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与修改病句一
语法与修改病句专题讲解

育才苑唐山世博校区辅导教案辅导教师学生姓名家长签字教务审核辅导时间语法与修改病句专题讲解教学内容:语法知识讲解;病句修改类型归类总结。
教学重难点:1、了解有关词、句的语法知识。
2、了解句子的成分,掌握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3、掌握病句在句子成分方面的病因,并会修改病句。
教学目标:1、会划分句子成份,掌握一定的方法。
2、会修改常用类型的病句。
语法知识:一、词性:实词——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类型:表示人的名称:学生、领袖、姐姐、老师。
表示具体事物:长江、河流、水果、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精神、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
表示时间名称: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郊区、附近、到处、左边、沈阳。
表示方位名称: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
2、语法特点:(1)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饰。
只有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
例如:“不道德”、“不礼貌”、“很科学”、“很民主”。
(2)一般名词能受数量词修饰。
如:“一条鱼”。
(3)表示人称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多数。
如:“同志们”、“同学们”。
名词加“们”以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如不能说“三位同志们”。
(4)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如:“哥哥爱鸟。
”(5)名词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可以做状语、补语等。
如:“他在学校上课。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6)除“人、家、天”等少量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外,一般不能重叠。
如:“人人”、“年年”、“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类型:表示动作、行为:如:走、打、说、做、保护、分析、赞成、旅行。
表示存在、消失或发展变化:如:有、存在、出现、消失、增加、缩小、扩大、发展、下降。
小学修改病句专题方法与练习题及答案(1)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如何判别句子的正误呢?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一、具体地说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
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二)、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三)、有的放矢法:语病往往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多重否定词,可能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问题;是非句中,可能会出现前后不对应的问题,如:“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
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
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语病。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
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没有主语,去掉“使”。
)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小学级修改病句(1)

小学级修改病句(1)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病句,例如句子结构不通顺、用词不当等,这些错误会影响文章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规范,使读者难以理解。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小学级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重构句子结构1. 病句:我喜欢游泳、打篮球和跑步。
修改:我喜欢游泳、打篮球,还喜欢跑步。
2. 病句: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好,善于教学。
修改: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好,他们善于教学。
3. 病句:我的朋友玩得很开心,跳舞,唱歌,品尝美食。
修改:我的朋友跳舞、唱歌,品尝美食,感到很开心。
4. 病句:她喜欢画画,还非常喜欢弹吉他,并且喜欢唱歌。
修改:她喜欢画画,同时也非常喜欢弹吉他和唱歌。
二、修正用词1. 病句:他把水喝完了,然后再填满。
修改:他先把水喝完了,然后又重新倒满。
2. 病句:我的生日是在二月二日。
修改:我的生日是在2月2日。
3. 病句:我们班有好多学生是会弹钢琴的。
修改:我们班有许多学生会弹钢琴。
4. 病句:我明天要进行一场演讲,我准备好了。
修改:我明天要进行一场演讲,我准备就绪。
三、注意语法错误1. 病句:我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包。
修改:我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包饺子。
2. 病句:昨天我和小明去了公园。
修改:昨天我和小明一起去了公园。
3. 病句:我正在听着音乐,但是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
修改:我正在听音乐,但是需要停下来休息。
4. 病句: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
修改:你可以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吗?以上是小学级修改病句的方法,希望大家在写作中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使文章更加通顺易懂。
语文语法常见病句及修改病句【优质】

语文语法常见病句及修改病句医生看病要号脉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修改病句也是同样,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寻找病因,才能对症修改病句。
这里介绍常见病句有10种: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一、成份残缺。
指句子不完整,缺少“谁”,“怎么样”“做什么”(也就是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必要成份)。
如“前几天,送给小玲五本课外书。
”这句话,缺少“谁”(主语),应该在“送给”的前面加上“我”或“老师”等,句子才完整;又如“我最尊敬的人是”,缺少“谁”“什么人”(谓语),可在“是”的后面补充“我的爸爸”或“我的老师等”。
二、重复累赘。
指句子中用的词重复啰嗦,应删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如“王老师多次反复教育小明要遵守纪律。
”这句话中“多次”和“反复”重复了,要删去其中一个就对了。
三、前后矛盾。
指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意思有矛盾,不统一。
如“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夜大风。
”这句话中“傍晚”和“一夜”有矛盾,应改为“昨天傍晚刮起了大风。
”四、词序颠倒。
指句子中词语的位置前后颠倒。
如“李老师认真修改阅读了张华同学的作文。
”这句话中“修改”“阅读”的词序混乱,颠倒,应该把“修改”和“阅读”调换一下位置,改为“李教师认真阅读修改了张华同学的作文。
”五、搭配不当。
指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不符合语言习惯,在意思上不能配合,搭配不当。
如“王丽十分爱护时间。
”这句话中“爱护”与“时间”搭配不当,应改为“爱惜”。
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六、用词不当。
指句子中某个词语运用得不恰当。
如“看到这风景如画的田野,我们的心情非常高兴。
”这句话中“高兴”一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愉快”。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专题9修改病句 第1讲语法知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2] 下列句子中,对主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过河的船很快又快速地驶回来了。 主干:船驶 B.村里男子们都有一种恶习。 主干:男子们有恶习 C.人们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会更快地成为现实。 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D.当地政府根本不关心民生问题。 主干:政府关心问题
( D)
解析 提取句子主干时要注意连同否定词“不”“没有”等一块提取。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 3] 用符号法划分句子成分。 用“‖ ”分开主谓两部分,用“ ”画出主语,用“____”画出谓语,用 “ ”画出宾语,用“( )”画出定语,用“[ ]”画出状语,用“〈 〉” 画出补语。 (1)他读书。 (2)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书。 (3)不喜欢运动却喜欢阅读的他昨天下午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十分有意义的历 史书。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4)我把纸糊了两扇窗户。 (5)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6)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7)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8)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那里的人们。 (9)她是国家队里一位有十几年国际大赛经验的最优秀的乒乓球女运动员。 (10)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产生了兴趣。
答“加强什么”的问题,是宾语。
短语充当。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修改病句的四大方法

修改病句的四大方法
修改病句的四大方法是:
1.语法修正:检查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动词
时态错误、代词指代不清等。
可以通过调整词序、使用适当的时态和人称,以及修复代词错误等来纠正语法问题。
2.句意澄清:确保句子表达的含义清晰明确。
如果句子含糊
不清或不完整,可以通过添加必要的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结构来澄清句子的句意。
3.冗余修正:删除或简化多余的词语和短语,使句子更加简
洁明了。
去除冗余可以提高句子的流畅度和可读性。
4.风格与修饰修正:关注句子的表达风格和修饰语的使用。
适当调整形容词和副词的位置和选择,使用恰当的修饰词语,以确保句子的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通过运用这四大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改进句子的质量和表达效果。
注意这些修正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写作目的来选择使用,以确保句子表达的准确度、连贯性和流畅性。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
1.注意主谓一致:如果主语是单数形式,谓语动词也应该是单数形式;如果主语是复数形式,谓语动词也应该是复数形式。
例:
原句:她们每天都去公司见客户,但她们的工资都不高。
修改后:她们每天都去公司见客户,但她们的工资都不高。
2.注意动宾搭配:动词和宾语之间应该搭配合理,符合语法规则。
例:
原句:我想要一杯茶。
修改后:我想要一杯水。
3.注意时态一致:句子中的动词时态要和上下文保持一致,表达清晰。
例:
原句:他明天去图书馆看书。
修改后:他今天去图书馆看书。
4.注意修饰成分位置:修饰成分应该放在被修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
前面或后面。
例:
原句:在教室黑板上写满了字。
修改后:黑板上写满了字。
5.注意前后文逻辑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明确,不可出现断章取义或前后矛盾的情况。
例:
原句:他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
修改后:他吃饭的时候,一边看手机。
6.注意平行结构:句子中的并列成分要保持相同,结构相似。
例:
原句:他喜欢看电影,爱听音乐。
修改后:他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
7.注意语法错误:避免使用错误的语法结构,如主谓不一致、动词形式错误、语序颠倒等。
例:
原句:我以为他是一个好人,结果他是坏人。
修改后:我以为他是一个好人,结果他却是坏人。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初中语文学习中经常出现病句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文章的质量,更是影响了整个语言表达的水平。
为了帮助初中生们更好地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词汇选择不当词汇选择不当是造成病句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首先了解词汇的含义、词性、用法,这样才能在语句中适当使用,并且合理表达。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如字典、词语辨析软件等来帮助我们选择词汇。
二、语法结构错误语法结构错误是一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不一致、主语与谓语不搭配、缺少连词等等。
要避免语法错误,我们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语法结构的练习。
三、句型不规范有些句子结构不规范,这也容易造成病句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了解各种基本的句型结构,并且进行练习,加深理解。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在句子中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这样可以更好地改善句子结构。
四、表达不清楚有些句子中表达不够清楚,这通常是因为我们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一是要清晰表述思想。
写文章时要注意表达清楚、简洁。
避免出现拖泥带水、囉唆冗长的句子,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式更好。
二是要注意逻辑严谨。
写文章时要注意逻辑严谨、材料有据。
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总之,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词汇选择、语法结构、句型结构、表达清晰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以避免病句的出现,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语言表达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内容:语法与修改病句(一)二. 教学重难点:1、了解有关词、句的语法知识。
2、了解句子的成分,掌握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3、掌握病句在句子成分方面的病因,并会修改病句。
语法知识一、词性:实词——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类型:表示人的名称:学生、领袖、姐姐、老师。
表示具体事物:长江、河流、水果、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精神、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
表示时间名称: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郊区、附近、到处、左边、沈阳。
表示方位名称: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
2、语法特点:(1)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饰。
只有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
例如:“不道德”、“不礼貌”、“很科学”、“很民主”。
(2)一般名词能受数量词修饰。
如:“一条鱼”。
(3)表示人称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多数。
如:“同志们”、“同学们”。
名词加“们”以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如不能说“三位同志们”。
(4)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
如:“哥哥..爱鸟.。
”(5)名词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可以做状语、补语等。
如:“他在学校.....上课。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6)除“人、家、天”等少量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外,一般不能重叠。
如:“人人”、“年年”、“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类型:表示动作、行为:如:走、打、说、做、保护、分析、赞成、旅行。
表示存在、消失或发展变化:如:有、存在、出现、消失、增加、缩小、扩大、发展、下降。
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想、忘记、觉得、感到、羡慕、憧憬、回忆。
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如:使、叫、派、要求、禁止、推选、委托、任命。
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如:能够、应该、必须、要、愿意、肯。
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如:去、上、下、出、进、起、上来、下去、回来、出去。
表示行动始终:如:开始、进行、停止、继续。
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
只有一个“是”。
2、语法特点:(1)能与副词组合,一般能用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和“没”否定。
如:不来、不去(2)一般不受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如不能说“太来”“很去”。
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很爱、很想念、最讨厌、极厌恶。
(3)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例如:写写、想想、研究研究、考虑考虑。
(4)动词后边可以带“着”“了”“过”等助词,或带趋向动词“起来”“下去”等表示动态的词。
如:关着、看过、写了、打起来、说下去。
(5)动词一般能带宾语。
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出发、旅行、休息、起程、诞生、颤抖。
(6)能用肯定否定相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名词不能)。
如:能不能、去不去。
(7)动词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爱.学习。
”“游泳的人回来了...。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等的词。
1、类型:表示形状的:如:高、粗、圆、弯曲、宽广、狭窄、笔直。
表示性质的:如:好、坏、优秀、恶劣、诚实、虚伪、狡猾、美丽、高尚、伟大、朴素。
表示状态的:如:迅速、敏捷、匆忙、平静、悠闲、混乱、愉快、轻松、痛苦、疲倦、急躁。
2、语法特点:(1)能受“很”“最”“十分”等程度副词修饰。
如:“非常生动”。
少数形容词本身已包含一定程度,不能受修饰。
如:不冰凉、不雪白、很绿油油。
(2)一般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提问。
如:好不好。
(3)形容词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加重程度的意思。
如:整整齐齐、端端正正。
(4)形容词主要做定语、状语、补语。
也可以做谓语。
如:“伟大..的祖国走向未来。
”“你快.走!”“老师讲得很清楚..。
”..。
”“周围肿.得通红(四)数量词:1、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表示确数的:一、二、十、百、千。
表示概述的:几、些、许多、少数。
表示序数的:第一、初一、老四。
2、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分类:物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
如:尺、公斤、张、只、类。
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
如:“跑三趟.”、“念两遍.”、“去三遭.”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五)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的词语。
1、类型:表示程度:极、最、太、更加、格外、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
表示范围:全、共、尽、净、仅、一起、一同、一味、仅仅、惟独。
表示时间:刚、正、将、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
表示频率: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
表示语气:不、没、没有、别、准、一定、必定、倒、可、就、幸亏、难道、何尝、简直、反正。
2、语法特点(1)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大”。
(2)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如:“他又.来了。
”“他曾经..来过。
”可以做补语,如:“味道好极了..。
”“天冷得很.。
”(3)除了“不、没有(没)、当然”以外,副词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二、句子成分:(一)六种基础成份: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单句的成份的划分可以利用不同成分的基本位置和结构助词的不同用法来掌握。
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注意: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1、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
常用名词性的词语充当。
例: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动作行为或变化。
常用动词、形容词等动词性短语充当。
例:蜜蜂是画家的爱物。
3、宾语: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用来回答“谁”、“什么”等问题。
常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
例:经验告诉我们。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
4、定语:附加在名词前的成分,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一般在主语或宾语中心语前边;“的”是重要标志。
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5、状语: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的附加成分,起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的作用。
常用形容词、副词或介宾短语充当;表示时间和所处的名词也常做状语。
例: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在同学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明显进步。
6、补语: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常用的是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或介宾短语充当;“得”是重要标志。
例:他急得团团转。
劳动公园的郁金香美极了。
(二)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1、根据语序,先划主谓,再依次划出定、状、补、宾语。
[ 状语],(定语)主语中心语.....(定语)宾语<补语>。
.....|| [ 状语]谓语中心语例句: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2、巧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字前一般是主语或宾语的定语;“地”字前一般是谓语的状语;“得”字后一般是谓语的补语。
(三)句子主干:句子主干一般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
例句: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主干:神话是猜测。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5分钟)一、用符号标明下面各句的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 定语()补语< > ]1、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2、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3、我轻轻地叩着板门。
4、这里的水,多、清、静、秀。
5、斜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破布袄的肩背上。
6、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7、李老师又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
8、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试题答案】1、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2、(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3、我[轻轻地]叩着板门。
4、(这里的)水,多、清、静、秀。
5、(斜下来的)光柱子落<在他们的破布袄的肩背上>。
6、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7、李老师[又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
8、(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