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四支(二)资料讲解
声律启蒙四支其二原文和解释

声律启蒙四支其二原文和解释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声律启蒙》四支其二。
原文是这样的:“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龟。
”先来说说“戈对甲,鼓对旗”,这就是武器和装备相对啦,想象一下战场上的画面,是不是很有气势?“紫燕对黄鹂”,这两种鸟都特别美,紫燕轻盈,黄鹂叫声清脆,就像一对好伙伴。
“梅酸对李苦”,梅子酸,李子苦,就像生活里有甜也有酸。
“青眼对白眉”,青眼表示喜爱和重视,白眉呢,说的是有特别才华的人,是不是很有趣?“三弄笛,一围棋”,吹笛子和下围棋,都是很风雅的活动哟。
“雨打对风吹”,大自然的力量,风雨总是相伴的。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海棠花在春天早早睡去,杨柳在白天睡懒觉,哈哈,多形象呀!“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这里面有历史故事呢,张骏写了槐树赋,而杜甫不写海棠诗,各有各的缘由。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龟”,说的是晋代的士人独特奇妙,像只露出一点斑纹就能知道全貌的豹子;唐代的儒生知识渊博,就像能知道各种知识的神龟。
怎么样,这一段是不是很有意思呀?稿子二亲人们,咱们一起来瞧瞧《声律启蒙》四支其二哈!“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 你看,戈和甲是打仗用的,鼓和旗是指挥打仗的,紫燕和黄鹂都是可爱的小鸟儿,多妙呀!“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 梅子酸溜溜,李子苦兮兮,就像人生的滋味有不同。
青眼就是人家喜欢你,白眉呢,是说这人厉害哟!“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 吹笛子那叫一个悠扬,下围棋可得动脑筋。
雨打风吹,大自然可真会折腾。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 哎呀,海棠花春天爱睡懒觉,杨柳大白天还不着急起床,是不是很俏皮?“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 这里面故事可多啦,张骏写槐树赋,杜陵不写海棠诗,各有各的想法。
声律启蒙|四支(二)

声律启蒙|四支(二)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声律启蒙》,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其中还包括大量诗词典故,是训练儿童应对,训练语音、词汇、修辞,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对于诗词初学者同样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
作品散见于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声律启蒙四支2 来自诗评万象 00:00 03:12声律启蒙四支(二)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④(pí)罴:一种野兽,俗称人熊。
⑤琉璃:天然形成的各种有光的宝石的统称。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汉书·王吉传》。
王吉,字子阳,西汉人,品行高洁。
东邻的枣树越过院墙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树上的枣子给王吉吃。
王吉知道枣子的来历后,认为妻子这是偷盗,便将其妻赶出了家门。
邻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这株枣树。
后经邻里再三劝阻,坚决请求,王吉才让妻子回来。
去:离开,此处是“让……离开”,即休弃的意思。
声律启蒙4四支 (2)

四支· 二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 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四支· 二
行
止
速
迟
舞剑
围棋
花笺
草字
竹简
毛锥
汾水鼎
岘山碑
虎豹
pí
熊罴
花开红锦绣
妇
看图说话
课堂作业:复习卷(笔写)
家庭作业:
1、朗读本节内容,做到熟读自然成诵; 2、能够正确标注一首对韵古诗的韵脚; 3、完成课后练习题并讲解任一典故给家长;
后会有期
秦汉胡同
吾以外皆吾师,倾此生为斯事
平水韵
下卷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 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 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 覃、十四盐、十五咸
复习:三江 · 二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
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
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宝石知识:
琉璃,亦作“瑠璃”, 是以各种颜色(颜色由 各种金属元素产生)的 人造水晶(含24%的二 氧化铅)为原料,在 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 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 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 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 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 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 得的。
宝石、
钻石、
玉石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全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是清代儿童启蒙读物,由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
这本书以四支童谣的形式,通过儿童易懂的语言和韵律,传授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道德观念。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声律启蒙四支》的全文。
第一支《咏鹅》是一首描写鹅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鹅的形象,告诉孩子们要勤奋好学,不要懒惰。
鹅是一种勤劳的动物,它们不仅能吃草,还能吃虫子,对于农田的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第二支《咏菊》是一首描写菊花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坚强,告诉孩子们要有自信和坚强的意志。
菊花是秋天的花朵,它们在寒冷的秋天依然能够开放,给人们带来美丽和希望。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成功。
第三支《咏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梅花的坚强和纯洁,告诉孩子们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追求。
梅花是冬天的花朵,它们在严寒的冬天依然能够开放,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环境如何,都要保持纯洁和高尚的品德,追求真善美。
第四支《咏松》是一首描写松树的童谣。
这首童谣通过描绘松树的坚强和永恒,告诉孩子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松树是一种长寿的树木,它们在风雨中依然屹立不倒,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希望。
这首童谣告诉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
通过解释《声律启蒙四支》的全文,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主题是培养儿童的品德和智慧。
这四支童谣通过描绘自然界的事物,告诉孩子们要有勤奋、自信、高尚和坚定的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声律启蒙四支》是一本经典的儿童读物,它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和韵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和智慧。
这本书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年人回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品德和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上:四支之吉白夕凡创作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①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是用铺陈的方式来写景叙事,盛行于汉魏六朝。
②落絮:飘落的杨柳花絮。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蛛丝。
③四目(jié)颉:四目颉:颉,仓颇,黄帝史臣,传说仓®5有四目,汉字为仓獅斤创。
一足(kuí)夔:舜的臣子,舜说过"一夔足矣",后人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
④(qú yù)鸲鹆:鸟名,俗称八哥。
⑤(hàn dàn)菡萏:荷花。
(tú mí)荼縻:也写作酴釄、荼蘼,又名木香,一种藤类植物,晚春开白花。
【原文】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
【译文】苍颉有四只眼睛,夔只有一只脚,八哥和白鹭相对。
荷花染红了半个池塘,荼的白花开满藤架。
⑥候:气象学名词,五天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
这里是节气、时令的意思。
应候:与气候相应。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分争,被赵(xiāng)襄子联合韩、魏诛杀。
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酬报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
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他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
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
羊公,对晋人羊(hù)祜的尊称。
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苍生皮子下敬爱,死后襄阳苍生痛哭流沸,为之停止市场交易以悼念他。
后来,其手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笠翁对韵·四支2图文详解.doc

葅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
【明词义】葅:古代酷刑,将人剁成肉酱。
汉·李陵《重报苏武书》:“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错受戮,周魏见辜。
”《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彭羕传》:“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亦作菹醢。
”醢:肉酱。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
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如:《锄禾》点漆:乌黑光亮貌。
【知文化】诗通常所说的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五言就是五个字)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锄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唐·李绅——五言绝句唐·李白——七言绝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望唐·杜甫——五言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屈原和赋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所做的辞赋,后来统称为楚辞。
赋在汉代最为流行,是一种有韵的散文,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成语故事】画龙点睛古时候,有个画家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
声律启蒙--四支知识讲解

四目颉 jié
kuí
一足夔
qú yù
鸲 鹆 对
lù sī
鹭鸶
半池红菡hàn萏dàn
一 架 白 荼 tú 蘼 mí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国 伯士 恩吞 深变
形 之 炭
羊 邑 yì 公人 德竖 大 堕 duò
泪 之 碑 bēi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酒,赋(fù)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xù)对游丝。 四目颉(jié),一足夔(kuí),鸲(qú)鹆 (yù) 对鹭(lù)鸶 (sī)。 半池红菡(hàn)萏(dàn),一架白荼(tú)蘼(mí)。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yì)人竖堕(duò)泪之碑(bēi)。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 ),赋对( )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 ),落絮对( )。
声律启蒙--四支
声律启蒙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 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茶对酒
fù 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种竹
栽花
xù
落絮 对
游丝
四目颉,( ),鸲鹆对( )。
半池红菡萏,(
)。
几阵秋风能应候,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四支)

精心整理茶对酒,赋对诗①,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②。
四目颉,一足夔③,鸲鹆对鹭鸶④。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縻⑤。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⑥。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⑦。
【注释】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
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邑人:同乡。
【原文】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译文】凉风阵阵,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春雨降落,梨花开放预示春天来临。
晋国的智伯对豫让有知遇之恩,豫让甘愿吞炭变哑去为智伯报仇;西晋的羊祜镇守荆州,深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会潸然泪下。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①。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②。
汾水鼎,岘山碑③,虎豹对熊罴④。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⑤。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⑥。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注释】①围棋:此处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②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使用。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此名称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zhào)肇传》,史弘肇曾经说:安定国家、平息动乱靠的是长剑大韩,像“毛锥子”有什么用处呢?③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岘山碑:即堕泪碑,参考前注。
【原文】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⑦。
【译文】笛声悠扬,如天外之音从云中飘落,船桨做响,渔船正驶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①。
三弄笛,一围棋②,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③。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④。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⑤。
【注释】①李苦:李子很苦。
《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陵:指唐代诗人杜甫。宋人王禹偁《诗话》说,杜甫的母亲名海棠, 杜甫为避讳而从不作吟咏海棠的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晋书;王羲之传》:晋朝「王羲之」有子名 「王献之」,小时看人玩樗蒲,便知胜负,其父门人称赞他为:『管中 窥豹,时见一斑』。
樗蒲 [chū pú]
五总之龟:据说龟每长二百年,就能生出两条尾巴,称一总:到千岁的时 候,共有五总。五总的龟无所不知。因此人们常用“五总之龟”来比喻 人的学识广博。
五总之龟:唐代殷践猷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号为五总龟。
汉字“鼎”拼音为dǐng,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 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鼎,是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虎豹对熊罴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 品《七律·冬云》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作者在一副对联中连用两个典故,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为民,不 要占用本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当官,不可与民争夺利益!唯有如此,人 们才能各司其业,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社会才 能和谐,国家才能稳固。
金戈铁甲 解释: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李苦:李子很苦。《世说新语·雅量》说,晋王戎小时候,曾和一群小 孩在大路边玩耍,看见道边一株李树上果实累累,但无人摘取。小孩们 都争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李树长在大路边, 果实还没被路人摘去,这一定是苦李。小孩们摘邻居种有枣树,枣树生长茂盛垂挂到王 吉的庭园,王吉之妻采了几个枣子吃,因此王吉欲休妻,邻居闻知后便 欲砍树。后经邻里调解夫妇重归于好。
《史记·.循吏列传》写道,春秋时期公仪休为鲁国相,有一天在家中吃 到美味的葵菜,又见妻子在纺纱织帛,说:“我已有俸禄,你还要与园 夫红女争利益吗?”为了让其不与园夫和织女争利,于是怒而拔去后园 葵菜,并休妻出门。
三弄笛:这是一个典故,见于《世说新语·任诞》。晋人王徽之(宇子 献,王羲之之子)曾听说桓伊(宇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 识。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驾车从岸上经过,别人告诉王徽 之:这个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 一奏。”当时桓伊已经担任过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闻王徽 之的名气,便下车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谈一句,使 各奔东西了。弄,本为双手把玩宝玉的意思,此处引申为双手持笛演奏, 有一支古笛曲名便为《梅花三弄》。
声律启蒙 四支(二)
声律启蒙 四支(二)
• 围棋:此处不是名词,而是动宾结构,所以能与“舞剑”构成对仗。
•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一种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编连成册 使用。
• 毛锥:毛笔,因为毛笔的笔头以毛制成,形状像锥子,故得此名。
• 汾水鼎:据《史记·武帝本纪》记载,汉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个古鼎, 因此改换年号为“元鼎”。
海棠睡:《太真外传》杨太真初睡起,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耶? 柳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名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海棠 杨柳 字面上对称,也同时引用典故暗喻两个人。
张骏曾为槐树赋
骏句:据《太平御览》卷 124《偏霸部·西梁》李暠所云,从前河右地 区(今甘肃酒泉一带)无楸树槐树,东晋后期割据于河右地区的前凉国 张骏曾从陕西一带弄来一些树种移栽,都死了。前凉于公元376年被前 秦灭掉之后,李暠逐渐占据河右,于公元400年建立西凉。有一天,忽 然在酒泉宫西北角上长出了一棵槐树,李暠认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 《槐树赋》。原注引自《凉录》说《槐树赋》为张骏所作,与原文所言 相合。疑原文及原注均误。
第五、六句毛主席又展早年英迈豪气。毛主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 一切“虎豹豺狼。这二句的“虎豹”、“熊罴”都指反动派邪恶势力, 同时在诗意上又与冬景相谐调。
熊罴:熊是陆上肉食类中体形最大的动物。它们是由一种类似犬一样的 祖先进化而成的,是犬科动物进化道路上的一个分支。熊科动物基本上 都已偏离了食肉的习性,而成为杂食性动物了。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宿醉未醒。明皇 叫侍女将杨贵妃扶至沉香亭,杨贵妃带醉补了一下妆,但不能下拜。唐 明皇笑着说:“岂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是海棠花 还没睡够呀!)后来宋朝苏轼的《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 烛照红妆”,用的就是这个典故。下联出自《三辅故事》,据说汉朝宫 苑中有株柳树,树形像人,称之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历鹗的 《台城路·蚕》词中写养蚕人“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 是这个典故。
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视对方时眼球是黑色的,称青眼,表示重视对 方;其旁为白色,斜视对方则白色出现,表示轻视对方。《世说新 语·简傲》注引《晋书·阮籍传》说,晋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礼法,看 见才干普通的人,就翻着白眼对着他。只有当时的名士嵇康去见他,阮 籍才青眼相对。
白眉:三国时蜀人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 中马良的才学在兄弟当中最为突出。马良眉有白毛,当时有俗语说“马 氏五常,白眉最良”。(见于《三国志·蜀志》。)后世便称兄弟中才 干最突出者为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