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词语错用]分析
初一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及解析

初一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及解析初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病句的修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病句是指句子在语法、用词、结构等方面存在错误,需要通过修改来使其表达清晰、准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一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和解析: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意思不完整。
- 错误示例:我们去公园玩。
- 修改后:我们周末去公园玩。
- 解析:原句缺少时间状语,添加“周末”后,句子意思完整。
2. 搭配不当: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 错误示例: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 修改后: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 解析:原句中的“提高”与“成绩”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了学习成绩”。
3. 语序不当:词语或句子成分的顺序不符合逻辑或语法规则。
- 错误示例: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学习。
- 修改后:他昨天去图书馆学习了。
- 解析:原句中“去了”和“学习”的顺序不当,应调整为“去图书馆学习了”。
4. 前后矛盾:句子中的信息自相矛盾。
- 错误示例:他既聪明又笨拙。
- 修改后:他既聪明又勤奋。
- 解析:原句中的“聪明”与“笨拙”是矛盾的,应改为“聪明又勤奋”。
5. 逻辑错误:句子表达的意思在逻辑上不合理。
- 错误示例: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数学。
- 修改后:有些学生不喜欢数学。
- 解析:原句过于绝对,应改为“有些学生”,以符合实际情况。
6. 重复累赘:句子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
- 错误示例:他非常地高兴。
- 修改后:他非常高兴。
- 解析:“非常”和“地”重复,去掉“地”即可。
7.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不一致。
- 错误示例:学生们是一群好学生。
- 修改后:学生们是一群好孩子。
- 解析:原句中的“学生”与“孩子”在逻辑上不一致,应统一使用“孩子”。
8. 用词不当: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 错误示例:他的行为令人发指。
- 修改后:他的行为令人愤怒。
- 解析:“发指”一词过于强烈,不符合语境,应使用“愤怒”。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修改病句需要对句子的结构、用词、逻辑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调整。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方法总结与练习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方法总结与练习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方法总结与练习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病句,如错别字、语法错误、表达不清等问题。
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病句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和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修改方法,并提供相应的练习。
一、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1. 错别字病句:错别字是指字形、字义或者字序有误的情况。
修改方法是认真审查写作中的每个字词,特别是容易混淆或写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学好正确的写字技巧。
例子:原句:她作业写得很仔细。
修改后:她作业写得很认真。
2. 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句子的意思和表达,使用不当会使句子含义模糊或表达不清。
修改方法是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的使用,以及逗号、冒号、分号等的使用。
例子:原句:他很高并且很帅。
修改后:他很高,而且很帅。
第1页/共4页3. 语序问题:语序指的是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
中文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有时候会有变化,如下面的例子。
修改方法是认真审查句子中的词语顺序,确保句子表达的准确和清晰。
例子:原句:水在地面上流。
修改后:地面上水流。
4. 同音字混淆: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
在写作中,容易将同音字混淆,造成语义的错误。
修改方法是学习同音字的区别和正确使用,可以借助工具如字典等进行查询。
例子:原句:她很可爱,我很喜欢她。
修改后:她很可爱,我很喜欢他。
5. 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是指在句子中,词语的搭配应该符合语法和习惯表达习惯。
修改方法是学习各种词语的常见搭配,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搭配。
例子:原句:我把东西放入书包。
修改后:我把东西放到书包里。
二、练习题1. 下列句子中的病句是什么类型的,请修改并标明修改的错误类型。
(1) 哥哥站在窗口往下看。
(2) 小猫喜欢吃鱼其实家猫有点饱食。
(3) 爸爸给了我一百块我买了一本书。
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

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一定用得上,为孩子收藏)阅读理解公式化02-26阅读29修改病句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绝大部分小学生的弱点!今天我们就把病句的类型和修改方法等跟家长们分享!请一定记得收藏哦!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初中生修改病句的常见类型

初中生修改病句的常见类型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初中生修改病句的常见类型,供大家阅读!初中生修改病句的常见类型(一)实词使用不当1、单音词和双音词选用不当。
有的地方该用双音词,就不应该用单音词;有的地方该用单音词,就不必硬把单音词加以双音化。
例如:这儿的河流,流程都不太长,但水量很丰,流势很急。
(“丰” 应改为“丰富”或“大”为好。
)大坝拦挡住河水,一个人工湖形成了。
(“拦挡”应改为“挡”)2.选错近义词:有些词的意义相近而又有些细微的差别。
很容易用错,选词时仔细斟酌。
例如:雨滴和汗水混大一起,他们的衣服湿透了。
(“雨滴”改为“雨水”)3、代词用错。
例如:我们明明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认真地帮助它,反面毫无原则地掩盖它,这是不负责作的表现,(句中第一个“它”指“先进单位”,而第二个“它”却指“先进单位的缺点”,第一个“它”应改为“这些缺点”)(二)虚词使用不当最容易用错的虚词介词连词。
1、用错介词(最容易用错的介词是“对”、“把”)例如: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
(句中的“对”弄错了对象,应当是“我们对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不太熟悉”。
)每个介词有自己的范围,“向”表示方向,“对”表示对象,“在"表示时间地点情况等。
2、用错连词。
例如:你知道我也十分爱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槽。
(句中“而且”表示递进关系,但是前两句没有递进内容,应把后句改为“而且知道我吹得很糟。
”)3、助词使用小当。
助词使用不当,主要是结构助词使用不当,例如:他们是我们乡第一个上名牌的大学的学生。
(名中的“的”过多,“名牌”后的“的”可以删去)(三)成分残缺句子成分可以省略、省略总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把省去的词语补出来。
但是必要的成分不能欠缺,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
1、缺主语。
例如:通过学习,使提高了认识。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小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病句专题: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 典题 例举)

2020/11/19
19
动宾搭配不当
1、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 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全国卷Ⅲ4D) 2、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 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 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 可以用它作餐具(广东卷)
3、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 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 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浙江卷5A)
3、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 用的东西。 4、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 干部叫到一起。5、这种管子要不要换, 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6、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 我怎么也睡不着。7、在阶级社会里, 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教育的 上层建筑也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
2020/11/19
2020/11/19
24
例句② 他能密切联系和关心群众的痛痒。
运用:看到有“和”,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的 问题,仔细分析两个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关心 痛痒”可以,而“联系痛痒”则讲不通,故是病句。
例句③ 作家敏锐地察觉、扶植新生的 幼芽。
运用:看到有“、”,即想到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的问题,仔细分析“敏锐地察觉、扶植”这一短 语,“敏锐地察觉”可以,“敏锐地扶植”则不 可以。
例句② 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运用:句中宾语中心词“手“前有两个修饰语 ――“聪明”和“能干”,“能干”可以修饰 “手”,而“聪明”则不可以,构成修饰语和中 心词的搭配不当。
2020/11/19
23
注意抓重点词(是否、能否、有无、和、与、以 及等),一些并列短语和“、”――查一面与两 面的搭配不当。
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中小学修改病句的七大类型及例句学习

中小学修改病句的七大类型及例句学习修/改/病/句病句就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中小学阶段的病句修改主要考查修改病句和句式的变换,学生要求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用词不妥、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重复啰嗦、前后矛盾、成分残缺、表意不明等七种常见的语病。
病句类别不同类别的病句如何修改?用词不妥1、褒义词贬用或者贬义词褒用。
比如:张敏同学说的话很对,我们都附和她。
句中,“附和”多用于贬义,是属于贬义褒用了,显得感情色彩不相符,应把“附和”改为“赞同”2、用表示整体的词来说个体比如:我家总共有五个人口。
句中的“人口”是表示整体的词,“五个”是表示个体的。
所以,应把“人口”改为“人”。
3、词语跟所说明的对象不相称。
比如:李老师很爱戴学生。
群众对领导,年轻人对年老的(长辈)用“爱戴”。
句中“爱戴”应该改为“爱护”。
搭配不当在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确定性的关系,即形成了一种搭配习惯。
如果在使用时,违反了这种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就不可避免地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
1、主谓搭配不当如:老师布置我做的作业,已经在星期五实行了。
句中“作业”是主语,“实行”是谓语,可以说这个措施实行了,不能说作业实行了,应该把“实行”改为“完成”。
2、动宾搭配不当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第一句话中的“继承”可以和革命事业搭配,“发扬”也不能和“革命事业”搭配。
可以删去“和发扬”三个字,也可以删去“继承和”三个字,但要把“事业”改为“精神”。
3、附加成分与中心词语搭配不当如:春天的长安是美丽的季节。
中心词是“春天”应该说:“春天是季节”,不能说“长安是季节”,主要成分与附加成分之间搭配不当。
这句话应改为“长安的春天是美丽的季节”。
4、中心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前、后附加成分搭配不当如:王老师讲完故事后,同学们激烈地鼓掌。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句子修改病句怎么改的

句子修改病句怎么改的句子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的单位,是人们思想和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是非常关键的,因此需要对句子中出现的病句进行修改。
下面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句子修改方法以及分析。
一、修改方法1. 去除重复一句话中出现了多个相同的词汇,可以简单修改成一句话,来提高阅读的流畅性。
例如,“他他走了”修改成“他走了”。
2. 去除不必要的冗余一些词汇在表达时又已经包含了其他含义,这些含义已经被上下文所说明,就可以去除,不必重复。
例如“说话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可以改为“说话时不知所云”。
3. 按词序排列按照句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排列的顺序,可以使读者更快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机器人在人类安全指挥下为我们服务”可以改为“在人类安全指挥下,机器人为我们服务”。
4. 补充适当的修饰语通过增加适当的修饰语,可以让句子的语义更加明确。
例如,“他是个好人”可以补充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
二、分析1.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最常见的病句,也是最需要注意的病句。
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缺少主语或宾语、虚词使用不当等。
例如,“小王经常操心父母工作问题,常常夜里十一点打电话询问事情的进度”中,“经常”和“常常”都有相同的词义,造成了重复,应该去除其中一个。
另外,“询问事情的进度”中缺少了宾语“父母工作问题”,应该改为“询问父母工作问题的进度”。
2. 词语用法错误词语用法错误也是常见的病句之一,主要包括词义歧义和词汇搭配不当等。
例如,“我对你的坦白很不以为意”,其中“以为意”使用不当应该改为“看重”。
3. 意思表达混乱有些句子的意思表达比较混乱,不够清晰明了,需要进行修改。
例如,“我没看见这个脸孔,因为我忙着微笑”,这个句子表达含糊不清,应该改为“我忙着微笑,没有留意他的脸孔。
”4. 统一句子风格句子风格的不统一也会影响句子的表达力,需要进行适当的修饰,避免句子过分单调。
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

语文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一定用得上,为孩子收藏)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介词不当: 例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 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对于"误用,应去掉) 例2:我关于美学很感兴趣。 ("关于,误用,应改为"对"或"对于") 例3: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在"和"上"多余,并导致了语法错误。应删去) 8 助词误用 例l: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 潮。 ("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2: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前后不能重复,否则, 将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将"和"了"矛盾。应删去"了") 例3: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 火箭圆满成功。
(因多用"的,字,使本为主谓短语作主语变为名词性 偏正短语作主语,与谓语部分不能配捕,应删掉"的")
9 连词误用 ("和"应改为"而") 例l:他的话明确和有力。 例2:大家主动地批判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 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病句分类辨析
能辨析不通顺的的语句,并加以改正 病句分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 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近几年多 用单选题考查病句的辨认,也考查了病因判断、 病句修改等,并多将病句和语意明确揉和考查。 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 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 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 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 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 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并较好在 语言交际中避免病。
例2:小玉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因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不但"应移至句首〉
例3: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 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 供应。 〈应将第一个"一方面"移至句首)
例4:不等大家到齐,就他一个干起来了
(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只不过第一个分句蒙后省主语,所以" 就"应移到"他"与"一个"间)
例2: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 他就说:‘你还认识他吗?" 〈"他"究指张青呢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 6 副词误用 例1: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 士。 〈"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例2: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 偶尔的。 (“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此将其误用为形 容词,应改为"偶然"中国"是名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不是 中国人的行为。") 2 动词误用 例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 例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繁冗,可去掉) 3 形容词误用 例l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 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
〈"和"使本不为并列关系的词语变为了并列关系 ,应改 为 "等 " 〉
例3: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 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及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及 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
(第一个"及"误用,应改为"并")
例4: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义学历史 或者学地理。
(“或者”应改为“还 是”)
(二)词义不当 1 词义误解 例: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 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是不更改、磨
灭的言论,可改为"极端错误"等)
2词义轻重不当 例1: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 了优异的成就。
("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例2:对于这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分 子,我们必须很好批评。
("批评,词义太轻。应改为"斗争"等)
3 词义范围不当 例l:社会主义建设时候,需要大批杰 出的科学家。 ("时候"范围太小,应改为"时期") 例2:我们应很好控制改革开放的场 ("场面"范围大小,应改为"局面") 面。 例3:我们班上今天发生了不好的事 变。
(四)关联词语误用 1 错用关联词语 例l: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
("尽管"是转折联词,此分句间是条件关系,使用它不恰当,应改 为"不管")
例2:宁可千日无灾,也不可一日不防。
("宁可……也……"是选择中表取舍关系的关联词,此分句间应是让 步假设关系,此用它不能正确地显现分句间的关系,应改为"即使…… 也……")
("平均’,和"以上"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6:我们外科的治愈率已由80%增加了93%。 ("了"应改为"到") 例7:他那身汗溃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黄 布褂都早已湿透了。 (量词"身"可修饰"黄布褂",但不能修饰"单帽", 应将"身"改为"顶",并在"半新"前加"那件") 5 代词指代不明 例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 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 ("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 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沉重"是形容词,此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感动”是一个动词,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人")
例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 。 ("悬殊"本是形容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 数量词误用, 例1 :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粥。 (“二”应改为“两”或将“二个”改为 例2:收音机的价格一阵再降 ,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 “俩”)。 (将"一倍"改为50%等) 例3:赵家坡这个小山庄,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 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 ("近"与"多"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4: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 在90分以上。
(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相呼 应的"而且"等,应在"体形"前加"而且")
例2: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此句两个分句间明显是有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但是……" 这一对关联词)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l: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 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不管”应移到句首) 4
("事变"一词范围太大。应改为"事件"或"事情")
(三)色彩不当 例l:我军经过多次的冲锋。终于打 退了敌人的顽强进攻。
〈"顽强"是褒义词,此使用为贬义词,应改为"顽固")
例2:要想大家都有高昂的斗志,我们应该 做仔细的煽动工作。 〈"煽动,是贬义词,此误为褒义词,应改为" 鼓动")
例4:我们在全世界再次郑重地说明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明"用于此不合庄重严肃语境,应改 为"声明)
各种语病概述
〔解析〕造成语病的原因主要是词语错用、语法 错误、逻辑错误、重复罗嗦、修辞不当、歧义六 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多种情况,将例述如下: 一 词语错用 (一)词性误用 1名词误用: 例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 整、清晰、条理。 ("条理"本是名词,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 清晰"并列。可改为"有条理")
2 滥用关联词语 例l:这幅画我一直非常喜欢,可是对它的领悟, 却是不久前的事,.
〈"却"与"可是"重复,应删去"却"或"可是")
例2: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不感兴趣,所以对数学很 喜欢。
〈"由于……所以……"表因果关系,而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应 去掉)
缺少关联词语: 例1: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 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3
关联词语配套使用不当 例l,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 幅度提高。 5
("只有"和"就"不是同套关联词,不能配搭使用,应将"就"改为" 才",不能将"只有,改为"只要",因为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而不 是充分条件关系〉
例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属同套关联词语。不能配套使用,应将"也"改 为 "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