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
设备故障分析报告与预防措施

维护不周
破碎系统2#皮带机减速机事故分析
18
关于一破润滑油泵电机接线柱的故障分析
19
关于竖窑3#窑卷扬小车故障分析
20
关于三烧库顶切换阀未能正常切仓故障分析
21
关于2#板喂机槽扳起包卡车设备故障、事故分析
22
PC1250大臂油缸铰接销轴磨损严重的故障分析
23
关于2#破碎机减速机事故分析
24
关于2#破碎机减速机轴断事故分析6.25-27失控 56:34
影响时间:1小时40分
二、故障、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和生产同步进行,施工废料(电焊头、边角料等)掉入生产在用料仓,后进入旋转给料器,由于尺寸大,硬度高,造成叶轮卡死停机。
2、旋转给料器使用时间长,轴承磨损严重,摩擦阻力大,电机载荷加大,造成超负荷跳闸断电。
三、故障、事故原因分类:
1、施工单位管理不规范。(点检不到位)
三、故障、事故原因分类:
点检不到位。
四、防范措施:
1.岗位人员加强点检。
2.点检员郭子伟考核100元、巡检人员各考核200元。
五、故障、事故性质分类(随机、失管、失控?)
失控
关于气力输送系统4#泵停机故障分析
一、故障、事故经过:
2010年4月14日,甲班带班长李建忠带领三名职工清除中间站仓顶灰面,10:40分开始铲灰入仓,中午11:23分中间站发送仓4#泵旋转给料器突然停止工作。作业区立即组织修建公司对4#泵进行检查,首先进行盘车确认,发现盘车阻力很大,初步确认旋转给料器内卡有异物。拆卸旋转给料器下料溜筒,发现其中卡住一个120mm长的门把手,经过一个多小时抢修,与12:35分恢复正常。
1#破碎机软连接磨损事故分析7.29失控5:20
TPM设备劣化原因分析与措施(原创)

TPM设备劣化原因分析与措施(原创)设备使用久了不注意保养维护,很容易出现问题,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生产。
因此需要加强设备的管理维护,但在加强设备保养维护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TPM设备分析,找出设备劣化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
设备劣化原因与对策(一)、设备劣化的含义设备劣化又称设备磨损,是指设备降低或部分丧失了自身原有的设计功能。
设备劣化是包括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表现的总称。
一般情况下把劣化分为性能型劣化及故障型劣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劣化是损坏的开始,损坏是劣化的必然结果。
一般的规律是,眼前的劣化必然伴随着故障损坏的降临。
因此,要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必须对设备的劣化的过程予以关注,及时发现设备劣化倾向,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把故障损坏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设备劣化的分类大家都知道,无论怎样精心操作和维护设备,设备最终都会发生劣化和磨损的。
设备劣化是有其发展过程的,按引起劣化的原因可分为有形劣化和无形劣化两类。
1、设备有形劣化设备在其使用或闲置过程中,都会发生实体的磨损。
这种磨损称为有形劣化,或称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2、设备无形劣化无形劣化,是指由于与原有设备相同的新设备生产出来之后,导致原有设备的价值贬值。
无形劣化,又称无形磨损或精神磨损。
3、设备综合劣化设备在其使用期间,并不是只发生一种劣化,而往往是有形劣化和无形劣化同时在起作用。
劣化结果,将引起设备技术和经济价值降低,功能逐渐下降或部分丧失。
设备劣化形式不同,其补偿方式也不同。
有形劣化局部补偿是修理,无形劣化局部补偿是改造,两种劣化的完全补偿是更新。
一般在有形劣化期短于无形劣化期时,适合于修理;反之,则适合于改造和更新。
4、设备绝对劣化和相对劣化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研究设备劣化,可分为技术劣化和经济劣化。
技术劣化是指设备由于物理的、化学的作用使设备技术性能逐渐降低。
经济劣化是指设备经济价值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
设备维护中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方案

设备维护中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方案引言设备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分析设备维护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以帮助减少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风险识别与预防方案1. 误操作风险- 风险:在设备维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因为疏忽或不正确的操作而导致设备受损或人身安全事故。
- 预防方案:培训和教育设备维护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设备故障风险- 风险:设备在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导致停机和生产线中断。
- 预防方案: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
建立设备故障记录和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资源缺乏风险- 风险: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所需资源(如零部件、工具等)缺乏的情况,导致维护工作无法进行。
- 预防方案: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提前采购所需资源,并进行储备。
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所需资源。
4. 安全风险- 风险: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电气触电、化学物品泄漏等。
- 预防方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达标。
结论设备维护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但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预防方案,可以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加强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设备劣化的主要部位及预防

设备劣化的主要部位及预防
通常,设备可能发生劣化的部位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设备发生劣化的原因多半不是偶然突发性的。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安在准确操作、使用和按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的条件下,设备各部位的劣化是渐变过程,而且基本上是有规律、有发展期的,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延缓和推迟劣化,如果我们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对相应部位进行必要的预防检查,则设备的劣化过程是可以掌握的,甚至是可以预知的,只要我们在设备发生故障和劣化之前进行相应的维修,故障和劣化就可以避免。
第四章 设备劣化及其预防对策

第四章设备劣化及其预防对策第一节设备的劣化一、设备劣化的定义设备原有功能的降低及丧失,以及设备技术、经济性能的降低,都称为设备的劣化。
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产生故障、损坏失效,以及与新设备相比较,性能不好、功能不齐全,价格较昂贵等现象,均属于设备劣化的表现。
二、设备劣化的分类及度量设备劣化分为有形劣化和无形劣化两大类,分别叙述如下:1、设备的有形劣化设备在其使用或闲置过程中,都会产生实体的损伤,这种损伤就是称为设备的有形劣化,有形劣化又分为使用劣化、自然劣化和灾害劣化三种。
(1)设备的使用劣化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作用下,受到机械碰撞、摩擦、介质的侵蚀等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腐蚀、疲劳、剥落等情况。
通常表现为零部件原始尺寸或形状发生变化、公差配合精度的降低,效率下降,绝缘降低,电气仪表等开关的接触不良,阀门泄漏量的增加,或者是零部件损坏,失效、松动、电气的绝缘破坏,断路和短路等,引起设备故障停机。
前者称为性能降低劣化,后者则称为突发故障型劣化。
表4--1 使用劣化的二种型式。
表4-1使用劣化型式(2) 设备的自然劣化设备的自然劣化是指因为自然力的作用所造成的设备劣化。
例如,机器的生锈金属的腐蚀、木制品的腐朽、塑料橡胶制品的老化等。
(3) 设备的灾害劣化设备的灾害劣化是指设备在受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风暴、水灾、雷击、地震等)或意外灾害的侵袭时所造成的劣化。
和使用劣化一样,自然劣化和灾害劣化都有可能使设备性能下降或产生突发故障,也就是说,自然劣化和灾害劣化中,也都存在性能下降型劣化和突发故障型劣化。
(4) 设备有形劣化的度量设备的有形劣化,既可以用物质或技术的劣化程度来度量,也可用价值损失的大小来度量,对整机劣化的度量,必须反映其价值损失,因此,在不考虑利息的条件下,可用损失的经济价值与原值之比来度量。
即:有形劣化系数a= 式中:a:设备的有形劣化系数P 0 RR :设备有形劣化实绩损失的经济价值P 0:设备的原值2、 设备的无形劣化无形劣化是指由于与原来设备(性能)相同的新设备生产出来后,引起原有设备的价值的贬值,无形劣化又可分为经济劣化和技术性无形劣化两种。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8927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示范文本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机械磨损这是最常见的劣化形式,这种劣化有规律可循,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加强点检管理基础上,可以早期发现。
减少由于机械磨损而产生的设备劣化的主要措施是正确操作、加强维护(尤其是润滑),找到规律后则可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或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改善磨损、对易磨损的部位要认真执行点检标准,早期发现设备隐患。
2.金属组织和性质变化、蠕变、高温腐蚀等这是电力行业常见的金属劣化表现形式,要从加强金属监督入手,把有关监督内容与点检管理整合,按规定进行精密点检。
通过点检的优化管理,早期预防金属劣化的发生。
3.疲劳裂纹发电设备的高温高压部件极易产生疲劳裂纹。
裂纹是机械疲劳的信号,应采取必要措施及早处理。
为防止和减少疲劳裂纹的发生,应注意下列几点:(1)减少结构设计上应力集中的影响。
(2)要避免金属加工上应力集中的影响。
(3)减少设备操作上的应力,避免机械超载运行、冲击负荷、不均匀受热和加热(冷却)速度过快等。
4.腐蚀设备在外界介质的作用下发生的损坏过程称为腐蚀,这在发电厂十分普遍,要从改进机件的原材料入手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对易产生腐蚀的部位应加强点检力度,早期发现,及时消除劣化。
5.绝缘损坏防止设备的绝缘老化损坏,要从加强包括绝缘监督在内的各项技术监督措施入手,使各项监督与点检管理相整合,把有关技术监督工作和精密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除了上述几种表现形式外,还有由于制造、基建、设计上的原因等造成的设备易劣化隐患。
设备劣化与倾向管理课件

04
设备劣化评估与决策
Chapter
设备劣化评估标准与指标
01
02
03
04
设备性能参数
评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如 效率、精度、可靠性等,以判
断设备的劣化程度。
设备磨损程度
通过检查设备的磨损程度,如 轴承、齿轮、密封件等,评估
设备的劣化状况。
设备故障历史
分析设备的故障历史记录,了 解设备的劣化趋势和故障模式
备件管理与库存优化
根据设备劣化情况,优化备件 管理和库存,确保备件供应及
时可靠。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
Chapter
案例一:某企业设备劣化管理的成功经验
总结词
全面规划、预防为主、 及时修复
全面规划
该企业制定全面的设备 劣化管理计划,明确管 理目标、流程和责任人
。
预防为主
注重预防性维护,定期 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 和保养,以降低劣化风
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进行维护和修复,延长 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案例三:某企业设备劣化预防与控制的实践
总结词
定期检查、预防性维护、应急预案
定期检查
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对关键设备进行 全面检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预防性维护
根据设备特点和运行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维护计划,降低劣化风险。
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设备劣化情况,制定 应急预案,确保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减少生产损失。
故障率增加
随着设备劣化的加剧,设备的故障 率会逐渐增加,影响生产计划的顺 利进行,增加维修成本和生产成本 。
设备劣化的影响与后果
设备劣化会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 和性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影 响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参考文本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机械磨损这是最常见的劣化形式,这种劣化有规律可循,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加强点检管理基础上,可以早期发现。
减少由于机械磨损而产生的设备劣化的主要措施是正确操作、加强维护(尤其是润滑),找到规律后则可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或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改善磨损、对易磨损的部位要认真执行点检标准,早期发现设备隐患。
2.金属组织和性质变化、蠕变、高温腐蚀等这是电力行业常见的金属劣化表现形式,要从加强金属监督入手,把有关监督内容与点检管理整合,按规定进行精密点检。
通过点检的优化管理,早期预防金属劣化的发生。
3.疲劳裂纹发电设备的高温高压部件极易产生疲劳裂纹。
裂纹是机械疲劳的信号,应采取必要措施及早处理。
为防止和减少疲劳裂纹的发生,应注意下列几点:(1)减少结构设计上应力集中的影响。
(2)要避免金属加工上应力集中的影响。
(3)减少设备操作上的应力,避免机械超载运行、冲击负荷、不均匀受热和加热(冷却)速度过快等。
4.腐蚀设备在外界介质的作用下发生的损坏过程称为腐蚀,这在发电厂十分普遍,要从改进机件的原材料入手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对易产生腐蚀的部位应加强点检力度,早期发现,及时消除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预防
1、机械磨损
这是最常见的劣化形式,这种劣化有规律可循,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加强点检管理基础上,可以早期发现。
减少由于机械磨损而产生的设备劣化的主要措施是正确操作、加强维护(尤其是润滑),找到规律后则可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或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改善磨损。
对易磨损的部位要认真执行点检标准,早期发现设备隐患。
2、金属组织和性质变化、蠕变、高温腐蚀等
这是电力行业常见的金属劣化表现形式,要从加强金属监督人手,把有关监督内容与点检管理整合,按规定进行精密点检。
通过点检的优化管理,早期预防金属劣化的发生。
3、疲劳裂纹
设备的高温高压部件极易产生疲劳裂纹。
裂纹是机械疲劳的信号,应采取必要措施及早处理。
为防止和减少疲劳裂纹的发生,应注意下列几点:
⑴减少结构设计上应力集中的影响。
⑵要避免金属加工上应力集中的影响。
⑶减少设备操作上的应力,避免机械超载运行、冲击负荷、不均匀受热和加热(冷却)速度过快等。
4、腐蚀
设备在外界介质的作用下发生的损坏过程称为腐蚀,这在钢铁企业十分普遍,要从改进机件的原材料入手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同时对易产生腐蚀的部位应加强点检力度,早期发现,及时消除劣化。
5、绝缘损坏
防止设备的绝缘老化损坏,要从加强包括绝缘监督在内的各项技术监督措施人手,使各项监督与点检管理相整合,把有关技术监督工作和精密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除了上述几种表现形式外,还有由于制造、基建、设计
上的原因等造成的设备易劣化隐患。
早在20 世纪90年代初期,就有关于开展状态检修的提法。
以前执行的原苏联20 世纪50 年代的模式是2 ~3 年1 次大修,1 年2 次小修。
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机械制造水平,原材料水平也大大提高,原有的计划检修周期显然是不适合了。
因此就要求开展按设备的状态来决定检修间隔和检修项目的工作,这就是状态检修提出的原因。