏或工程需要出露地表面)一定深度的用于各种物料输送、各种通讯信息传输的管道和线缆。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包含应用地球物理(物探)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先运用相关物探手段定出地下管线特征点在地面的投影位置(管线点)和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埋深),再运用工程测量技术实测地下管线点的三维座标,结合调绘成果,最后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编绘综合管网图或专业管线图,同时输出管线点成果表,形成地下管线测量成果报告。
为确保地下管线测量产品的完整性、现势性、准确性,并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及城市规划、管理、设计、施工需要,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3.4.4.14.2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执行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规程》规定的标准。
1.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0.10h;埋深限差:δth=0.15h ;(式中h 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cm,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
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得大于±3cm3.4.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
4.3地下管线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要求及高程系统。
5.工作程序和要求5.1资料收集1.2.3.4.5.6.5.2 踏勘1.2.3.5.3记录和量测。
打开所有检修井,查明每条管、埋深(地下沟道或自流的地下管道应量测其内底埋深;有压力的地下管道应量测其外顶埋深;直埋电缆或管块应量测其外顶埋深,沟道应量测其内底埋深;地下隧道或顶管工程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应量测其外底埋深;量测所有检修井的井底埋深。
即给水、燃气、电信及管埋电力管线:检修井、阀门等附属物井深量测到井底,线深量测至管顶;隐蔽点埋深、线深量测至管顶)。
当地下管线中心线的地面投影偏离窨井井盖中心的距离大于0.2米时,应以管线在地面的投影位置设置管线点,窨井作为专业管线附属物。
管线探测基本知识资料

地下管线基本知识地下管线外业先查阅地形图,对工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在地面出露的窨井进行撬井量测,对地下管线在地面的出露点进行调查,这是地下管线探测”从已知到未知的”基本规则,我院管线的取舍标准遵照下表:注:排水管道的管径指内径,给水管道的管径指管道内径,燃气管道的管径指不含保护层的管道外径,有保护材料的管线的断面尺寸指管块或管沟尺寸。
地下管线探测精度要求:①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测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 0.10h;埋深限差δth: 0.15h。
式中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
②在明显管线点上实地量测的地下管线埋深误差不得超过±5cm。
③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 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m 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
④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mc不得大于图上±0.5mm。
下就对各种管线分类进行陈述。
一.排水(PS)排水从功能上划分为雨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污合流管线、废水管线等,基本的区分方法主要调查排水的主体功能,通常公路设有两排排水管线,有雨蓖流入的或是主要为雨天进行排水的是雨水管线,从小区化粪池流入的是污水管线,提供城市雨水污水共同排水或是城区较老的箱涵或是污水处理厂埋设的大型输水管线是雨污合流管线(如两江边上的箱涵),厂区提供废水流入的是废水管线,在外业在“载体”里输入。
外业先要对地面上的所有的排水窨井进行撬井量测和记录,其要素为:1.井深(记录管点)和线深(记录管线)。
以米为单位,精确至厘米,从管线几何中心的地面量至管道内底,误差±5cm,管道各方向的线深与井深不一致的分别量取。
2.断面尺寸(记录管线):以毫米为单位,不能有误差,圆形量其直径(DN),非圆形量其宽X高(DN),注意“X”不是乘号,而是大写字母。
地下管线探测要点一览

地下管线探测要点一览1、地下管线探查需要查明管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管线的类别、材质、规格、载体特征、电缆根数、孔数及附属设施,绘制探测草图并在地面上设置管线点的标志。
2、管线点应设置在管线特征点在地面的投影上,管线特征点包括交叉点、分支点、转折点、变材点、变坡点、变径点、起讫点、上杆、下杆以及管线上的附属物设施中心点。
3、在窨井上设置明显管线点时,管线点应该设置在井盖的中心,当地下管线的中心线的地面投影偏离管线点时,其偏距大于0.2m,应当以管线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作为管线点。
4、地下管道及埋设电缆的管沟要量测其断面的尺寸,圆形断面测内径,矩形断面测内壁的高和宽,单位用毫米表示。
5、地下管道应查明其材质(铸铁管、钢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石棉水泥管、陶土管、陶瓷管、砖石沟等)。
6、埋设于地下管沟或管块中的电力电缆或电信电缆,应查明其电缆的根数或管块孔数。
7、地下管线的管线点的间距应该符合下列规定:①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专用管线探测,直按相应比例尺设置管线点,管线点在地形图上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cm;②厂区或住宅小区管线探测,直按相应比例尺设置管线点,管线点在地形图上的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0cm;③当管线弯曲时,管线点的设置应以能反映管线弯曲特征为原则。
8、在明显管线点上应实地量测地下管线的埋深,单位用米表示,误差不得超过± 5cm。
9、地下管线的埋深可分为内底埋深,外顶埋深和外底埋深。
量测何种埋深应根据地下管线的性质或委托方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地下沟道或自流的地下管道应量测其内底埋深;有压力的地下管道应量测其外顶埋深;②直埋电缆和管块应量测其外顶埋深,沟道应量测其内底埋深;③地下隧道或顶管工程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线应量测其外底埋深。
10、管线点的编号宜由管线代号和管线点序号组成,管线代号可用汉语拼音字母标记,管线点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记。
管线点编号在同一测区内应是惟一的。
管线测量要求

地下管线探测的对象应包括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电信电缆。
地下管线探测应查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性质、材料等,编绘地下管线图。
地下管线探测的管线点包括线路特征点和附属设施(附属物)中心点,可分为明显管线点和隐蔽管线点二类。
明显管线点应进行实地调查和量测有关参数。
隐蔽管线点应采用物探方法,利用仪器探测或通过打样洞方法探查其位置及埋深。
对地下管线探测的所有管线点均应在地面设置明显标志。
地下管线普查取舍标准
各种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参考《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第16-17页表4.2.1。
明地下各种管线上的建(构)筑物和附属设施参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第18页表4.2.9。
管线测量精度满足《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要求。
目前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

目前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探测方法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和设备对地下埋设的管线进行探测和定位的技术和方法。
这些管线包括自来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线路等。
1.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是一种常见的地下管线探测设备,通过检测地下埋设管线的金属材质,如钢铁、铝、铜等,来确定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金属探测器适用于探测埋深较浅的金属管线。
2.地雷雷达:地雷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技术进行地下管线探测的设备。
它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然后接收回波信号来判断地下是否有管线存在,并确定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地雷雷达适用于多种地下管线材料的探测,如金属、塑料和混凝土等。
3.电磁感应法:电磁感应法是一种使用电磁场感应原理进行地下管线探测的技术。
它通过发射电磁信号,并测量感应到的回波信号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电磁感应法适用于探测埋深较深的金属管线。
4.地面探查法:地面探查法是一种基于地面观测和测量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通过观察地面的变形、沉降、颜色变化等现象,以及测量地面的温度、电阻等参数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管线,并初步确定其位置和走向。
地面探查法适用于一些无法使用探测设备进行探测的情况。
5.地下穿刺法:地下穿刺法是一种通过在地表上钻孔并向地下穿刺的方式进行管线探测的方法。
通过观察钻孔中的土壤或岩石的性质、颜色、湿度等变化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管线,并初步确定其位置和走向。
地下穿刺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直接接触地下管线进行探测的情况。
除了以上的技术和方法外,地下管线探测还可以利用地图、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手段进行辅助定位和判断。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例如无人机、激光雷达、地球物理探测等,为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地下管线探测方法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各种功能,而这些管线往往埋藏在地下,对于城市的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地下管线隐蔽性强,一旦发生破坏或泄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因此地下管线的探测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保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状态。
目前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主要包括地面探测、地下雷达、电磁法、超声波法等多种技术手段。
首先,地面探测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探测方法,通过对地表进行观察和检测,可以初步了解地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浅埋的管线,但对于深埋的管线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受到地表环境的影响。
其次,地下雷达是一种高效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它利用电磁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可以准确地探测到地下管线的位置、深度和材质。
地下雷达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管线的探测工作。
除此之外,电磁法和超声波法也是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电磁法利用地下导电体对电磁场的扰动进行探测,可以有效地识别地下金属管线;而超声波法则是利用超声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可以对地下管线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和定位。
在实际的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并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应用,以确保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在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对周围环境和管线本身造成损害。
总的来说,地下管线探测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过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和技术手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地下管线的安全和可靠性,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本文对地下管线探测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蔽管线点探测
1、概述
隐蔽管线点探测是在明显点调查、调绘图研读和现场扫面等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球物理条件和管线材质情况,选用不同物探方法、仪器、频率进行,一般对金属管线采用频率域电磁法,非金属采用探地雷达法,有条件的用钎探法,局部疑难区域用开挖验证的方法实现探测。
本测区地处低纬度地区,介质电阻率低,因此在选用仪器时要求工作频率、输出功率具有可选性,对埋深较大管线尽可能采用低频、大功率,以满足不同条件的管线探测要求和精度。
2、频率域电磁法探测
金属地下管线探测一般采用频率域电磁法进行探测,主要采用的仪器是管线探测仪,该方法具有轻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金属管线上方(或附近)放置有交变电流的发射线圈,线圈受交变电流的作用产生交变电磁场并向周围传播,该电磁场称为“一次场”。
因穿过金属管线的“一次场”磁通量的大小、方向不断变化,使金属管线产生感应电流,其大小正比于磁通量的变化率,频率与“一次场”相同。
同理,该感应电流在其周围产生频率相同的感应电磁场,即“二次场”。
通过接收装置在一定距离外接收
“二次场”信号,分析其分布特征,从而达到寻找地下金属管线的目的。
如下图:
管线探测定位示意图
(a)ΔHx极大值法(b)Hx极大值法(c)ΔHz极小值法
管线探测定深示意图
(a)Hx 70% 法(b)Hx 80%、50% 法(c)45°法以有源感应法搜索探查,探得管线准确位置后,用归零法感应,排除其他相邻管线,再继续感应搜索,如此循环交替的方法进行有源扫描、探查。
用ΔH x极大值初步定位,ΔH z极小值精确定位,若ΔH x与ΔH z所定位置超出限差范围,则查找原因重新定位。
努力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进行直联法、夹钳感应法施加探
测信号,以克服与其他管线距离密集(尤其是与自来水管道之间)、埋深过大等造成的探查困难,从而保证探查精度。
探查过程中必须打开与目标管线相关的窨井等附属设施,量取其管线实际埋深,并与仪器探测深度相比较,结合方法试验,求出仪器测深修正系数,对测深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探查精度。
3、探地雷达法探测
不能现场调查探明的非金属管线管道,我们一般可考虑采用探地雷达法探测。
探地雷达是利用介质中电性差异(电导率、介电常数等)分界面对高频电磁波(主频数十到数百兆赫)的反射来探测目的体。
然后根据周边情况调查,判断哪一个具体的目的体是管线管道信号。
用一个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另一个天线接收来自地下介质界面(如非金属地下管线与土壤的界面)的反射波,在介质中一定深度范围内如果存在有异常物体,并且异常物体与周围介质存在有电性差异时,探地雷达天线在地表发射高频电磁波时,在介质中传播的电磁波遇到异常物体与周围介质分界面,电磁波反射回地表,被地表的接收天线所接收,根据所接收的反射信号的双程走时,通过对接收到的反射波的分析处理,便可确定异常物体的位置,从而达到探测地下非金属管线的目的。
地质雷达成果要根据异常特征、被探对象的条件选择
“迭加”、“滤波”、“变换”进行图像处理,要求断面图像横坐标必须对应地表管线点,纵坐标要换算成深度,图像异常要根据现场调查和明显点情况,判断并标出被探对象的名称,筛选出我们所需要的管线管道信号和相关信息。
4、钎探法和开挖验证法探测
不能用上述方法探明的管线管道,如果地面条件允许,我们可以视情况采用钎探法,用机械探棒,在可疑地点直接触探到管线管道,并根据触探情况,记录其属性信息。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奏效的特殊情况下,为保证探测成果质量,在可疑地点,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直接揭露管线管道,以求得其属性信息。
探查精度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为:平面限差δts=10%·h,埋深限差δth=15%·h(其中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当h小于1米时以1米代入计算);
明显管线点的量测精度为:埋深限差±10厘米,中误差小于±5厘米。
探查记录
不论用何种探测方法探明的管线管道,我们均应现场用红油漆、竹签、道钉、木桩等方法标记出准确点位,编制点号,将探明的属性信息详细记录表《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中,现场绘制管线草图。
管线点号要求全测区唯一,采用“分组编码+顺序号”等组成,一般为2~7位,如A1、F3382等,点号编制后,在以后的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建库与成图、日常应用等过程均使用该点号,无特殊情况不更改。
将《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手工录入到Microsoft Excel 中,并进行100%校对确保无误后转交内业部门进行数据、图形处理,将草绘管线图整理后转交测量部门进行地下管线点测量。
地下管线测量
1、概述
本工程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与XX区域平面坐标、高程系统相一致,起算点为委托方提供现有控制点(等级点)。
本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和地下管线点测量两部分。
其中控制测量与地下管线探查同步进行,待地下管线探查成片完成后,再进行地下管线点测量。
其工作流程如下图:
质检合格不合格返工管
线
点坐
标合格转交内业
质检
不
合格
返工
收
集
首级控制点控制测量管线点测量2、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
以已有首级控制点资料为基准,沿测区主次道路加密布设城市E 级GPS 点(或I 、II 级导线控制点),控制点编号为Exxx 。
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采用GPS 卫星接收机,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测量完成,没有GPS 信号的区域用全站仪测量完成,高程采用水准仪测量完成。
这些控制点作为本次工程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四等水准),其精度和技术要求必须满足CJJ8-99的有关要求。
3、 地下管线点测量
地下管线点测量采用全站仪在上述各级控制点上设站,按极坐标法进行测量,高程采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量。
如有必要,在上述控制点的基础上可布设图根导线,图根导线必须符合或闭合,图根导线的平面控制用全站仪测量完成,高程用三角高程法测量完成,其精度和技术要求满足CJJ8-99
的要求,布设的图根点应满足地下管线点测量的要求。
管线点测量采用全站仪自动采集,各管线点的测量点号与探查点号相同,于现场输入到全站仪内。
极坐标测量的要求:角度观测半测回,边长观测一次,在各级控制点设站时,均进行测站检查,遇其他控制点时也进行控制点检核,管线点测量的边长不超过定向边长的3倍,三角高程测量时均认真量取仪器高、觇标高(量取至毫米),并现场输入到全站仪内。
测量完成后,将全站仪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用我公司相应的坐标计算程序计算成坐标,转交给内业部门。
同时将控制检核资料生成检核日志,以便备查。
控制点检核必须符合CJJ8-99的精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4、地下管线点测量精度
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不大于±5厘米,高程测量中误差(相对于邻近水准点)不大于±3厘米。
地下管线图的编绘与数据处理
1、概述
根据探查作业组提供的管线属性数据,测量作业组提供的管线空间数据(管线点坐标)以及委托单位提供的地形背景图,以 AutoCAD 2010(或以上版本)为处理平台,用《普查之星2010》地下管线智能成图系统完成数据处理和图形编
绘任务。
该系统在建库和编绘过程中可以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可保证工作质量。
另外,如果委托方有要求,我们可以直接从管线图中裁切,并根据地下管线数据库的相关信息生成阀门卡片和用户卡片等,以便委托方在日常管理中方便使用。
2、软件特色
除了实现常规的数据处理、管线成图等功能外,该管线系统还拥有以下特点:
良好的数据I/O接口,具有普遍城市适应性和管种专业性;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数据输出到不同的格式和平台;
多方位的查错功能,出错时可以直接追溯到相关责任人;
自动生成总图和分幅图;自动生成阀门卡片和用户卡片;
图库联动、点线属性双向查询、实时维护修改、可选择性注记和整饰、管线纵、横断面分析等。
7.3 工作流程(如下图)
7.4 编绘方法
7.4.1 编绘目标
采用内外业一体作业机助方法,编绘1:1000专业管线图,将外业属性、空间信息处理成地下管线数据库。
7.4.2 图形编绘要求
7.4.2.1 管线分层
根据地下管线敷设特点,我们首先将不同管道进行分层处理(类似于综合管线中的不同管种),如有必要,还可以用管径继续分层,最后再将管线点、管线、管线点号、管线注记等内容继续分层,如下图: 天然气管道
中压天然气管道低压天然气管道
DN500DN400DN600DN300...DN200DN150DN300DN100...管线点号管线管线注记管线点... 7.4.2.2 注记标准:
7.4.2.3 管线点符号
尊重委托方的用图习惯和符号,并自定义到管线系统中。
7.4.3 阀门卡片与用户卡片的编绘
为了使该成果资料在日常工作中更方便,根据管线系统特点,我们可以在管线图的基础上,生成阀门和用户卡片,该项工作在管线图完成编绘并定稿后自动生成。
7.5 文件命名与数据格式
总图文件名保存为:XX管线管道-测区号.DWG;
分幅管线图保存为:图幅号.DWG;
分幅地形图保存为:Map+图幅号.DWG和Map+图幅号.DXF;
输出数据库:文件名.MDB;
阀门卡片保存为:点号.DWG;
用户卡片保存为:点号.D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