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体工程分类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形成与演变过来 的地质体,它被许许多多不同方向、不同规模的 断层面、节理面、裂隙面、层面、不整合面、接 触面等各种地质界面切割为形状不一、大小不等 的各种各样的块体。所以,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 围内,一种或多种岩石中的各种结构面、结构体 的总体。因此,岩体不能以单块岩石为代表,单 块岩石强度较高,但被结构面切割破碎时,其构 成的岩体的强度却较小。所以岩体中结构面的发 育程度,性质及连通程度等,对岩体的工程地质 性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岩体内结构面连通性
结构面的张开度和填充情况
结构面的张开度是指结构面的两壁隔开的距离。 以张开度的大小区分,主要分为:闭合的,微张开 的,张开的,宽张的。 闭合的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取决于结构面两壁的 岩石性质和结构面粗糙程度。微张的结构面的剪切 强度比张开的结构面大。张开的和宽张的结构面, 其抗剪强度取决于填充物的成分和厚度。填充物为 黏土时比为砂质时强度低;为砂质时比砾质低。
块状结构岩体
层状结构岩体
碎裂结构岩体
散体结构岩体
谢~谢!
结构面的密度
它反映了节理的发育程度和岩体的完整性, 通常以线密度(条/m)或结构面的间距来表示. 节理发育程度分级
分级 节理间距(m) 节理发育程度 岩体完整性 Ⅰ >2 不发育 Ⅱ 0.5~2 较发育 Ⅲ 0.1~0.5 发育 Ⅳ <0.1 极发育
完整
块状
碎裂
破碎
结构面的连通性(贯通性、延展性)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岩体中,结构面的走向、 倾向方向的连通程度。如图所示:
2.结构体类型 结构体是指岩体中被各类各级结构面切 割并包围的岩石块体及岩石集合体。根据其 外形特征结构体分为柱状、块状、板状、楔 形、菱形和锥形等六种基本形态。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水理性质
•吸水率:常压条件下,岩石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干 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率:高压或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分的质 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系数: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的比值。其值 越大,岩石的抗冻性越差。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变质岩 • 工程性质与其原岩密切相关。
• 动力变质岩的力学强度和抗水性均较差。 • 片理构造使岩石具有各向异性特征。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二、 岩体及岩体结构
岩石(Rock): 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体(Rock mass):
包含各种结构面的地质体。岩体的工程性质 首先取决于结构面的性质,其次才是组成岩体的 岩石性质。
PPT文档演模板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力学性质
• 强度指标: 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岩石单向受压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 岩石单向受拉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抗剪强度(shear strength):
• 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强度特性
•最主要是抗剪强度
•c
m
PPT文档演模板
•
图 7—12 岩体抗剪强度包络线
•1-结构面强度线;2-岩块强度线;3-岩体强度包络线变化范围 岩土工程分类与分级
•四、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分类
1、分类的目的
(1)为岩石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编 制定额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便于施工方法的总结,交流,推广。 (3)为便于行业内技术改革和管理。
岩土体工程地质划分

一、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依据岩石成因,研究区岩体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二大工程地质类型。
1.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仅发育有侵入岩,包括变质侵入岩。
变质侵入岩也可划为变质岩类副变质岩,由于研究区内变质岩类型单一,面积小,只在侵入岩类中加以叙述其特征。
依据侵入岩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和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
(1)坚硬块状闪长玢岩、正长斑岩、花岗岩、闪长岩岩性综合体:岩性组合为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黑云花岗闪长岩及中生代燕山期石英正长斑岩、角闪闪长玢岩岩脉。
岩石坚硬性脆,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抗风化能力强。
在裸露区风化残积土厚0—1m,隐伏区残积土厚1—3m,标贯击数14—30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280kpa;全风化带厚0—2m,标贯击数40.9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50—500kpa;强风化带厚0—4m,标贯击数60.2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500—2000kpa。
该岩性综合体具低压缩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
(2)坚硬—较坚硬片状闪长岩类岩性综合体:为晚太古代阜平期片麻状中粒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
是经过区域变质作用的片状、片麻状变质侵入岩。
片理产状45°—65°。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60Mpa,属坚硬—较坚硬;工程地质结构类型为片状结构。
岩体全风化带厚0—5m,标贯击数35击。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400kpa;强风化带厚5—10m,标贯击数54击,地基承载力标准值400—1500kpa。
岩体塑性变形较大,具中低压缩性,边坡稳定性差,易引起风化、流失、边坡失稳等工程地质问题。
2.沉积岩沉积岩可划分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碎屑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四种工程地质岩组。
(1)碳酸盐岩岩组依据岩组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岩性组合,岩石强度分为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中厚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中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坚硬—较坚硬薄层状碳酸盐岩岩性综合体。
第一章岩石的性质及其工程分级

3、解释岩石碎胀性的意义和表示方式。
4、三向压力作用下岩石的变形和强度特征有哪些?
5、解释岩石可钻性和可爆性。
6、岩石工程分级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常用哪些表 示方法?
7、画出岩石在静荷载情况下单向受压应力—应变 关系示意图,并叙述其特性?
(5)岩石的膨胀性
是软岩石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指软岩石浸水后
体积增大和相应的引起压力增大的性质。
(6)岩石的崩解性
是指软岩浸水后发生的解体现象。
四、.岩石的碎胀性
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 增大,这种性质成为岩石的碎胀性
用碎胀系数表示 K V1
V
V1—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
一、岩石的变形特征
(一)静载荷作用下两个发展阶段
变形:岩石在外荷载作用下,首先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微粒之 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形,可称为变形。
破坏:随着作用的荷载不断增大,或者荷载达到某一数值而 恒定保持下去,便会导致岩石的破坏。
外荷载的分类
静荷载:岩石本身周围的压力
按外荷载的作用性质{
表
二、岩石的孔隙性
岩石的孔隙性:是指岩石的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通常用孔隙 度n和孔隙比e来表示。
岩石的孔隙度n:是指岩石试件内各种裂隙,孔隙的体积总和 与试件总体积之比。
岩石的孔隙比e:是指岩石试件内各种裂隙、孔隙的体积总和 与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体积之比。
意义: 岩石的孔隙度增大 岩体本身整体性下降 强度降低 透水性增大 由于存在着孔隙 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从而又增大 了岩石的透水性
(四)、动荷载下岩石的变形特征
无论是冲击式凿岩机凿碎还是爆破破碎岩石,岩石承 受的外力都不是静荷载而是一种冲击荷载。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与岩体分类-1-结构面特征与结构面类型

1)产状:结构面的产状常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 表示。 2)连续性: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 常用线连续性系数、迹长和面连续性系数等表示。 3)密度:结构面的密度反映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 常用线密度、面密度和间距等指标表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张开度与填充胶结特征:结构面的张开度e是结构 面两壁面间的垂直距离(mm) 5)形态:结构面的形态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及水力学性 质存在明显的影响。 6)结构面的组合关系:控制着可能滑岩的岩体的几何 边界条件、形态、规模、滑动方向及滑移破坏类型, 它是工程岩体稳定性预测与评价的基础。
1)原生结构面:是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其特征与 岩体成因密切相关。因此,又可将其分为沉积结构面、岩浆结 构面和变质结构面三类。原生结构面除部分经风化卸荷作用裂 开外,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连接力和较高的强度。 (1)沉积结构面
沉积岩的层理、层面、沉积间断面及沉积软弱夹层等都属 于沉积结构面。 (2)火成结构面
在岩体的强度性质中,最重要的是抗剪强度。
它是影响工程安全和造价的重要因素,在岩基抗滑稳 定、边坡岩体稳定和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近似 中,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是必不可少的。
二、岩体的流变特征
蠕变:指在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变形随时间的持续而逐 渐增长的现象; 松弛:变形保持一定时,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 小的现象。 长期强度:出现蠕变破坏的最低应力值
2.结构面的规格和等级 按结构面延伸长度、切割深度、破碎带宽度及其
力学效应,可将结构面划分为如下五级: Ⅰ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 Ⅱ级: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如较 大的断层、层间错动、不整合面及原生软弱夹层等。 Ⅲ级:指长度为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 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Ⅳ级: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 及较发育的片理、剪理面等。其长度一般为数十米至 二三十米,宽度近于零至数厘米不等,是构成岩块的 边界面。 Ⅴ级:又称微结构面,指隐节理、微层面、微裂隙及 不发育的片理、劈理等,其规模小,连续性差,常包 括在岩块内,主要影响沿块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及分类(1)

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土
1)碎石土: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
土
2)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粒径大于
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
3)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塑性指数小
于或等于10的土。
4)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岩石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用直 径为75mm的金刚钻头,双 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 连续取芯。长度大于10cm 的岩芯总长度与钻进总进 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RQD
LP
( 10cm的岩芯断块长度) Lt (岩芯进尺总长度)
100%
CHONGQING UNIVERSITY
CH7- 12
7.4 土的工程分类
将用于工程建设目的的各种自然土,按其 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异划分为类或组。
分类:
←普通分类:《土的分类标准》 ←专门分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CHONGQING UNIVERSITY
CH7- 13
地基土的分类:GBJ 50007-2002
CHONGQING UNIVERSITY
CH7- 4
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
内部因素(岩石的地质特征)
• 矿物成分 • 结构 • 构造
外部因素
• 水的作用 • 风化作用
CHONGQING UNIVERSITY
CH7- 5
Ch7.2 岩体的工程性质
一、几个基本概念
岩石(Rock)矿物的集合体。
岩体(Rockmass)是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 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 中的地质体。
岩体的组成及工程地质特征

岩体的组成及工程地质特征一、岩体的概念岩体: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岩石组合,且在形成现实岩体的过程中经受了构造变动、风化作用、卸荷作用等各种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及改造。
工程岩体的分类为:地基岩体、边坡岩体、地下工程围岩。
二、岩体的结构岩体是由岩块或土构成的,岩体的性质取决于岩石或土和结构面的性质。
岩体的结构面结构面的特征是影响结构面强度及其他性能的重要因素。
结构面的产状由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
岩体的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的几种类型(1)不利情况 (2)最不利情况(3)有利情况(岩层走向与边坡垂直) (4)有利情况(岩层倾向与边坡相反)(2)断裂构造①裂隙发育程度分级及对工程的影响①裂隙的分类③断层的组成及类型三、岩体结构特征1.岩体结构类型四、岩体的力学特性(一)岩体的变形特征岩体的变形通常包括结构面变形和结构体变形两个部分。
设计人员所关心的主要是岩体的变形特性。
岩体变形参数是由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来反映的。
不同岩体具有不同的流变特性。
一般有蠕变和松弛两种表现形式。
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岩石和岩体均具有流变性。
特别是软弱岩石、软弱夹层、碎裂及散体结构岩体,其变形的时间效应明显,蠕变特征显著。
(二)岩体的强度性质由于岩体是由结构面和各种形状岩石块体组成的,所以,其强度同时受二者性质的控制。
如当岩体中结构面不发育,呈完整结构时,岩石的强度可视为岩体强度。
如果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时,则岩体强度完全受结构面强度控制。
四、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性质对岩体影响较大的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是结构面的产状、延续性和抗剪强度。
延伸长度为5-10m的平直结构面,对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就有很大的影响,对边坡的稳定影响一般不大。
结构面的规模是结构面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质。
结构面的规模分为I-V级:①级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
Ⅱ、Ⅱ级结构面往往是对工程岩体力学和对岩体破坏方式有控制意义的边界条件,它们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滑移岩体的边界面,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稳定性。
4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天然密度 干密度ρd 含水量w(%) 重度γ(kN/m3) :单位体积岩石受到的重力,与密度ρ的关 系为
4.2.1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2)
相对密度(比重)Gs 干试样质量m(g)与4℃时同体积纯水质量(岩石固体体积与 水的密度之积)的比值
4.2.1岩石的主要水理性质
3)
孔隙度(孔隙率)n 试样中孔隙(包括微裂隙)的体积Vv(cm3)与试样总体积V (cm3)的百分比 V n v V 孔隙比e
岩体完整程度与岩体结构类型的定性划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岩体完 结构面发育程度 主要结构面的结合 主要结构面类 岩体结构类型 型 整程度 组数 平均间距/m 程度 完整 1~2 >1.0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节理、裂隙、 整体状或巨厚 层面 层状结构 较完整 1~2 >1.0 结合差 节理、裂隙、 块状或厚层状 层面 结构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块状结构 2~3 1.0~0.4 节理、裂隙、裂隙块状或中 较破碎 2~3 1.0~0.4 结合差 层面、小断层 厚层状结构 结合好 镶嵌碎裂结构 ≥3 0.4~0.2 结合一般 中、薄层状结 构 破碎 ≥3 结合差 各种类型结构 裂隙块状结构 0.4~0.2 结合一般或结合差 面 碎裂状结构 ≤0.2 极破碎 无序 结合很差 散体结构
外动力成因型结构面(表生结构面):如卸荷裂隙(长江链子
崖危岩体)、泥化夹层及表生夹泥。
结构面的特征
1978年ISRM实验室和野外试验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岩体不连 续面定量描述的建议方法》
方位:结构面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间距:反映岩体完整程度和块体大小 延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连通率 粗糙度:反映结构面的起伏状况 结构面侧壁强度:反映结构面受风化影响的程度 张开度:又称隙宽,即裂隙的宽度 充填物:不同物质充填对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 渗流:反映地下水的活动状况 节理组数:反映岩体被切割的状况 块体大小:可用块度和体积节理数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体结构面的类型及其特征
成因类 型
沉积 结构 面
原 生 岩浆 结 岩结 构 构面 面
变质 结构 面
地质类型 产状
主要特征 分布
性质
1层理层面 2软弱夹层 3不整合面、假整合面 4沉积间断面
一般与岩层产 状一致,为层 间结构面
海相岩层中此类结构 面分布稳定,陆相岩 层中呈交错状,易尖 灭
层面、软弱夹层等结构面较为平 整;不整合面及沉积间断面多由 碎屑泥质物构成,且不平整
面、软弱夹层、沉积间断面和不整合面等。 • 岩浆结构面是岩浆侵入及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面,包括
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各期岩浆岩之间的接触面和原 生冷凝节理等。 • 变质结构面在变质过程中形成,分为残留结构面和重结晶 结构面。
2.构造结构面 是岩体形成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 破裂面,包括断层、节理、劈理和层间错动面等。
a b
K1变化在0~1之间,K1值愈大说明结构面的连续性愈
好,当K1=1时,结构面完全贯通。 2、面连续性系数:指沿结构面延伸方向,结构面面
积之和与总面积的比值。
精品课件
结构面连续性分级表
描述 很低连续性
低连续性 中等连续性
高连续性 很高连续性
迹长(m) <1 1~3 3~10
10~20 >20
3.次生结构面 是岩体形成后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面, 包括卸荷裂隙、风化裂隙、次生夹泥层和泥化夹层等。
精品课件
(二)力学成因类型
1、张性结构面是由拉应力形成的,如羽毛状张裂 面、纵张及横张破裂面、岩浆岩中的冷凝节理等
• 特点:张开度大、连续性差、形态不规则、面粗 糙,起伏度大及破碎带较宽,易被充填,常含水丰 富,导水性强
精品课件
(三)结构面的密度
❖结构面的密度反映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
❖1、线密度(Kd)是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测线长度
上交切结构面的条数(条/m)。
❖2、间距(d)则是指同一组结构面法线方向上两相
邻结构面的平均距离。
Kd与d互为倒数关系 如果测线水平布置,且与结构面法线的夹角为α, 结构面的倾角为β时:
RQ 1D e 0 0 .1 0 kd(0 .1 kd 1 )
岩体质量指标RQD: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长度 之和与钻孔总进尺的百分比。
RQD长度大 1钻 0c于 m 孔 的总 岩进 心尺 长度 10% 之 0 和
精品课件
(四)结构面的形态
• 结构面的形态可以用侧壁的 起伏形态及粗糙度来反映。
KdLsinncossin Kcd' os
精品课件
结构面间距分级表
描述 极密集的间距 很密集的间距
密集的间距 中等的间距 宽的间距 很宽的间距 极宽的间距
间距(mm) <20 20~60
60~200 200~600 600~2000 2000~6000 >6000
精品课件
• 用线密度来估算岩体质量指标RQD(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受地形及原结构 面控制
分布上往往呈不连续 状,透镜状,延展性 一般为泥质物充填,水理性质很 差,且主要在地表风 差
化带内发育 精品课件
在天然及人工边坡上造成危害,有时 对坝基、坝肩及浅埋隧洞等工程亦有 影响,但一般在施工中予以清基处理
(一)地质成因类型
1.原生结构面 • 沉积结构面是沉积岩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有层理
2、剪性结构面是剪应力形成的,破裂面两侧岩体 产生相对滑移,如逆断层、平移断层以及多数正 断层等。
• 特点:连续性好,面较平直,延伸较长并有擦痕 镜面等。
精品课件
二、结构面特征及其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一) 结构面的产状
• 走向、倾向、倾角 • 结构面与最大主应力间
的关系控制着岩体的破 坏机理与强度。
据单结构面理论,岩体中存在一组结构面时,岩体的极限强 度与结构面倾角间的关系为:
13(12(tC gjj ct3gt)gsij)n2
精品课件
(二)结构面的连续性
• 结构面的连续性反映结构面的贯通程度。 • 1、线连续性系数:指沿结构面延伸方向,结构面各
段长度之和(Σa)与测线长度的比值。
a K1
片岩软弱夹层延展较 部往往闭合成隐蔽结构面,片岩
远,具固定层次
软弱夹层具片状矿物,呈鳞片状
工程地质评价
国内外较大的坝基滑动及滑坡很多由 此类结构面所造成的,如奥斯汀、 圣·弗朗西斯、马尔帕塞坝的破坏,瓦 依昂水库附近的巨大滑坡
一般不造成大规模的岩体破坏,但有 时与构造断裂配合,也可形成岩体的 滑移,如有的坝肩局部滑移
在变质较浅的沉积岩,如千枚岩等路 堑边坡常见塌方。片岩夹层有时对工 程及地下洞体稳定也有影响
构造结 构面
1节理(X型节理、张 节理) 2断层(冲断层、捩断 层、横断层) 3层间错动 4羽状裂隙、劈理
产状与构造线呈 一定关系,层间 错动与岩层一致
张性断裂较短小,剪 切断裂延展较远,压 性断裂规模巨大,但 有时为横断层切割成 不连续状
张性断裂不平整,常具次生充填, 呈锯齿状,剪切断裂较平直,具 羽状裂隙,压性断层具多种构造 岩,成带状分布,往往含断层泥、 糜棱岩
对岩体稳定影响很大,在上述许多岩 体破坏过程中,大都有构造结构面的 配合作用。此外常造成边坡及地下工 程的塌方、冒顶
次生结 构面
1卸荷裂隙 2风化裂隙 3风化夹层 4泥化夹层 5次生夹泥层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体工程分类
▪第一节 岩体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岩体的力学性质 ▪第三节 岩体的工程分类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岩体的结构特征
一、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一)地质成因类型 ❖ 原生结构面 ❖ 构造结构面 ❖ 次生结构面 (二)力学成因类型 ❖ 张性结构面 ❖ 剪性结构面
精品课件
结 构 面
精品课件
1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 2岩脉岩墙接触面 3原生冷凝节理
岩脉受构造结构 面控制,而原生 节理受岩体接触 面控制
接触面延伸较远,比 较稳定,而原生节理 往往短小密集
与围岩接触面可具熔合及破碎两 种不同的特征,原生节理一般为 张裂面,较粗糙不平
1片理 2片岩软弱夹层
产状与岩层或构 造方向一致
片理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布极密, 结构面光滑平直,片理在岩层深
• 结构面侧壁的起伏形态分为: 平直的、波状的、锯齿状的、 台阶状的和不规则状的。
侧壁的起伏程度可用起伏角
(i)表示。
i arctg(2h) L
精品课件
• 结构面的粗糙度用粗糙 度系JRC(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