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三江 其二 精解详解
《声律启蒙》详尽解读与译文(三江 )

《声律启蒙》详尽解读与译文(三江 )《声律启蒙》详尽解读与译文(三江)
简介
《声律启蒙》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部词集,被誉为
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档将对《声律启蒙》进行详尽解读,并提供相应的译文。
详尽解读
《声律启蒙》是以儿童启蒙教育为出发点,通过音乐和韵律的
方式,旨在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素养。
全书共分为六十首,每首词都以四个字为一句,结构紧凑且韵律优美。
作为一部艺
术作品,它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技巧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声律启蒙》的内容涉及多个主题,如自然景色、人物描写、
情感表达等。
纳兰性德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其
中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音律,让词句
更具艺术感。
译文
我们为了将《声律启蒙》的美妙之处传达给更多的人,为您提
供了相应的译文。
通过译文,读者可以了解原词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更好地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请注意,译文虽然努力保持原词的意境和艺术感,但由于语言
和文化的差异,部分细节可能有所调整。
以下是部分译文示例:
1. 风萧萧,兰舟催去,江城如旧,繁华背寒风。
2. 寻芳踏雪来,前欢无处寻,不见梅花影。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总结
《声律启蒙》是一部独特而优秀的词集,通过音乐和韵律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纳兰性德的艺术才华。
详尽的解读和提供的译文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译文仅供参考,具体理解仍需阅读原著。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三江原文及翻译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三江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9d7d3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b.png)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三江原文及翻译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1,玉斝对银釭2。
青布幔,碧油幢3,宝剑对金缸4。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5。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6。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7。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滾滾的长江相对。
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
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秋风冷雨,黄花飘落,铺满山路,微微的春风,茂盛的绿竹正遮挡住窗户。
[注释]1蓉:芙蓉。
蕙:又名蕙兰、佩兰,一种兰花。
古人认为这两种都是君子所喜欢佩带的香草。
2斝(音jiǎ):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釭(音gāng):灯。
依照平水韵,此字还另有一个读音gōng,属于东韵字,意思为镶嵌在车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3幢(音chuáng):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
又指佛教用物经幢。
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
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音zhuàng,属于去声绛韵。
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4釭:原文作“缸”,疑误。
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
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5社稷:国家。
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
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
家邦:国家。
邦,国。
6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
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
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
声律启蒙亲子课三江②

声律启蒙亲子课三江②旌对旆盖对幢旌、旆:打仗时候使用的旗子。
幢:一种布帘子。
故国对他邦故国:祖国,你出生的国家或者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出生的国家,比如你的祖国就是中国。
邦:国家,他邦就是异国他乡,如果你离开了中国去了别的国家,那就是去了异国他乡。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千山万水:形容路途很遥远,很困难。
泽:湖泊,古代有九大湖泊,所以叫九泽。
山岌岌水淙淙岌岌:形容山很高,很陡峭危险,有一个成语叫岌岌可危。
淙淙:流水的响声。
鼓振对钟撞振:振动,一敲鼓,鼓就振动起来了,就叫鼓振。
钟撞:敲钟,也可以叫撞钟。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形容做事情不认真,不用心,随随便便。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舍:一种房子,上面是屋顶下面是房子,这个字就是房子的样子。
皓:形容月亮洁白,明亮。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这又是两句典故。
商朝,也是中国历史是上的一个朝代,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叫商纣王,也叫帝辛。
帝辛纣王也是一个大坏蛋,在他和别人打仗的时候,他的士兵纷纷倒戈,就是跑到对方的队伍里头去了。
秦朝,欢丸知道兵马俑,就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造的。
秦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叫子婴,他把自己的宝剑、皇帝的印等等好几样重要的东西系在一起,去向刘邦的军队投降。
后来刘邦就成立了自己新的国家,新的朝代叫汉朝。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鸥:鸥鸟,不一定是海鸥,湖里也会有鸥鸟,在玩水,就好像在水波里洗澡似的。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营垒:筑巢,燕子在建造自己的鸟窝。
今天《声律启蒙》的第八部分就共读到这里,小朋友们都念熟了吗?没有的话,请爸爸妈妈再和你一起多读几遍吧!有什么想和我或欢丸说的话,也可以请爸爸妈妈替你留言给我。
明天要共读的内容,放在公众号图文的最下方,希望小朋友能预习一下。
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下期预告▼。
中华经典名著《声律启蒙》全文解释(上卷三江)

中华经典名著《声律启蒙》全⽂解释(上卷三江)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湖南邵阳⼈。
康熙甲⾠进⼠,官⾄兵科给事中。
康熙⼆年(⼀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乡试,明年成进⼠,选庶吉⼠。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性纯笃,学问赅博。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学形式,两千多年来⼀直薪⽕相传,⾄今仍具有强⼤的⽣命⼒。
在古代,⾃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些声律⽅⾯的著作也应运⽽⽣,⽽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从中得到语⾳、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
较之其它全⽤三⾔、四⾔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格,经久不衰。
上卷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注:阁:古代类似楼的建筑物,供远眺,休憩,藏书或供佛。
户:古代也称门为户。
巨海:⼤海。
巨者,⼤也长江:不能理解为现在的长江哦,要理解成“很长的江”。
其实长江就是因为长才叫长江,废话,呵呵!蓉裳对蕙帐⽟斝对银釭注:蓉裳:指华丽的⾐服。
见《楚辞》:“集芙蓉以为裳”。
蕙帐:充满兰蕙幽⾹的屋室。
见《北⼭移⽂》:“蕙帐空兮夜鹤怨”。
蕙意为⾹草。
⽟斝(⾳甲):⽟做的喝酒器⽫,圆⼝有三⾜。
后来的诗⽂⾥多作为酒杯的美称,⽐如南朝齐王融《游仙》诗:“⾦卮浮⽔翠,⽟斝挹泉珠。
”唐朝韩愈《忆昨⾏和张⼗⼀》:“青天⽩⽇花草丽,⽟斝屡举倾⾦罍。
”元朝李好古《张⽣煮海》第⼀折:“那其间锦阵花丛,⽟斝⾦钟,对对双双。
”清朝⽅⽂《正⽉⼗九⽇龚孝升都宪社集观灯》诗:“酒斟⽟斝葡萄⾊,烛晃银屏翡翠⽂。
”不过除了指酒杯以外,还可以指代酒,⽐如:元朝张养浩《喜春来》曲:“兴来时斟⽟斝,看天上碧桃花。
”清朝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在瑶臺,笑斟⽟斝,⼈⽣⼏见此佳景。
《声律启蒙》全面解读与译文(三江 )

《声律启蒙》全面解读与译文(三江 )声律启蒙全面解读与译文(三江)
简介
本文档对《声律启蒙》进行全面解读与译文,旨在帮助读者深
入理解这部作品。
内容概述
《声律启蒙》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部重要诗集。
它
以声律为基础,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寓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歌
的经典之作。
本文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声律启蒙》进行解读与译文:
1. 作品背景:介绍《声律启蒙》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
及其对作品的创作动机;作品背景:介绍《声律启蒙》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及其对作品的创作动机;
2. 声律特点:探讨《声律启蒙》的声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解析其中的艺术技巧;声律特点:探讨《声律启蒙》的声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等,解析其中的艺术技巧;
3. 意象与寓意:分析《声律启蒙》中丰富的意象和寓意,解读其中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意象与寓意:分析《声律启蒙》中丰富的意象和寓意,解读其中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4. 翻译与译文:对《声律启蒙》中的部分诗句进行翻译,并解释翻译的思路和技巧。
翻译与译文:对《声律启蒙》中的部分诗句进行翻译,并解释翻译的思路和技巧。
通过对《声律启蒙》的全面解读与译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并欣赏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结论
《声律启蒙》是一部富有艺术价值的诗集,通过对其全面解读与译文,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艺术技巧、意象和寓意。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角度来欣赏和理解这部作品。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三江 )

上:三江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①,玉斝对银釭②。
青布幔,碧油幢③,宝剑对金缸④。
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⑤。
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⑥。
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⑦。
【注释】①蓉裳:绣有芙蓉花的衣裳,这里指绣有荷花的衣裳,比喻高洁;蕙帐:用惠草做的帷帐,比喻芳美.②(jiǎ)斝:古代一种铜制的饮酒的器具。
(gāng)釭:灯。
意思为镶嵌在车(gǔ)毂之中的用来插车轴的铁制套环。
③幢:古代一种用羽毛作装饰的用于仪仗的旗帜。
又指佛教用物经幢。
经幢有两种:在圆形的长筒状的绸伞上书写佛经叫经幢,在圆形石柱上雕刻佛经叫石幢。
此字还另有一个意思,指张挂于车或船上的帷幕,属于去声绛韵。
这里是用前者的读音、后者的意思来构成对仗,是“借对”的一种。
④釭:原文作“缸”,疑误。
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函谷关以西的方言,称箭簇为“釭”。
金釭,金属铸成的箭睐,只有此义方能与“宝剑”构成对仗。
【原文】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
【译文】楼和阁相对,户和窗相对,浩瀚的大海和滚滚的长江相对。
蓉裳和蕙帐相对,玉制的酒器和银制的灯盏相对。
青色的布幔,碧绿的油幢,青绿色的油布帷幕,锋利的宝剑和金色的酒缸相对。
⑤社稷:国家。
社和稷分别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是国家最重要的神庙,故用以代指国家。
利口:能言善辩的嘴,代指只说不做的清谈家。
家邦:国家。
邦:国。
【原文】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译文】忠诚之心能使江山安定,尖利的嘴使国家毁灭。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
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
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
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着。
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笠翁对韵三江(2)图文详解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
【明词义】庞:面庞。
步辇对徒杠:辇(音捻),古时用人力拉的车,步辇,古代皇帝乘坐的人力拉的车。
徒杠,徒是徒步行走的意思,杠(音纲,古有此音),本指抬轿用的杠棒,这里借代轿子,徒杠就是轿子。
杠还有桥意,《玉篇•木部》:“杠,石杠,今之桥也。
”《正字通•木部》:“杠,小桥谓之徒杠,谓衡木以度也。
”焦循正议:“凡独木曰杠,骈木者曰桥。
”徒杠,只可容人步行通过的木桥。
【看图片】步辇轿子八抬大轿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
【明词义】停针:停针是停止刺绣等女红的意思。
可能出自唐代诗人朱绛的《春女怨》:“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搁杼:杼是织布用的梭子,搁杼即放下梭子,与停针可以成对。
心降:降(音祥),安稳、平和,心降就是心里安稳、平和。
《诗•召南•草虫》:“我心则降。
”【成语故事】曾母投杼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
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
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曾母害怕了,扔掉织布机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言可畏,流言说得人多了就能使人相信。
也就是谣言传播开来,便会迷惑人心。
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舡。
【明词义】幢幢(音床):朦胧的样子。
揽辔:控制马匹缰绳。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音池锄)。
”晋刘琨扶风歌:“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舡:船只。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柳堤: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白居易《湖亭晚归》诗:“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仆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堤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
”村尨:尨(音忙),长毛狗,或说杂色的狗。
凯叔·声律启蒙·三江②

木兰花韦庄(唐)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班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注解】[1]旌: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
[2]盖:本意指茅草等编织的覆盖物,引申为有遮蔽作用的东西,如盖子,此处指车盖,古代书里在车上用来遮阳蔽雨的伞状物。
[3]幢: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也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4]故国:故乡。
[5]他邦:异乡。
[6]九泽:古代的九大湖泊。
《尚书·禹贡》、《周礼》中有相关记载。
[7]三江:出自《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后世学者大多认为三江即指太湖下游入海的三条水道娄江、松江及东江。
[8]岌岌:形容山势高耸。
[9]淙淙:流水声。
[10]清风生酒舍:清风吹拂着酒馆。
[11]阵上倒戈辛纣战:根据《史记·殷本纪》,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决战时,商朝的军队临。
[12]阵哗变,商纣王战败,自焚而亡。
倒戈,武器掉转方向打自己人,代指叛变。
辛纣,即商纣王,庙号帝辛,是商代的亡国之君。
[13]道旁系剑子婴降: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刘邦攻破咸阳时,秦朝末代皇帝子婴把剑系在脖子上,将玉玺、符节等象征皇权的东西放在路边,率群臣投降。
[14]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夏天的池塘里,一对对鸥鸟在水波中洗浴戏耍。
[15]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春风吹动帘幕,一双双燕子来来往往叠筑巢穴。
营,营造、制造。
垒,指燕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
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
夏天的池塘里,鸥鸟成双成对游泳戏水。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春风吹动帘幕,一双双燕子来来往往搭建泥巢。
三江: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为太湖的三条支流,娄江、松江、东江。
山岌岌,水淙淙
岌岌:比喻很高的样子。《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王逸注:“岌岌,高貌。”唐朝张九龄《奉和圣制 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明朝李东阳《题应宁所 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旌对旆
旌:古代使用五色羽装饰的旗子。 旆:古代末端形状似燕尾之旗子。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
九泽对三江
九泽:指古时九个沼泽地带。大陆泽、雷夏泽、大野泽、彭蠡泽(蕃阳 湖)、云梦泽(洞庭湖)、震泽(太湖)、菏泽、孟潴泽、溁泽。又《广兴 记》:吴越之间具区“楚云梦”、“秦阳纡”、“晋大陆”、“郑国田”、 “宋孟渚”、“齐海隅”、“燕钜鹿”并诏余鄙为九薮。薮即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